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經全部具足。自己竟然得到這樣殊勝的修法所依,這不是昙花一現嗎?要想到:像這樣殊勝的人身寶,過去難以得到,將來也難以得到,所以這一次務必要用它來成辦大義。
如果得到人身寶的今生這段時間,沒有用它修持菩提,將來斷斷不可能再得這樣的人身,決定漂泊在無邊的輪回苦海中。宿世多少積資淨障才成就的這個人身寶,不能散亂在世間現世的瑣事上,唯一要修持菩提,這一點極其重要。寂天菩薩說:“由依人身筏,當度大苦流,此法後難得,愚莫時中眠。”
金厄瓦格西是我們修行人的榜樣。他徹底舍棄了睡眠,一生精進持誦不動佛的心咒,到他圓寂時念到了九億。他的上師大瑜伽師對他說:“法子啊!有時要調調身體。不調身的話,有四大衰退的危險性。”他說:“是這樣的!但一思維起暇滿難得,就沒有睡覺的空閑。”要像這樣下至一刹那、一彈指的光陰都不浪費。
叁、思維獲得暇滿能攝取大義
我們要知道:(一)什麼不是攝取大義 (二)什麼才是攝取大義 (叁)暇滿義大的比喻
(一)什麼不是攝取大義
世間人都把人生的意義錯誤地建立在獲取心外的五欲等法上,其實這最多是小義,不是什麼大義。所謂攝取大義,就是像人在寶山當中用手去攝取珍寶一樣,用這個暇滿身去攝取解脫、成佛的大義。
遊山玩水,腳走走、眼看看,上黃山覽勝,去長江暢遊,看所謂的壯麗山河、看所謂的小橋人家,這並不是攝取大義。
收集郵票、古董,學習電腦、設計程序,把房屋裝飾得富麗堂皇,擺滿一屋豪華家具、高檔電器,這也不是攝取大義!
掌握很多現代知識、技能,這也不是攝取大義。
擁有財團企業、億萬資産,這也不是攝取大義。
擅長琴棋書畫,煉就一身功夫,這也不是攝取大義。
儀表堂堂、口若懸河、談古論今、能歌善舞,得到億萬觀衆的喜愛,也不是攝持大義。
仕途中直步青雲,當選爲國會議員、首相、總統,這也不是攝取大義。
世間的科學家、哲學家取得種種成果,這也不是攝取大義。商業巨頭成就種種事業,這也不是攝取大義。所有的外道仙人的修行,哪怕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也不是攝取了大義。他們都用錯了人生。
所有運動會中的蹦蹦跳跳,所有世間的影視、小說創作,只是無意義地浪費人生。多少演唱會、運動會、搞多少科技發明,都不是攝取大義。
生産多少套服裝、多少輛汽車,建設多少城市廣場、立交橋、地鐵、高速公路,放多少衛星上天、開多少宇宙飛船登月,都只是人生小義。
世間所謂經濟界、政治界、科學界、文藝界、體育界,在那些領域得到名聲、地位、成就、事業,都不是攝取大義。
沒必要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這上面,即使用盡了一生的心血,也不如學習佛法一個偈頌的利益。凡是障礙善用暇滿的那些東西都要撥開,才能成就生命的大義!
(二)什麼才是攝取大義
道理是簡單而明了的。用我們的暇滿來聞、思、修正法,就是攝取大義,修好自己的心,覺悟自己的心,再幫助他人覺悟,就是攝取大義,其它都是虛假的。
這個身成了修持菩提的所依,這就是極大的意義。具體一點說,只有在這個身上才能發起普厭叁界的出離心、受別解脫戒、修行解脫道。只有這個身才能發成佛度衆生的菩提心,才能受菩薩戒、修持六度萬行。只有這個身才能深入般若、明心見性、光明大圓滿等,才最容易發起信願行,往生淨土。
所以,我們這次獲得暇滿人身寶就真正成爲修持大菩提的所依,在這時候應當日夜不斷地修菩提,就像商人進了寶洲,要攝取如意寶一樣。假使我們忘掉了“人身義大”,在舍棄了修菩提之後,去做現世世間的事業、去做世間的學問、技藝、去享受五欲,用在看電影、電視、娛樂、體育、上網這些上,那就是把無價的如意寶變成成辦叁惡趣等輪回苦的所依,這有多麼不合理!
所以,暇滿人身不應當變成造集輪回業因、更不應當變成造集惡趣苦因的所依,而需要盡量讓它成爲成就菩提的所依。
(叁)暇滿義大的比喻
1、如意寶
比如,轉輪王有如意寶,在人民缺糧食時,轉輪王就齋戒沐浴,換上潔淨的衣服,對如意寶祈禱:在我的國境內降下糧食吧!國境中就降下了糧食雨。人民缺衣服時,他就祈禱:在我的國境內降下衣服吧!全國就降下了衣服雨。而我們的暇滿人身是十萬倍超勝它的如意寶,能成滿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了最殊勝的如意寶。
爲什麼是最殊勝的如意寶呢?因爲可以如意地從這個身心上湧現無量無邊的功德,湧現一切現時和究竟的利益安樂,這哪裏是轉輪王的如意寶可比的呢?
常常要自己慶幸:我自己就是最珍貴的如意寶啊!我今生終于得到最殊勝的如意寶了!叁惡趣、天人、阿修羅,都沒有我這樣的人身寶!我的人身寶能流現無量無邊的微妙功德,能成辦一切暫時和究竟的利益。我要珍惜啊!萬萬不能糟蹋!
2、昙花一現
據說昙花是叁千年一開,當佛出現在世間,昙花就盛開了,所以很難遇到。我們得暇滿人身,就是“昙花一現”。無量世以來都沒有開花,今生終于迎來了生命的花季,開得這麼妙好!在自己的暇滿身上終于開啓了覺悟,日夜不斷地放出佛性的妙香,擁有了生命本有的尊貴。
螞蟻、蚊蟲並不像我們的心,能開智慧之花、福德之花、願力之花,能散發廣大事業的芳香。這是我們暇滿的人身上才能開花、才能覺悟,才能發出功德妙香。心有厚重的業障、報障、煩惱障,就不是開花的形態。地上的豬、馬、牛、羊,都是沒有開花的生命,地獄、餓鬼道裏無數的可憐衆生更是長劫在惑業的纏縛中,枉受辛苦。他們身上發不出覺悟之光,發不起厭舍輪回、欣求涅槃的心,發不起成佛、度衆生的心,開啓不了觀見實相的智慧,不能自在地從自己心中散發無量菩提行的妙香,所以都是沒有開花的形態。而我們是昙花盛開了!
3、最富有的人
看看,我們才是叁界中最富有的人,我們由前世的辛勤努力,以極多的善業、願力因緣,終于成就了具足暇滿的人身寶,擁有了行持一切佛法的所依。
4、登上法界機場
在遼闊的太空當中,有一個人間的小小洲島,其他衆生都不斷地受生在小島之外的區域,極難生在這個人間的寶洲上,而這個寶洲的中心有一個翺翔法界的機場。
我們幸運地生在了人間寶洲,又進入了暇滿的機場,坐在即將起飛的飛機上。如果這時候不向上起飛,反而跑到機場外去追求五欲,那就太可惜了。
其他衆生是沒辦法踏上這個機場坐上飛機直接起飛,而我們已經有了這個機遇,這時不起飛更待何時。古人說:“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反面的比喻:
1、王子
就像一個王子本來要做統理天下的事,他忘失了自己的身份,走出皇宮去販毒、偷盜、賽馬、玩鳥。
很多人得到了暇滿人身,不去成辦菩提,日夜聞思修聖法。卻去上網、打牌、旅遊、看電視、逛商場,做這些毫無意義的事,就像這位癡迷的王子一樣。
2、金器裝糞
這個具有了暇滿種種功德的清淨身心,就像用很多珍寶裝飾的金器。外在緣染汙境界,內在起非理作意,生起一個個染汙念頭,就是在暇滿的金器裏不斷地裝糞。這樣做就是無意義地浪費暇滿,非常愚癡!
舉一個例子,我們看一小時電視劇,裏面有漂亮的男女,出現一個畫面,就會起一個貪心,這是欲界衆生難以避免的。因爲眼睛盯著畫面,緣的是可愛的異性,心裏有非理作意,叁緣聚合,沒有不生貪心的。只不過一般人沒有自知之明,不認識什麼是貪心,其實是心裏生起了好感,就已經墮在貪煩惱當中了。
按這樣計算,一秒鍾出現30個畫面,一小時有一半生貪的畫面,就生起(1/2×30×60×60=)五萬四千個貪念,也就造下了五萬四千個惡趣業因。如果看了20年電視,那就生了100萬以上的貪嗔念頭,造下了100萬以上的惡趣業因。可憐,以大好的人身寶在自己八識田裏熏入了無數惡趣業因,一旦熏入就很難再洗幹淨。熏一次,就是中一次毒,身心就受一次損害,就會變現惡趣極爲漫長、難忍的果報。這就是用金器裝糞的極愚癡行爲。
所以,像世間影視、網絡、書籍裏不清淨的境界,一次、兩次接觸,就生起很多世間念頭;叁次、四次接觸,就加重貪嗔煩惱;十次、百次、千萬次接觸,這個身就已經在地獄裏報到了!
這個具有大義的人身,過去即使是一個上午無意義地空過了,也應當生起懊悔之心。像現在這個身很快就會失去,所以唯一要用來成辦究竟的義利,除此之外的一切無意義空耗都是非常不應該的。大家如果有道心,就應當常常按這樣想。不然,連修暇滿的氣味也沒有。
從前伊庵權禅師,每天到了晚上,一定會流淚說:“今天又這麼空過了,不知來日功夫如何。”他老人家在大衆當中,從不和別人交談一句。蓮池大師說:“我早晨見日出就回憶起伊庵禅師這句話。我說:“現在又換一天了。昨天已成空過,不知今日工夫如何。”但我只是歎息,並沒有流淚,就此知道自己的道心遠遠不如古人。怎麼不慚愧呢?怎麼不應當自勉呢?”
宋朝的時候,大愚、慈明等六七個人結伴參訪汾陽禅師。當時趕上寒冬,河東的天氣非常寒冷。大家都怕寒苦,只有慈明志在道業,晝夜不懈怠。
每當夜深昏昏欲睡的時候,他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難過地說:“古人爲生死廢寢忘食,我是何等人呀!竟這樣放逸。生無益于當時,死無聞于後世,我是自暴自棄!”慈明禅師就這樣通宵坐著不睡,後來得到大成就。
我們要學古德,對自己虛度人生常常心生慚愧。這樣常念暇滿難得、義大,就能舍棄世間現世的無義之事,一心修持菩提,自己這個人身寶就真正成了修菩提的所依。
(上面我們講了有關暇滿難得、義大等方面的法義。下面要講是我們學習暇滿之後應該在自己的時間運用上做哪些改變。)
…
《珍惜暇滿》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