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上的食物,不須調料湯菜。吃此食物,容貌不改,身安體健,無老無變。但是此國,沒有佛法。請參考《長阿含經﹒郁單曰品》。
國王自我念道:“我布施與人衆的,有什麼可稱奇的?我若是能這般地布施與禽獸,那才稱之爲難呢。”當時國王以稣香塗抹在自己的身上,于是便進入了空寂的山裏,安靜之處,臥在岩石上。這時,有好幾百只鳥都飛來,活生生地啄這位國王的身體。國王于是命終過世,然後投生于婆羅門家中。這戶人家,有大富貴,充滿金銀珍寶無數。國王這時十月滿後,生得端正的無比好相。
當時,有四位純潔的侍女,來一起養育這位嬰孩。第一位女子,擦拭嬰孩的身體;第二位女子,給嬰孩沐浴;第叁位女子,乳哺嬰孩;第四位女子,懷抱嬰孩。嬰孩逐漸長大後,這四位女子共相商議,不讓孩子接觸外人。當時,有五百位宮女前來一起伺候孩子,並相互娛樂著。孩子趁機偷偷溜到城市裏,他看見有販賣者、有貧窮者、有乞丐者。于是孩子心懷悲哀,說道:“如何才能使這些人民富樂,不再靠作買賣來生存呢?孩子那時以偈言自我說道:
我之身心雲何 甚堅而不破碎
吾自在安樂處 見勤苦諸人民
《偈文意思》
我的身心爲何會這般的甚是堅固而不可破碎?我自己在安樂處,卻看見諸多處于勤苦中的人民。
孩子奔馳著回到父母那裏,說道:“我想要剃除胡須和頭發,進入空寂的山裏,坐于樹下。”但孩子的父母卻不接受。爲什麼呢?“我們只有你一個孩子,甚是重視和愛護。我們祈禱祭祀山川、日月、和諸天,才得著你一個孩子。我們看不見你的話,便會憂愁死去。”父母不肯接受孩子離去的請求。那孩子從此便如枯萎般地臥在地上,一日、二日乃至五日,都不曾飲食。許多認識那位孩子,甚是關懷他的人,聽說這孩子准備剃除胡須頭發去學道,而父母又不肯接受,于是孩子從此如枯萎般地臥在地上,如此五日都不曾飲食。便都一起來到孩子家中,勸谏開導他道:“孩子啊,你爲何不起來沐浴、飲食、莊嚴自身,卻要剃除胡須頭發,樂于在樹間求道呢?” 童子卻沒有應答。來勸導孩子的人們,像這般地勸留孩子叁日。然後他們一起來到了他父母那裏,說道:“讓他去學道吧。如果他願意在那裏的話,你們可以往來相見呀。如果孩子不想在那裏,自然便回來了。”父母說,好的。于是就同意了孩子的意願,並憂愁地看著孩子。
孩子聽見父母同意後,在絕食的第六、第七日中,繞著父母禮敬叁圈。然後,便進入了空寂處,坐在安靜處,修行道法。之後,又前往了另外兩棵大叢樹之間。只見叢樹之間,有兩位道人,坐在那裏修行,他們已經成就了五神通。他們真誠地精進求道,一心要遠離淫欲。童子走上前去問道:“你們在樹間,幹什麼呢?”兩位道人回答道:“我們在此間露天處,修行坐禅,心中追念真道。爲了人民的緣故,才這樣地勤苦修行。”童子言:“我也應當爲了人民的緣故,在露天處,修行坐禅,心中追念真道。”二位道人說道:“這真是個善良的童子啊。”童子即在大叢樹下修行坐禅,爲了人民的緣故,勤苦地修行道法。于是便成就了五神通,其精進程度,超過了二位道人。童子被稱之爲大聖、上尊。
這些習法的道人,平時只有遇到瓜果自己從樹上墮落,方才取來食用,他們不曾從樹上摘取過。那時,在樹間有只母虎正在妊娠期。而這些道人,正一起行走著尋找瓜果,便遇見了那只妊娠的母虎。童子道人對另兩位道人說:“這只母虎不久就要生産了,這樣饑餓著經曆多日,恐怕會吃自己孩子的。誰能拿身體去喂它呢?”彌勒菩薩言:“我將以自己的身體去喂它。”他們采完果子回來,看見母虎由于給幼虎哺乳,已經很饑餓,它正准備吃自己的孩子。童子道人對另兩位道人說:“母虎哺乳幼虎後,已經很饑餓了,它現正准備回來吃掉自己的孩子。我們誰能拿身體去喂它呢?”
道人們一起來到那只饑餓的母虎處。母虎睜開眼睛,張開大嘴朝道人們過來。兩位道人,心生畏懼,都飛上了空中。其中一位道人對另一位說:“道人啊,您的至誠之心就是這樣嘛?你剛才自己說的,會將自己的身體去喂那只餓虎的。現在卻爲何飛上了空中呢?”另一位道人悲哀地流出了眼淚,然後左右看看,也沒有什麼可去喂母虎。
童子道人,這時取來一把鋒利的刀,刺自己的右臂,右臂瞬間流出了血。童子這般地刺自己身體七處。血噴入了母虎的口中,母虎飲用了。童子再將自身投送入了饑餓的母虎口中,然後便死去了。”
佛對阿難說道:“要想知道,當時那位美麗的淫女是誰嗎?就是我的前身。後來,被立爲國王的那位,也是我的前身。再後來那位婆羅門童子,將自己的身體投向那只饑餓母虎的,也是我的前身。而兩位道人,一位是迦葉菩薩,一位是彌勒菩薩。”佛告阿難:“我因爲精勤地修行真道,所以超越九劫,出于彌勒前。阿難,像這般地勤苦修行真道六十劫,布施手、足、鼻、耳、頭、目、肌肉、婦子男女、好衣服、飲食的緣故,能降伏六十億魔,叁十四億劫中得成佛道。”
佛對阿難說道:“如果想要使一切人,知道布施之福,如我所知道的話。即是這般:當人窮乏地只需一口飯食,便能延續生命。若不得飯食,便會死去的話。那麼也應當放棄自己食用,讓給善良的人受用。阿難,我憶念自己在過去世中的種種布施,正是這些善根起了作用,所以我的面色相好,光明照曜,令人喜愛的光芒從口中發出,遍照叁千大千世界。”
佛說此經典時,有四千二百位比丘,心中不再生起余留之意,得著解脫。八十那由他數的天人,發願追求無上真正道意。七萬尊菩薩,得無生法忍。佛說了這些後,賢者阿難及一切在會衆諸天龍、鬼神、世間人都生歡喜,上前向佛禮敬而去。
《前世叁轉經(白話文參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