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切動作,都要受人指揮,受人支配。這分爲二方面說:一是俗習,一是真理。
先說俗習,俗習就是世俗人的風俗習慣。一般人的風俗習慣,大部分都是以父母的一舉一動指揮子女去做,子女再傳給下一代,一代一代照做下去,這就是凡夫俗子平常人!因爲所做出來的事情,有的合乎道理,有的不合道理,合道理的就不錯,不合道理的就是錯。做錯或不錯有什麼關系呢?不錯便罷,若做錯的事就變惡因,遲早是要受惡果的。
再說真理,就是真實的道理來。有智慧的人他不受俗習的支配,無論什麼事情,什麼動作,都是按照真理去做,合乎聖人的道理去做。因爲聖人的道理,對的即教你做,不對的就告訴你不可做。有智慧的人,已經了悟其中的意義。古人有一句話說:“自求多福”。意思是說:福不是外邊來的,是自己去求來的。
乙、斷肉真俗诤辯
(1)俗說“充滿反食人類”話說到這裏,有的人說:“聽你說了一大套,到底什麼是俗習,什麼是真理呢?”我現在先講世俗的道理。一般世俗的人多說:“雞鴨豬牛等假若不殺它,豈不到處皆是,充滿世間;你不吃它,它就吃你,到最後豈不是把世界的人都吃光了嗎?”我且問你:古時候人們若看見鳳凰和麒麟;是吉祥的,人人都喜歡它,但是自古以來也不見麒麟和鳳凰到處皆是,遍滿全世界而吃人;再說世人不吃的貓狗和老鼠,也不見遍滿全球而吃人啊!
(2)俗說“肉食富于營養” 一般的世俗人多說:不吃肉,身體營養不夠,精神不振,體質軟弱,不能辦事,怎麼辦呢?我再解釋說:有的人住在城市,有的人住在鄉村,城市的人天天吃魚吃肉,鄉村人只在年節才有魚肉吃,城市的人天天吃當歸鴨,天天鬧病,而且多是一些奇病怪症;鄉下人不但少病,幾乎個個長壽,不信你看九月九日敬老會上,許多鄉下人都是活到九十或一百歲的。再看出家師父們不吃肉,早上四點鍾就起床,他們都很少有病的。再看動物中的大象,它吃青草不吃肉,被人們坐在背上一點都不費力;駱駝也是不吃肉吃草的,也能負重跋涉幾千裏路。這些,都是我們親眼見的。牛馬都只吃青草不吃肉,牛馬的身體又多麼健壯,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爲植物中的豆類果乎及蔬菜等,多含有很豐富的維他命,這不是空口說的,確確實實如此,不信你去看大的醫院,住院的患者,是吃肉的人多呢?還是不吃肉的人多?同時肉食雖有營養,也有毒素。你怎麼知道呢?我舉一條證據諸位就可明白:無論大小畜生被人捆縛要殺的時候,是多麼痛苦,被對方殺害是多麼怨恨。既起了嗔恨心,毒素就會流遍全身,所以肉食多含有毒素。再就人來講,喂乳的婦人,若是受了過分的刺激或煩惱,性情一變,乳汁就含有毒素,嬰兒吃了就易害病。這話有證據嗎?不信你若看到有嬰兒的婦人發怒生氣的時候,把她的乳汁擠出一點來放在太陽裏曬一會,就變綠色,普通時不生氣的乳汁被太陽曬了是白色的。
(3)俗說“畜生有魂無靈” 一般的世俗人有的就說:“畜生是有魂而無靈性的,所以應該給人吃的!”若說畜生無靈性,請你去查查曆史,古時候唐明皇,曾教馬唱歌,並且馬也會跳舞。後來安祿山造反篡了帝位,知道馬會跳舞,他就命令把馬牽出來跳跳看。可是馬一見不是自己的主人,就把頭在地上磕破死了。請問這馬是有靈魂呢?還是無靈魂?你想想看,小小鴿兒無靈性,爲什麼會送信,狗兒也能拿粉筆算數?再說義大利有一種義鳥,叫的聲音很好聽,此鳥很不容易被人捉到,假若捉到一只,就用燒紅的烙鐵燒瞎眼睛,然後放在潮濕的地方,過了兩天再用飲食好好的飼養它,等待恢複正常以後,才放在日光下,這時又會發出叫的聲音來。不過這時叫的聲音就不如前,從前叫的聲音和而樂,現在叫的聲音悲而慘。它的同類聽了這種悲慘的叫聲,就飛來看望,見它盲目的慘狀,都不忍離去,所以稱之爲義鳥。這時獵人就過去,一只一只的捉起來。你看鳥有這樣的友情,是有靈性,還是無靈性呢?再說,在內地福建武平地方,有一種金絲猿,毛是金色的,人見了喜歡,想要捉它,也很不容湯捉到,因爲它動作非常敏捷。所以獵人要捉它的方法是埋伏毒箭,等它們出來,把毒箭射中母猿,母猿自知中毒必死,趁毒性尚未發作,就趕快將它的乳喂給猿兒們吃。所有猿子個個吃飽以後,再將余下的乳擠出來灑在草地上,以備死後有乳的草也可給孩子們充饑。這時猿子們圍著母猿不忍離開,在那裏哭著看母親死去。這時獵人看見小猿守著母親不去,就走去捕捉,但是仍不容易捉到。于是獵人就將母猿的皮剝下,用鞭抽打猿皮,此時小猿看人打它母親的皮,可憐的小金絲猿都哀叫著跑來爭相保護母親的皮,有的就撞死在打皮的地上,有的就被獵人一一捉去。諸位你看獵人是何等殘忍,利用小猿的這種孝慈之心而予以捕捉。你說畜生是無靈性的,又那裏講得通呢?可見無論大畜生小畜生,確確實實都有靈性的。
(4)俗說“下等動物無知”但是世俗還有一種說法,說豬羊雞鴨禽獸等類是下等動物,他們沒有知識,不懂得什麼,應該殺它。這樣講起來無知識的動物就應當殺。那麼下面有幾種無知識的,你就殺他試試看!那幾種呢?如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昏昏沈沈一無所知,你爲何不殺他呢?神經病的人瘋瘋癫癫也是無知,你怎麼不去殺他?又如初生嬰兒亦是不知道什麼的,你爲何亦不去殺他呢?由此可見無知識的就可殺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5)俗說“動物生爲人食”世俗人再有一說:謂動物生來是給人吃的,因爲上天創造它給人吃,必須要順從。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動物既然是天給人們吃的,那麼人也要給動物吃啦,但是虎、狼、蚊蟲、虱子都是吃人血肉的,你爲何不甘心順天呢?這且講一則曆史上的事實來證明,就知道殺生是順天,還是逆天?
故事:宏景改書
南北朝的時候,有一位大官名叫陶宏景,他看破紅塵,將官服官帽挂在午門,棄了官到山中隱居修仙學道。當時梁武帝每遇國家有大事的時候,就去山中尋訪他,和他相議國事,當時的人就稱呼他是山中宰相。陶宏景這個人是精通醫術的,造了一冊本草藥書,專論病症與調治的方法。陶宏景入山求道的當時,隨帶一位學生,名叫桓恺,共同修道。但是這位學生,比老師陶宏景先得道升天去了,還得了小小神通。有一天從天上降下來,到陶宏景住的地方,宏景看見說:“桓恺你來得正好,我正在想念你,我作老師不如你,你已經得了道升天,而我現在還沒有成就,很慚愧很慚愧!”桓恺說:“弟子今天專來報答老師的恩情,告訴老師不能得道的原因。”宏景曰:“什麼原因呢?”桓恺就說:“老師,我因爲不殺生的緣故,所以很快就得道。老師雖然戒殺多年,但是您著的那冊“本草藥書”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動物來配藥治病,您就造了殺業的罪過,這是證道的障礙,所以弟子今天特地前來敬禀老師,請求老師改往修來,以便早日得道。”桓恺說完這些話就上天去了。陶宏景聽了以後,就將所著的本草藥書,全部放火燒掉。現在街上書店所有的本草藥書,就是焚毀以後另外修改的藥書,陶宏景後來到阿育王寺出家去了。諸位你看陶宏景自己戒殺,只是著藥書教人殺小動物配藥,所以不得升天;這樣看起來,就知道天那有創造動物給人吃的道理?所謂“天有好生之德”,那就是說,天亦有愛好衆生的德行啊!
丙、殺是罪惡行爲
(1)公理不當 種種造罪行爲中,殺是大罪。在公理上來講,是希望大家都以平等心對待,因爲衆生皆愛性命,你如此,動物也是如此。在法律上判罪受刑,第一大罪也是殺。我們對待豬、雞、鴨等爲何要用第一等大罪的刑罰殺它呢?所以說:在公理上來講是不應該殺的。
(2)修道不當 在修道上來講也不應該殺它。任何宗教都說仁慈的道理,我們佛家的學說更徹底,修行必定要衆善奉行。按修六度來講,布施第一,而布施可分叁種:一、財施,二、法施,叁、無畏施。其中,“無畏施”就是使一切衆生沒有畏懼,你若殺害它的生命那有無畏施?你使畜生害怕那有無畏施呢?修行要成功就是要先發慈悲心,殺生害命是斷了慈悲種子,又那裏能成功呢?所以說在修道上來講,殺生是第一條戒,是不應該做的。
(3)關系不當 再有一種是在人生關系上不應該殺的。有一句話說:要種福田才能得到幸福,看見畜生要受害了,救它一命,也就是種了慈悲田福田;反過來說,看它受苦不但不救,反而殺害它,這就是好比我們自己破壞自己的福地一樣。諸位如果聽不明白,我再講一個故事做證:
福田:盧度濟淮
我國二十四史中的南史記載,在南北朝的時候,南齊有一位武官名叫盧度,有一次他與北魏交兵戰敗,向南逃走,走到淮河的地方,河岸沒有船,後面兵馬又追到,怎麼辦呢?正在萬分危急的時候,盧度即時跪在河邊,兩手合掌發了一個大願,他禱告說:“願我現在能渡過河,平安無事,我就從今天起開始吃長素,並且戒殺放生。”這些話說完了以後,很不可思議,忽然間上流漂來了兩塊擋箭的盾。盧度看了非常歡喜,即時跳下水面,靠著這二塊盾,安然渡過河去。諸位你想想看,起一不殺念頭就有如此感應,這就是種了福田,自己得了莫大利益。
再從人生關系來講,人是離不開六道輪回的,在六道中皆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六親眷屬,因爲投胎出生一次,就有一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等。就這樣我們自無始以來,在六道中投胎數千萬億次,算不能盡,六親眷屬亦算不能盡,因爲我們是凡夫,沒有天眼通即看不明白。在座的諸位有的必定說:我不相信,人死就完了,那有什麼六親眷屬?諸位你若不相信,我再舉一條曆史上的記載,確確實實的事情來證明:
眷屬:父殺羊女
在唐朝的時候,有一個人姓韋名慶植的,他有一次要請客,發了請帖,時間定在次日下午,一切事情都准備好了。那天晚上,他的太太做了一個夢,夢見二…
《因果可轉變 (佛教通俗講座 李炳南老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