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廣論講記8)▪P8

  ..續本文上一頁痛苦)。

  一、長時苦

  比如,無間地獄的衆生壽命是一中劫。一中劫有多長呢?按照《俱舍論》的觀點,人壽從十歲開始,每一百年增加一歲,逐漸增到八萬四千歲,又從八萬四千歲往下減,每一百年減少一歲,減到人壽十歲,這樣一增一減,是一中劫的量。

  我們思量,一年臥病在床都會感覺歲月難捱,何況在一中劫中身體完全在火焰裏燃燒,其痛苦何等長遠深重。繼續思惟:和善趣中受苦相比,惡趣受苦是何等漫長;和旁生、餓鬼受苦相比,地獄受苦是何等漫長;和其它地獄受苦相比,無間地獄受苦是何等漫長;和一生受苦相比,累世受苦是何等漫長;和有始有量之苦相比,無始無量之苦是何等漫長;和一人的受苦相比,無量衆生的受苦是何等漫長;和有窮盡的受苦相比,無窮盡的受苦是何等漫長。逐漸比較,就可以了知生死苦的長時廣大。

  二、猛利苦

  輪回中的痛苦究竟強到何種程度呢?苦無止境!把人間冷熱等苦,十倍、百倍、千倍地增上去,不論在多深、多強的痛苦線上,都有不計其數的有情匍匐其上,而且苦難越深的地方,衆生越多。這樣才知道,輪回是深不見底的苦海,是痛苦如此猛利的世界。

  人間的苦難只是這大苦海的表層,相比來說比較輕微。高倍放大我們感受的各種身心痛苦,就是惡趣衆生正感受的猛利大苦。地獄衆生被烈火焚燒,吞熱鐵丸,飲烊銅水,餓鬼長年饑渴幹焦,旁生日日負重、役使。站在苦海淺處,一直往深處看,才知道在自己豐衣足食的同時,無量無邊的衆生正飽受著難以言喻的大苦。見到這樣的苦難,心中不忍,發大悲心,立誓盡未來際在苦海中救度衆生。

  譬如,從零下十度的寒苦,一直增強到寒地獄的寒苦。強烈的冷觸逼迫有情的身體,全身凍得布滿瘡疱,繼續冷下去,瘡疱一個個開裂,有情凍得牙齒直打顫,只聽見口中發出阿啾啾的喊叫聲,之後聲音也發不出了,只能聽到呼呼聲。再後來,皮膚變成青色,身體裂成四瓣,更嚴重的,皮膚從青色變成紅色、大紅色,裂成八瓣、十六瓣乃至無數瓣。凍裂的傷口裏爬滿了長著鐵嘴的小蟲,不斷地咬噬罪人。這只是寒苦增上猛利的一例,可以擴展開來多方面觀察猛利苦相。

  叁、雜類苦

  輪回有多少種苦呢?有多少種感苦因緣,就會出現多少種苦相。

  若不觀察,盡管林林總總的苦相刹那刹那顯現,我們卻如聾如盲渾然不知。靜心想一想,才知道輪回中的森羅萬相,無一不是苦的展示。走進一家大超市,我們會感覺商品琳琅滿目,種類繁多,而苦的種類卻無數倍超過了這些商品的種類。輪回的無量種顯現,其實正是無量種苦的顯現。

  可以觀察,缺水時渴苦,缺衣時寒苦,缺食時饑苦,缺光明時暗苦,缺色彩時單調苦,缺交通工具時行苦,苦相不一。高于我時,自卑苦;低于我時,傲慢苦;齊于我時,競爭苦;滿足我時,耽著苦;不順我時,嗔恨苦。求財苦、求名苦、求權苦、求女色苦,各有滋味。追求苦、守護苦、失去苦,拼命逐取、緊緊把住、苦苦哀歎,千頭萬緒。胃病、腎病、心髒病、關節炎,地大增盛、水大增盛、火大增盛、風大增盛……,八萬四千病苦,各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近一點說,單是飲食不當,吃熱了、吃涼了、吃酸了、吃鹹了、吃辣了,立即生起不同的苦相。

  或者,有情受生有住胎苦、出胎苦;住胎有母胎黑暗苦、冷觸熱觸苦、臭穢苦、壓迫苦。

  再從無間地獄到無色界天,層層分開具體觀察,輪回確實是一幅無窮無盡顯現苦谛的最大長卷。

  以智慧辨別林林總總的苦因苦果,我們會了知在五取蘊的土壤裏播下什麼樣的苦種子,就會出現什麼樣的苦芽,隨一種因緣,就顯現一種苦相,真是製造無量諸苦的無盡藏。

  仔細想想,一個個本具恒沙性德的如來藏,竟隨染汙緣起表現成如此紛繁複雜、種類萬千、橫遍豎窮的苦相,法身流轉六道,令人油然生悲。

  四、無間苦

  “無間苦”,指痛苦此起彼伏,刹那不間斷。這有兩層意思:從行苦說,凡夫受業和煩惱的驅使,按十二緣起刹那刹那遷流,始終跳不出生死的圈圈。只要還沒有生起出離心、菩提心、無二慧,心心念念造轉生死業,未來的苦惱仍將綿延不絕。從苦苦說,指有量的無間苦。比如,墮入地獄長劫不間斷地感受劇苦,直到業力消盡爲止。

  譬如,被人用刀逼趕,必須連續不斷地行走,如果停下腳步,就會立即被砍斷頭顱,這是一種不間斷之苦。輪回中的無間苦如何呢?反問自己:無始劫以來,在生死遷流中歇過一刻、自在過一刻嗎?輪回中的衆生無不在這條漫無邊際的跑道上,無法停歇地奔跑。這是一種曠日持久、分秒不息的廣大苦相。心中浮現這種苦相時,不忍心舍棄有情不顧,自然發起生生世世救度有情之心。

  一切門苦中亦有四苦,一那落迦苦,二傍生苦,叁鬼世界苦,四善趣所攝苦。

  輪回從生處分,有地獄、旁生、餓鬼叁惡趣的苦,有人、天、阿修羅叁善趣的苦。對這些形形色色的苦,應當依照經論善加思惟,引生悲心。

  邪行苦中複有五苦。

  “邪行”是與真理、與緣起空性不相應的行爲。以邪行會導致大大小小的苦惱。“邪行”和苦有因果關系,行爲不端正、不合理,終歸是自尋煩惱、自討苦吃。

  一、于現法中犯觸于他他不饒益所發起苦。

  對他人打罵、嗔恚、嘲弄,叫“犯觸他”。由此,自己遭他人打罵、嗔恚、嘲弄,叫“他不饒益”。

  日常生活中,觸犯別人,遭到報複,産生痛苦,也是一種邪行苦。

  二、受用種種不平等食界不平等所發起苦。

  “不平等食”指飲食過少、過多、不當、不消化。由不平等食導致身體諸界不平等,地、水、火、風哪一界增盛都會引發苦受。

  我們在飲食上不能錯亂,否則緣起上愚昧,一切都成爲感苦的邪行,無意義地讓身體消瘦或者生起各種疾病。

  叁、即由現法苦所逼切,自然造作所發起苦。

  即因現在痛苦逼惱切身,自然造作所發起的痛苦。

  人們痛苦切身時,會以各種苦行折磨自己,飲酒、吸毒、怨天尤人、對人仇恨,由此發起的痛苦,也是邪行之苦。

  四、由多安住非理作意,所受煩惱、隨煩惱纏,所起諸苦。

  即由多半安住于非理作意中被煩惱和隨煩惱纏縛所引生的苦惱。

  緣對境非理作意,會使貪、嗔等煩惱在心中隨逐不舍。比如,作意對境清淨,無間便生起貪欲,貪心生一次,習氣就加重一次。串習多了,內心便纏縛在邪思妄想中,生起許多痛苦。

  展開來觀察,凡夫時時作意常樂我淨的假相,受八萬四千煩惱纏縛,痛苦無量。

  五、由多發起諸身語意種種惡行,所受當來諸惡趣苦。

  這是從未來的角度講苦。

  由多發起身語意的各種惡行,將來要在惡趣中感受痛苦,也是邪行之苦。

  流轉苦中,複有六種輪轉生死不定生苦,一自身不定,二父母不定,叁妻子不定,四奴婢仆使不定,五朋友宰官親屬不定,六財位不定。

  這是總標,流轉苦中包括六種以“不定”所引生的痛苦。

  自身不定者,謂先爲王後爲仆隸。

  自己的身份變換不定:原先做國王,後來變成奴仆;前面做領導,後面做工人;前面是知識分子,後來成爲農民等等。

  父母等不定者,謂先爲父母乃至親屬,後時輪轉反作怨害及惡知識。

  “父母等不定”,指中間四種不定——父母不定、妻子不定、奴婢仆使不定、朋友宰官親屬不定。

  即過去爲人父母,後來因輪回轉世,角色發生了轉換,反而變成怨敵或惡知識。其他爲人妻子乃至親屬,後來也輪轉變成怨敵和惡知識。這是由不定引生的痛苦,即先前是愛護自己或關系密切的人,轉世卻變成勢不兩立的敵人或者教自己造惡的惡知識。

  財位不定者,謂先大富貴後極貧賤。

  “財位不定”,指過去大富大貴,後來極其貧賤。

  爲什麼會造成不定過患呢?原因是輪回是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因緣發生了變化,果上身份、財富、地位、彼此的關系等自然隨之而變化。

  有情輪轉生死,親友、妻子、奴婢等角色不斷轉換,暫時的財富、地位轉眼即逝。輪回之中,不可能擁有一個可依托、保信的法,一切都如迷夢般毫不可靠。對這種流轉狀況,深生悲愍。

  不隨欲苦中複有七苦。

  一、欲求長壽不隨所欲,生短壽苦。

  內心想希求長壽,偏偏不能滿足所欲,年輕時就抱憾而死。

  二、欲求端正不隨所欲,生醜陋苦。

  希求相貌端正好看,偏偏長相醜陋,非常苦惱。

  叁、欲生上族不隨所欲,生下族苦。

  想轉生高貴人家,偏偏轉在下賤之家,受人歧視。

  四、欲求大富不隨所欲,生貧窮苦。

  想追求大財富,前世沒有積福,一生費盡辛苦,仍貧窮困窘。

  五、欲求大力不隨所欲,生羸劣苦。

  希求身體健壯有力,偏偏身體瘦弱無力。

  六、欲求了知所知境界,不隨所欲愚癡無智現行生苦。

  雖想了知所知境界,希求精通世、出世間的各種知識、技藝,偏偏沒有智慧,只出現愚癡的境界。

  七、欲求勝他不隨所欲,反爲他勝而生大苦。

  想勝過別人,偏偏比不過,生起失敗的大苦。

  總之,七種不隨欲苦都是由業果愚引生的痛苦。希求一切圓滿,都必須積聚正因。不從因上修,卻妄求果報,當然事與願違,不僅不會顯現安樂,反而顯現不如意的結果,內心不願意接受,非常痛苦。

  具體說,希求長壽,因地應慈愛有情放生、護生。不修這種善業,又損害衆生,長壽不會出現,只會生生世世遭受短命的厄運。

  希求端正,則應供養光明、鮮花、幹淨衣服,心無嗔恚、嫉妒。不種相好之因,嫉妒、嗔恨,相貌怎麼會端正呢?只會相貌越來越醜陋,心越來越痛苦。

  希求轉生高貴,則應摧伏傲慢,對尊長常修禮貌、恭敬,對一切人如仆人般態度謙恭。不修此因,行爲傲慢無禮,永遠也不可…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廣論講記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