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廣論講記3)▪P59

  ..續本文上一頁皈依。)

  兩人又將他帶回。閻羅王問:“你見到什麼境界?”玄真叩頭自責,發誓永遠改正,于是便被放回來。從此再也沒有退轉。

  聽了這則公案,我們應當有所覺悟,自己受過的叁乘戒律、承諾的誓言,都應善加守護。如果受了之後,因爲放逸不憶念、不防護,隨意破損,其實都是在造惡趣業因。

  每天從早到晚的行爲,有多少違背了戒律、違背了誓言,就已經種下多少惡趣的種子。如果不發露忏悔,死後必定會轉生惡趣,長時感受劇苦。在惡趣中唯有受苦,而沒有正法光明,很難再解脫得到這樣的妙身。

  寂天菩薩說:“已作地獄業,何故安穩住?”我們已經造下很多惡趣的業因,現在應當誠心忏悔以往的惡業,發誓不再造作,這一點極其重要。如果沒有強烈的後悔心,又沒有將來不造的誓願,這樣過去所造的惡業不能破除,未來還會繼續造作,下一世必定會轉入惡趣。

  巳二、由思惡趣苦而發出離心

  佛涅槃後,罽賓山中有一位聖者比丘,名達磨蜜多,智慧超絕,坐禅第一。有兩位僧人,遠聞聖者的美名,特來禮拜。當時,尊者身著破衣,坐在下窯竈前(聖者住的地方有叁重窖),爲了調伏身心,正在爲僧衆燒火。

  二僧見到聖者蜜多,便問:“你知道長老達磨蜜多住在何處?”

  聖者蜜多回道:“在最上面的房中。”

  二僧便到上面尋找,尊者以神通力已經回到房中。兩人見到後,非常詫異,問道:“大德聖人,你的美名遍揚南洲,爲什麼如此委屈,爲僧衆燒火?”

  聖者蜜多說:“你們應當知道,我憶念生死受苦長遠,如果頭肢可以燃燒,也會爲僧衆燃燒,更何況其它?

  我常常憶念,過去五百世中做狗,只得到兩次飽足。一次,有人喝醉後,在路邊嘔吐。我路過時剛好遇上,得了一頓飽餐。又有一次,轉生在窮人家做狗,主人夫妻煮粥,以碗裝好,有事暫時出去。當時我餓得厲害,便將頭伸入碗內,吃得很飽。還沒有等我回頭,主人已經回來,見此情形,非常嗔怒,用利刀斬斷我的頭。我常常想起,五百世中做狗受苦,只得到兩次飽足,還因此喪命。所以我思量,生死如此漫長,始終在五道中輪轉,不論轉生何處,唯有受苦。所以,現在爲僧衆燒火不辭辛勞。”

  聖者蜜多具有宿命通,回憶五百世做狗受苦的情景,曆曆在目,這樣的感受刻骨銘心,所以引發的出離心極其強烈,一想到輪回毫無實義,現在已經得到人身,就會甘願忍受一切苦行,行持有意義的善法。心甘情願地做燒火等事,毫無傲慢。誠如宗大師所說,思惟自己墮落苦海,就能發起厭離,能止息傲慢,以思苦就會引發猛利的欲樂,自己的心堪能趣入善法。

  《賢愚經》中經常講到菩薩舍身行道時,常這樣想:“無量生以來,在輪回中,所棄的屍體堆積高過須彌,流過的血淚深過四大海水,但沒有做一次有義的修行。現在得到人身,可以積累資糧,行持有義的善法,這非常有意義!即便舍身也很甘願。”同樣聖者蜜多,因爲憶起生死受苦長遠,所以爲了僧衆即使以頭肢燃燒,也沒有困難。

  曆代的祖師大德,都是通過思惟生死痛苦,才發起猛利的出離,能舍棄世間的享受,爲了成道而安忍一切苦行。因此,如果對生死痛苦有了深刻的感悟,就能激發起爲離苦而刻苦行道的出離心。

  以下再說一則公案:

  往昔,聖者阇夜多和衆弟子到城裏去。路過城門邊時,尊者非常哀傷。又走了一會兒,尊者見到一只鳥,忽然笑了起來。弟子們就問他原因,尊者說:“剛才在城門時,見到一個餓鬼,饑餓虛弱,他對我說:“母親生下我之後,便進城覓食,母子離別已有五百多年,我現在饑渴難受,沒有一點力氣,活不了多久。”

  等見到餓鬼母時,我就詳細告訴她孩子的情況,餓鬼母說:“自從離別孩子入城,已經很久了,始終得不到食物,縱然得了一口痰,也被具力鬼搶去。難得今天有人吐痰,旁邊沒有其他的鬼,想帶回去給孩子,但城門下聚集了很多鬼神,害怕被奪去,所以不敢出去。尊者,您要慈悲我,帶我出城門,我一定和你分享這口痰。”

  我問她:“你轉生餓鬼多久了?”

  她說:“我親眼看見這個鬼城七次的成壞。”

  聽到這話,我傷感生死無有邊際,所以我不樂。

  又過去九十一劫,當時我是長者子,很想出家,厭離五欲。當時我如果出家,一定能斷除煩惱,證得羅漢果位。但父母不允許,逼我成家。我娶妻生子後,再度要求出家。當時兒子才六歲,我父母教他抱住我腿說:“父親,你舍棄我,今後誰養活我?如果你一定要去,就先將我殺死再走。”我見兒子如此,不由心軟愛戀,對他說:“爲了你,父親不再出家。”

  因爲這個兒子,我沒有證道。九十一劫中,不斷在六道中流轉,後來以生死之身再也沒有遇到我前世的兒子。現在我以道眼觀察,知道他轉爲這只鳥,我哀愍他愚癡,所以就笑了起來。”

  這則公案中,餓鬼母經曆鬼城七次的成壞,仍不得解脫。阇夜多尊者,一念愛戀,致使九十一劫流落生死。可見生死長遠,極爲可怖。

  這個暇滿人身,難得易失。如果耽著世間八法,一念之差,便會墮入惡趣。上文已經宣說了惡趣衆生的壽量,一旦墮入惡趣,確實萬劫不複。旁生的壽量已經極其漫長,餓鬼、地獄的壽量更是不見邊際。倘若今生墮落惡趣,不知道何時才能了結。寂天菩薩在《智慧品》中說:“暇滿難再得,佛出世難遇,難度惑瀑流,嗚呼苦相續!”真正修苦念苦的人,一想到惡趣壽量的漫長,汗毛都會豎立。因此,各位道友應當痛念生死,放下今生,一心尋求後世的義利,一心趨向解脫。

  巳叁、由思惡趣苦而發大悲心

  大恩上師說:“叁界衆生皆爲我父母,當以大慈大悲平等護。”沈溺在惡趣苦海中的衆生,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所以應當發慈悲心,爲他們修福回向,以大慈心將安樂和善根回向他們。

  以下兩則公案頗爲感人,觸動人心:

  唐朝居士李信,並州文水縣人士。顯慶某年冬天,因爲職業的關系,按照慣例輪調到朔州。當時已接近隆冬,天氣非常寒冷,風雪交加,他騎著一匹赤草馬,還帶了一匹小馬駒。走了十幾裏路後,馬便疲憊不堪。因時間很緊,李信就用鞭子抽打馬幾十下。這時,馬以人語對李信說:“我是你母親!生前因爲瞞著你父親,送了你妹妹一石多米,所以要受此馬報。這馬駒就是你妹妹。我們賣力還債,你又何必苦苦相逼!”

  李信聞言大驚,不禁流淚,急忙向馬忏悔謝罪,而且將馬上的鞍辔拿下來,說:“如果真是我母親,應該認得回家的路。”馬就自己往前走,李信背著鞍辔隨馬回家。李信兄弟等人,知道這件事後,都非常悲哀,一家人另建一間馬房,安頓飼養,如同伺候母親,而且對僧衆供齋,爲母親修福,全家人都精進修行。鄉裏不論在家出家,都對這件事情感到驚歎。

  從這則公案可以知道,旁生都是今生或前世的父母,只是改形易面,彼此不認識而已。而且旁生和人同樣有苦樂的感受,一想到它是自己的父母,又怎麼忍心傷害、打罵、驅趕呢?公案中的李信,聽到赤草馬說是他母親,內心極其震驚,知道馬是母親後,根本不敢騎,連馬上的鞍辔也取下來自己背。而且回家後,像對母親一樣侍奉。同樣,我們了知旁生是父母後,應當發慈悲心,對自己飼養或接觸的旁生,一定要盡力以慈悲心愛護。應由內心深處發願,生生世世不損害父母衆生。他們已經如此可憐,又怎麼能再以惡心加害?

  以下宣說一則《地藏經》的公案:

  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清淨蓮華目如來。在佛像法時期,有一位羅漢,次第教化衆生。

  一次,一位名叫光目的女子,供養羅漢食物。

  羅漢問:“你有什麼願望?”

  光目女說:“我想在母親亡日時,修福救拔母親,不知道我母親現在轉生何處?”

  羅漢憐愍她,便入定觀察,見光目的母親墮于惡趣,正感受極大的痛苦。

  便問:“你母親在世時,作什麼行業?現在在惡趣中感受極大的痛苦。”

  光目女回答:“我母親平日愛吃魚鼈,而且吃它們的子,或者炒或者煮,恣情享用,所吃的魚鼈數以千萬。尊者願您慈悲救拔我母親!”

  羅漢勸光目女說:“你可以誠心念清淨蓮華目如來,而且塑畫佛像,這樣存亡都得福報。”

  光目女聽了之後,就畫佛像供養,而且以恭敬心悲泣頂禮。後半夜時,光目女忽然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同須彌山,放大光明。佛告訴光目女:“你母親不久會轉生到你家,降生後就會說話。”

  後來,光目家中的女仆生下一個孩子,不到叁天便會說話,他頂禮悲泣,對光目說:“生死業緣,果報自受。我是你母親,長久處在黑暗之中,自從離別後,數次墮入大地獄。蒙你的福力,才受生爲下賤之人,但也是短命,壽命只有十叁年,之後再次墮入惡道,你有什麼辦法能令我脫免?”

  光目女聽到這話,知道她確實是母親,便悲傷流淚,對母親說:“既然是我母親,應該知道自己造下什麼罪業而墮入惡道?”

  她回答:“是以殺害、毀罵二業而受報,如果不仗福力救拔我,以此惡業不得解脫。”

  光目女又問:“地獄罪報情況如何?”

  她說:“罪苦之事不忍言說,縱然千百年也說不盡。”

  光目女聞言,悲哀號哭,對虛空說:“願我母永脫地獄,十叁歲後不犯重罪,不再墮惡道。十方諸佛哀愍我,聽我爲母發廣大誓願:若能令我母親永脫叁惡趣,及不做下賤人,乃至不做女人,永劫不受者,願我從今日起,于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在往後百千億萬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叁惡道罪苦衆生,我都誓願救拔,令彼等遠離地獄惡趣、旁生、餓鬼等,直至究竟成佛,我方成正覺。”

  光目發完誓言後,便聽到清淨蓮華目如來告訴她:“光目,你大慈悲,能爲母親發這樣的大願。我觀察你母親十叁歲後,舍此報身,轉生梵志,…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廣論講記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