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宗喀巴大師發弘誓、重戒律、精行持,將末法轉爲正法五百年,此等諸事,恐真宗信徒尚未夢見!不依聖教轉識淨心,惟務隨順自己陋習,此實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即是外道,謗佛謗法,進爲魔道也!作爲魔子魔孫之師,有何資格責備他人!
如何方是上體佛心、下應群機之言?仁山老居士曰:”或曰:同一證道,何不概用普度法門(指念佛),令人省力?答曰:凡夫習氣最重,若令其專念佛名,日久疲懈,心逐境轉,往往走入歧途而不自覺,故必以深妙經論,消去妄情,策勵志氣,勇銳直前,方免中途退墮也。“(學佛淺說)
此方爲可仰對叁寶,俯對六道之誠谛言也,師不妨檢點心身,反躬以問,再察其實!
二者,混淆善惡,顛倒事理。
日本淨土真宗創始人親鸾,學臺宗于比睿山達20年,終不成,又從源信在”常行叁昧堂“修念佛,亦不成,始從源空信奉唯賴純他力之邪說。同時,又因奉此邪說,與其師同被朝庭革除僧籍,處以流放,奪去僧名,破戒娶妻生子,故而心理下劣晦暗,其于《教行信證》中自供雲:
”悲哉愚禿鸾,沈沒于愛欲廣海,迷惑于名利大山,不喜入定聚之數,不快近真證之證,可恥可傷矣!“(卷叁)
正因如此,親鸾才顛倒出”善人尚能往生,何況惡人哉“之”惡人正機“說,更進而說”不必害怕惡行,沒有能妨礙彌陀本願,阻礙衆生往生之惡行“,直至高唱”縱殺千人,也可往生“,(均見《歎異抄》)膽大欺心,莫甚于斯!凡此種種,不過掩自身之劣迹。師隨其後,亦步亦趨,于函中雲:”又何有暇顧及善與惡等乎?叁界不實之虛假善惡,殷勤系念,又豈是出生死之道乎?“並雲往生”全由佛所惠施,無個人善惡之事“,此等謬論,全背淨土叁經!
小本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觀經》下品下生之人,正因”作不善于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以宿世善根,方感善知識開示念佛,以”至心“念佛具足十念,方得往生。《無量壽經》則以大量篇幅,廣陳善惡之事,其明曰:
”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爲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謂之不然,終無有是。……如此之人,……待其罪極,其壽未終盡,便頓奪之,下入惡道,累世勤苦,展轉其中,數千億劫,無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魏譯本)
佛陀並諄諄勸勉:
”當熟思計,遠離衆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
同時又清楚地說:
”今我于此世間作佛,處于五惡五痛五燒之中,爲最劇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惡,令去五痛,令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
進而更說:
”汝等于是廣植德本,布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進,一心智慧,轉相教化,爲德立善,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爲善百歲!“(均見魏譯本卷下)
此等至顯至明之語,師何以不聞不知?真宗不是特重大經麼?順佛願者方得生,此是淨宗必然之理。師之妄言”殷勤系念“”虛假善惡“非出離之道,自謂無暇顧及善惡之事雲雲,謗諸佛、淩聖言、逆佛意、掩衆明,師固無暇顧及善惡,只恐善惡有暇不舍師等!佛”無有出期“之授記,只恐乃專爲師等真宗信徒設也!師于函中質問他人:”你難道已逃離叁界之火逼嗎?......生死道上,獨來獨去,你騙得了誰呢?“宗舜今以此言反問于師,倡此謗佛謗法之邪說,作此無君無父之謬論,自己尚一廂情願地以爲淨土在握,衡之聖言,”你騙得了誰呢?!“
其叁、不通教理,自欺欺人。
真宗要害,在于純信他力。其實自他二力,如車二輪,缺一不可,此爲至淺之理。真宗強分爲二,殊爲可笑。仁山老居士雲:
”信心者,自心所起也;他力者,自心所現之他力也。除卻現前一念,複何有哉?自他皆是假名,廢假名之自,而立假名之他,妙用無方。以龜毛易兔角,幸勿執爲實法也。“
而師不顧事實,目學修爲”鑽故紙堆“、”學解“。自以爲有”純是不可思議之他力救度“,既有此等”佛所賜之往生“的便宜事,又何懼造叁途之業乎?!肆無忌憚,全由不知教理,自欺欺人,誠可哀愍。佛若可賜往生,不待彌陀,過去無量諸佛早已賜予了!仁山老居士雲:
”經雲: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發此叁心者,仍系自力也。若雲從他力生,他力普遍平等,而衆生有信不信,豈非各由自力而生信乎?倘不仗自力,全仗他力,則十方衆生皆應一時同生西方,目前何有四生六道,流轉受苦耶?能領佛敕者,自心也,故仍從自心生。“(評《真宗教旨》)
師又雲:”彌陀已經成佛,我等往生便已決定。“此語雖然不假,但卻是”別時意趣“。窺基大師釋曰:
”《攝大乘》雲,非唯由願方乃得生,別時意故。如以一錢貨得千錢,別時方得,非今即得,十念往生亦複如是,十念爲因,後方漸生,非由十念死後即生,爲除懈怠不修善者,令其念佛,說十念因生淨土故。“(《法苑義林章》卷二十)
真宗種種謬說,此處難一一具列,楊仁山老居士之《闡教編》已破斥殆盡,可謂體無完膚!今寄上《楊仁山集》一冊,盼師深閱反省!
師動辄斥人”外表賢善,內懷虛假“,以宗舜看來,此八字考語,正爲真宗信徒之真實寫照。不以心緣外境,縱情五欲爲非,而以勤修深學爲非,以此作爲自己不學無術之掩飾,此非”內懷虛假“者何?師既知”我等業緣深重,混濫僧倫“,大可學乃祖親鸾舍戒還俗,而竟以此”混濫僧倫“之身,廣受十方信施之供養,假講經以播邪見,斷信衆之慧命,天下還有什麼比這更可慚可恥之事?此非”內懷虛假“者何?佛具無緣之大慈,視衆生猶若一子,而師誣謗諸佛舍師不度,謂”誠知自身是佛法舍棄之人“,自標賢善,責”殷勤修行善惡“者,”斷後世無智之人出離之一道,以斷我世尊之咐囑苦心“、”斷惡人之救度“,爲己廢聖道之邪說張本,贊己毀他,謗法誣人,此又非”內懷虛假“者何?!
仁山老居士嘗剝去真宗之”畫皮“,道出其真實面目:
”黑谷以菩提心及六度等,皆判爲雜行,悉應廢舍。誠如彼言,則不發菩提心者,是爲正行,廢布施則悭貪者爲正行,廢持戒則恣縱者爲正行。由此推之,嗔恚、懈怠、散亂、愚癡者,皆爲正行,顛倒說法,至于此極!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故知佛法非外人所能
破也!“(《 闡教編》)
師可持此言以自照!師既好心出家,複遇淨土法門,就應以如來家業、衆生慧命爲重,啓正信,開智門,以報佛恩于萬一,庶幾不負此生,倘再一意孤行,廣播邪說,下場如何,宗舜不忍思之也!
改師之偈曰:
同順佛願無別道,四海之內皆兄弟!
同尊聖教無別道,四海之內皆兄弟!
信願念佛無別道,四海之內皆兄弟!
時近中秋,盼善自
珍攝!
後學宗舜 頂禮
1997年9月11日
附錄二:評宗舜法師的公開信
宗舜法師關于淨土真宗的公開信涉及到淨土法門的根本教義,包括如來出世本懷,淨土是否爲末法時代機法相應之教,往生是憑自力還是憑彌陀本願力,淨土法門爲特別法門、由特別教理等四個方面。這些問題淨土祖師本來都有定論,而宗舜法師不明白淨土法門爲特別法門及淨土法門仗佛慈力,帶業往生,唯侍信願,不論斷證的特別教理,以通途教理論淨土法門,所以其觀點完全與淨土經論和祖師論釋相背。例如惡人正機論來自善導大師機之深信,純他力來自善導大師凡夫入報土論,善非往生報土之因,惡也不成爲障礙。一切善惡凡夫得往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爲增上緣。其引文斷章取義,如殺千人也往生,原文全文意義是凡夫爲業所所束縛,唯憑彌陀本願力才能出離。所引別時意趣,更是善導大師早已否定了的。所引楊仁山說正行雜行完全歪曲善導大師願意。總之,公開信完全違背淨土宗,其過非淺。
附錄叁:複蘇州某居士
某某居士:你好。
你轉給幾位居士的信,宗舜有幸拜讀。有人肯提不同的意見而且能形成文字,于大家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只是各說各話,好象不能統一。比如宗舜批判淨土真宗說他也是”其觀點完全與淨土經論和祖師論釋相背“,而這位居士指責宗舜也是這麼一句。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當然,真理總是真理,好在經論都在,可以一一檢出來複核,不是由誰說了就可以算的。依法不依人,不要只停留在口頭。
居士的話說得很好,”佛智也不是我等凡人能夠究竟的,以凡夫心測佛力與井底之蛙相比可能蛙都不能比。“宗舜深表贊同,所以希望大家都坐下來,認真讀點經論,深入研究一下佛言祖意,不要少得即足,人雲亦雲。對淨土真宗,宗舜不知道居士等究竟了解多少,如果要爲他們辯護,請先將楊仁山居士評判的文章逐一駁倒,再作道理。如果不屑,只好各行其是,但不要打淨土宗的旗號,直接用淨土真宗就好。因爲宗舜等所說的淨土宗,是慧遠乃至印光大師開創的淨土宗,不是今天夏蓮居、黃念祖、淨空法師乃至淨土真宗的”淨土宗“,此中區別,不詳細研究他們的差異,所見所言都是居士所說的”井底之蛙“,甚至是”可能蛙都不能比“。盼先放下別的,讀熟《印光法師文鈔》等叁編再說。
今複此信,亦就某居士指責宗舜的幾個問題,提幾點不同看法。有話大家說,有理大家講,對不對?
即頌
吉祥!
沙門宗舜作禮
1999年6月28日夜 于蘇州西園戒幢佛學研究所無盡燈樓
《關于淨土真宗(本願法門)幾個重要問題的討論》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