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行叁昧》——道信大師禅淨圓融修法心要▪P2

  ..續本文上一頁的關鍵,與淨土宗強調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念佛法門相映互證。

   (二)一行叁昧:忏悔念佛

   道信大師引用《普賢觀經》,闡釋實相忏悔的念佛方法:

   【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忏悔。摒除叁毒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

   《普賢觀經》雲:象大海一樣深廣的業障,都是從妄想所生。妄想就是無明。依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有的人沒有正知正見,不是經過自己的辛苦勞動創造財富,經過積功累德改善人生,而是整天在那裏打妄想:怎麼騙別人的錢財?怎麼把別人銀行卡上的銀子搞到自己的銀行卡裏來?于是編手機短信,或者說沒生活費了,速將錢存到某某銀行卡;或者說在派出所裏接受調查,將錢打到某警察的銀行卡裏…… 花樣翻新,相信許多人都接到過這樣的短信。目的只有一個:騙錢。據說還真有上當的人。還有的人眼睛特別忙,總是盯著別人的錢包。他們是眼珠子亂轉,東瞧西看,面對警察不敢正眼看,一說話就冒汗。爲什麼?偷錢。

   除此外,世界上的許多造作和罪業,皆是妄想所生。

   怎麼辦?“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你如果想要忏悔,打坐實相念佛。爲什麼四祖道信大師不說“端坐念佛”?要大家自己去參!

   一行叁昧可以簡要地理解爲端坐實相念佛。端坐就是打坐,修禅定。

   “實相念佛”不能簡化爲“念佛”。大家須認真參究“實相念佛”與“念佛”之間的細微差別。

   六祖曰:“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爲真忏悔。”真忏悔就是第一忏悔。

   大家注意,“罪從心起將心忏”裏面的“心”字,前面加上“妄想”兩個字就容易理解了。“將”字在這裏是動詞,發音jiang(音獎),第叁聲。

   摒除貪、瞋、癡叁毒心,覺觀心也去掉。

   覺觀,粗的思想爲覺,細的思想爲觀。覺與觀都能擾亂禅定之心。修一行叁昧,不要覺觀心。覺觀心也是妄想分別。一門心思集中在實相念佛上。

   把心安住在真如的理性上,以清淨心念佛,念念相應,心心相續。忽然澄明空寂,能念的人和所念的佛悉皆空寂。恰如梁武帝開悟時所雲:“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刹那而登妙覺。”忽然澄寂,心靈刹那進入另一個世界一樣,契入一行叁昧。能所雙亡,自然無所緣念。

   一行叁昧的端坐念佛就是殊勝的實相忏悔,也是第一忏悔。

   (叁)一行叁昧:實相念佛

   道信大師引用《大品經》開示無所念念佛:

   【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

  即念佛心,名無所念。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以無所念之心來念佛,就是實相念佛。此心當下與佛同,心即是佛,無所念心即是念佛。

   什麼叫無所念?即是念佛心,名無所念。以清淨心念佛,或者叫實相念佛,就是念佛心。念而無念,無所執著,即無所念。

   人們常說,心即是佛,佛即是心。這裏的心,不是肉團心,而是清淨心。離開清淨心別無有佛,離開佛別無清淨心。

   爲什麼?佛是由清淨心修成的,沒有清淨心便不能成佛。

   沒有佛的教誨人們便不知怎樣修清淨心,清淨心不能顯現,等于沒有清淨心。

   念佛就是念佛心,念清淨心。求清淨心便是求佛。什麼原因呢?“識無形,佛無相貌。”這裏的“佛”字,是講佛的法身。心意識沒有形狀形相,佛是般若智慧,涅槃寂靜,哪裏有相貌?《金剛經》雲:“離一切相。則名諸佛。”如果了知這個道理,即是安心。

   二祖慧可向達摩祖師求安心之法,達摩祖師說:“將心拿來,我予汝安。”二祖“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祖師說:“我予汝安心竟。”

   明白了以清淨心念佛,即實相念佛,也就是“無所念者。是名念佛。”的道理。如說修行一行叁昧,人們的妄心才能安住在念佛心上。

   從“系心一佛,專稱名字”的持名念佛,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摒除叁毒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的忏悔念佛,到念無所念的實相念佛,這叁種念佛方法,即具鮮明的次第,又有清楚的實用性。

   念佛是一種非常殊妙的修行方法,以禅宗的立場,主張“念心即是念佛,佛外無心,心外無佛”的“心佛平等不二”,比起淨土宗的主張“他力往生”,更加強調自心的功用。

   同時,也更清楚地看出念佛這一法門的攝機之廣大,內涵之深遠。

   道信禅師對念佛利益的闡明,從事、理兩個角度加以概括,並不亞于淨土宗對此的描述。

   正如後人所說的“若人淨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禅”一樣,這從禅宗祖師的口中說出來,其意義就更爲深遠了。

   五、每日實修一行叁味——坐禅念佛

   一行叁味的“坐禅”方法,是道信大師個人修行和教授徒衆的最重要的方法。據杜朏《傳法寶記》載:道信“每勸門人曰“努力勤坐,坐爲根本。””

   這種“坐禅”方法簡單,便于攝心,易得禅定。希望大家珍惜此法,每日修習。

   時間:每天至少半個小時,最好一個小時以上。

   內容:七支坐法。打坐持誦阿彌陀佛聖號。自然呼吸,吸氣念阿彌,呼氣念陀佛。口念耳聞,逐步深入,心念耳聞,心念心聞。

   一九九叁年初,北京靈光寺的海圓老和尚教仁炟修禅定時,就是教的這種法門。海圓老和尚講:打坐時,意念要清淨,心無妄想,保持清淨心。吸氣念“阿(音O)彌”,呼氣念“陀佛”,一吸一呼正好“阿彌陀佛”四個字。這是祖師大德所傳下來的法門,叫禅淨雙修,定慧等持。

   這種方法同時也蘊含了耳根圓通、安那般那,奧妙無窮,容易成就!

   願大家每天堅持坐禅念佛,早日能所雙亡,明心見性。

  

  

   釋仁炟

   2010/12/15

  

《《一行叁昧》——道信大師禅淨圓融修法心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