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上師瑜伽·祈禱蓮師▪P3

  ..續本文上一頁果祈禱我哥哥就有辦法了。”班智達問:“您哥哥在哪裏?”空行母回答:“住在自燃火焰山的屍陀林。”班智達說:“那個地方一般人根本無法去。”空行母說:“沒有關系,你們在經堂頂層陳設廣大供品,伴著妙香、樂器,以最大的恭敬異口同聲如此祈禱……”並教給他們七句祈禱文。

  班智達如是祈請之後,蓮花生大士從天而降,來到他們面前。首先通過教理折服了五百名外道本師;接著又與之較量咒力,外道們各顯神通,飛在空中施展強大的法力,此刻,蓮師用契克印一指,他們都紛紛摔落在地,最終不得不認輸並皈入佛門。從此之後,這一祈禱文興盛于印度各處。而在藏地,自蓮花生大士進藏以來,迄今爲止,格魯派、薩迦派等各派的寺院中,維那師不論領衆念哪個儀軌、哪部經典,都無不有此金剛七句。

  了知它的功德之後,你們在修學過程中,不管修什麼法,剛開始一定要祈請蓮花生大士。蓮花生大士在許多伏藏品裏也說:如同獨子以哭聲哀叫母親的名字,母親會情不自禁地來到他面前一樣,任何人以恭敬心念誦七句祈禱文,蓮師必會應聲降臨。如果沒有來,則是違背了誓言。

  有些道友認爲:“像我這樣煩惱深重的人,只念一遍七句祈禱文,就讓那麼偉大的蓮花生大士來到面前,這是不可能的。算了算了,不用念了!”千萬不能這麼想,聖尊跟自己的信心一定要融合。麥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網》中講過:“勝義中,一切諸法皆爲無二平等離戲大空性,沒有任何的分別;但在名言清淨顯現中,咒語與本尊于所化者前,皆是智慧之幻變,了知二者無有差別,則應將密咒受持爲聖尊。”故蓮師心咒就是蓮花生大士,誰發自信心來祈禱,蓮師當下就會現前。很多傳記中也說,蓮花生大士前往羅刹國時,藏地許多大臣、修行人哭著哀求不要離開,蓮花生大士以了義的語氣說:“誰對我有信心,我蓮師刹那也沒有離開過他。”

  這跟祈禱佛是一模一樣的,你信心越強烈,蓮師的加持會越迅猛。所以,信心是占主要位置,祈禱的時候,真實無僞的信心若自然引發出來,那麼佛菩薩的加持必定降臨。當然,以散亂的行爲來祈禱,其加持也不會虛耗,但力度定然有所差別。

  祈禱的方式,建議大家念《開顯解脫道》裏的上師瑜伽,它的語句雖然簡單,但完整無缺地包含了所有修法,故特別特別的難得。具體而言,在修之前要先皈依、發心,然後開始念上師瑜伽。念誦時自觀爲金剛瑜伽母,蓮師佛父佛母在自己上方,通過猛厲的祈禱,令其加持入于自己心間。先念七句祈禱文來祈禱,接著隨力念誦蓮師心咒。念完以後,觀想上師叁處發出叁種光融入自身,自己獲得了上師身語意的灌頂和加持,最後上師融入一明點,明點融入自己心田,自心跟無二無別的智慧勝義明點融爲一體。以前多竹仁波切(單比尼瑪的別名)專門有一個祈禱蓮師的上師瑜伽,裏面講了很多竅訣,有時間我想給大家簡單敘述一下。

  在座的很多道友,若是出家人,看破紅塵來這裏長期修學,非常不容易;若是在家人,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一心一意地學佛,也非常不簡單。包括外面菩提學會的很多人,經常要面臨家庭、單位的問題,甚至在發心過程中也有許多困難,但大家始終不屈不撓、勇往直前,這種精神非常可嘉。然而,這樣的修行能保持多長時間?我們自他都不敢說。畢竟末法時代的散亂與誘惑特別強,凡夫人的心力極其薄弱,故一定要以強有力的上師、本尊、護法作爲後盾。因此,大家務必要多持誦蓮師心咒、七句祈禱文來修上師瑜伽,若能如此,修行定會善始善終、圓滿究竟。這也是一生中最大的收獲。

  我個人而言,什麼時候死、什麼時候得不好的名聲,這些方面並不擔憂。唯一關心的是,自己的道心千萬不能退;現有的這點功德,不管是微不足道的菩提心,還是對上師叁寶的信心,都能日益增上;以前沒有的境界盡快生起;凡與我結緣的所有衆生,能得到一點一滴利益,這就是我平時所向往、所希求的。我整個身心打開的話,就是想在短暫的人生中,依靠佛法利益一些衆生,就像商人想賺很多錢一樣,我就想大家得一點利益。但這個利益,如果你不懂方法,有時候願望是好的,可追求的目標始終達不到。

  末法時代,違緣可謂此起彼伏、層出不窮,所以務必要想方設法超越這一切,真正得到諸佛菩薩、金剛上師的加持。對上等者而言,當下要獲得開悟;對中等者而言,應該對上師叁寶有不退信心,對佛教教義有所領悟;對下等者而言,也要不舍上師叁寶,以修行人或出家人的身份圓滿度過一生,爲來世種下殊勝善根。爲了這麼一個目的,我今天沒有層次地胡言亂語一通,想什麼就說什麼。但在自己心裏,總覺得祈禱蓮花生大士和念蓮師心咒很重要。假如你們在這次閉關一百天中,把蓮師心咒念得很好,確實是難得的一個機緣,所以大家要努力!

  接下來,等會兒念完《普賢行願品》後,我們再共修一下上師瑜伽……

  --------------------------------------------------------------------------------

  [1] 1997年,法王又朝拜了峨眉山、雞足山、普陀山等其他聖地。

  [2] 灌頂,有能成熟之因灌頂、能解脫之道灌頂、解脫之果灌頂叁種。開法會時上師賜予的灌頂,是能成熟之“因灌頂”;修上師瑜伽時,觀上師眉間、喉間、心間叁處發光融入自身,此不觀待他緣而得受的灌頂,叫做“道灌頂”;十地末尾之際,十方諸佛心間發光融入你心間,斷除最細微的所知障,稱爲“果灌頂”。

  [3] 如《心性休息大車疏》雲:“佛說刹那念上師,勝過劫修生次第。”《菩提輪遊舞續》雲:“佛陀說憶念,怙主上師福,勝過俱胝劫,觀修天尊身。”

  [4] 如《事師五十頌》雲:“已能獲得勝灌頂,如是金剛軌範師,十方所住諸如來,叁時現前爲作禮。”

  [5] 藏文的《涅槃經》中說:“我已滅度後,汝等莫憂傷,無垢彩湖中,較我勝士夫。”《諸佛未來授記經》中也說:“我已滅度後,一百十二年,較我甚殊勝,名爲蓮花生。”

  [6] 詳見《賢愚經·降六師品》。

  [7] 在此期間,上師仁波切要求學院常住道友閉關100天修加行。

  [8] 現收錄于《顯密寶庫29—深法寶箧》之《七句祈禱文釋》。

  

《上師瑜伽·祈禱蓮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