..續本文上一頁火可燎原。”意思是說:一滴一滴的水,積少成多也會變成江河,小小一點如星的火,也能夠燒掉一片大山野,所以不可看輕一滴一滴的水,不要疏忽了一點點如星的火。
請諸位要注意的:現在世界各國正醞釀戰亂。不相信的話,甲國有原子彈,乙國也有原子彈,他們發明了新式的武器要做什麼用呢?就是用來殺死無量無數的生命,這就是災殃之兆。也許有人說:“那有什麼關系?現在戰亂還沒來到面前。”朋友!你不要這樣講,必須要注意,好像微微一滴一滴的水,就要把它塞住,漸漸燃燒的星星之火,就把它撲滅,便不會發生大的災害。話說到這裏,或許有人說:“你們佛教徒,有什麼辦法可以把世界大戰製止住呢?”這個我們不敢誇下大言。事實上也無能製止住世界大戰,因爲世界大戰是共業所感,必須共同受報。不過我們可以預防個人不受報應,也就是上次所講的共中不共。因爲不造殺因,就不會受到殺果的報應,這就是杜塞的起源。可是今日以前有造過殺生的因要怎麼辦呢?你從今日起,要杜絕殺因,就是斷絕造罪的緣,這樣就是很好的辦法。
丙、盛代德政
(1)哲人放生 社會上的一般人都是說:“佛教徒當然一定說戒殺放生的話。”實在並不如此,不單是佛教提倡戒殺放生,我們中國的古聖先賢,亦多說戒殺放生的道理。諸位若不相信,我可以舉出幾條曆史故事來作證明:
“簡子元旦放鸠” 我國最興盛的朝代是周朝,出了很多賢人,當時五霸強、七雄出。那個時候的諸候,每年的正月元旦那天都要捉很多班鸠來飲酒食啖。當時列國中的趙簡子,于元旦的時候,卻把班鸠全部買下來放生。有人就谏正他說:你這樣定期只于元旦作一天的放生,不夠徹底。趙簡子聽人谏正很有道理,即時下命令禁止捉班鸠鳥,徹底嚴禁任何人殺害,並且獎勵放生。
“子産校池放魚” 再舉一位孔夫子的學生,名曰子産,亦是很有名的慈心人,凡是有人送他的魚,他都不忍烹煮來吃,因爲看到活活潑潑的被殺死很可憐,所以就通通放入放生池內,使它自由自在遊來遊去,免受流血慘死。諸位!古大德戒殺放生的不僅此一例,查查看二十四史,曆代戒殺放生的慈心大德,不在少數。
(2)災祥禁宰 古時候旱災就得祈雨,要祈雨就不許殺生,禁止屠宰,知道殺生不吉祥,假若殺生就不靈感,所以必須要禁屠,至得到普降甘霖爲止。唐朝時代的法律,定有專案,正月、五月、九月是佛教的長齋月,不許殺生,以及每個月的十齋日也不許殺生,在此期間殺生就是犯罪。但是禁止殺生只是消極的行動,更進一步便要積極的放生。我國唐朝,乾元皇帝是一位慈悲的仁君,他亦提倡戒殺放生。可是放生的魚要放到何處?就想了好辦法,傳出聖旨,命令地方建造放生池,各地方合起來共造了八十一處的放生池,每一個放生池都刻有碑文,所立的碑文都是有名的學者,書法大家所書,如顔真卿等,現在他們的字帖還流傳在世間。
再舉一位宋朝時代的真宗皇帝,亦是一位仁君,因王安石戰亂後,他就出聖旨诏令天下,一縣造一個放生池,現在浙江的西湖就是當時國家所造最大的放生池,但是可惜現在變成養魚釣魚的殺生池了。從曆史上看起來,唐、宋兩朝是放生最興盛的時代。
丁、個人所負殺債
話說到這裏,有人就會說:“好在我老早就不殺生,在因果上說,我是不受殺報的。”朋友!請你慢點歡喜,要知每一個人殺業重重,難以數計,你說你不殺生,我現在就來爲你算一算:你剛出娘胎後,你母親恐怕母乳不夠吃,就殺幾只雞來補一補,你滿月湯餅會上宴客亦殺生,到了長大成人訂婚時候要殺生,結婚之日更大殺特殺。從前上學的時候,請老師亦要殺生。後來出社會做事業也要殺生請客。到四十歲、五十歲做壽時要殺生。一年四季過年過節,叁月清明,五月端午、七月中元,九月重陽,多要殺生祭拜。忽然間客人來了亦要殺生飨客。有病時候吃不下去就要殺生換換口味,病好了亦要用當歸鴨來補養補養,病體好了答謝醫生亦要殺生。人生有生必有死,一命嗚呼哀哉,告別式那天,更加大殺而特殺。
請諸位想想看對不對?以上十幾種條件,雖然自己不殺生的人也多殺生,每天無肉不下咽的人更是天天殺,這樣的人更是說不清楚了。我們大家現在做人殺生造業,前生做人亦是這樣殺生造業,乃至多生以來造了殺業是重重無盡的。殺一條生命就結了一條冤魂,時時刻刻都在你身邊候機討命;不但外來冤業討報,自己的殺業種在八識田中,隨時都會發芽起現行,也就是造罪的種子時時要牽引你去受報應。
諸位要知道,若是一團和氣就招吉祥,若是暴戾凶惡就招災殃。假若天天殺,大殺特殺,是和氣呢?還是凶暴?所殺的冤魂,天天要討命,是吉祥呢?是災殃呢?請大家自己想想看!“聽你這樣講,我很害怕,要怎麼辦呢?”朋友!你也不必著急!現在禍患還未來,災殃還沒有起,只要自今天起不再殺生!好比星星之火,用水澆壓下去就即時息滅,不會延燒。“那麼冤魂來討債怎麼辦呢?”你要相信佛法無邊,自有不可思議的力量超度他們,因爲拔度他,使之轉投人道或天道,就不來找麻煩了。有人必定會說:“你說戒殺可以杜住亂源,我是相信的,但是你們佛家說佛經可以超度亡者,我就不相信。”大家若不相信,我就舉二條事實來作證明:
梁忏度蛇
蓮池大師是淨宗祖師,他于“竹窗隨筆”一書內親筆記載:有一位姓曹的小姐,嫁給姓文的青年爲妻,文家養有很多鴿子,有一天不知何處來了一條大蛇要吃鴿子,當時爲曹小姐的婢女看見,即時拿一塊石頭把大蛇打死。誰知大蛇死後冤魂不散,過了兩天蛇魂就附在女婢的口說:“還我命來!還我命來!”瘋瘋癫癫胡言亂語。曹小姐看了很害怕,家中男子又皆外出不在家,曹小姐就跑回娘家,將父親請來文家,對婢女大聲罵道:“你鬧什麼?”婢女回答說:“我不鬧呀!我是要婢女還我的命,因爲前天我要吃鴿子,她不讓我吃又將我打死,所以我要討她的命。”曹父就對它說:“你是蛇,要吃鴿,你是一條命,鴿子也是一條命,救它的命,傷你的命,一命抵一命是應該的。你是畜生它也是畜生,你向它討就好了,何必要人還你的命,是不應該的。”女婢回答說:“我不是蛇,我是晉後梁時的荊州武將,因爲與侯景戰死在沙場。你爲什麼說我是蛇呢?”曹父再向它說:“侯景是六朝以前的事,現在已經是明朝了,你變了蛇還不知道,還要造罪作業,實在可憐至極。怨是可解不可結的。”這時婢女忽然哀求說:“我變了蛇怎麼辦呢?請你好心好意救救我吧!”曹父又再問它:“你是梁武帝時候的人,你知道梁武帝爲超度蟒蛇皇後郗氏作梁皇寶忏的事嗎?”蛇附婢女口答:“知道知道,那部梁皇寶忏是很偉大的。”曹父再說:“那麼我念這部梁皇寶忏超度你好嗎?”蛇答:“很好很好!非常感謝你。”曹父就把寶忏恭敬虔誠禮拜誦念,圓經的時候,女婢即時清醒,安然無事了。諸位你看,佛法無邊,真是不可思議。下面再舉一則證明:
叁昧國師度江神
崇祯庚辰年,江夏的賀宰相,有一夜停船在江口鲟魚嘴的地方,那夜賀宰相就做一個夢,夢見廟神來向他說:“我是九江神宋大王,賀宰相,叁昧法師與我叁人前生是師兄弟,叁昧今世作國師,你作宰相,我因一念之差好吃葷腥,所以墮落作江神,來來往往客商都用豬羊叁牲酒品祭拜我,我將來一定墮落惡道去受苦。叁昧師是道行高深的人,曾超度了很多墮落的人,明天晚上他的船會停在這裏,請你明天不要走,在此多留一天,代我請叁昧師來爲我拔度,爲我拜佛忏悔,消除我的罪過,使我脫離罪障,拜托拜托!”
賀宰相在夢中聽他說了一大套,就答允他代請叁昧法師爲他辦佛事拔度。第二天叁昧法師的船果然來了,賀宰相就向法師說出江神要求超度的事。叁昧法師即時爲他建水道場,齋僧供衆。忽然一位火頭僧說:“舊的江神因這次功德,超升出苦,現在新來的江神,亦皈依了佛法僧叁寶並受五戒,從今以後,拜祭必須素菜,不享受葷腥魚肉了。”
其中有一怪人,不信火頭僧是新任江神附身說的話,即時去准備了叁牲酒肉到江神廟內拜拜。當此怪人手裏拿香要拜的時候,忽然跌倒在地上,自打嘴巴說:“我已經皈依叁昧國師,不受血肉之食,前日已托火頭僧說過,爲什麼要破我的戒?以後要注意注意!不可以再殺生祭我。”此怪人清醒以後即時哀求忏悔,後亦不敢亂來了。
諸位!以上二則故事已可證明佛法的力量,就是這樣大,果已經成熟了只要虔誠忏悔,也能使之轉變。何況現在果還未成熟,自今日起戒殺,做一個新人,改往修來。話說到這裏一首偈來結束:
“心如洪爐,罪如片雪,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心如洪爐,罪如片雪”,意思是說:心好像一個很大的火爐,罪業好比一片冰雪一樣。諸位想想看,一片冰雪落在火爐中,還能存在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是說理,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屠夫手執一支牛刀,上面染著腥腥之血,來到佛陀說法的道場聽法,聽了即時心開意解,一邊說很有道理,一邊就把手拿的屠刀放下不要,立證果位。
奉勸諸位,現在戰亂還未來臨,快快改往修來!快快戒殺放生!
解釋戒殺的幾個疑問
諸位老師,各位大德,各位同修:這幾天在貴處所講的佛法,大部分是戒殺放生的道理,也許各位還有疑問,學人爲了要使大家徹底明了起見,所以今天要講“解釋戒殺的幾個疑問”。提起殺生這件事,是最不好的,可是我們每個人自多少生以來,到現在仍不斷在殺生。就說這一生吧!自出娘胎就殺生,一直到死還是不斷的殺生,死了投生又再殺生。殺生已經成了習慣,養成一種習氣,一旦聽聞佛法,說什麼要戒殺,聽了就很不順耳,認爲很奇怪。既有疑問,所以要解釋。
甲、世關事支配者
一切衆生,生活在此世間,無論什麼事情,以及一…
《因果可轉變 (佛教通俗講座 李炳南老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