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維八苦講記(叁)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維八苦講記(叁)

  思維老苦

  分二:一、按《瑜伽師地論》以五種相思維老苦 二、宣說思維老苦的要點

  一、按《瑜伽師地論》以五種相思維老苦:

  (一)盛色衰退; (二)氣力衰退;(叁)諸根衰退;(四)受用境界衰退;(五)壽量衰退。

  (一)盛色衰退

  人老了,原先容貌如花的人變得非常醜陋。眼皮垂下,牙齒掉落,臉上的皮肉堆得像梯田。苗條的身材變得庸腫;滿頭的青絲換成了稀松白發;細嫩、光滑的皮膚變得又幹又皺;挺拔的身板變成彎腰駝背。

  人只認這個身體是我,最在乎自己的形象,現在這個“我”變得這般醜陋,內心無法接受。

  其實,年輕時的容貌是壞苦,是變壞的本性。現在老了,就備受盛色衰退的憂苦。以前相貌好時,愛照鏡子左塗右抹地打扮,出去也風光體面,能得到別人的欣賞,現在一看鏡子就傷心,這副醜陋的樣子連自己都接受不了,沒辦法體面地出去見人,看別人的表情不愛搭理自己,甚至有點厭惡,心裏備受冷落。年輕時引以爲豪的容貌竟成了憂傷苦惱的起因。

  (二)氣力衰退

  年老後氣力衰退。坐下時像袋子斷了繩索,起身時像拔樹一樣艱難。行走緩慢,走多了就氣喘籲籲。語言遲鈍,才說幾句就沒有氣力說下去。

  人的氣力就像車的動力。老了這輛車啓動很難,挪動身體非常吃力。原來一天當中,到哪裏去都很自在、行走方便,現在整天都在煎熬中度過,起床是苦,做飯是苦,提東西是苦,身體多走幾步也是苦。整個一天布滿了苦,行爲、動作都變成苦了。

  年輕時精力充沛,施展活力時很舒服,奔跑、跳躍都是很快樂的事。老了眼前只有一個個障礙、一座座難關。氣力衰了,難以發動,正常的生存都成了沈重的負擔。起身、坐下、走路要花很大力氣。全身關節僵硬,一活動就疼痛。而這樣的破車還必須苟延殘喘地往前開。看看它,發動機沒力量,車體快要散架,軸承也不滑順,吱吱嘎嘎到處響,動不動就出問題,開這樣的車已經非常麻煩了。

  (叁)諸根衰退

  眼睛不能清楚地看東西,耳朵不能清楚地聽聲音,鼻根、舌根、身根都不能清楚地取境;意根也衰退了,記憶力退失,意識糊塗。

  年老後老眼昏花,看不清眼前的東西。耳朵背,聽不清聲音,需要別人在耳邊大聲說,有時顛顛倒倒,把“東”聽成“西”。鼻根不好使,聞不出香味。舌根衰退,吃東西嘗不出滋味。最可怕的是意根衰退,記性越來越差,剛說過的事轉頭就忘。如果得了癡呆症,更是分不清張叁李四、東西南北,記不起任何事。

  (四)受用境界衰退

  年老後受用飲食等極難消化,沒有能力受用五欲。

  比如牙齒掉了,硬的食物嚼不動,囫囵咽下,一口不順就噎住,卡在喉嚨裏噎半天。原先能吃酸的、冷的、油的,現在吃不得。原先覺得好吃的東西,現在吃起來沒有味道。

  又比如側著身體睡,翻身困難,渾身疼痛,躺在床上盼天亮,天還不亮,又睡不著,一夜要小便七八次。

  又比如,耳根功能衰退,聲音分辨不清,欣賞不了音樂。而且沒辦法出去看風景,即使出去,老眼昏花看不清什麼,回來還一身酸痛。什麼事都參與不了,原先能看書,現在看不了;原先能和人交談,現在談不了;別人說說笑笑,理解不了。

  以前像一匹駿馬馳騁在廣闊的世界裏,不斷地開拓、領略、嘗試,天天有新生活、新樂趣。現在成了衰朽的老馬,再無力在疆場上奔馳。年輕時有能量、有資本,外面五彩缤紛的欲塵,可以隨意地攝取、享受。現在老了,目暗耳聾、彎腰駝背、齒落舌鈍、精神昏塞,什麼五欲都受用不到,即使受用也大多成了苦受。人生的快樂已經漸漸遠去,只有在孤寂、陰冷、憂苦中了此殘生。就像快樂的王子被關進暗無天日的黑牢裏一樣。

  身心脆弱的苦

  老年忍耐力差,經不起刺激,稍有波動就造成苦受。比如天氣稍微冷、熱,身體就難以接受。摔一跤,就骨折;吹一次風,就可能半身不遂;生一次氣,就可能腦溢血昏迷。

  心理也非常脆弱,受不了打擊。有一些大的刺激,就導致精神崩潰。聽到不好的消息,頓時就腦瘀血,心髒病複發等等。如果沒有修行,煩惱習氣積累一生,已經變得非常粗重,動不動就生氣、煩惱,內心很不甯靜。

  老年的病苦

  老年身體有各種慢性疾病,每天都受多種病苦折磨。有關節炎,天氣稍微陰冷,關節就酸痛,徹夜難眠。有心髒病,經常心裏發慌。得高血壓,經常頭暈,這些病不斷發作,持續地讓人難受。

  孤獨冷落的苦

  年輕少壯時,飲食起居能自理,到老態龍鍾時扶著手杖也容易跌倒。寒冷的夜,孤苦寂寞,身骨冰冷,難以捱過。如果長時間得偏風病,坐臥都不舒適,大小便沾汙床褥,令人厭惡。

  年老後失去伴侶,無人問寒問暖,形影相對,沒有人可以訴說心裏話。即使兒孫滿堂,人人鼾睡去,各管自己的樂,自己獨自枕著枕頭流淚。即使兒孫孝順,能照顧贍養,還時不時用冷冷的態度對待自己。兒子借著習性撒潑,媳婦橫眉立目,當面對抗。兒孫各個錦衣玉食,自己窮酸窘迫。看到好吃的垂涎叁尺,像乞丐一樣,爲一日叁餐忍氣吞聲。

  (五)壽量衰退

  一生的壽量大多滅盡,很快地接近死亡。(比如壽量70歲,現在68歲,就只有幾百天可活。)就像風中殘燭,隨時熄滅;又像夕陽西照,光景無多;又像衰草迎秋,凋零頃刻。

  以前年輕,人總抱著希望,覺得這一生還很長,要走一段又一段的路。有很多理想、抱負,想一步一步地實現。現在壽量衰退,活在世上沒幾天,只覺得死的大苦正一天天地逼近。可憐就像樹上的果子快要落地,死囚犯就快拉去槍斃,天天活在巨大的恐怖中。

  自己也能發覺越來越不行了,身體的器官越來越衰,氣力越來越弱,四肢關節已經僵硬,意識糊塗不清。死的征兆已經越來越明顯,就像夜幕降臨,天越發黑暗,這時內心的恐懼變得越來越大。

  小結

  人步入老年後,容貌、氣力、諸根開始逐漸衰退,最後徹底損壞。就像蘋果從一點爛起,逐漸擴大,最後裏裏外外全都爛掉;就像花起初含苞欲放,中間鮮豔盛開,最後枯萎、零落,以往的美色、芳香完全消失;就像木屋最初蓋成,結實、嶄新,屋裏幹淨明亮,用久了就破舊、肮髒,四面傾斜,行將倒塌。老讓人的青春美色漸漸退盡,老讓人的氣力、諸根漸漸衰盡。相貌越變越醜,氣力越用越衰,六根、受用越來越差,苦越來越大,最後整個變成苦的境界。

  就像狂風把娑羅林的枝葉全部刮落,老把人的容貌、氣力、諸根、受用整個刮去,最後把人走上死路。

  觀想老苦頓時來臨無法忍受

  迦瑪瓦說:“老漸漸來到,所以還稍能忍受。如果頓時來臨,實在沒有能忍的辦法。”

  這樣問自己:我願不願意全身的皮膚突然間變得幹癟、粗糙,布滿皺紋、斑點。如果突然變成這樣,我能忍受嗎?眼前的世界是清晰明亮的,突然間一片模糊,什麼也看不清,心裏恐不恐慌?走在街上突然記不起回家的路,心裏害不害怕?今天還身手矯健、行走如風,明天就只能拄著拐杖、勾著腰、氣喘籲籲地行走,能忍受嗎?今天還品嘗著百味美食,盡享人生快樂,明天食物放在嘴裏,已經嘗不出香、甜的味道,能忍受嗎?今天還氣血旺盛,明天全身變得冰冷,能忍受嗎?這樣觀察就知道老是大苦。金厄瓦說:“死雖然苦,但時間短促。老苦是最重的。”

  所以,老漸漸來臨,把人生活的樂趣全部奪走,讓一個有活力的人變成廢人。

  舉例分析:

  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女兒這樣講到她母親老年時的狀況:

  “雖然媽媽已經離開辦公室10年了,但她對國際事務仍然感興趣。我在等她詳細地跟我講波斯尼亞戰爭,但她沒講幾句就不記得了,後來竟把馬島戰爭跟南斯拉夫戰爭混爲一談。

  看著她艱難地回憶,卻想不起什麼東西,許久沒說出幾句話,我難過極了。她當時已經75歲,我卻總是以爲她還沒老,還是那個“鐵娘子”。反差太大了,以前她的記憶如網一樣細密而清晰。

  當媽媽在學校裏學拉丁文的時候,她的大腦像吸水紙一樣,那些詞彙和文法學過一遍就記住了。這樣的學習能力也使她在牛津大學攻讀化學學位時取得了極優異的成績,後來,學習法律並考取了高等法庭辯護律師資格。

  進入政壇後,她的閱讀和分析能力依然那麼好,看過的材料都了然于心。在接受議會的質詢時,她不看筆記就可以講出從她的任期內前溯到威廉·格拉德斯通任期內每一年的通脹率。

  從那次共進午餐以後,媽媽那些近乎奇迹的超強記憶力再也沒有表現出來。以前不管什麼事,只要告訴她一次,她就存儲到記憶銀行裏了,但那次共進午餐後我開始發現,媽媽開始重複地問同一個問題,而且她自己沒有意識到這種變化。比如她老是問:“車什麼時候來接我?”或者:“我去哪裏做頭發?”可是,她老是這樣重複使我的心裏很難受。

  媽媽的私人醫生叫她不要再發表公衆演講了,因爲她的身體狀況不允許,但她很不情願。她的記性越來越差,她往往說完一句話就記不起來那句話的開頭是什麼了。

  從首相的位子上退下來後,媽媽在倫敦南部的達威奇買了一所房子。離開唐甯街後第一個星期天,我看見她在達威奇的房子裏用放大鏡看報紙。

  很多次,她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危機發生時,本能地拿起電話,在說話之前才意識到,現在處理問題的是別人了。

  媽媽的司機告訴我,他不敢把車開過唐甯街,因爲經過首相官邸時媽媽老是往裏面看,而且問司機爲什麼沒開進去。”

  撒切爾夫人以前的記憶力、思維能力那麼好,年老後卻成了癡呆。她的五取蘊實際上刹那刹那在衰變,積累到了一定量,就現出明顯的衰相。

  原先她的記憶像網一樣細密而清晰,能記住一長串的數據,什麼事只說上一遍就記住了,看過的材料都了然于心。她曾經有雄辯的口才、敏捷的思維、清晰的表達能力,年老後卻把不相幹…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維八苦講記(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