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关于净土真宗(本愿法门)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P4

  ..续本文上一页,莫大于违经意。“(”评小粟栖《念佛圆通》“)

  杨仁山居士所说的杂行(也就仅限于杂行,不关正行的事),确实与善导大师的意思不完全一样,只能说,杨仁山居士说的杂行,是他理解的杂行,不是善导大师的杂行。问题是杨仁山居士的话有没有错?杨仁山居士重点在批评净土真宗废圣道、废善行、废六度、废菩提心等出世间善法,而不废伦常等世间善行,甚至不废”吃肉畜妻“的奇怪论调。评点之时,有一时猛下针砭之谈,意在引起大家重视,不能视为呆板不变的论断。这里把杨仁山居士的几段话全部引出,相信大家自有公论。的确,”不祥之语,莫大于违经意。“这里才是吃紧处!

  10、公开信完全违背净土宗,其过非浅

  宗舜按:居士之答复引证虽多,但并不能说明居士对净土真宗的回护能够成立。而且居士理解的净土真宗,是用正统净土宗修正后的”净土真宗“(或者时下自称”本愿法门“,以示与净土真宗有区别?),说明居士对净土真宗也还不是全盘吸收。居士说公开信完全违背净土宗,盼如宗舜评点来信一般,将其过一一指出。如果果然错在宗舜,宗舜当将批评意见公之于众,以正视听,肃清不好的影响。如果不能,或仅作戴帽子似的”盖棺论定“,也就只好如开始所说,各说各话,各行其是。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99年7月6日于西园

  附录一:

  关于净土真宗的一封公开信

  释宗舜

  写在前面:

  净土真宗,日本亲鸾创立于唐初,数百年来,中国无闻。清末,随列强入侵,其说亦流入国内,并在南京等地建有多处本愿寺,加之兴办学校,影响渐广(时间在1876年,日本东本愿寺首次于上海创立别院,开始传教)。杨仁山居士因于日本搜求中土佛教佚籍,与净土真宗学人交往甚多,但并未留意其教义。后因净土真宗欲印法然(源空)等人著作于金陵刻经处,故取《选择本愿念佛集》等书一阅,发现”与经意不合处颇多“,于是加以评点,寄还净土真宗学人,希望他们能够尊重佛经,改变认识。但数次往还,终于意见相左,不可统一。而随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净土真宗在中国未能立住脚跟。加上当时禅、教、净、律、密各宗,均有明眼善知识主持法席,其邪说也没有大的影响。

  ”文革“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海外法师纷纷来内地弘法,各种书籍大量涌入。初期,净土真宗并没有直接传入,只有黄念祖居士在《无量寿经解》中大量引用其说,而且不加鉴别,致使净土真宗的不少错误说法成为解释《无量寿经》的依据。而且,黄念祖居士将亲鸾在《教行信证》里自撰的”正信念佛偈“中的”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一句,莫名其妙地传为善导大师所说,为少数人扬自谤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会集本这种被净宗祖师批驳(莲池大师的批驳见《弥陀疏钞》,印光大师的批驳见《印光法师文钞》)的非华非梵的”伪经“的流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九十年代初期,净土真宗开始由台湾传入内地。接着,内地出现了专弘净土真宗的出家人,西安的慧开法师就是一个典型。97年后,净土真宗更是加快了在内地的活动,并由过去由台湾输入图书,直接改为在内地印刷,陕西、安徽、江苏均有大量信徒拜倒于净土真宗的脚下,声势日众。慧开法师关于净土真宗开示的磁带,也被台湾转录,流入内地。

  97年夏,宗舜在浙江三门多宝讲寺学习,慧开法师给熟识的果义法师及多宝讲寺老和尚智敏法师等来信,除贩卖其邪说外,指责他们学修是钻故纸堆,弘法是自误误人,语气之激烈,态度之强硬,措辞之尖刻,实在令人发指!果义法师嘱宗舜代复一函,批驳其错误言行。因事关如来圣教法义,不得不据净土宗之经论及祖师大德之意,勉力为之。事后,亦未留于心。然近年来,净土真宗著作大量传播,甚至有人不辨邪正,通过网络,在自己的净土专页上为他们大力鼓吹,令人齿冷心寒!迫不得已,将旧稿检出,作为公开信公之于众。为使大家方便了解净土真宗人的真实思想言行,特将慧开法师原信附后,并略加按语评点,以供参考研究。另有二封信,大意相同,故节录一二段,不复具录。并将杨仁山居士留下的”评《真宗教旨》“、”评《选择本愿念佛集》“等著作,录入公开于苏州西园戒幢律寺网站,方便学者学习研究。

  孟子曰:予岂好辩?予不得已也!数年来,目睹净土宗内异端迭起,邪说纷飞,而众人趋之若鹜,绝不肯自己加以辨析,如矮人观场,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净土宗一至十三祖的谆谆教诲,全然不敌信口开河之胡说。曰祖净土大德者,竟扬一己异见;曰尊印光大师者,《文钞》抛于脑后,末世最后之津梁,前途堪忧。愿我同修,舍弃私心之好恶,以如来圣教兴衰为念,深入学习研究净土典籍,弄清真相、廓清迷云、摒弃邪说,使净土宗回到诸祖开创之正路,庶不负如来出世之悲心、弥陀弘愿之本怀、祖师阐教之大恩,亦为末世众生,找到真正的归途!

  真心论道,不避忌讳,知我罪我,均不可免,但为圣教,宗舜不敢辞也。

  己卯初夏于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无尽灯楼

  慧开法师道席:

  从果义法师处得阅师阐发日本净土真宗谬论之函三通,至为惊诧!满纸半通不通之妄言,全篇似是而非之歪理,”外表贤善“,看似婆心苦切,愍人而悲天;”内怀虚假“,其实骄狂无知,不惭且不愧!倡纯赖他力之真宗邪说,谤十方诸佛之护念正轨,”此岂人子之所为乎“?亦当使一切正信佛子”大愤恨“也!(引号内之言,据师信中之语奉还于师)

  真宗邪说,并非新鲜货色,百年之前,即遭杨仁山老居士等大德以正法破斥,故在国内全无立锥之地,盖正信真修之士不屑闻也。而师如今抱此枯骨,自觉津津有味,不惜工本,大肆裨贩,自许”普代佛化“,其实不过以盲导盲,”自误误人“!宗舜既与师同于释尊教下出家学修,实不忍见师背正道,造重罪,误尽天下人往生之正途,故不惜眉毛,剖肝陈言,真心论道,且护法心切,故不避忌讳也,盼海涵!

  要澄清真宗纯他力等问题,必须遵循一条根本原则:既是净宗,一切观点均应不背净土之根本三经:--《无量寿经》(大经)、《观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小本)。亦即应依圣教量为准绳。师若以此三经归”圣道门“而必欲废之,则师等所说之净土,乃源空,亲鸾乃至师之净土,非弥陀之净土也。宗舜非唯不知此等超佛越祖之境界,亦不待与言,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倘师尚循此三经立论,则以三经辨师之函,通篇之呓语,其谬不过以下数端:

  一者曲解佛意,蛊惑人心。

  亲鸾曰:”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又判四十八愿中,独十八愿真实,余皆虚假,然诸佛出世之本怀究竟何在?《法华》拈出云: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弥陀利生之本怀又究竟何在?宋译《大经》(法贤译本)于每愿后,均明言曰:令生者成就(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说,弥陀即与十方诸佛同一悲仰,此方为弥陀之本愿,其余一切愿,均为成就此愿之辅助,方便,岂独十八愿独真实乎!真宗故意曲解佛意,取十八一愿而废诸愿,甚至言十九愿等非佛本意,是诬佛有违心之语,胆大如斯,令人发指!

  净土真宗既谓释尊本怀”唯说“弥陀本愿,何以说后又广说他经?如涅槃前,说:《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金陵刻经处本)即劝生十方佛国,并言”十方佛刹,净妙国土,“”无差别也“。此岂不是释尊自己违背自己之本怀么?

  师于函中大言今日”圣道门当废,净土门当兴“,以为”机教不合“。然师所谓”机教“,释尊竟以正等觉而反不知不觉乎?既然信佛为一切智智,即当知佛说为诚谛之言,说弥陀净土之后,又说药师法门,明言”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于有情生时,为其灭除现世资身等种种苦忧,于有情死后,为其以广大之愿摄归七佛净土。甚至对于欲生极乐而”未定者“,药师如来遣八大菩萨导之以往,弥陀接之于前,药师送之于后,此真为诸佛之彻底悲心之体现也,倘”机教不合“,释尊岂非又以此等不合机教之法”惑乱“众生?!吾等现居浊世,确为障深罪重之凡夫,然幸得暇满人身,正应奋大精进、发大勇猛,上求下化。师既舍俗出家,得预僧伦,更应孝顺三宝,续佛慧命,绍隆正法,岂可处处甘居下流,以”自身乃愚痴之机,受报之身,实非修习学道之机“矫饰邪说,推诿责任!尤其是以己之怯弱下劣心态,见有勤修苦学者,便觉刺目摧心,甚至责他人不受”佛所赐之往生,却殷勤修行善恶“,谤学人读诵大乘,深研教理之往生正因为”终日于故纸堆中不知自拔,自误误人“。真是颠倒太甚!究其根本,不过在若人人学教依行,得具金刚慧眼,师所贩卖之真宗”水货“便无市场,便无利养名闻,便不能由尔等纵情造恶、”断恶人(真宗之徒!)之救度“也!难怪师要悻悻地叫嚣:”开大愤恨乎!“

  真宗为售其说,不惜工本,竭力夸大”末法“,唯”他力救度“当机,圣道门当废,种种论调,蛊惑人心。其实,释尊独留大本,乃为末法万年之最后百年设。今正值末法之初分,如果将一切圣言扫尽,则如末法之中分后分何?正因去圣日远,才要尽可能地将如来圣教弘扬昌明,才能使佛法延续至万年之后。仁山老居士有云:”黑谷《语录》释“经道灭尽特留此经”之文,…….遂欲将万年后灯焰欲灭之象,提至今时用之。是释尊教本有万年住世,而黑谷直欲促而短之,是何意也?“(《杂评》)

  的确,真宗之教,处处望万年后之末法速至,是则盼佛法速灭,非盼佛法常住,请师扪心自问,是何心哉?!

  更何况,时间不过为众生安立之假法(假名),本无一定可言,依圆教之理,三时原可互摄,正末只在一心。故《华严》云:一切唯心造。《维摩》曰:心净则佛土净。西藏佛教原已衰颓…

《关于净土真宗(本愿法门)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