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走得快一點。鼓手其實也可以指示船轉左或者轉右,鼓手只要通過自己的思維,就可以影響到船的方向和快慢。意思就是你的思想,可以催促你自己的行爲,可以改變你做事的方式。在禅修的時候,觀呼吸的時候,可以根據你思維的不同,而帶引你的專注力朝向呼吸,慢慢地投入你需要專注的目標。我們的心本來是散亂的,通過“作意”和“思”,我們就可以專注于我們需要集中的所緣。當我們能夠專注于我們需要集中的所緣或者目標後,就不要再動了,在這個時候就叫做尋。“尋”就是找到心所要投入的目標,就好像龍船上面的選手,他們只能夠推著船向前。通過“作意”和“思”這兩個工作,你的目標已經清楚,那麼在這個時候你就要完全投入和專注到你的目標裏面,投入地和你的目標打成一片。
我現在舉一個例子,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慈心禅。我們來到柏林禅寺,都是在講兩件事情,慈悲和智慧。今天跟大家介紹慈悲——爲善最樂。善心是如何生起的呢?昨天晚上我們聽到了小雪(盲人女孩,在分組座談時分享了自己的經曆)的故事,我們能夠感覺到她媽媽的偉大、善心、慈悲心及小雪的不放棄。其實她媽媽的那份慈悲心,是怎樣生起的呢?你可能會說我可不可以培養呢?其實是可以的,我們要怎麼去做呢,我們看看下面的慈心禅。慈悲心的生起,是怎樣去生起的呢?是源于覺察到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小雪現在的媽媽,看到一個很可憐的嬰兒,在雪地上,在現在社會裏,很多人可能會心想:啊,真的很可憐哦,可是我趕時間,最多幫她打個電話,然後就沒有理她了。有多少人會把這個嬰兒抱起,然後把她帶回家呢?其實並不多。剛才說到覺察到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其中你們最需要留意的字,就是“覺察到”。小雪的母親,感覺到小雪的痛苦,也都能夠預見到她在雪地裏面凍死的機會。我們並沒有感覺到她的痛苦,所以我們可以忍心。如果你見到別人宰雞、宰鴨,或是宰豬、宰牛,你就沒有這麼大的意願去吃肉了。如果你能夠感覺到牛、豬、羊、狗這些動物被人宰殺時的痛苦和驚恐,可能你就會決定吃素了。可是當你走進麥當勞或是肯德基(家鄉雞),你可能只聞到家鄉雞的香味,或是漢堡包的美味,你是完全覺察不到動物的痛苦,所以你就願意付錢去買這些雞、鴨、牛肉。所以說慈悲心的生起,首先你要覺察到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如果你覺察不到你就不能生起慈悲心。那些強奸犯、殺人犯,都是感覺不到受害者的痛苦,所以他們就會很殘忍的去強奸乃至殺人。如果你要培養慈悲心,第一你要覺察到對方的痛苦,繼而你要有意願去撫平他的痛苦,令他們離苦得樂,這就是慈悲心的生起和定義。要覺察到對方的痛苦,其實你首先要覺察到自己的痛苦,如果你覺察不到自己的痛苦,你就覺察不到對方的痛苦。慈悲心,一定是包含慈悲自己。慈悲心的培養,在南傳佛教裏面,首先要慈悲自己,一定是自利然後利他的,你不能自利就不足以利他,所以你首先要感覺到自己的痛苦。在佛教裏,苦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能見到苦,就不會發心修行,因爲只有見苦後才能見道。當你看到自己苦,就憐憫你自己;你看到衆生苦,你就憐憫衆生。在看到苦之後,你就有一個去撫平衆生苦的願望,令衆生離苦。
那麼慈悲心對我們來說有什麼重要性呢?慈悲心可以幫助我們把心打開。當我們的心不能夠打開的時候,它就會封閉,當心封閉了,你就沒辦法和其他人溝通,你會變得狹隘,變得自私,就不能夠去接納其他人。當你有慈悲心的時候,你才可以去包容其他人。如果你想要去了解一個人,你的心一定要打開,你要去接納他們。一個真正慈悲的人,是不會故意去改變對方,他是會接納對方的不足,接受對方的美麗。你這樣才會接受對方,才會生起一份統理心。所以慈悲心對大家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它可以滅除仇恨,促進社會和諧。我們成天都在講,和諧從心開始。開始就是開始培養慈悲心,有慈悲心才能夠接納對方。社會上有的人長得比較高,有的人長得比較矮;有些人你會對他好一點,有些人你會對他差一點;有些人會對你好,有些人會對你不好,你怎樣能夠一視同仁地慈悲他們呢?首先你要培養一個普遍性的慈悲心,對一些高矮胖瘦,可愛或不可愛的人,同樣要有一份接受他們的心。你有這個接受的心,才會生起慈悲心。所以說慈悲心是做善事的根本,社會和諧的根本。
慈悲心對我們自己本人來講是好還是不好呢?當然是好的。因爲慈悲心是一個健康和良好的情緒,他能夠給我們帶來健康的身體。慈悲的相對是仇恨,你討厭人的時候你的荷爾蒙分泌也是不平衡的,你討厭其他人的時候,你內心會産生很多不好的情緒,不好的情緒會影響你們的身體,所以仇恨和驚恐是不健康的情緒,這些不健康的情緒是不良的情緒,會給我們帶來身體和精神健康的損壞。相反地來說慈悲就不是這樣的,慈悲是寬容和闊大的。當你的心慈悲,你的笑容就會變得美麗些。在香港我有一個天主教的朋友,很多年前,他們天主教有一個聖人,叫德蘭修女,可能很多人也聽過的。德蘭修女來到香港,我的朋友有一個很小的女兒,她就是負責獻花給德蘭修女的。當時她戰戰兢兢地將花獻給了修女。在獻完花以後,她就跟爸爸說,她說:“爸爸,剛才那個老婆婆臉上的皺紋很美麗。”所以說你們女孩子啊,不要擔心或害怕老了,老是可以老得美麗的。其實關鍵是你的心美或不美而已,既然心是美的,老也可以變得美啊。爲什麼修女的皺紋可以這麼美啊?因爲她是世界上公認慈悲的人,她在印度幫助很多苦難的人。她的心是充滿慈悲的,所以她的皺紋是美麗的,她的皺紋就反映她的慈悲。所以說慈悲可以令人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幫你們美容。而且不單是如此,慈悲心可以幫你建立一個更好的人際關系,將來你們也會在社會上工作,如果每件事情你都是很自私的話,你根本沒有辦法跟其他人合作,當你不能夠和其他的人合作,就沒辦法做大事情,做大事情一定要跟別人合作。如果只有老和尚一個人,一定建不了這麼大的一間寺院。你要做一個大企業的老板,你不但要學會領導,還要學習怎麼去關心,關心就是慈悲了。我剛才講的這一番話,就是一個“作意”,帶領大家去“作意”、思維慈悲的好處及重要性。如果你修慈悲觀,你就要把我剛才說的話反複思維。佛陀在世的時候,佛陀給大家講了一個開示,比如說講四聖谛的道理,他的弟子聽了後,就走到樹林裏,坐在樹下面,就反複思維佛陀的開示,不久後他們也就開悟了。所以說當時人們的開悟,很多都是在聽完佛陀的開示以後,就將那些道理去推敲思考,通過推敲思考,集中專注于所思考的題目,這樣就可以令自己的心有所轉化。所以是通過聽聞、思考而去專注。剛才所說的“作意”、思維就是這個意思。
那我們怎樣去培養慈悲心呢?第一你要了解、明白,要明白什麼?要明白互爲因緣的緣起世界。意思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昨天在最後的活動結束以後,有幾位同學找我,他說謝謝我的開示。其實我對他們說:“我要謝謝你們的聆聽。”在很多年之前,我有機會見到一位非常有修行的出家人,我當然不會放棄這次機會,我就頂禮叁拜,然後跪在那裏,請法師開示。法師就講了一句話:“你要謝謝來聽你講經的人。”所以我非常感謝大家給我這次機會,爲什麼呢?因爲你們不聽的話,我就沒有機會講,可能我就回房間睡覺。我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每一次跟大家分享後,學到最多的其實是我自己。因爲當我多講一遍,我就對題目有更深的理解。爲了給大家講開示,我就要去准備、去深究、去反思,然後再給你們講。你們說你們學得多,還是我學得多呢?當然是經過一番的功夫以後,我一定對題目理解得更清楚了。幸好你們來聽,參加這個夏令營,假如你們不參加這個夏令營,夏令營就不能成功舉辦,那我就不能給你們講開示了,這個開示活動就不能開始了。今天我們有這個機會來這裏和大家研究討論慈悲,也是因爲大家的出現。我要跟大家講,你們想聽,假如你們要聽,但我不想講,也不能成事。我們之所以可以溝通,因爲有個願望,有願意去講的人,有願意去聽的人,那麼我們今天早上在這裏開示,才可以順利完成。世界所有的事情也是一樣的,也是因緣和合。你在家庭裏面,大家也說和諧,當有一個人不和合,家裏面有一個人生病了,就好像整個家庭都病了,大家也會擔心。所以昨天晚上小雪的故事,小雪母親現在的自豪,是因爲小雪的努力;小雪的成就,是因爲她母親的慈悲和不放棄。所以說所有的事情,也都是由因緣和合之後才能成功的。
假如將來你成爲一位領導,你要下面的人去服從你,或者你要服從別人去做事情,這需要領導的人有方向,你要明白一切也是因緣和合的。香港現在有一個新的法律,我們去超市,如果要拿塑料袋,每個要付5毛錢。爲什麼呢?因爲北極熊的生存受到了影響,我們的話題就是在講地球暖化的現象。地球暖化的現象實際上是與我們在超市拿塑料袋是有關系的。當你能夠認識到塑料袋與地球暖化的關系,乃至到北極熊的生存受到威脅,或是我們國家的水災、風災,原來跟我們使用塑料袋有關系,你就會很自覺地拿你自己的袋去超市買東西。這裏跟大家解釋的是,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有些是明顯可以看到的,有一些並不是很明顯,可是肯定是有關系的。隨著我們現代科技越來越進步,我們看到世界上因緣的關系越來越遠了。所以佛陀說:“一粒谷中藏世界。”從一粒谷裏、一朵花裏你就可以看到整個世界。這就需要心靜和有洞察力才能看到。我們要明白這個緣起的世界,還要得到統理心。我們要學會了解和尊重個人背景的不足,有的人背景是比較幸福的,有的人背景是比較困難的。背景幸福的人並不一定幸福,爲什麼呢?一朵在溫室裏面長的花,是經不起風雨的。我們在…
《禅修指導二(衍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