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廣論講記4)▪P30

  ..續本文上一頁時看見一只猩猩,公子瞄准後就是一箭,猩猩中箭倒地,隨從上前將猩猩拖回去殺死。

  不久以後,又見一只猩猩前來報仇,公子便逃跑,猩猩隨後緊追。他倉惶跳入水中,猩猩抱住他的頭,想把他掐死。他趕緊念“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這時菩薩出現,呵責畜生:“你還要害人。”菩薩將猩猩帶走,又說:“關它八年,如能改過就放它出來。”

  菩薩走後,陳美月忽然驚醒,感覺似夢非夢,心裏也知道這是菩薩在爲她指點前世因緣。

  她感覺自己前世是這位公子,女兒是那仆人,猩猩就是現在殺她的男人。當時主仆兩人合力殺死猩猩,所以今生遭黃石良殺害。境界中猩猩報仇,想在水中掐死她,正是黃石良在醫院總想殺死她。最奇怪的是,黃石良被判刑十五年,結果只坐了八年牢,遇著大赦把他放出,正合觀音菩薩“關它八年,改過放出”的預言,所以前因後果絲毫不爽。(出自煮雲法師著作)

  這件凶殺案如果單看現世的片斷,我們難以理解,只是沒有夫妻的名分,怎麼會這樣喪心病狂,非置妻子于死地不可?好像是無緣無故發生了這一切。但是在了解了前世因緣之後,才知道是以前世業力成熟,釀成了這一悲劇。

  業是不可思議的。黃石良前世做猩猩時,被公子和仆人殺害,那時就已播下仇恨的種子。經過轉世,因緣聚合,黃石良識田中的嗔業習氣就一下子發動起來,發狂似的一殺到底。如果問他本人,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並不知道這一切受著宿業的支配。陳美月也不是無故被人殘害,她實際上是在還殺債,輪回中就是這樣冤冤相報,沒有了期。幸虧她是佛教徒,懂得逆來順受、祈禱叁寶,才轉危爲安。

  要知道,業是增長廣大的,就像一顆火星,如果不及時熄滅,火就會越燒越旺。前世猩猩在被殺害時,內心憤恨,播下仇恨的種子。這一世因緣未成熟前,還是好好的一對夫妻,可是一旦業力成熟,就不由自主地瘋狂殺戮。近代淨宗大德夏蓮居居士曾說:“每個人都有一本賬,誰也替不了,翻出下一頁是什麼,誰也不知道。要謹防業力發動。”所以應當勵力忏悔宿業,遮止業力現行。

  臺灣《人乘佛刊》中登載一事:

  繁華的臺北,過去曾經有一間有名的烤鴨店,店號叫“上品號”。這間烤鴨店生意興隆,門庭若市,店面采用的是最新裝潢設備,門面寬敞,美觀的玻璃廚窗中,陳列一排排、一堆堆色澤烤成焦黃的烤鴨。烤鴨店裏雇了好幾位年輕店員,穿著白色製服,戴著西洋式廚師的帽子,手上戴著塑膠手套,從早到晚忙得團團轉。

  烤鴨店的蔡老板,長得渾身上下圓嘟嘟,穿著西裝,手指戴著兩枚約半寸的四方金戒指,他見生意這樣興隆,一個人坐在收銀機後面笑得合不攏嘴。

  店面的後面是機器房、操作間、宰殺室,不停地在配合工作。人們一到烤鴨店,就能聞到一股隨風飄來的血腥味,又有時時從門縫裏飄出的燒臘味,令人垂涎叁尺。

  “上品號”的生意,越做越大,賺的錢越來越多,兩叁年下來,在各地開了好幾處分店。蔡老板發了財,春風得意,少不了交際應酬,經常出入酒家和舞廳揮霍,這是他感到最惬意的時期。可是他的後果如何呢?

  臨近農曆新年,臺北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家家戶戶都忙著買年貨,自然“上品號”的生意也達到高峰。蔡老板索性把自動門打開,許多顧客在店裏等新烤鴨出爐,即使在門外等候叁五個小時也沒關系。老店員加班還不夠,又雇了幾位臨時店員,大家還是手忙腳亂,應接不暇。

  這一天仍然如往常一樣,店裏鬧哄哄的。忽然響起一陣如雷般的鴨叫聲,所有的人一下子楞住了,尋聲看去,只見蔡老板四肢張開,像只鴨子的形狀,趴在地上,口中不停地“呱呱”叫喚。正在買烤鴨的客人,有的手上提著烤鴨,有的正掏錢付款,見這突如其來的場面,都圍攏過來,議論紛紛。其中有個胖女人,大叫一聲說:“哎喲!人變鴨子啦!多可怕!以後我再不敢吃肉了。”大家才驚醒過來,都往門外跑。

  蔡太太連忙招呼人將蔡老板擡到床上,請來醫生診斷,可是再高明的醫生也無法讓他停止鴨叫。可憐的大胖子,叫了叁日叁夜,直叫到聲嘶力竭,才睜著眼睛、七孔流血、在痛苦掙紮中斷了氣。因爲是大老板,錢多得沒處用,花了幾百萬來鋪張喪事的場面。從此以後,“上品號”的大字招牌銷聲匿迹,各處的分店也關門大吉,蔡家的人不知搬到何處去了。

  一般人會覺得蔡老板事業很成功,他開的烤鴨店在繁華的臺北很有規模,裝修豪華、門面排場、生意興隆,而且伴隨他的事業一天天發展,在各地擁有多家分店。以世俗的眼光看,蔡老板似乎前景越來越光明。不識因果,只會看這些外在的表相,羨慕不已。

  但按照業果的道理衡量,在這些假相的背後只有黑黑的惡業,沒有絲毫成功之處。從開烤鴨店這一天起,蔡老板就成爲殺生主謀,伴隨烤鴨店的生意日益興隆,分店日漸增多,在他身上背負的殺生業債也愈加沈重,災星正一天天向他逼近。

  可憐他春風得意時不知道罪業之毒正在心中凝結、增長。終于在生意興隆的春節前夕,一個圓嘟嘟的人變成了鴨子的相,最終在慘叫掙紮中死去。幾年來以殺生邪命換來的竟是今生來世漫長的痛苦。人沒有業果正見,就會愚昧地以邪惡爲崇高,以災禍爲幸福,但因果是公平的,造了惡業,就只有隨惡業而墮落。

  對待生命,不分大小貴賤,一律要平等地尊重、愛護。如果認爲殺害蝼蟻、蚊蟲等微小生命,不算是殺生,不會感受果報,實際也是撥無因果的斷見。下面從《感應篇注證》中引一則事例來證明:

  古代有個叫桓謙的人。一天坐在屋中,忽然看見幾千個一寸長的小人,都是披甲持矛,駕車乘馬,從一個洞口出來,金光閃閃,像太陽一樣耀眼。

  小人陸續走進房間,以幾百人爲一群,由將領指揮互相厮殺。小人和馬的動作異常敏捷,他們攀著桌子、登上竈臺尋找食物。找到食物之後,就在一起聚餐。不久又返回洞中。

  桓謙懷疑小人是妖怪。一天碰上一位道士,就談起此事。道士叫他用石灰堵住洞穴,桓謙照著做了。後來打開洞口,只見上千只大螞蟻都被悶死洞中。不久,桓謙和道士同日生病,全身爛成灰泥而死去。

  很多人以旁生形體微小,就認爲它不具心識、沒有苦樂感受,這是很愚癡的想法。比如在天人眼裏,人類就像螞蟻一樣微小,但人類是否沒有情感,沒有苦樂,沒有對生命的愛執呢?顯然不是。同樣,螞蟻也是生靈,也有情感、有苦樂、有對生命的愛執,不能認爲捏死它們像捏面粉一樣沒有罪過。桓謙明明看到幾千只大螞蟻,有自己的組織、活動和感知,卻受邪見支配,把它們全部毀滅。這樣肆意殺生的結果,使他迅速遭到了報應。所以對待任何生命,都應當尊重,而不能傷害。作爲佛弟子應當常懷珍愛生命的善心,要有“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的慈悲心。

  再看一則事例:

  左營有位殺豬多年的屠夫,每當他以尖刀刺入豬喉時,豬都會嚎嚎慘叫,痛苦難忍,鮮血噴濺四處,等血流幹時,豬擡高頭,深深歎氣而死。屠夫見此情景,總覺得豬可憐,就想改行不再殺豬。但他改行後仍操殺業,運輸雞鴨到全省各地販賣,有時自己宰殺後,去市場販賣。

  一天,他滿載著雞鴨,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輪胎脫落滑出,雖然沒有造成大禍,但是籠子被撞開,雞鴨到處亂飛亂跑。後面的人看到這種情形,都停下車來幫他捉。事後屠夫換好輪胎繼續上路。

  到市場卸了貨之後,他又馬上趕回南部。當車子駛到前一天發生事故地點時,後胎再次脫落,車子倒翻,屠夫後腦倒撞,頸部被方向盤正中刺傷,血流滿地,就像豬被刀刺喉時的情形一樣,腿部也骨折,刺穿了肌肉。旁人趕緊把他送到長庚醫院急救,七天之中昏迷不醒。

  最初幾天,他總看到被殺的豬,一群群地跑來向他討命,後來是雞群、鴨群,有些是斷頭斷腳,有些頭和身體沒有全斷,只留一層皮連結著,甚至有開膛剖肚、腸胃拉出身外的,種種恐怖之相,都是索命而來。七天之中,他被過去的冤家債主折磨得奄奄一息。

  第六天時,他感到自己要去爬一座刀山,後面跟著許多衆生,高山上利刀森羅,從上而過,即便不粉身碎骨也是體無完膚,但又欲退無路。後面的衆生紛紛指責說:“這些刀子都是你以前用來殺豬、殺雞、殺鴨的,殺別人時不知道痛苦,現在讓你嘗嘗用刀子殺自己的滋味。”就這樣屠夫被逼上刀山。這時他仍躺在病床上,迷糊之中叫道:“我不要上刀山!我不要上刀山!”喊過後,全身冒冷汗。直到完全清醒後,他拔掉針頭,對家人說:“這七天,我都在地獄中度過。”

  在這則案例中,屠夫沒有因果正見的指引,走的完全是一條自毀毀他的罪業之路。他如果能預見自己奮鬥的結局是這樣悲慘,必不會長年馬不停蹄地造作殺業,甯可乞討過活也不做屠夫這一行業。可是他像盲人一樣不明因果,雖然不殺豬,卻轉爲販賣、宰殺雞鴨,仍是在造作殺生業,結果日夜勞作只是把自己往刀山裏送。這源源不斷的黑業與苦果究竟從何而來?答案是從不識業果的愚蒙而來。如果他對殺生業果有所認識,這一切殺生的罪業與果報就能提前遮止。可以說,一個人心中生起了業果正見,一道道通向惡趣的門就可以提前關閉,一道道通往善趣的門就會順利打開。自己思惟業果之理生起定解,就是救自己,設法使他人産生定解,就是救他人,所以說,因果法門是拯救世間的妙法。

  酉二、墮胎殺生的因果事例

  墮胎是殺生惡行,以事、意樂、加行、究竟衡量:事,是胎兒,並非無情法或低等生命,而是極寶貴的人身。意樂中:想,是對胎兒作胎兒想;煩惱,是貪、嗔、癡中任一種,比如,未婚懷孕爲遮人眼目或不想撫養兒女而自己墮胎,或古代一夫多妻,妻子嫉妒小妾有孕,下藥墮胎;等起,是樂墮胎欲。加行,是服藥打胎或作…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廣論講記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