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五福臨門 (陳柏達居士)▪P5

  ..續本文上一頁是她只好利用夜晚匍匐行進而來到了普安大師住的寺院裏,她把那粗布捆好,從遠處投進僧房,並親手把那十粒黃粟放在寺院的飯桶裏。同時默默地祈禱和回向:

  “由于我前世吝啬和貪心,所以今生才受了這麼窮苦的報應。現在我在佛像前面,誠懇地哀求十方聖賢能接受我的忏悔。我用這麼粗賤的東西來供養衆僧,希望我貧窮的業報會從此結束。願明天寺裏所煮的五石米飯會因有黃粟而變成淡黃色!”

  祈禱完畢以後,田華嚴就掩著眼淚回到家裏。第二天上午,寺院裏所煮的米飯果然變成淡黃色。大家一打聽,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就有許多好義的人,都用財物來救濟田家,而田華嚴也就剃發出家學道了。

  由此可知,只要我們能盡心竭力布施,過去窮苦的業障和惡運哪有不會消滅的道理呢?

  六、如何革除吝啬的心態

  —拓展無量慈悲的方法

  今生的貧窮是由前世的吝啬而來的。要改造貧窮的惡運,就必須先除去吝啬的心態、行爲和習氣。

  我們可以用觀想的方法經常觀想自己布施的財物,救濟貧病,來除去吝啬的心態,當然,這種觀想要逼真,才能産生較佳的效果。每天觀想自己在給予別人快樂,拔除衆生的痛苦。這種方式,就是佛經上所說:“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要先發救助一切衆生的誓願。然後從自己最親愛的人開始觀想,觀想父母兄妹中的一個人,由于我的布施,感受快樂的樣子。觀想必須專心收攝回來,再度專心觀想。

  假如看見了其他境界,也不去理會它,而只一心觀想最親愛的人感受快樂的樣子,心中曆曆分明,觀想久了就以連續不斷,産生定的功夫。在定境當中,可以很清楚的看見親人身心愉快的樣子,甚至觀想跟我有冤仇的人有受樂的情形。這樣,從觀想一個人的快樂的樣子,逐步推廣到觀想十個人、一百個人、全國的人、天下的人、所有的動物界、十方五道的衆生都能感受到快樂。這種觀想的修行,能夠産生定力而消除我們的憎恨的憤怒。

  同樣的情形,我們也可以觀想衆生所受的苦惱和病痛,來激發我們憐憫心和慈悲心。首先觀想一位跟自己最親的人受苦的樣子。這種方法可以鍛煉我們的慈悲心,慈悲心拓展了,無形中就把吝啬心化除了。

  七、發願、隨喜和回向

  —貧女施燈的故事

  佛陀教導我們:應時常發高尚的願望,看見別人做高尚的事業,心裏要隨喜。對于自己所做的功德應回向給一切衆生。

  發高尚的願望,對于我們有人格和心智幫助很大。我們現在就舉一個佛經裏的例子來說明。《阿阇世王受決經》上記載:

  阿阇世王用了一百斛麻油燈供佛,從他的宮門一直點到佛陀講經說法的地方——祗園精舍。其間距離共有六裏路。在這六裏路中,到處都有阿阇世王的油燈。

  當時有一位貧窮的婆婆,看到國王這麼發心,她在內心感歎自己的命運和貧窮,無法大量布施,但終于拿出她儲蓄的兩個銅錢買油供養佛陀。本來兩個銅錢只能買到二合的油,因爲賣油的人被老婆婆的虔誠感動了,又自動加送了叁合油給她。

  那位老婆婆心裏想著:這五合的油點不到半夜就完了。于是她私自發了一個誓願:“假如我將來也能成爲像佛陀那樣完美的聖人,希望我點一盞油燈通宵都不會熄滅!”

  那天夜裏,國王所點的油燈有的亮一點,有的暗一點,情況很不一致。只有貧窮的老婆婆所點油燈,光明達旦,目連尊者想用袈裟扇滅那油燈,那油燈反而更明亮。佛對目連尊者說:“這盞油燈不是你的力量可以吹滅的。這位老婆婆過去世已親近了一百八十億完美的聖者,她再過叁十劫以後,就會成佛,佛號叫做須彌燈光如來。只因爲她過去世很少布施,所以今生才這麼窮。”

  由上可知,越貧窮的人,布施的力量也就越大,因爲貧窮而能布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下面我們順便來談談施燈的好處,根據《安士全書》的記載,布施油燈照明道路,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1、因爲有了燈光,眼前的路就可以看得清楚,所以施燈的人,將來會得到明目的果報。

  2、因爲有了燈光,人們走路就可以無憂無慮,所以施燈的人,將來會得到歡喜的果報。

  3、因爲有了燈光,人們走路不會踩到髒泥巴,所以施燈的人,將來會得到身體潔淨的果報。

  4、因爲有了燈光,人們走路時就不會害怕狗的吠叫,所以施燈的人,將來會得到沒有畏懼的果報。

  5、因爲有了燈光,人們行走時就不至于跌倒摔傷,所以施燈的人,將來會得到沒有病痛的果報。

  6、因爲有了燈光,人們不致墮落溝坑而喪命,所以施燈的人,將來會得到長壽的果報。

  在這裏順便提醒諸位:布施或裝設路燈,應加燈罩,以免飛蛾和其他小昆蟲撲光時被燙死或燒死。如果不這樣防範,不但不能得到福報,反而會種下殺生損壽的禍因了。

  八、救護動物可以致貴

  宋郊救蟻—高中狀元

  宋朝的時候,有宋郊和宋祁兩個兄弟同時在大學讀書。有一位僧人看到他們兩兄弟的相貌後,說:“弟弟會考取第一名,哥哥也會考得中。”後來,春天的考試完畢以後,那位師父又見到宋郊,很高興地祝賀宋郊說:“你很像曾經救活了好幾百萬條的生命!”宋郊說:“我是一個窮書生,哪有能力救這麼多的性命?”那位師父說:“那怕是微小的蟲類也有性命的。”宋郊停了一下子,說:我想起來了,有一天,下大雨,螞蟻的巢穴被暴雨所浸,我用竹子編了一個竹橋救它們。難道您指的是這一件事情嗎,僧人說:“這就對了。這一次考試令弟會考中狀元,但是現在你卻不會輸給他了。”

  後來放榜時,宋祁果然考中狀元,可是皇太後說:“小弟不應位在兄弟長的前面。”于是說把宋郊改爲一名,而把宋祁調到第十名。這時候宋郊才相信,那位師父所說的話,一點都沒有差錯。

  諸君不要以爲宋郊只不過救了一些螞蟻,怎麼有這麼大的果報?其實,考中狀元的頭銜乃是身外虛名。將來那數百萬生命的感恩圖報,力量更是大得驚人哩。所以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頭呢!

  第四章 康 甯(第叁福)

  一、疾病的起因——病由業起、業由心造

  常常聽人說:“我昨天晚上沒有蓋被,著涼了,所以感冒了。”他把感冒全歸罪于沒有蓋被。其實錯了。沒蓋被不一定著涼,蓋了被也不一定就不會著涼。沒蓋被只不過是感冒的“緣”和“導火線”罷了,這不是感冒最要本的原因。

  同理可知:“過度疲勞”和“淋到雨”......等也都只是感冒的“外緣”,而不是真正的原因。因爲有許多人淋到雨不會流鼻水,或者雖然工作勞累仍然不會患感冒的。有許多青年人喜歡以“細菌傳染”來解釋一切疾病,其實也大有問題。細菌只能解釋像天花、白喉、淋病等傳染性疾病,而無法解釋像胃弱、血癌、糖尿病等機能性的疾病。

  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們也沒有仔細想一想,爲什麼細菌只傳染給某甲、而卻不傳染給某乙,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這難道完全是必然的嗎?行醫五十五年的醫勒(Bieler)先生在其所著的“食物是你最好的醫藥”(Food Is Your Best Medicine)一書中,曾這樣地解釋: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是細菌,而是由于血液中毒素,造成細胞組織破壞以後,才引起細菌的侵襲。他把所有的病病歸罪于“錯誤的飲食”,所以他特別提倡天然食物。

  問題又來了,錯誤的飲食也不能夠圓滿地解釋所有的疾病的起因。爲什麼呢?有些人每天吃同樣的食物,而卻生了不同的病呢?而且有些疾病是“不適當的生活方式”所引發的,例如:吃飽後運動造成胃病,精神緊線導致胃潰瘍等。更難以解釋的是:爲什麼有些嬰兒一出生,就會帶有黃疸病和血癌遺傳,爲什麼有些嬰兒不幸會染上這些呢?只有用佛家的“業力”說,才能圓滿地解釋一切疾病的起因。爲什麼某甲躺著看書得了近視眼,而某乙卻不會呢?因爲某甲過去造了近視眼的業因,所以現在加上躺著看書的助緣,就會産生近視眼的果報。

  所以《維摩诘經》上說:“我現在所有的病,都是由于過去(世)的妄想所造成的。”又說:“衆生因爲執著了我相,所以才産生煩惱和疾病。”“一切病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內心攀緣外境所産生的雜念”(《維摩诘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歸根究底來說,一切疾病都是由于我們過去的妄念,所以在身體、語言和意念上,造作了許多疾病的因當助緣,就會開花結果,而生出病來。

  而我們前面所提到“淋到雨”、“細菌傳染”、“錯誤的飲食”、“不適當的生活方式”、“遺傳”等都是疾病的導火線和助緣,而不是根本原因。由于過去曾造作了會導致疾病的“業因”,所以遇到了那些“緣”,才生出疾病的果報。《黃帝內經》說得好:“只要我們淡薄欲望,甯靜心神,四肢勤于勞動而不疾倦,生理機能就會順暢,身心安泰,疾病怎麼會侵入呢?

  二、疾病的內在和外條件

  一切疾病的真正原因在于我們過去的妄念或惡業。所以說:一切病其實都是心病。”因爲假如過去沒有妄念和惡業,今生就不會遇到導致疾病的因素和條件。如果過去沒有種下致病的業因,縱使遇到不好的環境和惡緣,也不會産生疾病。

  生病的條件到底有那些呢?《大智度論》上說:生病有“外緣”(外在條件)和內緣(內在條件)

  (一)外緣(外在因素)

  1、受到寒熱饑渴。

  2、摔傷、或碰傷。

  3、細菌感染——空氣傳染、飲食傳染、接觸傳染。

  4、飲食的材料本身有問題——加毒等。

  5、食物調配不當——如豆花加蜂蜜有毒。

  6、濫服用藥物——賀爾蒙和維生素等。

  7、使用不當的東西——如塑膠杯和柏油遇熱會産生致癌因數。

  8、鬼神和其他動物的冤報。

  9、遺傳帶來。

  10、汙染的環境造成——如噪音、汙水、濁氣等環境汙染。

  11、遇到挫折和打架。

  12、農藥和洗潔劑余留的毒素。

  13、食用變質的食物。

  (二)內因(內在因素)

  1、飲食不節…

《五福臨門 (陳柏達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