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無上竅訣修法——禅定之前行▪P2

  ..續本文上一頁

  入座前應立下二種誓言:第一、即使父母等至親來見,亦不中斷入座,心勿隨外緣所轉;第二、縱遇命難亦不舍棄上述誓言。如此發誓則可遣除修行過程中外(自身疾病)、內(內心妄念)、密(修法過失)之魔障。

  二、入座前行

  修持大圓滿無上竅訣法能否迅速成辦解脫,與殊勝修行方便密切相關,其中關要乃“叁不動搖”修法,因“身不動則脈直,脈直則風息直,風息直則心安穩。”若坐姿尚未如法,則無法調伏自心,故應如理而行。其中,身不動搖穩如大山和五根不動搖清如大海應于毗盧七支坐法中圓滿。

  1.身要七支坐法

  (1)雙足跏趺坐

  若能雙盤最佳,因雙足跏趺坐身體自然形成安適、穩固、端直等狀態。若暫且不能,單盤及散盤亦可。因大圓滿重在調心,應盡量保持坐姿的舒適自然。

  (2)雙手定印

  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拇指輕抵置于臍下(男女相同)。亦可將雙手覆置雙膝之上,稱爲休息印。

  (3)身體端直如箭

  頸部不低不仰。脊椎挺直,勿弓勿突。微含下巴或頭部微微下壓喉節。身體端直,不倚不靠,不松不緊自然端坐。若身體坐式過緊,如用力挺腰等,則易生胸悶、背部不適等現象,且易起現諸多妄念(掉舉);若身體坐式過松,易現不清明或昏睡(昏沈)。如弦之于琴上,過松難有佳音,過緊則有摧折之慮。

  (4)舌抵上腭

  上座時應舌抵上腭;若心已安住,則不必動念觀察自己是否舌抵上腭,而以護持修行所緣對境爲要。然亦不應以解脫七支坐法爲借口,因懶惰而不舌抵上腭,而應不舍方便如理而行。

  (5)眼睛自然平視

  眼睛平視前方,自然睜開,既勿太大或太小,亦勿過于專注于某個目標,應如平常視物般自然而廣闊地目視前方。睜眼過大或過小、緊盯目標或反複伺察自己睜眼是否恰當,會令心氣熾盛。有者感覺睜眼修法易導致眼睛疲勞、發脹、流淚等等,然反觀日常生活中,我等皆恒時睜眼起居行走,並未出現此等現象,說明眼睛不適乃執著眼根、未做到自然所致。

  2.語要排除九節佛風

  目的:對治禅定中的昏沈與掉舉,令心不散亂,成爲修持正法之器。

  方法:在此依龍欽派傳承宣講排除九節風,具體操作如下:

  (1)左手大拇指壓住無名指的指根握成金剛拳,置于左側大腿根部動脈(依照生起次第之教授,無名指根和大腿動脈乃飄動業氣之通道,故以金剛拳壓住,不令業氣飄動有助于斷絕貪嗔癡煩惱,並創造智慧增上之緣起),右手中指直立,將大拇指、食指和無名指叁指置于中指周圍形成叁股金剛杵(龍薩派爲結契克印),以中指按住右側鼻孔,由左側鼻孔以初緩、中快、後緩之方式呼氣(呼氣如青稞形狀:兩頭尖中間粗)叁次,同時觀想無始至今由嗔心所造一切罪業及病魔以灰白色之垢氣排出,獲得清淨。

  (2)複右手結金剛拳置于右側大腿根部動脈處,左手結叁股金剛杵,以中指抵住左側鼻孔,由右側鼻孔排氣叁次,觀想無始至今由貪心所造一切罪業及病魔以暗紅色之垢氣排出,獲得清淨。

  (3)複次雙手結金剛拳置于左右大腿根部動脈之上,兩側鼻孔同時排氣叁次,觀無始時來至今由癡心所造一切罪業及病魔以煙漬黑色之垢氣排出,而得清淨。

  3.意要發菩提心

  語要排除九節佛風後,當稍微停頓一下,反觀自心修法目的爲何?若爲惡念、無記、利己之動機則需當下斷絕。複應思維:吾因畏死求出離,今未成就焉利他?如是初由意念造作並反複串習,思維如母衆生于我生身、賜命、施財、教授世間知識等等重恩,而生起“以悲心緣有情,以智慧緣正等覺”之廣大菩提心。(詳見《普賢上師言教》等經典)

  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同內前行,此中略。

  正行

  一、觀想皈依境

  于自己對面上方虛空中觀想上師皈依境。皈依境有寶珠式(上師乃一切諸佛菩薩之總集)和陳列式(諸佛菩薩同時呈現)兩種,依自己意願觀想清晰即可。觀想同時念誦上師瑜伽儀軌或者上師祈禱文,並至誠祈禱。

  上師一切諸佛菩薩之總集,如龍薩娘波尊者于《金剛精要耳悅前行引導文》中曰:“上師身爲僧、語爲法、意爲佛,聚集外叁寶。總集加持之根本(上師)、賜勝成就之來源(本尊)、一切事業之主尊(空行護法),爲內叁根本。(具備)密意不動之法身、無遮顯相之報身、事業無勤之化身,爲密叁身。上師爲九寶至尊之本體,故應起信念也。”故應觀師爲佛,方得佛之加持;若視師爲凡夫則無加持。

  初學者難以清晰地觀想皈依境,可從下而上逐層觀想,如蓮花莖、蓮花瓣、日月墊、上師跏趺坐、雙手結定印、身著叁乘叁袈裟等……漸次而修。

  二、祈請上師賜予四灌頂

  上師瑜伽中皈依、發心、七支供後誦蓮師心咒後,每座都要以一心祈禱上師加持爲因緣,祈求上師賜予四灌頂。發自內心深處一心一意地祈禱上師,大聲說出來,念誦上師的祈禱文,會有流淚,汗毛豎立之現象。無論座上座下,一切時處皆應猛烈祈禱上師,令自己心能入法,法入正道,斷除無明癡暗,現前實相智慧。祈請解脫成熟吾自續,加持與師密意融無別。

  妙音龍多加參仁波切複次教授,初行者尚未赤裸見解前,應頻頻接受灌頂爲佳。首先于自己對面虛空之中,觀十方叁世一切諸佛菩薩之總集——上師皈依境。上師頂間顯現白色的“嗡 ”字(表一切諸佛之身金剛),放光融入自己的梵穴,從而淨除殺生等叁種身業及脈障,獲得寶瓶灌頂,證得與上師無二之化身果位;上師喉間顯現紅色的“啊 ”字(表一切諸佛之語金剛),放光融入自己喉間,從而淨除妄語等四種語業及氣障,獲得秘密灌頂,證得與上師無二之報身果位;上師心間顯現藍色的“吽 ”字(表一切諸佛之意金剛),放光融入自己心間,從而淨除貪心等叁種意業及明點障,獲得智慧灌頂,證得與上師無二之法身果位;上師叁門之“嗡啊吽 ”同時放出白、紅、藍光融入自己叁門,從而淨除叁門所依的阿賴耶識、阿賴耶之障,及耽著叁輪之所知障,獲得句義灌頂,證得與上師無二之自性身果位。其後依已所得之見解,與上師無別中安住。

  無始以來叁門所造的惡業全在上師面前得以忏悔清淨,發誓絕不造任何微細的惡業。如法祈禱上師得到所緣四灌頂,種四身果位。

  再次專心無散全心祈禱上師,此時大根本上師化光是融入自己心間,自己的叁門與上師的身語意成爲一體,于此中安住叫刹那間得真實勝義四灌頂,也叫上師與自性完全融合。此中不思它念,僅僅思念祈禱上師中護住本性的狀態爲安住修,盡力安住。

  尚需了知真實勝義灌頂與所緣外相灌頂之區別,喇嘛仁波切以壇城印證見解時,壇城與自性無二中能見到壇城乃最究竟之灌頂;依寶瓶、照片等外緣所獲灌頂乃所緣外相灌頂,此乃趣入究竟灌頂之方便。

  

  當妄念再次生起,則複觀想共同前行。如是反複止觀交修。

  複需了知,修持五加行磕大頭、觀想金剛薩埵修百字明、供曼紮等觀想不盡相同,應如理行持。

  

  [附錄:錄音原文]

  我在這裏給我們漢族弟子們

  內地弟子開示一下。我今天開示

  我漢語講得不太好。不太好的話。今天以我自己的心意

  來給你們簡單的開示一下。我想我們所有的

  喇嘛仁波切弟子們。其他對佛法有信心

  修大圓滿法的弟子。還有修其他教派的

  所有弟子和金剛兄弟。今天我講得開示

  聽的話都可以聽 沒有事。修大圓滿的法的話

  我今天講得這個法必須聽。在修其他教派。比如說 白教 黃教

  修任何教派的法。不是說不需聽我今天講的法

  修法的話必須要聽的。修法是和我們上學一樣。比如說 學校的時候

  我們先在村裏面的上學。再在縣裏面上中學。一年級 二年級 叁年級這樣

  一步一步的要修上去。和這個(上學)一樣的。我們修法的時候

  在剛開始的時候要皈依。皈依佛門以後。我們先做的(事情是)

  求個戒律。我們再受菩薩戒。再(接受)密乘戒。這樣一步一步

  修上去。修法不用一步一步

  修上去的話。不是很如法的。我們要真正的成就

  真正的想解脫的話。按照次第修。要一步一步修上去。比如說

  我們現在修大圓滿法。修大圓滿的話。修大圓滿法的人

  有叁種根機。下等根機修法的方式

  不一樣的。中等根機修大圓滿法

  方式不一樣的。上等根機修大圓滿法

  方式不一樣的。在大圓滿法裏面。修一個大圓滿法的話。有叁種根機。修法有(不同的)道路。不是大圓滿的一個法。不是(要求)所有的弟子

  都是上根弟子。不是(要求)所有的弟子

  都是中根弟子。不是(要求)所有的弟子

  都是下根弟子。所有的弟子根機不一樣的。根機是什麼意思。我們這一輩子 前一輩子

  已經修過法。再者 還接觸過密宗的法。這種弟子 前世都修過

  很長時間大圓滿法的話。現在在這輩子

  以前有緣分 有習氣。這樣的話

  這一輩子一下就能成就。一下子就能印證見解的。這種(弟子)的名字叫

  上根根機。在我們這輩子以前

  沒有修過大圓滿法。沒有修過很多次福報。沒有修過很多次

  顯宗 密法的法。這一輩子修(大圓滿法)。這種(弟子)的名字叫

  中等根機。這種

  根機修大圓滿法的話

  修的時間有點長。修得也不快。在下根根機來說。自己以前都沒有修福報。都沒有修顯宗 密法

  什麼法都沒修過。這一輩子剛開始修法

  這樣 時間有點長。修大圓滿法的話

  時間有點長。這種(弟子)的名字叫

  下根根機。在修大圓滿的法的(弟子)

  所有的人根機不一樣。根機不一樣的話

  修大圓滿法的方式不同。比如說 我今天講法的時候

  有十幾個 二十個人聽。我講的時候

  (針對)叁種根機來講。對應叁種根機來講。在自己學的時候

  自己的根機是什麼樣子。再對照自己根機來修。今天上師講了一個

  很殊勝的大圓滿法。是針對上根根機

  而講的法…

《大圓滿無上竅訣修法——禅定之前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