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問與答▪P4

  ..續本文上一頁陀佛接引衆生,若念阿彌陀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也可能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你,但最重要是發願,願生西方。故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聖號都是一樣的,只要對于那一尊佛、或菩薩的聖號契機,一心專念,臨命終時即得往生西方極樂國土。

  

  供佛水

  

  

  問: 請問師父,佛前供水在共修會時,是否要打開?

  

  答:你這共修會時,是甚麼時候?下午、晚上或早上共修,如果下午、晚上還在搞這供佛水那就不對了,供佛水是早上,早課或者上午念經、共修之前,把煲好之供佛水,或蒸餾水倒在供佛杯裏,

  好

  ,念經或共修時,不需要打開

  ,這供佛水可以喝。寺院裏一般情況,到了下午晚課時候,將這供佛水倒在出食杯裏,用來蒙山施食,供佛水也可以繞花上。 佛力無邊,不可思議,只要你心誠,感應就靈,不是要打開供杯

  ,共修時,經就念進去,不打開

  經就念不進去,打開

  灰塵走進去反而不好。

  

  信佛念佛要歸依叁寶嗎

  

  

  

  問: 請問師父,老人家沒有歸依叁寶,只念「阿彌陀佛」佛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請師父開示。

  

  答:叁寶者,有常住叁寶及自性叁寶,前者屬事,後者屬理,請參閱「皈依叁寶的意義」一書,內詳。你所問的問題,是要皈依叁寶,因爲事理要分明。有些居士執理廢事,也有些執事廢理。執事廢理者,不明自性叁寶,雖有念佛,只向外求;執理廢事者,他認爲心中具有佛就夠了,不必皈依,即使認爲阿彌陀佛是我的師父、我的老師,我信佛就可以了,不必再皈依叁寶,這種情況表面看來也沒錯,但阿彌陀佛只是叁寶之一,還有法和僧二寶,其實佛、法、僧叁寶是一體的。如此執理廢事,便事理不圓融。既然釋迦牟尼佛是你師父,你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法是佛所說的道理,僧團是佛陀所成立的,你爲甚麼不皈依佛、法、僧叁寶呢?所以希望老人家,若然沒有歸依叁寶,只念阿彌陀佛,能盡快皈依叁寶,再加上念佛、發願往生,西方有份。

  

  意識力

  

  

  問: 請問法師,我們人活著是不是靠意識力生存,意識從哪裏來,死後往哪裏去?

  

  答:關于我們活著是不是靠意識力生存這個問題:是的,這意識我們佛家也叫神識,世間人所說精神,我們這個肉體和精神和合才能生存,如果身體壞掉,意識便離開這個身體,專是一個意識不能成立,假使這個身體沒有意識,這身體也不起作用,意識與肉體二者和合才能生存,我們人活著是靠意識力生存的。意識從哪裏來,死後往哪裏去?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意識從哪裏來?是從一念無明所動,如水起波,起幻無窮。身體是異熟果,經雲:「欲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要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死後往哪裏去?所講:十方法界天堂地獄皆由心造,現在播下的什麼因,將來所受是什麼果,也就是死後往那裏去的路。佛門裏面禅宗,有一千七百多個公案,這是其中一個:「生是何來,死是何去?」爲更加明白,要自己去

  !

  

  飯前念供養及發願

  

  

  問: 師父慈悲,是否在任何時間,吃素之前都要念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衆生,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衆生?

  

  答:這也要看自己的情況。如果這個場合容許你這樣念供養,是可以的;假如不方便,可以心念,也不一定要合掌,要看當時的環境,因爲和我在一起的人,看見我這樣念的時候,會影響他們的看法,又或者你們居士在家裏,未必全家人都信佛。恐他們不喜歡,你要看情形。不單是吃素之前要念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衆生,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衆生。總之在吃飯之前,都要想一想,飯食來之不易,所以把這碗飯來供養叁寶,同時發願,只要我有生命,我有呼吸,要爲大衆做點好事。願自己能斷惡修善,起一個慚愧心、一個報恩心、一個回向心。食飯之前念供養及發願是好的,環境條件不方便時可心念,至于口念與否,可酌情自量。

  

  居士唱華嚴字母

  

  

  問:華嚴經裏說善財童子經過五十叁參,唱華嚴字母四十二個字,唱字母方能成佛,我們在家居士修讀唱誦華嚴四十二字,可以進入般若波羅蜜門嗎?

  

  答:當然會呀,「華嚴字母」根據「華嚴經」,共有四十二個字母,由善財童子向衆藝童子學請教得來的,即是衆藝童子向善財童子傳授這四十二個字母,叫做修學菩薩行的「字智法門」,四十二個字母,就是四十二個「陀羅尼」,但不能用文字來解釋,好像我們持咒一樣,也是不能用文字、語言去解釋。唱誦華嚴字母功德很大,正如華嚴字母的總回向中所說:「四十二字妙陀羅,字字包含義理多。……梵韻滿娑婆,功德大,法界沐恩波。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叁塗,共入毗盧性海」。你們發心唱誦華嚴字母,這是很難得的,如果唱得好,發自真心,令內心平靜下來,不但居士,四生九有,一切衆生都能入波羅蜜門,即同登華藏世界彼岸而成佛。

  

  護法居士的任務

  

  

  問:師父慈悲,請問法護組的任務是甚麼

  

  

  答:護法的任務,每間寺院的要求不同。寺院是修學又是弘揚佛法的地方,需要各方面的護法人才,例如要打字,把數據輸入計算機,你會打計算機就去打計算機;如果有人設齋供衆,便要切菜煮飯;需要人手做清潔,你會掃地就發心去掃地;這幾天來本寺聽講座的人很多,一日數次有人發心去洗廁所,這不是說他沒有其它才能,而是他肯發菩提心。如果你說護法的任務一定要懂得打計算機,若然不會打計算機,就做不成這個護法了!所以要根據寺院的需要、自己的能力、發心的程度去護法。無論做任何事,如果內心謙下,外行有禮,這兩句話很重要,所謂對自己有要求,對人家能寬容,用個歡喜心、平常心,盡力而爲,這樣才能從護法當中求福修慧。

  

  多做義工與修行

  

  

  問: 法師慈悲,請問很多道場缺少義工,多做義工,會不會影修行?

  

  答: 這個問題,要看你自己會不會修行。在一個道場做義工時,對每一件事或每一個人,都要有歡喜心,不計較、不求回報,這就是修行。假使你做了事情或做多了事情,付出了體力、時間乃至金錢,不但得不到表揚,有時反而受到批評,這時候你能不能接受,會不會産生煩惱呢?這都是考驗,修行是在磨練中成長的。有一種人在道場時間長了,司空見慣,對叁寶缺少了恭敬心,對師父不在乎,對其他一切人事樣樣都看不順眼,執小節,妒忌、驕慢、起種種分別心,産生種種煩惱。俗語說:初信佛時大殿柱也是佛,時間長了佛變成大殿柱。這樣對自己的修行會做成障礙,也給人家帶來麻煩。 爲道場做義工,這是修行的好機會,當生歡喜心,默默耕耘,只管付出,不問收獲,自已不會生煩惱,更不會把煩惱帶回家,這是真正做義工。至于去多幾個道場做義工,這當然是好,但要衡量自己的時間及體力,還要看自己有無定力,因爲道場去得多,對人事方面接觸多,心念容易散亂,那就找一個自己覺得有緣的道場,在那裏專心護法、修學;當有了定力後,時間也可以抽得出來,體力亦應付得來,你可以選擇去多個地方做義工,一邊做一邊學,看得多,學得多,學習無量法門,對自己修行也是一個好的訓練。總之發心做義工是好的,對修行不但沒有障礙,而是一種增上緣,福慧雙修,雙管齊下,求福修慧,往生有分。

  

  繞佛

  

  

  問: 請問師父爲何要繞佛?繞佛有什麼意義?謝謝。

  

  答:修行人用功辦道,動靜要結合,坐的時間長了,身體要動一動,繞佛、經行、跑香,能速進血液循環。不論身體在動或在靜,心都要保持平靜,不忘正念。初學佛人,坐時比較容易攝心,身體在動會影響心念的專注。要練習動靜都能做功夫,在繞佛、經行時,你可將大地當木魚,腳是木魚槌,一步一佛號,右腳踏地時念「阿彌」,左腳踏地時念「陀佛」…。一句佛號,坐能念,動也能提起。漸漸于行、住、坐、臥中都能運用自如。

  

  天堂與地獄

  

  

  問: 請問師父,有法師說:「天堂不在天上,地獄不在地裏」,師父的見解如何?

  

  答:這個問題,可以分兩個方面,對理來講,天堂地獄在自己心中,不但是天堂地獄,而且十方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六道一切衆生(包括地獄),都是在我們心中。爲什麼這樣說呢?有個很易懂的例子:人在苦惱之時,見到好看的東西根本不會去欣賞他,好吃的東西都覺得沒有味,最好的環境都不稱心,時間過得特別長,不容易過,這就像在地獄裏受苦一樣;如果心情好的時候,雖然環境不好,也覺得如意,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再者,我們念佛因就和佛相應,我們的心當下就和佛打成一片,現前就是佛了。我現在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是菩薩。乃至行五戒十善就與叁善道相應,存有貪瞋癡叁毒心便是在叁惡道了。對事來說,天堂地獄不可否定!是有天堂亦有地獄,欲界、色界、無色界,直(豎)來說,二十八層天,橫來說,舉忉利天,有叁十叁天,地藏經裏面說:有十八層地獄,五百地獄,無量地獄,天堂地獄是由心主使身口去造種種的業,播下這個因,結了相應的果,所講:因和果是絲毫不差的,如是因如是果,對事來講,有天堂,有地獄;對理來講,心淨即國土淨,如八關齋,我們不造業,不去犯法,地獄都關閉了,天堂也不存在,因爲心淨,本身所在地就是天堂了,天堂地獄一切唯心造。

  

  文疏

  

  

  問: 請問法師,在家居士是否可以在法會上,宣讀文疏?

  

  答:宣讀文疏,是一種善巧方便,佛教有無量法門,根據衆生需要,宣讀文疏,這是恒順衆生,因爲佛事門中…

《佛學問與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