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以人化獸,以獸爲人?

  以人化獸,以獸爲人

  

   好,請看第五個問題。有人問:這個神明不滅,就是這個神識不會隨著身體的朽滅而朽滅,它是相似相續,他還會循著他的業力來受下一期的生命,這就是叫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生死,對這個道理“既聞命矣”,“既聞命矣”就是說我現在已經聞到了,也相信了;但是還進一步問,如果說人就能變化爲畜牲,畜牲也能變化爲人,這種轉化我還是不相信。

   人化獸,獸化人,這確實是輪回當中生命形態轉變的真實情況。一般我們講這是轉生的轉化:今生如果我們愚癡啊,什麼事都敢幹哪,或者欠了人家債不還啦,下輩子變牛變馬啊。這個轉化我們一般的人看不到——轉世的事情。他自己轉世又有隔胎之昏,他也不知道,忘記了。還有一種就是現世——不需要隔生——現世就會變化爲畜牲的。這都有記載呀,就是在我們中國的《二十五史》裏面都有記載。剛才講中國的《二十五史》是可信度極高的,你看《後漢書》記載一個漢靈帝時的事情:在這個江夏——江夏就是在武漢一帶,就是長江中下遊一帶,有一個黃氏之母——姓黃的家族他的母親,就在沐浴的時候,這個老母親就變化成一只鼋——鼋就是那個像烏龜同一類型的——就變化成一個水族的東西,潛到深淵裏面去了,然後還常常出現。她到水裏面沐浴的時候,還頭上插了一根銀钗——銀子做的那個钗的裝飾品,然後你看到那個鼋,這個銀钗還在它的頭項上。這個《晉書》,就是講魏晉南北朝的《晉書》,就是叁國時期孫皓做這個吳國國君的時候,丹陽宣骞母,已經八十歲了,她也是在家裏沐浴的時候,變化成了鼋。她的兩個兒子一看到這個情況,老母親怎麼變成這麼個東西,趕緊把門關了,怕別人看到。家醜不可外揚啊,就保護著她。然後在這個天井大堂上挖了一個水坑,放了水,就把這個鼋放在這個水坑裏面——坎裏面。鼋還在裏面逍遙自在地遊戲,過一兩天這個鼋還常常伸著頭看外面——它還是想離開這個地方。它等到這門開了以後,就從這個水坑裏面跳出來,到了遠一點的水潭裏面——跳進去了,就再也不回來了。這曆史上都有這樣事,就是現生變化的。

   你看這個在民國年間,上海有一位大居士叫狄平子,他曾經寫過一個新聞報道,叫《人手豬記》。就曆史上還有很多人變成老虎什麼的,就是現生變老虎的。現生變老虎的,蕅益大師他有一個記載,說一個寺院有一個比丘啊,他做功課之余,也很喜歡玩鬧,這寺院就有一塊虎皮,他常常披著虎皮開玩笑。披著虎皮有時候他就到寺院外面,诶,發現很多人看到他,都以爲是老虎來了——趕緊跑。一跑的話呢,就把這些身上帶的東西全都不要了——逃命啦。他開始以爲好玩,等到第二次他忽然起了個貪心,他說:“我披這個虎皮都有東西可得。”大家把東西遺落下來,故有東西可得。第二次他就帶著這心:“诶,我要去弄點東西。”就披上這個虎皮,這一來真的:人家一看趕緊逃命啦,他就撿到很多東西。就在他撿東西的時候,這個虎皮一下子就貼到他身上去了;貼到他身上去了,他真的剝不下來。當這個虎皮貼上去以後,他感覺到自己的容貌、自己的心理狀態也都在改變了,也就是從人心變爲虎心了。變爲虎心以後,他真的就——因爲他披上虎皮再也不敢回去——就在外面他就過老虎的生活,就是看到那些小貓小什麼……還真的想吃,就變成老虎了。但是他變成老虎,好像就是在人和虎之間的那種心理當中——一種膠著狀態,有老虎的習氣,但是這個人心又沒有消泯,處在這種狀態。有一天他覺得很饑餓,一般的小動物都解決不了饑餓,他就想吃人了。他有一天看到有一個人過來,他就躲在一個石頭後面,看到這個人過來,他猛地就有了老虎的性格,“嘭”地一下跳過來抓住了。抓住了最後吞食的時候,但是一看,就是他寺院的比丘——穿著比丘的衣服,這一下子可能警醒了他,說:“哎呀,我怎麼到了要吃出家人的地步,我自己就是比丘!”這時他就懊恨之極呀,就一下子放下了這個比丘,他就覺得:“我不能再這樣下去!”就跳到那個巨石上,准備自殺:“幹脆我也不要活了!”就從那個石頭上跳下來。這一跳下來,“嘭”的一下,下來之後倒是沒有死,一下子虎皮從身上脫落了:這一跳虎皮脫落了。你看一切唯心造啊!脫落之後,他沒有死,于是這時候他才深信因果了。深信因果不容易啊!這時候老老實實回寺院做禅和子去了,老實修行了,苦行修行了。這是現生變化。

   剛才講狄平子的這個記載,它是在江北有一個人,性格非常的粗暴、厲害,也就是以惡爲能的人。他到臨終的時候生病了——在民國13年生病了,在病的時候正好有一個雲水僧過來了,過來就告訴他,他說:“你要變成豬身了,你趕快忏悔。”這個惡人一聽,哎呀,他真的一輩子做惡,想到臨命終又生病了又這樣的,他就忽然有一念恭敬心,就用左手作合十的樣子來行禮,給這個出家人行禮。這個出家人就說:“好,作禮。”就對他說:“就你這個左手,由于你誠心禮佛可以免豬形。”說完之後,這個惡人就死了。死了還真的就是鄰居家生了一頭豬——其中有一頭豬全身都是豬形,唯有一個腿呀,是人手,就是人的手。人的手呢,它還常常:這個豬看到人作這樣的合十之狀,而且這個手它不放在地上。诶,你看看,就是叫“人手豬”。那這個家裏人看到這個樣子,哎呀,就把它送到了上海的寶華寺放生場——這也說明原來的寺院也有放生場的,就不去宰殺它了,它在放生場活了大概十多年。十多年有很多人去參觀,這個狄平子是當時有名的居士,他也去參觀,親眼看到,就把這個做了攝影,攝影照片和記錄登在了刊物上。所以這些事例自古迄今很多——人獸相互變化的。

   那麼這個回答:它這種變化是有道理的。這個形體是什麼?形體的狀態是隨著心來變化的:一念的仁愛慈悲之心,你就會成爲人或者成爲天;一念的凶惡,你就會變成鬼,變成畜牲的胚胎。我們的念頭——這個介爾一念哪,是具足十法界的:從六道法界——畜牲、地獄、餓鬼到人、天、阿修羅,到聲聞、緣覺、菩薩、佛,是在我們的念頭當中完整具足的。我們這一念放在哪裏,就會現出跟哪個法界相應的形體,這就是生命的奧妙。所以一念的仁慈、五戒十善,你就會成爲人天的身體;你貪嗔癡慢疑這樣的念頭,就會到叁惡道裏面去:那由這個念頭決定你的善惡業的差異性。差異性呢,就會互相地滲透,所以人和獸之間的轉化、轉變也是沒有定准的:你今生可以爲人,下輩子可以作爲獸;下輩子獸,你生起忏悔、慚愧之心,可能修善,它又轉爲人,甚至升天。所以是沒有定准的,這就叫性空緣起。這個緣起法是千變萬化的,但是它的不變的性,就是十法界都有的真如自性。不能說:你作爲人,下輩子就是人;你作爲獸,下輩子就是獸,二輩子、叁輩子永遠都是獸。這是不對的。所以這些轉化都是我們的業力來轉化的,一定要注意這個道理。

   那麼有人曾經問過一個僧人:“人的身體爲什麼是直的——直著站著走路?這些畜牲的身體爲什麼是橫著走路?這個形體爲什麼有直有橫?”這個僧人就說:“人的前世,他的心直——心是正直的,所以今世的身體它也直起來了;這個畜牲的前世的心是橫的——橫行霸道,所以今世的身體也是橫的。”所以,什麼心是太重要了!你心正直,你形體就直起來了;你心橫,形體就橫了。這跟心有關系,這是不能顛倒的。所以我們知道這個因果的法則,我們就不能去橫行霸道,不能去做那些機心巧僞的事情。爲什麼自古以來聖賢都要我們正直,都要我們誠實,都要我們善良,這是保持人身的一種條件。你說每個人都希望趨樂避苦,誰也不希望下輩子變成畜牲,變成豬哇,狗哇,貓哇,牛哇,馬呀,誰都不想變成這個,但是你今生一定要橫行霸道,蠻不講理,那你不想變也得變過去;今生善良、正直、誠實,不說假話,一切關心別人,你身體不想直,它也是直。所以一定要直啊!但是這個世間上,你找幾個正直的人很難找哇,大家的觀念都完全知見顛倒,認爲要有機心哪——你沒有點機心賺不到錢啦,都是用假的東西呀,都是不誠實啊,都是在玩手段啦。他不知道這種機心、這種玩手段的過程,你的人的身體就沒有了,最後就吃了大虧了:他好像得了一個世間的小便宜,誰知道最後到了叁惡道裏面去,可不吃了大虧嘛!那麼一個善良的人,別人說假話,自己還誠實,雖然好像世間他吃了一點小虧,殊不知他最後得個大便宜了:他以後能保持人身,而且還甚至能升天上去。如果他還能念佛,還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作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佛的身體,那可不賺了個大的便宜了嘛!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智慧的眼光,一定要看得遠,絕對不能去效仿那些世間上作惡的人——這個鼠目寸光。它這種因果自古以來是鐵定的,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你不管相信不相信,它都是這個樣子的。

   那麼比如人跟畜牲,人有衣服穿——衣冠哪,這是一種文明啦,那爲什麼會有衣服?是由于人有慚有愧——有慚愧心,它就會顯現他有衣冠的這樣的一個果報。這個慚愧心是非常重要的。慚是什麼?慚就是面對已經做過的事情,他有一種反省的能力。他用什麼來反省?用一種聖賢的道理來反省:“噢,原來做得不夠,做得有殘缺。”自己內疚,慚就是英文講的guilty,這種內疚的這樣的一個心理感情——這就有慚。有愧——有愧就是這個羞恥的意思,愧就是愧對他人,自己做的事情不能擺在桌面上,被別人知道了使自己會有羞愧感,shame這樣的一個情懷。他有慚有愧,這就是佛家講的二種白法,就能使人對以往的事情總結經驗,永遠不再犯,他就在慚愧裏面建立了我們一種道德的人格。有慚有愧他就會感召他有衣冠,沒有慚愧的人他就赤身裸體。現在要注意,現在西方那些裸奔哪…

《以人化獸,以獸爲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