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給般若班的講話

  給般若班的講話

  今天在這裏我主要針對給般若班和般若講研班的道友們講一些重要的話。就是讓所有的道友不斷地繼續聞思修行,也是我和中心法師們用心有責任感商量定下來的一些重要問題,所以請道友們注意谛聽一下。講話的內容包括叁個方面:一、對過去一段時間的總結;二、對般若班的特殊希望;叁、下一步的教學安排。

  一、對過去一段時間般若班的情況做一個總結

  分四:1、般若班發展良好 2、般若班要繼續迎難而上 3.培養興趣是學好佛法的前提 4、對提供學習場地的道友們的隨喜和感謝

  1、般若班發展良好

  從般若班開班以來,我本人就一直在關注著般若班的成長。一直以來,大家很少缺課,學法的積極性比較高,聽聞、思維、背誦、講考、研討等環節都在認真地展開。對于這樣不可思議的般若法門,能有這麼多人具有如此殊勝的緣分,我很隨喜,也很開心,很欣慰。就像《金剛經》所說的那樣,只要能對般若生起信心,“以此爲實,當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叁四五佛,而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而且由于大乘般若的所诠意義不可思議,如果能夠聞思修行般若法門,“其果報亦不可思議”,“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這是一切智智偉大的佛陀下的結論。

  因此,你們這麼用心聽聞、思維、背誦、講考、研討佛陀的心髒法門——般若,我從心底深處真正的爲你們而歡喜!希望你們也能爲自己擁有今天這樣殊勝的福報學習大乘般若,而心生歡喜,並且保持這種歡喜心,持之以恒,珍惜這難得的學修般若的因緣。如果將學修般若産生的殊勝正見和不共功德,以《普賢行願品》攝持而回向西方極樂,就能使我們更有把握往生西方淨土,實現我們這一生最圓滿的歸宿,最終在西方極樂世界踏踏實實地收獲這一切殊勝的般若成果。所以不是說好聽話,我自己分別念觀察,確實般若班發展良好。

  2、般若班要繼續迎難而上

  在這段時間裏,也逐漸發現有些人覺得般若法門很有難度,學習的壓力很大,甚至由于法師們要求很嚴格時,心裏生起一些退怯的想法。

  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如果這種情況一點都沒有,反倒有點不正常。爲什麼這樣子說呢?因爲般若是無上甚深微妙法,佛法裏面最高的法門,這是一個需要下大工夫、花大力氣才能夠見大成效的事情,哪裏可能輕輕松松、叁兩下子就通達,就搞定了呢?所以,難,是很正常的;不難,才是不正常的。

  對于佛法來說,很多快餐面的方式輕輕松松學來的東西都是很不正常的,常常都是變了質、走了味的佛法。所以,純正的大乘般若很難學,這是很正常的,我們要接受這個現實。

  正因爲這樣,法師們爲了大家能夠得到很大的收獲,才嚴格要求和管理。尤其對于般若講研班道友的講考和研討等等各個方面嚴格把關。這正是以一顆好心在幫助大家。否則,放任你們,讓你們輕松,你們就只能是在般若上蜻蜓點水、泛泛而學。也就是說,只能種種善根而已了,不會有太大的收獲和深入的利益。所以,你們一定要發起長遠心、堅固心,主動、積極、歡喜的配合管理法師的各種安排。好好的聽課,好好的思維,好好的背誦,好好的講考和研討。

  3、培養興趣是學好佛法的前提

  另一方面,我覺得,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興趣、不用心學習。只要用心、有興趣,再難的事情都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如果不用心、沒興趣,再容易的事情也會變得很難,永遠也無法做成。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是這樣,“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世間上和解脫無關的事情,又有哪一件是容易和輕松的呢?但是雖然這些事情難度很大,做得成功,做得精彩的還是非常之多。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做的人充滿了興趣,所以用盡心思,很歡喜,很投入地在做,所以雖然也有困難,但是他們沒有把困難作放棄的理由,而是總能找到克服困難的各種方法。如果我們把這種興趣和心思用在真正純金一般的佛陀的妙法上面,有什麼高不可攀的佛法成就不了呢?

  而且我們考慮長遠一點就能知道,世間的任何法,即使你累死累活地拼命做,等這輩子眼睛一閉,最後一口氣吐出,也都化爲烏有,只是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全部等于零,這樣又有什麼意義呢?但是佛法卻不是這樣,只要你能夠努力一點,就能夠得到穩固的收獲,甚至只沾上一點點邊,這點善根也一直跟隨我們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看清楚這些真相,看清楚自己腳下走的路,一心向道,對大乘般若法門充滿興趣,真正用心去學。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熟悉了、上路了、習慣了,也就會自然覺得相應了、受用了。確實現在我們就是這樣,因爲不可思議佛陀的恩德,尤其是聖者法王上師的恩德二十年教育,傳播佛法,教育我們,今天我們的心沒有聞思修佛法,沒有對佛法做一點事情的話,感覺呆在世間就是一個幹巴巴一樣的感覺,沒有任何價值,沒有任何意思,在這個生死輪回裏面做不到真正修解脫法,自利利他的事什麼都沒有做的話,感覺散亂了,感覺無意義地空耗千百萬劫積累福報得到的暇滿人身的價值,太浪費了,甚至這麼不可思議的偉大的佛、偉大的菩薩、偉大的上師們確確實實千辛萬苦成就以後給我們留下來的無比無上殊勝的甘露妙法,還不聞思還不修還不傳播利益衆生,太可惜了,感覺呆在人間沒有意思,所以已經習慣了以後自然覺得聞思修行講經說法完全就是自己的一個責任,完全就是無條件下想交流、想學習、想修、想以佛法來利益衆生,熟悉了以後確確實實就是這麼一個心態,而且這個心態確確實實是說不出來的不可思議的歡喜心,也可以說相似的法喜充滿的狀態當中。所以,日日夜夜聞思修行這樣的大乘佛子行太偉大、太稀有。意思是說我們般若班道友也是對般若法門充滿興趣,真正用心去學,那肯定一段時間以後熟悉上路習慣,自己覺得相應了、受用,而且相續當中每天增長般若的聞慧、思慧、修慧,那麼每天增長般若的聞慧、思慧、修慧,那人人會高興,這是不可思議的般若的智慧,所以相應了,受用後大家會高興。

  實際情況也充分顯示了這一點:在學習《般若品》這半年不到的時間裏,般若班的學員當中,進步最大的,收獲最多的,獲得了法喜的,就是那些有興趣的、用心學習的學員。而有些學員原先的基礎不錯、學曆也高,智慧也很好,但就是沒有用心學習,現在可以看出還只是在原地踏步,討論和講考時說的話還只是局限在幾年前學到的思路和見解上,只經過這半年的學習,就已經慢慢被新參加的學員給追上甚至超越了。所以,要記在心裏,佛法非常強調意樂,叁十七道品中的四如意足“欲、勤、信、安”就是學佛方法的指導思想。我們大大多數的道友都學過彌勒五論當中的《辯中邊論頌》,在裏面就說“爲斷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即所因能果”,在這四個階段中,首先需要生起的就是欲,也就是意樂。世間人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我給你們說的心裏話。這樣就明白,的確般若班的道友尤其是年輕的道友們,真的不要浪費現在黃金一般的時間,不要以賺錢爲目的,賺錢而享受,或者賺錢爲目的以後抛棄徹底放棄聞思修行,這是真的太吃虧了。在這個黃金的階段,不去學甘露的妙法,不去學初善中善後善的佛法,去學一點世間的垃圾知識,這些東西是沒有利益的,而且裝在你心裏面,有可能障礙你修行解脫的功德,所以培養興趣是學好佛法的前提。

  4、對提供學習場地的道友們的隨喜和感謝

  由于你們的發心,才有了這些道場,大家的共同學習才有了保障。這實際上和修一座經堂的意義是同等的,功德無量,不可思議。只要是有佛法聞思修的地方,就像是塔廟一樣,這是佛陀親自加持的地方,一切的龍天護法都會聚集進行護持,天人善神們也會恭敬圍繞,散花供養。在道場裏的每一次學習、共修,都會聚集巨大無比的福德資糧。因此,提供場地的人更能得到上師叁寶和龍天護法的加持護念,只要你們發心清淨,所有的功德都會全部彙集到你們發心者一個人的身份上來。包括對弘法利生發生的每一個道友,發心清淨的話,所有講經說法一切的功德都會全部集到你們發心者的身上。這也是你們前世的福報才顯現了這種機會,所以你們的付出是很值得的。其他沒有智慧的人,看不到這一點,即使有條件也不願意提供。你們能提供,我非常感謝你們,也很隨喜你們!

  二、對般若班的特殊希望

  分叁:1、般若班的道友要肩負起續佛慧命的使命 2、如何完成續佛慧命的使命 3、般若班的道友尤其要對治懈怠散亂

  1、般若班的道友要肩負起續佛慧命的使命

  我們每個人都是大乘學佛者,也是學修大乘法的人,大乘佛法要求大家以衆生的苦樂爲自己的苦樂,這個大家都很清楚,大乘法對所有衆生作爲中心,對他進行傳播佛法,在確定未來的生活和學佛目標時,大家要學著跳出自己的小視野,要學著以利益衆生、弘揚佛法的高度來規劃自己的一生。

  現在大家已經善根成熟,走入了佛門,接觸到了解脫的妙法,而且是大乘顯密圓融的、甚深廣大的妙法。但是現在有更多的人,依然遊離在佛門之外,至今還不知道叁寶、四谛、因果、極樂世界這些對他們的未來幸福息息相關的內容。而且,目前佛法的傳播非常緩慢,正信的佛弟子數量很少,但是其他宗教的傳播卻非常迅速,看看城市和農村裏每年都在增加的教堂數量,就可以感受到這種速度。雖然有一個善良宗教的信仰比什麼都不信要好,但是畢竟其他的宗教並不可能給人們帶來解脫這個究竟安樂。而且很多宗教並沒有像佛法那樣的包容,都有極其強烈的排他性,很難再讓他們接受佛法。現在因爲傳統的影響,每年還會有人走進寺院燒個香、磕個頭。但是照這樣的局面發展下去,幾十年之後,…

《給般若班的講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