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谐管理(之一) ——在浙大演讲
主题:生命和谐管理
主讲:悟妙法师
时间:2011.05.22
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整理:许玉琴
感谢各位,非常感谢我们亲爱的院长,还有刚才我们屈刚老师非常精彩的分享。
刚才屈老师提到了教练技术;教练技术主要是启发性的思维跟互动……实际我可以跟大家开一个玩笑,我们最优秀的教育家或者教练是谁呢?我们在学习《金刚经》的时候经常会读到:须菩提一开始就在佛陀跟前启问:佛陀,菩萨应当如何发心、如何利益众生?佛陀就对他说: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名言上是不是这个样子的、生活当中是这个样子吗?究竟意义上也是这样吗?一直是这样启问下去的。直到最后须菩提豁然开悟,经中说:“须菩提……涕泪悲泣,我从昔来,叹未曾有……”意思说我之前都没有获得如此的大开悟啊,所以万分感激佛陀启发引导,法喜遍满,喜极而泣……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讲,教练技术的启发式教学,实际上跟佛法的开导方式上有相似之处,是跟我们伟大的佛陀学的,这是我的一个感觉。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生命和谐管理”。
人虽然是有生命的,但人的身体却是不能永生的。
由于我们有这个庸俗的身体,它必然就会生死,生与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到底我们人生是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由于一般人不了解,一部分人只知道片面地追求生活,找一个生存的基础,所以他不会重视自己的生命,由于他只知道我要怎么样去活着,到底活着的目的是为什么?对于生活的背后有没有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从来没有想过的;还有一部份人,他虽然知道在我们表面的生活背后还会有生命,但是他也不知道如何重视自己的生命。所以,生命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是非常渺茫的、是茫然无知的。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告诉我们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生命不可能再重新来一次。
古希腊的神话告诉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要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我们人生的过程就是寻找另一半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人生来是残缺的,我们的生活生来是不完美的。
那么,我们中国的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为什么活着?生从何来都不知道;那如何死、死往何处又如何能了知呢?孔子对于死也是无法给我们一个具体的启示。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说人要依循自然的规律而行,生时生、灭时灭……
庄子一方面讲“无为而为”,人以无为而成其所为,木以不材而成其所才;一方面又说生命超越的逍遥与自由:“北冥有鱼,……一飞冲天,化为鹏,其翅绵延几万里……”
而我们一般的人,会认为生死由命、一了百了,所有的人几乎都是这个想法。所以有人提过,他说我们人:生是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接受生命的,因为我们生的时候,出生的时间、时代、空间、地点、父母,我们是没有自主力来选择的;活着呢,是在无可奈何的条件下度过生命的,随着自己的情绪和业力一直在流转;最后,是在没有办法的抗拒挣扎下又向命运交还了自己的生命的。
所以有人会说:我们人生是生得莫名奇妙,活是活得不明不白,死是死得无可奈何。我觉得是活得无可奈何、死得不明不白——到死还不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不明不白、糊里糊涂又去轮回投生去了!
实际上这是几乎我们所有生命,包括畜生等的一个总的状态。
我们现在在座的各位同学很多人都上过像现在热门的课程:像MBA、EMBA啊、还有总裁班(实际总裁班好像是培养很多想做总裁的人,开玩笑)等形形色色的管理课程。
我们说,西方管理学在短暂的一两百年当中从资本的原始积累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各方面完善当中,它积累了很多优秀的适合于西方的管理经验。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要去学西方的管理技术呢?实际上最关键的原因是,你有没有想过“资本主义”?这四个字很明确。什么是资本呀?资本它就是金钱、资具、本金或者能赚取更多利益的成本;主义是什么?是我们的思想、导向,我们的内心所崇尚的宗旨。这个决定了我们现在人生观起源或者说开始,这个决定了我们生活的状态!
现在我们中国人几乎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城市到农村,人人都向资本看齐,向钱看!所以大家都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学。包括我们屈老师提到的农民也要学习,他学什么:他要学资本运营、成本核算;(是有可能的啊),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绩效管理,品牌管理等等。所以,全民齐动员,办企业做事业的目的无非是一个:追求利润!实际呢,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你能够赚多少钱!
……慢慢地这样不管是做企业也好、做官的、教书的、演艺的、开店的、种地的、经商的,有文化的没文化的,通通我们衡量这个人是不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标准往往是,也就是我们社会给他打的标签,用行话来讲是这个人你能创造多少的经济效益!说白了你有没有钱、有没有权、有没有名、有没有利,或者你有没有女人,有了这些,这样才叫成功。反之,如果一个人他没有很多的钱,他没有权、也没有名也没有利,我们往往会看不起他,把他归类为弱势群体等等,是这样吗?
但是,我们说,我们在这边学习了这么多年的经营管理,真正有没有像我们内心所期望的让整个大地上布满黄金呢?是没有可能的!相反,出现了很多社会的问题,家庭的问题、教育的问题、青少年的问题各种各样层出不穷;乃至我们人生存的问题也跟着出现了,吃的东西不放心呀,交往的人内心没有底气呀,每个人身体的危机还有心理的恐惧伴随着我们的人生。
而这个时候呢,我们又有人去向西方学习了!他去学习了人文管理、人性化管理,还有人现在倡导的伦理道德管理,所谓的人本管理人性化管理。
由于西方的思想跟我们东方的有点不太相同,他们过分强化自我。所以现在很多人学的西方课程都相当强化一个人的自我,从某一个角度来讲它会提升我们一个人的自信,从另外角度来讲我们需要结合我们东方的智慧;所以现在很多西方人他非常热衷于向我们东方古老的智慧来寻求管理之道:他们来学习老子、学孔子、学论语、资质通鉴,还有周易,还有佛法。
他从里面学什么呢?我们了知所谓的人生最高管理莫过于我们人对于自己生命的管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管理不好,你自己的身心都没办法获得正常、和谐、健康和幸福,这个人无论去做企业也好,去成立家庭,乃至于去街上购物,去旅游观光,去浪迹天涯,说一句话、打一个喷嚏、做一个表情……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没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因为他没有这个来源。
古印度2500年以前由释迦牟尼佛所创立的佛教它可以把我们人从非常迷茫、庸俗、混乱、迷昧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回归到我们人性最自然圆满的生命状态中,这就是成佛,这就是对我们生命最大最好的管理!
现在西方人也开始利用催眂术,还有很多的方法来求证东方古老的方法。比如说我们通过生生世世不息的努力奋斗,藉以修行,我可以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现在世界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生命学”,我们很多人可能有所了知。
前段时间我们中国非常流行的思想,是英国的汤恩比博士的一本书【探索二十一世纪】;汤恩比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他曾说过一个预言,我不知道我们相关的从事教育的同学有没有去研究过,我觉得对我们现在来讲非常有启示。他说第一点;以中华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将是人类最美好和永恒的文化!
我们国内人现在看到国外有孔子学校,然后回过头来找我们老祖先东西的时候,有些人也许会走得很极端,他认为一个“弟子规”什么的就完全能够应付我们现在生活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切的问题。这样也许是不合适的。那么,有些人片面的追求西方文化,认为西方的管理学还有某些家庭排列组合、心理学等学到了以后就可以解决我们当下的很多问题,这个我们说也不完善。但是如果像他所提到的,我们如果能够把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完全融合起来,这样是可以达到我们社会的和谐的。
还有,他提到了人类如果想要解决21世纪的问题,必须要从中国的孔子思想和大乘佛法当中来汲取智慧!
这个智慧来源于哪里?我们大家要了知,智慧来源于我们自己的本性,来源于我们本来具有的佛性。因为我们的本性它纯净,纯善,光明……如果一个人的本性它没有这本来的纯净,那多好的教练,多好的教育者也没办法让我们把这个像煤碳一样的东西洗干净的!
正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当中都具有纯善净美的佛性和善根的原因,所以我们一个人通过学习,通过老师的教导,来修正我们的身心,才有可能决择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生。
我们看孔子思想:我们中国人讲“仁义礼智信”。这个是从“仁”出发的,包括现在很多的人性化管理,它也是跟我们东方的文化相结合来给大家做教育的,所谓“人性”,即是我们说的“人之初、性本善”。
“大乘佛法”是什么呢?
“大乘佛法”讲一个人所具有的大智慧大慈悲,悲智双运、空有不二。不光是21世纪,我们在生生世世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个人生活以及社会问题,我们要想解决、获得解脱,要获得全然的和谐、安祥和快乐,“大乘佛法”里面有非常详尽的教育和修行方法。
所以,我们现在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乃至个人的许许多多问题,必须回头在大乘佛法和儒家思想中寻求解决的方法,实际就是要学习身心和谐管理的方法。
现在很多的老师也是运用了很多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方法与我们世间文化结合做很多课程,这个我们很多人都有接触。
那么,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是应时代而产生的一门学问。我们顾名思义,“管”呢,古…
《生命和谐管理(之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