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命和諧管理(之二)▪P2

  ..續本文上一頁,采蜜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在于讓它的後代在冬眠呢都有飯吃,不至于餓死,人的技巧也不如這個,然後它一天就是可以出一堆蜂蜜。然後人就把蜜晚上刮掉做蜂蜜拿去賣,清晨它一看,我的倉庫裏面沒有存儲了,馬上又拼命的去采蜜,采回來又讓人偷掉……所以它在叁天之內呢,可以飛幾十萬公裏,它就是這樣爲了它自己的後代。等到了冬天,小蜂們全長出來,人就喂它們糖水,以便它們大了以後又延續它們父輩的生活……

  我們人也是這個樣子的,就算你給你的兒孫留了幾十億的資産,還要看他有沒有這個福報受用,他要用福報有德行他不需要你做這個無用功,你可以救助社會上很多孤獨可憐的人群。如果他沒有這個福報你給他,也經不起不孝子一天的折騰!我們人和那蜜蜂是一樣的呀。

  還有蠶,我們說“春蠶到死絲方盡”,爲人家做的嫁衣,人身上的絲綢,都是蠶做的奉獻。蠶拼命吃桑葉,拼命吐絲,就是爲了塑造自己的蛹,它的居室,就像我們人使勁裝修房子一樣,等它辛辛苦苦吐完了絲,想在裏面住完蠶的一輩子時,殘酷的人類把它們很多很多的蠶和蠶的私房,很多很多的生命一並在鍋裏熬煮,抽出絲來,做成絲綢,你身上穿的絲綢是很多很多被煮死的蠶們,辛辛苦苦想要住一輩子的蠶房啊……。

  還有“飛蛾撲火”,爲了一點點星火奮不顧身。飛蛾爲什麼要撲火呢,夏天你看到燈一打開,它自然要往上面撞的,業,它就跟我們人一樣,貪求一個美色,我們人也是這個樣子的,喜歡這種美色、這種美味,他不由自主地就要去追求,傾盡自己所有的努力、拼了命的去追求。

  以前順治皇帝說過,“鳥飛兔走轉頭忙”,鳥兒都勿勿忙忙的飛來飛去,免子使勁在山地裏面蹦跳的原因,就是爲了生存。

  人也是這個樣子東奔西跑的,好多課程學習都教要用心計。如果你全部學到這些東西,你會墮入惡趣,因爲很多是訓練我們動物的習性的,這樣這個人的生命狀態一定是往下走的,他不會活得高尚,不會活得和諧,不會活得坦蕩。

  所以“百年世事叁更夢,萬裏江山一局棋”。人活在這個人世間,人生如夢啊,夢裏面你化了妝,演男的、演女的,演來演去不過是一張畫皮,戲裏哪裏有什麼成敗;一盤棋當中黑子白子哪個勝哪個,走完不過都是一個棋子而已!

  之所以我們人沒辦法把握自己的命運。根本的原因是我們對自己沒有完善的觀念。

  以前有一個人在他年紀老的時候,他一生創造了很多的財富,是富豪,他是開糧店的,做糧食生意的。他死之前他把兒子叫到床前,快咽氣的時候,他說兒啊,爲父教你一個方法,我一生中賺錢的本領都教你這個,你知道我怎麼樣賺的呢,我們這樣有吃有喝的,這麼富有的,賺錢靠什麼?他拿出一杆枰,他說普通的枰是十六兩一斤,我這個枰是灌了水銀的,所以人來的時候大鬥進小鬥出,這樣子我才給你創造了這麼多的利潤,我們才這麼的有錢。

  (我們現在很多人是不是這樣子的?去年山東很多棉花,那就是農民想賺點錢,當時腦子一發熱,不知道世界上的棉花貿易是均衡的,當時就屯積了很多棉花,想要賺大錢,屯積起好幾年一點也賣不出去,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呀)

  所以,當時他教給他兒子時,他就看著他兒子握著那杆枰死掉了。這個兒子非常有良心,他想著原來我們吃的喝的用的一輩子全是我的老父親用盡心機坑了這麼多人賺來的這個錢,這個黑心錢我不能賺。所以他接管他父親的産業以後,他做糧店的時候呢,他就給人家往回還。以前呢,是大鬥進小鬥出,他現在是小鬥進大鬥出。給人家還回去,內心有愧疚呀,然後盡量去幫助周邊貧窮的人。

  後來,他生了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生活的非常活潑可愛。他所有的希望呢就是,我要把我父親這個家業能夠保護到我的兒子就是我父親的孫子輩上,他們還能夠有口飯吃,這就好了。但是在他這樣做的不到叁年的功夫,他的兩個兒子都相繼死去了。他內心非常痛苦,他說是我的心這麼善良,我這麼按照規距來生意,爲什麼上天對我這麼不公呢,這不是人善沒有善報了嗎?所以他非常的焦慮呢就生重病了。

  他生重病的過程當中,有一天晚上半夢半醒的狀態,他做夢到了一個地方,他看到了一個人,很高的一個官員坐在一個大廳裏面跟他說話,告訴他一句話,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內心不要憂傷,爲什麼你的兩個孩子都死了呢?是由于以前你父親賺的是不道義的黑心財,所以上天派了兩個耗星,一個是災星,一個是禍星,專門到你們家裏來做你家的敗家的;你這一世的産業到你的兒子那一定是被他們兩個敗完的。(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很多父親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到孩子那都是折損的狀態,跟這個有直接原因的)。他說你不要傷心,現在之所以這樣,是因爲你人心善良,所以我們把這兩個災星收回去降臨福星到你家裏來……後來他就醒了。所以沒過多久,就生了一個非常可愛健康的孩子,這個孩子長大以後非常的吉祥。

  這個就是我們祖先有德的話會留給後代的。我們如果了知這種生活的道理,我們一定不要壞了良心。你現在沒有人教你拿黑枰來,灌水銀呀,沒有的;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教你,很可怕的,比方說教你厚黑學,什麼商場秘籍啊,不知道會不會教葵花寶典之類的

  都是這些東西,反正這些東西沒有一樣不落在惡業和因果當中。

  所以我們人怎麼能夠快樂?沒有辦法的。我們有沒有人教過自己、教過別人,你如何才能對治你的貪心、嗔心?很少很少。現在很多的有識之士呢,都在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佛教智慧精華,在跟大家進行傳遞教授。我們很有福報,能聆聽這些真正的作人的智慧,也就是說君子求財之道呢,是使用正確的方法才能夠獲得的。

  現在有一個社會的調查,前一段時間,通過這個調查我們知道中國人現在有多大的悲哀,前一段時間,有知名媒體問到西方很多社會的知名人士還有企業家,你事業成功的基礎是什麼?所有人毫不猶豫的回答是什麼呢?是“誠實和信用”,所謂人格信用。

  我們中國人怎麼樣回答呢?我們中國很多人不敢說“誠信”二字,說是“勤勞”,說什麼我用勤勞換取的。沒有良心、誠信的勤勞是什麼?怎麼樣勤勞?是不是勤奮地投機倒把?勤勞換水臭汙染嗎?勤勞做瘦肉精嗎?辛辛苦苦做叁聚氫氨嗎?所以現在是,好多我們不該學習的東西連帶生活當中影響社會性的各個層面,我們中國人沒有底氣說我成功的基礎是“信用”,這個很可怕!

  如果一個人沒有道義良心時候,我們損害了別人利益帶給自己是什麼呢?生活在恐慌當中,該吃的不能吃,該喝的不能喝;更可悲、更可憐。古人說一個人如果沒“信義道德”,就等于喪失了作人的資本!

  別說人,動物都有信義。我們看過報道,有一只狗他的主人出事死去之後,它一直蹲在他的墓前,叁年當中甚至不吃不喝,一直站在那裏。他的這份忠誠我們人有沒有?大部分都沒有。我們現在很多人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很難知足感恩,原因是什麼?是因爲父母們沒有做好、沒有教好,如果一個人懂得因果的法則,明白了自己的起心動念,我的語言,我的行爲呢?能夠決定我自己的幸福。

  中國人說的“禍福無門,唯人自招”。這樣我們才會謹言慎行、行善積德,我不會傷害任何一個人,也不會傷害我自己的良心,這種人能廣結善緣,對于過去的錯誤我們可以及時認知、忏悔,從內心進行改善;我可以把我當下的一切轉化爲幸福,把苦轉化爲樂,這個就是幸福的自我管理方法。

  第叁:慈悲待人,智慧處事。

  佛法的精髓就是“慈悲”兩個字。

  什麼是“慈悲”?“慈悲”來自于我們對世間萬物和每一個生命深深的愛和感激。

  佛在《華嚴經》中說:“世間的萬物(任一樣事情)皆以因緣合和而有,是故當懷感恩之心。”一個人感恩才會知恩,才會報恩。

  我們平常管理與其說管人難,有時候我們人要管自己更難。

  就好像之前說的那個老總,說了這幾個月我已經不發脾氣了,稍微有些事情出來,火山馬上就要爆發了。所以我們在管別人之前呢?先管好自己。古人說的是,“身教重于言教,口說不如身行”。所謂“不言而教”就是前面我們說的“不管而管,是最好的管理”。

  現在也有很多的老師,他講話和實際做的中間有差距的。

  比如說這個老師講的我覺得很好,我要跟他學習,但是後來發現實際他的家庭關系、社會關系都有問題,和他說的教的都有差距,這樣這個學生就會很受打擊。

  所以我們古人強調“言教不如身教”,首先,我們自己做一個好人,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說起來很簡單,實際上真不容易。正人必顯正氣,你不要讓它泯滅,要讓別人在我們身上看到能夠發揮的光輝點,這樣我們去說服別人,別人才能接受。如果我們自己,對別人要求標准非常高,但是自己做不到,這也會很失敗的。

  現在社會存在很多汙點的問題是什麼?很多的家庭,很多的家長讓自己的孩子去學《弟子規》等等,那孩子學回來以後呢,父母不配合,父母還是依舊以前怎麼樣,現在還怎麼樣,那小孩回來說我學了半天是讓我學會怎麼樣孝敬你,所以他的排斥心理會更大。以後你讓這個孩子學任何一個課程他都不願意學,他不願意接受教育,這就是最可怕的,是我們在他內心裏面撒了鹽,摧毀了他想要學習的動力和信心,這樣的父母是很不道德的。這是父母沒有學好、沒有做好。

  佛教中講的慈悲、智慧、善巧方便、六度、四攝等等,包括在“第二屆佛教文化論壇”中,有的學管理學的人可能也聽說過,也有人以佛教裏面六和敬作爲論題,來探討最智慧的管理和和諧的人生智慧學。

  所有的這些方法都是教導我們在作人事管理時,可以運用的真正的妙法!另外,我們說要做好管理,我們自己內心必須具有“以人爲我”的菩薩精神,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我們能夠爲他人著想,真誠的幫助任何一個人,讓每個人皆大歡喜;自然“家和萬事興,世和享太平”!

  所以我們現在所有的學習,所有佛陀的教育,實際都是對心靈的管理,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調伏自心、自淨其意”,我們要修學“心靈的管理”,那我們就必須讓我們自己自性裏面的真誠心、慈悲心、信心、愛心還有定力,一個人定心的力量能夠得到開發,用我們的善心、好心、愛心,來管理自己、管理環境、管理外物、管理團體。所以,我們內心裏面從早到晚進行自我反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聞思修行、參禅念佛,修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修無常、修空性、修光明、修清淨……各種各樣的方法我們都把它用到了,我們唯一的目的就是把我們自己的這顆心管好,首先不要太自私自利,讓它回歸到非常清靜、安祥、自在的這個狀態,這個就是我們發揮人生的極致所要創造的生命最大的和諧!

  第四點:積極進取、奉獻社會!

  所謂的管理就是考驗我們一個人的內心你有多少慈悲和智慧。

  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心打開有多少,你能包容多少的事和人,我們人的心裏有多少分的慈悲和智慧,我們才能相應的給大家給他人帶來多少相應的利益和快樂。

  那麼如果我們把這顆心管理得好,除了讓我們內心裏面有時間的觀念、有空間的層次、有數字的統計、有序的策劃呀,還有做事有原則、能夠合乎道德規範等等;更重要的一點大家要記住,就是我們做任何事情時,我們的內心都不要失去別人的存在,要讓別人在我們內心占據重要的位子,這樣的話我們做任何事內心就有了大衆利益,內心裝有他人,我們就不會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所謂“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如果我們能夠將我們的內心管理得慈悲、祥和,將我們的心管理的人我一如,甚至愛他人勝過愛我們自己,我們以真正的真心誠意來待人,以謙虛平等待人,以寬容忍讓悅人,接納別人、寬容、忍讓,讓大家歡喜的話,我們才能算修滿了這個管理學的學分!

  第五:樂天知命、追求圓滿。

  生和死就是輪回,生命的流轉是無死無終的。如同今天的過去有昨天,今天的未來有明天一樣;既然我們來到世間,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所謂生命就是命息的延續和輪回的交替,死了生、生了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期接一期,生死不已、循環往複……

  那我們作爲生命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上,必然會有兩種度過生命的狀態:一是生存的方法;一是生命的意義。現在很多人把生存的方式和生命的意義混爲一談;或者除了生存的方式以外,根本沒有想過生存的目的和生命的意義,就像動物一樣。

  對一個動物來講,如果以它前世的業力因緣今世能夠活到10年,它也順利地有吃有喝地活夠了10年,這就是它生存的勝利,也可能是它生命的意義;再譬如,一棵樹,它安安穩穩地活過了它的生長期,對樹來講也是一種生存的勝利;還有,這只杯子,它被塑造生産出來,經過人爲利用發揮了它的作用,直到物盡其用,也等于一種存在的意義。

  那麼,作爲我們具有靈智的人呢?在我們吃吃喝喝、娶妻生子、繁衍老化、生老病死的基礎生存方式完成之時,我們生命的意義在哪裏?我們要如何了知並升華生命的輝煌?

  佛陀是最早的生命管理學無上導師,他所宣講的教理、義涵,無一不是優秀的管理法。佛法中的廣結善緣、廣種福田,深信因果、慈悲爲懷,六度四攝、八正道、叁主要道,智悲雙運、緣起性空,心包太虛、量周法界……等等,全部都是至善至美、至純至真的生命圓滿教育,都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高級生命管理法門,值得我們今生乃至生生世世精進修學!

  以前有人經常說:“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如果我們能夠學習完善自己的生命管理,則活的坦蕩,走的自在;來的吉祥,去的圓滿;我們可以活出我們生命的崇高和莊嚴!

  好的,謝謝大家。

  

  

《生命和諧管理(之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