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示甯瑪巴佛法概要(吉美衮桑滇貞仁波切)

  上師開示甯瑪巴佛法概要

  各位金剛兄弟,吉祥如意!在新的一年開始,我們把佛法大概稍爲複習一下,探討一下。

  在過去無始劫以來,所有一切有情,因爲心的無明而沾染了輪回的習氣,由于自己的愛憎取舍,由于自己的分別心作祟,所以産生了種種迷惘,也造就了種種業力。這一切都是由于虛妄的分別而導致的,由這樣導致的六道輪回,人們沈迷在其中,生生世世無法自拔。可是卻很奇妙的是各位過去統統是所謂的天人之身,身高七丈,金光閃爍,每一個人都以禅定爲食,身上發出的香味、光明是不可思議。所以呢,雖然由于偶爾的迷惘而墮下了六道。可是你們心裏的本有的本覺智慧光明卻從來沒有消失過。所以大乘經典說道,奇哉、妙哉!一切衆生皆有如來之藏性。有如黃金,雖埋在地底裏面,不管什麼時候挖出來,它還是黃金,永遠不會退了光明。其本身所具的法、報、化叁身的功德亦圓滿具足,佛的五智也圓滿具足。所以世尊釋迦牟尼佛感歎的說了這麼一句話。

   那麼由于我們擁有這樣一個本覺光明的自然智慧,所以才有今天的金剛乘大圓滿究竟解脫即身成佛之道理的安立。如果沒有這個東西,也就沒有所謂的大圓滿。我們大圓滿的根本觀念就全部建立在這裏,也就是建立在我們剛才所講的如來藏。大圓滿的理論在當世是無與倫比,沒有一個法門比這個法門(大圓滿)更高。我們所建立的是比如來藏還高的一層的理論,那就是"叁身"的建立。"叁身"建立在哪裏呢?

  第一,所有的一切衆生之迷是源于阿賴耶。大圓滿在末法時期舉世聞名,全世界至少有六十五個國家(地區)在傳授大圓滿,可是對大圓滿法的道理理解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大圓滿只是空留一個名相。今天我跟各位所談論的大圓滿其一切功德即全部建立在所謂的體性、自性、大悲這叁輪體性,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法身、化身、報身的根本。

  阿賴耶是一個名詞,很難解說。事實上阿賴耶完全是無記的,它是一種精神狀態的流露,所以很難去解釋它是什麼。今天用科學的角度來解說有點象我們人體的腦細胞、記憶體,它儲存了非常多的東西。用科學來說,我們頭腦是有幾百億個腦細胞,我們一生中能用到的不到10%,還差很多沒用到。過去的東西統統儲存在這記憶體裏面。阿賴耶有點類似這樣一個東西,它象電腦記憶軟體,象倉庫一樣,累積儲存了累世的,幾百、幾千、幾萬年的所有記憶,一件也不少。今天我們沒能找到它,那是我們的心被無明沾染了,有一天你的心寂靜了、清靜了,你的記憶體就會慢慢開發出來,重新往前推,修的越好就推的越久,甚至一千、兩千年前的事都會記憶起來。由于阿賴耶的這個功能,它記憶你過去的一切功與過,那麼你過去往昔所造的一切業也會統統儲存起來,統統記在你的阿賴耶裏面。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由于阿賴耶産生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虛妄的分別心,從虛妄的分別裏面才會産生愛憎取舍,有了愛憎取舍你才會累積業力,這是簡單的一個說法,也是六道輪回的一個根本。

  其次,既然有輪回,那麼就會有涅槃,涅槃智就是如來藏,這是原始的佛性,它是生生不滅的,你成佛一切所需要的智慧功德通通圓滿具足。然雖有了這樣的東西,但他們卻必需以另一個東西作爲依附,就是我們講的原始基。原始基的名詞在整個大圓滿法經典很少見,在整個佛教經典更少見,獨唯大圓滿究竟了義的文字裏面才有記載原始基這樣的一個名詞。這個名詞誰也看不懂它是什麼東西,當年我翻譯的《詞義寶藏論》出版的時候有很多人去請,那本書雖發行了很多,卻沒有人看得懂它說的到底是什麼。書上第一篇講的就是原始基,原始基簡單的解釋就是各位的神識,神識我把它稱爲原始基,是因爲這個神識裏面就儲存了阿賴耶的自性和如來藏的體性,本來就糾纏在一起,無欠無缺,依附在我們的肉身,有了這叁個東西才有即身成佛這個名詞的安立。

  道理在哪裏呢,因爲原始基跟一切衆生的神識是一模一樣的,永遠不死,永遠不死才可怕。我曾經講過,我們所有的一切統統儲存在阿賴耶之內,你的死亡,肉身的死亡,不代表生命的幻滅,肉身的死只是你今生所奪舍借來的這個軀殼壞掉了,四十九天之後你又換了另外一個軀殼,另一個軀殼不一定是人身,它有可能是動物的肉身,也可能是一只雞,一只狗,是什麼不知道,因爲那是隨著你自己的業力去計算。可是不管它借的是另外哪一個,它的壽命都是有限的,六道之苦就在這裏,它是不斷的在循環,不是一生就結束,所以衆生飽受這樣的摧殘和折磨。它不是說我今生的命不好,一死就了之,死了就算了吧,死了下一世就不受這個苦了,存這樣想法的人是大錯特錯了,不可能是這樣的一個計算方式。所有的計算方式,通通由業力,業的積存善惡大小即是你下一世的禍福吉凶,也就是你的果報,更慘的則墮入下叁道的地獄或餓鬼道,難有出期。

  大圓滿的概念,把整個佛法劃分成九乘佛法。九乘佛法從聲聞、獨覺到菩薩是下叁乘,中的是事部、行部、瑜伽部,這是下叁部的瑜伽。上叁部的瑜伽是瑪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也稱爲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大圓滿次第。九乘佛法是甯瑪派的判教學說。可是這九乘佛法絕對不是究竟,不要弄錯了。我們雖然把它分成九個次第來講說佛法,可是九乘佛法只是一個階梯,意思九乘佛法只是方便而說,若不是這樣,我們沒有辦法去把佛法分門別類來講說。那有了九乘次第劃分之後,依照衆生的根性去修行哪一個法門,則是隨著你的福德去跟它産生相應。若你的福報不夠,就會産生排斥作用而退轉道心。九乘只是階梯絕對不是成佛究竟之道。我們判爲九乘只是當成教育而用的。這一個教法的目的就如同搭往法界的一座階梯一樣,幫助你通往山頂。山頂絕對不是究竟,只是一個起點而已。很多人走了半天,修了半天卻連道的起點都沒有看到。

  爲什麼呢?因爲所謂的佛道,在金剛乘裏面分爲"五道"。你們六加行第一篇就講到五道十地。"五道":第一個是資糧道、第二個是加行道、第叁個是見道、第四個是學道、第五個是無學道。那麼資糧道就如同你們現在修的六加行一樣,加行道就等同生起次第。這些都只是以各種方便幫助你,讓你們去修學,去累積福德資糧,去消除你們的業力,幫助你的心安靜。資糧道、加行道真正圓滿之後才叫見道。見道的條件第一個就是法性現量,也就等同證悟空性,證悟空性者等同阿羅漢的果位,非常殊勝,但能夠證悟空性者在當世其實並不多。到此境界才是所謂的見道,那麼道在哪裏?道在如來藏。之前所修的一切,到你們證悟空性的那一天,你們修學的全部都是在清淨阿賴耶,根本沒有觸到如來藏。那麼阿賴耶建立在哪裏?即是貪、嗔、癡叁毒。由貪、嗔、癡所建構的這個假我人身,累積所有一切的黑白、善惡業而成,所以所修的皆是屬于貪、嗔、癡的範圍,也就是屬于阿賴耶的範圍,所以你們要去理解一切都是在修阿賴耶。阿賴耶空了以後,才可以把原始如來藏開發出來。安立菩薩十地只是幫助我們去檢驗如來藏光明功德的境界,不然就永遠不知到自己修到什麼境界,所以必需一步一步的去檢驗。借著十地菩薩的安立,檢驗到了圓滿的時候,就是十方諸佛海會之法雲地這個境界。

  這個境界裏所顯現的任何一切佛相、光明、功德,全部都是透過如來藏而外顯出來的。外顯出來的這些東西,在過去時很多有情把它當成外來的光明跟空色而迷失本性。身爲一個瑜伽士,我們必須要弄清楚,在本初,即原始法界之時,迷惘從這裏開始。可是十地境界也並未成佛。剛才前面講的資糧道、加行道都只是爲了幫助你來見道,看到如來藏的光明跟功德即叫見道。看到如來藏的光明功德開顯之後,所修的十地菩薩的境界叫作學道,學習如何到達這個十地境界,這叫學道。

  安住十地之後,還有道嗎?沒有了!甯瑪派是外證十地,內證十六地。它後面還有六地,那六地是什麼?是無學道。無學道意思是沒有經典,沒有語言文字,就如同過去的十方諸佛,他們在法界傳法的時候,也許只是一個加持你就開悟了,也許是一個相的顯現,刹那間,我們就開悟了。那有點類似諸佛密意傳承跟持明表示傳承,不立語言文字、不立法教,所以稱爲無學道。到此時法本也不用了,因爲一切的法教都是爲了幫助你到達這個境界而設定的。至于法性窮盡之後則有機會再解說。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