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維行苦講記(十叁)
文昌帝君的累世因緣
天賜興儒
帝君說:我正飄遊人間,到了會稽山北。見到一位隱士,年紀五十歲左右,正在燒香拜天求子。
當時是春天的叁更夜,星光燦爛,張宿星座赫然挂在高空。隱士也正好姓張,我就投生在他家裏。
我的家鄉剪發文身,沿習成風。在我長成少年的時候,心裏不喜歡這種風俗,就找來鞋帽,自學禮儀。家裏家外都認爲我怪異。但時間一久,跟隨我的十有七八。
有一天,有位老人來拜訪我父親,口裏讀誦《唐虞大訓》數篇說:“中國有人繼承它。”我很喜歡,就跟隨他學,他傳授的我都明記不忘。于是,願學的人都來跟我學,以我爲師。
補衮和衷
我在周成王時代,姓張,名善勳。周成王把我安排在身邊,向他進言。當時雖然盛世清明,但我憂君憂國,從不懈怠。
惇睦親族
我在京城整整十年了,闊別家鄉很久。有一天,讀到周公《鸱鸮詩》時,牽動了思鄉的愁緒。于是辭官告老還鄉。
回到家鄉,見族人大多貧窮,我就開始興建義莊。有困難的就接濟,有病的就幫助治療,男女成人的就幫助成家,有才智的就培養教育。大家聞風仿效,義莊也就漸漸興起來了。
初聞佛理
我在朝廷時聽修道人說:“西方有大聖人,不語而自化,無爲而自理。以慈悲爲主,以方便爲門。以齋戒爲常,以寂滅爲樂。視死生如朝暮,等恩仇如夢覺,無憂喜悲憤之情。蓋知浮生不久,而求無生者也。”[1]
我心中一度非常向往。在我辭官回鄉的途中,遇到一位隱士在街上高聲放歌。我一聽心裏就很相契。于是下車禮拜,誠懇請教。
唱歌的隱士仰天而歎,指示我心印,傳授我要訣,說:“這是西方聖人歸于寂靜的妙法,你能受持修習,可以度越生死,證得無量壽。如果能到達究竟彼岸,就成就正等正覺。如果中途而廢,也可以做神仙。”
我受教後,塵緣已了,萬念俱灰。當時正值中秋,我集合親友,留下偈子就離世了。
情動入胎
我離開人世,准備往西方去。在路過洞庭君山時,因爲喜愛那裏的勝境,就稍作停留。這時上無君王管製,下無骨肉牽挂,超然物外,快樂無比!
過了許久,天上降下來兩個仙童,讓我做君山的主宰兼洞庭水製。(就是做君山的山神和洞庭湖的水神。)
有一天,我見一個婦女叁十多歲,正號呼著走來,邊祭拜邊禱告說:“我丈夫不幸,得罪了國君,被流放死在荒涼的南方。離家有萬裏之遙,棺木難以運回。痛念家中還有二老,自己又身懷六甲,山川神靈明察我丈夫以忠心而獲罪,可憐我公婆晚年沒有依靠,能讓我生個男孩,以延續張家的香火。即使我性命不保,也沒有遺憾!”
當時,我正在雲間行走,心中的悲痛無法抑製,淚水直流。忽然,我的身體投入她的腹中,頓時失去知覺。
過了很久,聽到有人在說:“是男孩!”我睜眼一看,身體已落在浴盆中。我出生了!
不愧孝友
我的父親張無忌,作了周厲王的大臣,官居保氏(保氏是一種官職)。周厲王不願意聽人講他的過失,把進言的人都關押起來。當時我父親直言勸谏,周厲王震怒之下,把我父親放逐鄱陽,在那裏死去。那一年我還小,跟著母親迎回父親的棺木,安葬在河朔。
十歲時,我出外讀書,取名“忠嗣”,是取繼承父親志向的意思。在我成年時,祖父把我當作兒子。母親心地慈祥、明辨是非,用心地教導我。
等到周宣王繼位,頒诏前朝臣子。凡是無辜而死的,都錄用他的後代做官。我遵從母親的命令,來到京城,登上肺石爲父鳴冤。
宣王頒布,恢複先父的官職,仍然讓我擔任保氏。我原先有個哥哥,不幸早死,母親爲此非常傷心。我就把次子過繼給哥哥作兒子,來安慰母親的心。
祖母去世不久,祖父也去世了。我以孫子代行兒子的孝道,戴孝叁年,我的孝德遠近聞名。當時大家都以“孝友”稱呼我,我的名字反而沒人叫。
殛罰淫神
又有一世,我做了諸山之王,屬下的山川,不論水旱、豐凶、妖祥、功過,我都要治理。青黎山有個山神叫高魚生,看上了屬民孫滌的女兒,抓走她的魂淫亂。被旁邊的白池龍神察覺了。
我審察此事,把兩人抓來一同審訊。山神認罪後,就把女子的魂送回,孫家的女子也就蘇醒過來。我下令鞭打高魚生叁百下,免去他的官職。
山下有個去世的孝子吳宜肩,死了叁年,還沒有授予職務。我就保奏他代替高魚生。天帝批複說:“可以。”從此大大小小的神靈都知道敬畏。
降嗣赤帝
我見秦朝的刑法嚴酷,視人民如草芥,就火速上報天庭,願以化身拯救天下生靈,把人民安置在和樂之地。無奈天帝命令我做漢高祖的後代,帝命可畏,不敢違抗。
不久有九天監生大神逼我投胎。我在雲霄中俯視人間,秦朝滅亡,漢宮鼎新,漢高祖正和戚妃說話。
監生大神對我說:“這是漢朝的天子。”我正往下張望,被監生一把推下,落到漢高祖身邊的戚妃腹中。恍然間,如夢醒來。
漢高祖因爲我的神情、骨格和他相似,舉動不凡,就很鍾愛我。晚年想立我爲太子,但沒有成功。因此漢高祖去世後,我被呂後殺死。我的母親死得尤其悲慘。我怨恨呂家,常想自己是一條大蛇,把呂家滿門統統吃掉。
(帝君這一世轉爲漢高祖劉邦的愛子——如意,他和母親被呂後害死的情況,資料上這樣記載:
漢高祖晚年時,寵愛戚妃和她生的兒子如意,想立如意爲太子,卻遭到呂後和大臣們的反對,連張良也幫忙呂後,請了當時著名的“商山四皓”來輔佐太子劉盈。漢高祖認爲太子有了助手,就放棄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漢高祖死後,呂後立她的兒子——劉盈爲漢惠帝,從此大權掌握在呂後手上。爲了迫害戚妃和如意,她先把戚妃罰做奴隸,又把如意召回長安。漢惠帝知道太後想害死如意,就把如意接到宮中,吃飯睡覺都在一起。
有一天早上,漢惠帝出外練習射箭,看見如意正在熟睡,不忍心叫醒他,就獨自出去。等他回來,如意已經死在床上。呂後殺害了如意,又殘酷地把戚妃的手腳全部砍去,挖掉她的雙眼,逼她吃啞藥,然後扔到豬圈裏。)
邛池化龍
再看帝君說:我自從遭遇了呂氏之禍後,一心想報仇雪恨,不顧自己往世的修積。雖然呂家死後在陰間受盡了苦,宿業還沒消盡,而這時我們都生在東海之濱的邛池邑。
邑令呂牟是呂後的轉世。我母親也生在當地,仍然叫戚氏。因爲前世享福過度,這一生貧困羸弱,嫁給張家,老而無後,靠割草爲生。
有一天,張家夫婦來到荒郊野外,因爲無子而悲痛,哭著向天禱告後,就一起割臂出血,滴到石槽中,禱告說:“這塊石頭下如果有動物出生,就算我們的孩子。”
我被母親的心感動,不知不覺神識就托生在血裏。
第二天,揭開石頭一看,血變成了一條金色的蛇,有一寸長,是我托生的。
母親收養我過了一年,我的頭上就開始長角,肚子下也生出腳來。每當天要下雨時,我就幫著下。我的身體已經長大,食量也跟著大起來,見到豬羊狗馬就抓住一口吃掉。
邑令有一匹好馬,是呂産的轉世,我抓住它吃掉了。邑令把我的父母關進監獄,限期叁天不交出我來,就以死罪論處。
第二天,我變成一個儒生,拜見邑令,要求他釋放兩位老人。
他說:張家夫婦養了一條妖蛇,吃人家的六畜很長時間,現在又吃掉我的馬。我要爲民除害,怎麼能放?這是他們養妖蛇自討苦吃。
我說:以命抵命,是宿業的報應。你爲了畜生殺害人命,豈有此理!
邑令喝令我退下。我說:你臉上有死氣,要善自愛惜!說完就隱身不見。左右的人都認爲我是妖怪。
我于是上報天庭,陳述我們母子前世無辜,慘死在呂家手上,今天要報仇雪恨。奏章送上去還沒等回複,我忍不住憤恨,就變化風雨,吞雲吐霧,又借來海水灌注城市,淹沒了周圍四十裏的地方。我用身體把父母背出來。這時是孝宣時代。
遇佛得度
我把和呂後結怨的情況奏知天帝,還沒等回複就擅自行動。雖然一時痛快,怒氣平息後心裏卻很後悔。
第二天,天帝連連降下旨意,海神晁闳揭發我擅自動用海水,淹死了平民五百多戶、一共死了兩千多條人命,除去我前世的八十幾個仇敵,其余都是無辜冤死。天帝懲罰我作邛池的龍,囚禁在積水之下。
由于連年大旱,池水幹涸,露出池底的泥土。我的身體很龐大,沒有藏身的洞穴,頭上有烈日熾烤,熱惱不堪。八萬四千鱗甲裏都生了小蟲,日夜不停地齧咬。我輾轉反側,萬分苦惱,不知經過有多少年月。
有一天清早,天氣涼爽,天上忽然一片光明,五色祥雲從空中飄來,現出聖人的瑞相:绀青色的發髻,金色晃耀的面容,如月光般明淨,現出種種微妙相好,稀有光明。
山靈、河神、千萬聖衆一齊禮拜,歡喜贊歎之聲,震動天地。又有天上的妙香,缭繞在天地間。天花紛紛飄降,所落之處,一派春天的景象。
這時我耳聰目明、呼吸通徹、心清口潤、聲音發揚。仰頭哀號,乞求救度。
諸聖都對我說:“這是西方大聖、正覺世尊、釋迦文佛,現在要使教法流行東土。你有緣遇到世尊,宿業就能消除。”
我于是騰身躍入天光中,向佛陳述昔日的因緣果報。
佛說:“善哉帝子!你一向孝家忠國,做了大利益。只因你以人我相肆意傷害衆生,才淪落到此。你現在還有親怨的想法和瞋恚、愚癡的念頭嗎?”
我聽佛演說無上妙理,頓時心地開明,無人無我,妄念止息。再看身體,已經隨念消失,又恢複了男子身,得灌頂智。我于是皈依了佛。
幽明交理
帝君又說:我因爲前世的善政,世壽才盡,就生在順帝永和年間,那個叫張孝仲的人就是我,還不忘前世的舊名。
雖然算不上官職顯赫,但承蒙天帝的旨意,命令我白天應對世間事務,夜晚治理幽冥。凡是人間隱蔽細微的事,我都了知,記錄在案,以至…
《四法印之有漏皆苦——思維行苦講記(十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