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6)▪P2

  ..續本文上一頁是存在。

  中乘呢?雖然了解緣生,而不達無性。再來菩薩的話呢?是照了諸法,徹底地了解一切法是緣生無自性的。所以二乘和中乘是法有人空,菩薩是色空中道。這裏所謂的中乘,是鈍根的菩薩,最後的菩薩,是利根的菩薩、大菩薩。

  法有人空,這法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法還存在。但是了解沒有一個真正的人,要是菩薩的話,是色空中道,不偏色、不偏空,方便契機,是立有諸法。一開始凡夫妄執,所以建立了種種的法,方便斷空,用一點功夫邁向修行,修行以後了解一切法皆空,次及人空,再來進而法空,最後說中道法。

  是利根、鈍根不次,就是沒有一定。

  顯示實相,廣引蘊處,諸法是蘊跟處,實相是實相六不,六不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無妄想。本來就沒有所謂虛妄的相。

  說舍利子。觀世音菩薩叫:舍利弗!在彌陀經是翻譯成舍利弗;在心經是翻譯成舍利子,這二個是同一個人。觀世音菩薩就叫:舍利子!你知不知道?諸法的空相是本來就不生,也就沒有所謂的滅,本來沒有所謂的汙垢的凡夫,也沒有所謂的清淨的聖人。在聖人一切法不增加;在凡夫,也不會減少,因爲是諸法空相。

  再解釋一遍。說:舍利弗!什麼才是諸法的空相呢?所謂諸法的空相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五十五頁。

  五蘊,處就是十二處,就是十二因緣,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叫做叁科,五蘊一科,十二處一科,十二處又名十二入,或者是十八界。真空實相是無相,真空是實相,無相狀況,強名實相,沒有任何的相狀,所以勉強說是實相。你說實相,實在講也不對,因爲實相也是名字,也是文字。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用事理來比喻,采取古注書的一種。從俗谛觀事相,因緣有此六,有此哪六個?生、滅、垢、淨、增、減。從立一切法的角度來講,要立一切法離不開因緣,所講的因緣,那就是

  生、滅、垢、淨、增、減。

  從真谛空觀的理性來講,法空無此六個,那就必須否認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用金子的瓶來比喻,金性瓶子的外相,用金子去打造的瓶,從外相來看,它是瓶子,就質來講,這個金是金沙所構成的,所以說瓶壞爲金沙,瓶子壞了,磨成粉末狀的,那就是金沙,沙是金,是瓶子的金,所以說性相、色空一樣,是歸屬于中道,性相是一體兩面的,色空也是一體兩面的,還是歸屬于中道。

  采古注一,色從因緣而生,色法是因緣所生,真空是不生,色法從因緣謝,真空是不滅的,真空怎麼會生呢?你空一切法生什麼?虛空不增也不減,它生什麼?它也沒有滅。譬如說這是一個空間,前面這個空間,我現在拿這個把它擋住, 拿這個擋住了,空間也沒有減少,也沒有說我這個把它推出去,一個虛空就跑出去外面,是不是?那你這個把它拿走了,虛空有沒有增加?也沒有啊,本來就存在的,只是暫時你放這裏而已,也不會因你拿走你增減而有變化,沒有!如果你這樣子的話還聽不懂,譬如說我們挖這個土,現在我一講的話,你要注意觀想,我們用挖土機一挖,一挖……,你有沒有看到,這挖起來的話挖到什麼?挖沙、土。挖到土的時候,一個空出來了,你有沒有看到外面的空跑進去?所以因而有空?沒有跑進去。

  那我現在把推土機的土,把它推出去,把它補平,那一個洞把它補平,那你有看到空間跑出來嗎?有沒有?沒有啊!所以空不是色法,不是像水一樣,你土一弄的話,水滿了又跑出來了,可是那是空空洞洞的東西,你土一抹平,那什麼也沒有,你也沒有看到虛空跑出來。所以就是不增也不減,。 色從緣起,真空就不生,色從緣滅,真空就不滅。隨流就不垢,出障就非淨,隨著一切衆生,所謂流就是煩惱、煩惱法,隨一切事相的這些煩惱,卻不可能染汙它,等到有一天除掉煩惱,就是出障,障就是煩惱,都擺平了,悟道了。非淨,也就有所謂的淨,因爲本來就是這樣子沒有的東西。德性滿又不增加,像佛陀,修行修到這樣子,德高望重的聖人,也不增加。爲什麼不增加呢?本來就具足嘛!障盡就是煩惱斷盡了,也不減少,也不減少,凡夫修行修到障礙盡除,也沒有減少到本性的一絲一毫,所以這個生滅是有爲法相,所以反過來顯出真空之相,因爲要顯出真空,一定要去說明,那就從生滅法來說明,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用一句現代人的語言,叫做能力不滅。能力不滅,就像本性一樣的,好像蘊育一種能力,那麼物質不滅呢?就是接近我們現在的色法,所謂質能互變,質跟能量可以互變,所以說,質能互變還不簡單?

  假設我七天沒有吃東西了,餓著肚子,現在在沙漠當中,碰到一杯水,趕緊喝一口,體力就慢慢來了,就可以化作思想,我就有能力、有辦法支持色身,這個色身思想就産生了,就會語言,水也不會講話;水也沒有思想;水也不會談情說愛,水也不會說法,可是你必須借重物質,把它散發出卡路裏,然後能量來支持這個色身,支持色身以後,它就顯示出能力出來。是不是?像那個汽油,汽油整桶放在那裏沒有什麼作用,但汽油一裝到車子裏,用一個小孩子會開車的,就可以拉動多少的東西,就可以産生多少的能量。所以我們天地萬物都有蘊育著能量 energy,就像我們這個虛空當中也有能量,當我們在虛空當中有能量的時候,我們用玻璃瓶把它加溫,就會産生什麼?水氣,知道嗎?會産生水氣。爲什麼?水氣H2O,水是氫氧離子,分開來散播在空氣當中的,那麼你有辦法再把它加溫,又變成水滴了。所以整個世界就是這樣子的。這個水力發電,由位能轉變成動能,動能轉變成電能,電能轉變成光,光又轉變成熱能,水本身就不是可以煮飯的,可是水力發電,什麼冷氣、冰箱,統統可以用了。所以我說,由另外一個空間,進入另外一度的空間,33:30那只是一個轉換的儀式而已。 而叁度空間進入四度空間,也必須轉換一個儀式,就像我們人要跟鬼溝通,我們也要念念咒、燒燒香,用某一種儀式,用某一種特殊的(儀式)。意思是用叁度空間和四度空間可以接觸的,touch到的方式,現在某一個角度。那麼四度空間跟五度空間,用某一個角度可以接觸。我們跟佛菩薩是高層次的、無量層次的,佛菩薩用什麼可以感應呢?可以用空一切法,清淨心可以感應,可以感應!所以高層次的,一定要降低自己的能力,才能跟低層次的人感應。譬如說佛,他有無量層次面,空一切法,無量無邊。但是他要跟人感應,他一定要示現丈六金身,所以又轉換另外一種形式來度衆生。比如說我們晚上在做夢,念佛、念佛……夢境一夢夢到阿彌陀佛,那阿彌陀佛一定要以你的身材爲主,那不能像經典講的,講了無量阿僧只的由旬,那你怎麼看得到他?你的身體還不夠他一支毛,阿彌陀佛那個身體那一支毛,白毫宛轉五須彌,這一根白毫,經典裏面講的,白毫一出來的時候,有八個角,八個棱角,八個棱角裏面都是中空,就像玻璃瓶一樣的,所以它會透出光,一支白毫有五大須彌,那你想想,我們人夠阿彌陀佛一支毛嗎?one毛?抵不過阿彌陀佛的一支毛。所以說阿彌陀佛這個能量,因爲高階層面要轉,水要轉換成動能,動能又機器一動,一轉動又變成電能,電能又産生光,光産生熱能,熱能又回收回去,又回收回去,大地萬物又回收回去。所以,有爲法是一種循環。破壞了有爲法,無爲法也本身不存在。

  現在這個巴西的原始森林就拼命地砍伐,有一天就造成了溫室效應,就完蛋了。樹木原始森林,就等于我們的冷氣一樣的,它會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對不對?還有海水裏面的海藻,也會放出氧氣。如果原始森林被破壞了,人類就麻煩了!所以我認爲戰爭並不可怕,那個環保的破壞,那才是最可怕!有預言家預言,在一九九九年,我們地球的轉動是這樣子,對不對,在一九九九年的時候,地球的轉動它會偏,這個傾斜度,它每經過多少萬年就會傾斜,地球就會傾斜,就會轉換。南極的魚會跑到熱帶來,熱帶的魚會跑到北極去。一九九九年,因爲傾度傾斜以後,就造成山崩地裂,然後太陽直射,會死幾億人口。還多少?大概八年。地球的軸心,地球是一個傾斜度的繞著太陽轉,傾斜度轉變了,太陽就直射,熱帶的魚會跑到寒帶,寒帶的魚會跑到熱帶來,預言家是這樣預言,那就不曉得了。 不過從地球的轉軸上看,這是很有根據的,地球的轉軸稍微一轉換方向的話,整個地球受太陽照射的角度不一樣,那死難的人就不曉得多少?一九九九年,我四十七歲,可以走了,沒有關系。我也都准備好了,票也買好了,到極樂世界的票也買好了,可憐的是你們還沒買,車子在哪裏都還不曉得?

  能力不滅就是性,物質不滅就是色。好!諸位翻來開,五十六頁。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說是故空性當中,沒有所謂的色法,因爲所有的色法,都是緣生緣滅空性的東西。所謂的空性當中,也沒有所謂的感受,你所有的愛都是統統錯誤的。在空性當中,也沒有所謂的想,這個[想]字是第六意識的分別,那麼在空性當中,也沒有所謂的行,行是第七意識的執著。在空性當中也沒有所謂的識,因爲識就是我們第八意識,包括八個識裏統統具足,沒有所謂的這個分別執著,或者是含藏,意思就是在空性當中,所有的色法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感受;所有思想的分別;所有行爲的執著;所有意識的形態,都是錯誤的,扭曲了這整個真實性的宇宙,所以就錯覺、扭曲、誤會。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有一個沙彌對佛法不太了解,無眼耳?有啊!奇怪!統統有啊!無眼耳?有啊!奇怪?統統有啊!讀到一半看不懂。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的意思就是說你要透視它,它徹底的是不存在的,是幻化的,不是實在性的東…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6)》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