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薩埵意修前行注解▪P2

  ..續本文上一頁虛空中,作爲祈禱的對境;吃喝時觀于喉間,作爲供養的對境;睡覺時觀于頭的後上側,不斷的祈禱而進入睡眠。

  每天一般四座,准備入座之前應先處理好內務(如廁、擤鼻涕等),入座後不可。座時不打妄想,如是自然安住。

  (二) 發心

  這是比下乘道殊勝之處。要圓滿菩提果位,應以發殊勝菩提心爲因。《入中論》雲:聲聞、緣覺從釋迦佛的法音中生出,佛是從發菩提心裏生出。發菩提心是一切佛與佛子的因。菩提心的特征請參照《上師開示錄》。

  無始劫以來一切衆生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如同今生的父母一樣疼愛我們。暇滿人身是父母賜予的,修道的物質條件是父母幫助的,一切佛與佛子也是爲了如父母般的一切衆生而發心,若沒有六道衆生發心也就失去了意義。

  修大乘佛法應發菩提心,不應求今生或來世的福報,或因畏懼墮叁惡道而求生淨土。不發菩提心就得不到究竟解脫的利益。應舍棄這些爲求世間福報或避人生之苦的發心而發殊勝菩提心。《蓮師記》中有一段公案:印度薩霍爾國王之女曼達拉哇請教蓮師:我的父親投胎轉世需多長時間能成佛?蓮師授記了許多世,最後說:何時白石頭變成了綿羊、恒河沙變成了糧食,你的父親才能斷輪回而成佛。曼達拉哇傷心的哭了。蓮師又說:賢劫千佛的上師就是地獄。這說明有六道衆生才有佛,才有發菩提心的對象。發心廣大修持到真正契入無上大圓滿的時候,成佛也沒有什麼可歡喜,下地獄也沒有恐怖。具體請參考《普賢上師言教》中的願菩提心。資糧道的凡夫需發願菩提心,即今生得到無上圓滿的佛果。爲了實現此願菩提心,要精進修習甚深生圓金剛薩垛的前行。

  觀想皈依境于自己對面的虛空中,念誦發心偈。(略)

  結行:皈依境裏的聖衆化光進入我和一切衆生心中,觀想我和一切衆生都得到了聖衆心中的發菩提心等一切功德。安住于無相叁摩地中。

  應以無相叁輪體空來回向。這是大乘佛法的地基。不要滿足于數量上的圓滿,要真正發起大乘的菩提心。

  發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一發菩提心,就是初發心的菩薩;成爲人天師;戒定慧叁學等一切功德的地基;無邊的罪業一刹那從根本上得以消除;以菩提心攝持的微塵許善根亦會不斷的增長;已經邁上了解脫道,肯定能得到菩提的果位。蓮師雲:發菩提心者得到一切佛菩薩的保護,一切衆生見之均生歡喜心,世出世間一切事都如意圓滿。故應認真的修學。

  (叁) 金剛薩埵念修法

  消業百字明之教言:真正修持最大的障礙就是業障。總是碰到不如意的事,這都是因爲往昔惡業的障礙。自己所造的罪業一定要自己來消,否則罪業的果報是不可避免的。自身的業障不消除,妙法叁摩地(禅定)的修持得不到,譬如髒布無法染上鮮豔的顔色。即使生起一點點的清淨也不穩定容易消失。

  對治業障的方便就是金剛薩埵念修法。金剛薩埵于因地修行時發願:我成佛時,聞我名者,業障速消。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金剛薩埵發願後已圓滿成佛。若一個個的于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前忏悔,不如在金剛薩埵佛尊的壇城面前忏悔的力量大。

  皈依境的觀想是重樓式的,上師瑜伽的觀想是壘環式,而金剛薩埵應觀爲珍寶總集式(一切諸佛菩薩集于金剛薩埵雙身中)。有的是將自身觀爲本尊,有的觀本尊而無自身,本法則于自己的業報身的頭頂上四指或一支箭的高度,觀想一朵八瓣的白蓮花,蓮花上有一月輪墊,此應觀清楚,上有一白色明亮的“吽”字,與己同一面向,發出五色光,光中有八大仙女以歡喜心對十方如來與佛子作身口意的供養,佛與佛子亦生歡喜心。“吽”字發出的光照到一切衆生,使其消除業障。光明收回“吽”字,“吽”字變成金剛薩埵,身白色(如十萬個太陽照耀雪山般明亮)著報飾,手印、法器等請參考《普賢上師言教》。

  金剛薩埵心中有一朵八瓣的白蓮花,上有一輪白色的滿月,月輪墊上有一白色的五股金剛杵,杵中央有一白色“吽”字,與己同一面向,周圍環繞著百字明,字字分明而緊密。這就是依止力。

  觀想從“吽”字、金剛薩埵的大腳指尖、雙身之密處以及身上的毛孔湧出白色的菩提甘露,由根部進入自己的中脈。身體上的病化爲白膿紅血,一切債務化爲蛇、蠍等,一切業障化爲炭水、煙囪灰水,七竅毛孔流出不淨物,均被菩提甘露似瀑布般的沖刷下去。這時觀想自己下方的大地裂開,所有冤親債主男女圍繞著死主閻羅,它們全都是開著口、伸著手、張著爪一直等待著,上面沖刷下來變成甘露,全部進入它們的口手爪中。自身變得內外透明、無垢光明,白色甘露充滿全身,清淨叁門的習氣,得到金剛薩垛身、口、意、事業、功德的成就,加持我無勤成就大圓滿的根基。念誦:(略)百字明咒十萬遍。

  結行: 觀想上師金剛薩埵面帶笑容,授記說:善男子,你的一切業障已得清淨。頂上的金剛薩埵從寶髻向下,同時從蓮花根向上慢慢化光,化入金剛薩垛心中,變成一個五色的光球,從中脈進入我的心中,觀察業障的本性乃了不可得,融入法界,然後安住于殊勝的叁輪體空之離言大樂的境界中。在未契入此境界時應反複觀修。

  消業的征相:夢中或感覺中多次出現在空中飛、洗澡、過大河、流血膿、嘔吐。心中覺得清淨、觀想清晰、身體輕快、五毒變淡,信心、出離心、慈悲心增長。

  功德:新舊密共同稱揚念修金剛薩埵百字明有消除非時死及貧窮之痛苦、心想事成、往生極樂的功德。百字明爲明咒之王,五逆之人念誦此咒可做金輪聖王乃至成佛。念誦一百零八遍可消除破、犯戒律之罪業。任何人以金剛薩埵爲本尊而修持百字明,今生一定得到一切叁世諸佛的護念,臨終之時將被一切諸佛當作最殊勝的佛子,這是絲毫也不必懷疑的。《莊嚴藏續》雲:進入金剛乘,根本與支分的戒律容易破犯,如果每天觀修金剛薩埵念誦二十一遍則稱爲加持墮罪,使其不會越來越增長。如果念誦十萬遍百字明則可徹底清淨一切墮罪。我們已入金剛乘,都接受過灌頂。灌頂的根本是持戒,若守誓言則可獲得圓滿佛果,不守誓言則入金剛地獄,無有第叁條路。叁昧耶戒種類衆多,難持易犯,念誦金剛薩埵以本尊的方式修持,每天念誦二十一遍是非常重要、極其殊勝的。若自己未毀犯戒律,但因與破戒者在一起說話、飲一條河水等亦會産生相對、株連失戒的罪過,參加同一法會、處于同一壇城,成千上萬的人只要有一人破戒,就全都得不到成就。即使對大成就者的修持和健康亦會有很大的影響。密宗諸續部中說:叁門(身口意)在金剛壇城之本性中,即使一刹那離開亦爲犯戒。(身離:觀衆生乃凡夫;語離:聞聲非咒語;意離:觀煩惱妄念非智慧)。自心明或不明顯的罪業的對治力就是金剛薩埵的修持。認真的修持是很重要的。

  (四)供曼紮

  修曼紮之積累福慧二資糧的重要性:若前世曾積累了足夠的資糧則可,否則一定要修曼紮,不然的話宿世的善根無法覺醒;此乃無勤、簡單積累資糧之殊勝方便。

  最好准備兩個曼紮盤,將手洗幹淨,以藏紅花水清洗曼紮盤,邊擦邊念二十一遍百字明。一個曼紮盤放于佛壇上,名修持曼紮盤,供五堆,觀想爲皈依境,然後以此爲對境而修。如有條件的話,在修持曼紮盤的周圍供上供品,譬如花、香、燈之七支供等等。另一個曼紮盤叫供曼紮盤,上品可用黃金、白銀、摩尼寶製作,此盤越大越好,最小直徑不能小于四指。中品可用紅銅、紫銅,最小直徑不能小于一掌(大拇指尖至中指尖的距離,約十指);下品以泥木製成,直徑最小應爲一肘。貧窮者于地板、石板上供亦可。上品的供以黃金、綠松石、珊瑚、珍珠、水晶爲供品,中品的供品爲藏青果、余柑子、藥材等等,下品可采用青稞、米、麥、豆等五谷,小石子、沙子亦可。應避免虛榮、吝啬的心態而以最好、最新鮮的供品來作供養。若兩曼紮盤不同,應以好的做修持曼紮盤,另一個做供曼紮盤。若只有一個則作爲供曼紮盤,觀想皈依境作爲所修之對境。先于右手手心放一些供品,以左手持曼紮盤及念珠供幾次叁十七堆,可參考《普賢上師言教》。然後供七堆,先供中央(代表須彌山),再供四周依東、南、西、北的次序(代表四大洲),一般以東方對著佛壇,第六堆于東方(代表日),第七堆在西方(代表月)。若手有殘缺、手指短或供時手破了則可將曼紮盤安放,手持供品邊念邊供,此爲方便。邊念下偈邊供十萬遍。 念誦 (略)

  結行:

  觀想皈依境、曼紮盤及供品變成一“吽”字進入自己的身體,安住于叁輪體空的大樂之中。

  供曼紮的功德:富足而不貧窮、不疑大乘佛法,對上師有信心、一切衆生對己生歡喜心、福德與智慧能夠圓滿。

  (五)加持捷徑----上師瑜伽

  欲證大乘之五道十地一切功德都要依靠上師,特別金剛乘修持真性的唯一途徑就是上師瑜伽,單靠修上師瑜伽即可證悟,獲得解脫。上師瑜伽是一切修法中最殊勝的。

  仲敦巴問阿底峽尊者:爲何我們藏地修行的人很多,而證悟者很少?尊者說:金剛乘大大小小的功德都要依靠上師。證悟者少的原因就在于你們西藏人把上師看作凡夫了。

  續經中金剛手菩薩回答“弟子該如何看上師?”時說:怎麼看釋迦牟尼佛就如何看上師!不應該這樣認爲:上師本不是圓滿的佛而觀成圓滿的佛。應該認爲本來就是圓滿的佛。雖然有些經典裏把上師看作僧寶,但不論上師的修持是凡夫還是菩薩,一定要明了把上師就是佛。廓淳巴尊者曾閉關叁年修上師瑜伽,他感到自己的上師是十地菩薩。他請上師印證,上師道:你是個邪見之人。從此以後尊者就沒有離開過上師是佛的念頭。

  如何觀修上師瑜伽:自己的對面觀想皈依境,境內的聖衆與上師是平等的。觀想上師以慈悲之眼視自他一切衆生予以加持,然後盡力念誦七支供,再念金剛七句祈請文十萬遍。此有要求:只是口頭祈禱上師是沒有用的,要真正對上師有信心,如有掉下眼淚、汗毛直豎的體驗;對上師有信心而無絲毫雜念,則能于一刹那明心見性;破除平凡者之觀念;生起的感應不是千篇一律的。如果達到以上要求,那麼修持一刹那就可以得到上師的加持。 誦七支供:(略) 祈請頌(略)

  然後自己應生起無上菩提心和生起生圓大圓滿的修持,得到今生雙運金剛持果位的加持。 連續多次祈請根本上師,上師身體發光照到圍繞的曆代傳承上師身上,這些聖衆化成虹光融入根本上師體內,此時根本上師變得比以前更莊嚴、更有威德。誦求受四灌頂(略)

  修持上師瑜伽的征相與功德:共同征相爲消除業障、災害、病魔,自然生起出離心、慈悲心、淨相等,夢中或親自感覺看到上師,聽到上師的聲音,樂、明、無念、殊勝的叁摩地自然生起;不共的征相系見到究竟自心真正的上師,明空不二大圓滿,觀念執著得解脫,不可思議之自在本性。

  功德乃觀想十萬菩薩不如一刹那觀想上師的功德大。續經曰:以不變的信心修持六個月能得到金剛持的果位。若不離對上師的信心則一切賢劫千佛的感應與加持亦不會離開。起定後回向(略)

  通過修持前行,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標准。若無前行修持的基礎,欲得到大圓滿等如此高的法,好比小孩沒有大人的體力與經驗而欲騎野馬一樣。

  每天最好修四座,每一座中皆應從頭至尾念一遍。

  前行的重要性:1、皈依是外道與佛教的區別,乃修持的地基;2、發菩提心是大乘的特色(這兩種是大乘共同的前行);3、百字明與供曼紮是最方便的忏罪積資法,系修法的根本,是最爲殊勝的。猶如一本萬利,不須很辛苦就能積累圓滿二資糧;4、上師瑜伽是金剛乘的根本道,乃忏罪積資無別的修法(此叁種是金剛乘特別的前行修法)。希望大家不要把前行看得很低,其實前行是最根本的,是顯密共同的基礎,一定要認真、努力的好好修持。

  從今乃至菩提果 得所暇滿善友授

  持戒聞思修圓滿 自他二利願成就

  佛陀精華講與修 資深僧伽遍世間

  信衆施主壽福增 世界遍地皆吉祥

  此金剛薩埵意修前行注解乃參照協慶貢知貝瑪知麥所著《金剛薩埵意修前行》的解釋《究竟解脫之階梯》中部分要點並加以補充注釋而成。

  俄果上師 根松丹增

  二零零叁年八月二日

  

  

《金剛薩埵意修前行注解》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