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諧管理(之一) ——在浙大演講
主題:生命和諧管理
主講:悟妙法師
時間:2011.05.22
地點:浙江大學西溪校區
整理:許玉琴
感謝各位,非常感謝我們親愛的院長,還有剛才我們屈剛老師非常精彩的分享。
剛才屈老師提到了教練技術;教練技術主要是啓發性的思維跟互動……實際我可以跟大家開一個玩笑,我們最優秀的教育家或者教練是誰呢?我們在學習《金剛經》的時候經常會讀到:須菩提一開始就在佛陀跟前啓問:佛陀,菩薩應當如何發心、如何利益衆生?佛陀就對他說: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是不是這個樣子的,名言上是不是這個樣子的、生活當中是這個樣子嗎?究竟意義上也是這樣嗎?一直是這樣啓問下去的。直到最後須菩提豁然開悟,經中說:“須菩提……涕淚悲泣,我從昔來,歎未曾有……”意思說我之前都沒有獲得如此的大開悟啊,所以萬分感激佛陀啓發引導,法喜遍滿,喜極而泣……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講,教練技術的啓發式教學,實際上跟佛法的開導方式上有相似之處,是跟我們偉大的佛陀學的,這是我的一個感覺。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生命和諧管理”。
人雖然是有生命的,但人的身體卻是不能永生的。
由于我們有這個庸俗的身體,它必然就會生死,生與死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相對的過程。到底我們人生是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由于一般人不了解,一部分人只知道片面地追求生活,找一個生存的基礎,所以他不會重視自己的生命,由于他只知道我要怎麼樣去活著,到底活著的目的是爲什麼?對于生活的背後有沒有什麼生命的意義是從來沒有想過的;還有一部份人,他雖然知道在我們表面的生活背後還會有生命,但是他也不知道如何重視自己的生命。所以,生命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是非常渺茫的、是茫然無知的。
古希臘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他告訴我們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生命不可能再重新來一次。
古希臘的神話告訴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要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我們人生的過程就是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人生來是殘缺的,我們的生活生來是不完美的。
那麼,我們中國的孔子也說“未知生、焉知死?”爲什麼活著?生從何來都不知道;那如何死、死往何處又如何能了知呢?孔子對于死也是無法給我們一個具體的啓示。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說人要依循自然的規律而行,生時生、滅時滅……
莊子一方面講“無爲而爲”,人以無爲而成其所爲,木以不材而成其所才;一方面又說生命超越的逍遙與自由:“北冥有魚,……一飛沖天,化爲鵬,其翅綿延幾萬裏……”
而我們一般的人,會認爲生死由命、一了百了,所有的人幾乎都是這個想法。所以有人提過,他說我們人:生是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接受生命的,因爲我們生的時候,出生的時間、時代、空間、地點、父母,我們是沒有自主力來選擇的;活著呢,是在無可奈何的條件下度過生命的,隨著自己的情緒和業力一直在流轉;最後,是在沒有辦法的抗拒掙紮下又向命運交還了自己的生命的。
所以有人會說:我們人生是生得莫名奇妙,活是活得不明不白,死是死得無可奈何。我覺得是活得無可奈何、死得不明不白——到死還不知道生命是怎麼一回事!不明不白、糊裏糊塗又去輪回投生去了!
實際上這是幾乎我們所有生命,包括畜生等的一個總的狀態。
我們現在在座的各位同學很多人都上過像現在熱門的課程:像MBA、EMBA啊、還有總裁班(實際總裁班好像是培養很多想做總裁的人,開玩笑)等形形色色的管理課程。
我們說,西方管理學在短暫的一兩百年當中從資本的原始積累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各方面完善當中,它積累了很多優秀的適合于西方的管理經驗。爲什麼我們中國人要去學西方的管理技術呢?實際上最關鍵的原因是,你有沒有想過“資本主義”?這四個字很明確。什麼是資本呀?資本它就是金錢、資具、本金或者能賺取更多利益的成本;主義是什麼?是我們的思想、導向,我們的內心所崇尚的宗旨。這個決定了我們現在人生觀起源或者說開始,這個決定了我們生活的狀態!
現在我們中國人幾乎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從城市到農村,人人都向資本看齊,向錢看!所以大家都去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管理學。包括我們屈老師提到的農民也要學習,他學什麼:他要學資本運營、成本核算;(是有可能的啊),生産管理,人事管理,績效管理,品牌管理等等。所以,全民齊動員,辦企業做事業的目的無非是一個:追求利潤!實際呢,最簡單的話來講就是你能夠賺多少錢!
……慢慢地這樣不管是做企業也好、做官的、教書的、演藝的、開店的、種地的、經商的,有文化的沒文化的,通通我們衡量這個人是不是一個成功人士的標准往往是,也就是我們社會給他打的標簽,用行話來講是這個人你能創造多少的經濟效益!說白了你有沒有錢、有沒有權、有沒有名、有沒有利,或者你有沒有女人,有了這些,這樣才叫成功。反之,如果一個人他沒有很多的錢,他沒有權、也沒有名也沒有利,我們往往會看不起他,把他歸類爲弱勢群體等等,是這樣嗎?
但是,我們說,我們在這邊學習了這麼多年的經營管理,真正有沒有像我們內心所期望的讓整個大地上布滿黃金呢?是沒有可能的!相反,出現了很多社會的問題,家庭的問題、教育的問題、青少年的問題各種各樣層出不窮;乃至我們人生存的問題也跟著出現了,吃的東西不放心呀,交往的人內心沒有底氣呀,每個人身體的危機還有心理的恐懼伴隨著我們的人生。
而這個時候呢,我們又有人去向西方學習了!他去學習了人文管理、人性化管理,還有人現在倡導的倫理道德管理,所謂的人本管理人性化管理。
由于西方的思想跟我們東方的有點不太相同,他們過分強化自我。所以現在很多人學的西方課程都相當強化一個人的自我,從某一個角度來講它會提升我們一個人的自信,從另外角度來講我們需要結合我們東方的智慧;所以現在很多西方人他非常熱衷于向我們東方古老的智慧來尋求管理之道:他們來學習老子、學孔子、學論語、資質通鑒,還有周易,還有佛法。
他從裏面學什麼呢?我們了知所謂的人生最高管理莫過于我們人對于自己生命的管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管理不好,你自己的身心都沒辦法獲得正常、和諧、健康和幸福,這個人無論去做企業也好,去成立家庭,乃至于去街上購物,去旅遊觀光,去浪迹天涯,說一句話、打一個噴嚏、做一個表情……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沒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因爲他沒有這個來源。
古印度2500年以前由釋迦牟尼佛所創立的佛教它可以把我們人從非常迷茫、庸俗、混亂、迷昧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回歸到我們人性最自然圓滿的生命狀態中,這就是成佛,這就是對我們生命最大最好的管理!
現在西方人也開始利用催眂術,還有很多的方法來求證東方古老的方法。比如說我們通過生生世世不息的努力奮鬥,藉以修行,我可以達到生命的最高境界。現在世界出現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生命學”,我們很多人可能有所了知。
前段時間我們中國非常流行的思想,是英國的湯恩比博士的一本書【探索二十一世紀】;湯恩比被譽爲20世紀最偉大的曆史學家和人類學家。他曾說過一個預言,我不知道我們相關的從事教育的同學有沒有去研究過,我覺得對我們現在來講非常有啓示。他說第一點;以中華文化爲主的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結合將是人類最美好和永恒的文化!
我們國內人現在看到國外有孔子學校,然後回過頭來找我們老祖先東西的時候,有些人也許會走得很極端,他認爲一個“弟子規”什麼的就完全能夠應付我們現在生活過程當中所面臨的一切的問題。這樣也許是不合適的。那麼,有些人片面的追求西方文化,認爲西方的管理學還有某些家庭排列組合、心理學等學到了以後就可以解決我們當下的很多問題,這個我們說也不完善。但是如果像他所提到的,我們如果能夠把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完全融合起來,這樣是可以達到我們社會的和諧的。
還有,他提到了人類如果想要解決21世紀的問題,必須要從中國的孔子思想和大乘佛法當中來汲取智慧!
這個智慧來源于哪裏?我們大家要了知,智慧來源于我們自己的本性,來源于我們本來具有的佛性。因爲我們的本性它純淨,純善,光明……如果一個人的本性它沒有這本來的純淨,那多好的教練,多好的教育者也沒辦法讓我們把這個像煤碳一樣的東西洗幹淨的!
正因爲我們每個人內心當中都具有純善淨美的佛性和善根的原因,所以我們一個人通過學習,通過老師的教導,來修正我們的身心,才有可能決擇一個非常完美的人生。
我們看孔子思想:我們中國人講“仁義禮智信”。這個是從“仁”出發的,包括現在很多的人性化管理,它也是跟我們東方的文化相結合來給大家做教育的,所謂“人性”,即是我們說的“人之初、性本善”。
“大乘佛法”是什麼呢?
“大乘佛法”講一個人所具有的大智慧大慈悲,悲智雙運、空有不二。不光是21世紀,我們在生生世世中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個人生活以及社會問題,我們要想解決、獲得解脫,要獲得全然的和諧、安祥和快樂,“大乘佛法”裏面有非常詳盡的教育和修行方法。
所以,我們現在人類社會與大自然乃至個人的許許多多問題,必須回頭在大乘佛法和儒家思想中尋求解決的方法,實際就是要學習身心和諧管理的方法。
現在很多的老師也是運用了很多傳統文化當中的精髓方法與我們世間文化結合做很多課程,這個我們很多人都有接觸。
那麼,什麼是管理,什麼是“管理學”?
“管理學”是應時代而産生的一門學問。我們顧名思義,“管”呢,古…
《生命和諧管理(之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