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爲善最樂(李焯芬教授)▪P3

  ..續本文上一頁非常愛自己的子女,有時還幫孩子做功課哩。他父親下班回來就問他:今天老師有什麼作業給你?小孩就給爸爸講:噢,老師讓我寫一篇報告,講講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怎麼引起的?父親就講:嗨,這個還不容易,那是德國打荷蘭引起的。媽媽正在廚房做晚飯,聽到以後就大聲地說:不對,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起源于南斯拉夫的薩拉熱窩,因爲當地有個王子被人刺殺而引起的。我估計在座如有學曆史的同學都知道,媽媽講的是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于1941年,是南斯拉夫的薩拉熱窩出現了這個刺殺事件引起的。但是,那個爸爸聽了就很不是味兒,很惱火地對媽媽說了一句:孩子可不是問你,是問我呢。這個媽媽受了委屈,很不開心,也光火了,就“嘭”的一聲把廚房門關起來了,沒過幾秒鍾就乒乒乓乓把碟子摔在地上。小孩看到父母吵架很不開心,就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爸爸不要再講了,我現在知道戰爭是怎麼引起的了。生活裏的一句話,都可能會引起一些不愉快的事。佛教的慈悲如果能在整個世界中傳播開來,那你看我們可以構建多和諧的一個社會,多和諧的一個世界啊!

  回頭再講“爲善最樂”這個題目。其實,生活裏有不少的機會,讓我們做能力所及的一些善行。下面就是一個例子:

  我們小區裏面有個小女孩,我們就叫她小花吧。小花是個很可愛的小女孩,才七八歲,很不幸她的健康出現了一些毛病,大夫發現小女孩身上長了一個腫瘤,要到醫院裏去做叁個月的化療。做化療會對身體造成不小的傷害,其中一個後果就是頭發脫落。小花出院時瘦多了,當然健康會慢慢恢複過來,最可怕的是原來她有一頭黑黑的頭發,現在差不多都掉光了。一個漂亮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光頭的小女孩,心裏頭肯定是很不好受的。她可以用她的聰明才智,加上努力補課,把功課追上來。不過當她想到自己每天要頂著光禿禿的頭到學校去,就感到非常難受。她的班主任知道了她有這個病,也知道她做了化療,頭發都掉了。就在小花回來學校上課前幾天,老師給班上的同學們布置了一個任務,說:我們下個禮拜開始,有個新的學習課題,要認識各種各樣的帽子,每位同學回去都戴一個帽子回來,希望我們大家好好的研究一下,不同的帽子和它的生産啊、材料啊、設計啊,我們都要好好學習一下。到了禮拜一,小花回來了,她離開學校已經叁個月了,回到學校進校門時還是有點猶豫,不敢進去,她擔心人家會怎樣看她,她也不敢光著頭進來,她戴上了一頂帽子。可是當她來到班上看到,每位同學都戴上了一個帽子,而且帽子五花八門,各種的式樣都有。小花戴的帽子看起來普普通通,沒有什麼特殊,也沒有人注意她。這樣一來,好像沒有什麼在障礙著她跟其他同學見面,她可以很輕松地跟別的同學一起玩、一起共同學習,就像以前一樣。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小花慢慢也忘記了自己戴上了一頂帽子。同時呢,她的同學們也忘了。

  我再說一個善行的小故事,也是很容易做到的,某年的一個夏天,高考放榜了,大學很快要開學了,新同學們要趕去報到。一個男孩也因此坐上了南下的火車,他是一個來自河南農村的學生,他考上了廣東的中山大學。這位農村的孩子,頭一次出遠門,頭一次坐火車到遙遠的南方去,圓他的大學之夢。他坐在火車上,對面的位子上坐了一位母親和她的小孩。夏日的火車上,非常的悶熱,氣溫也很高。那個男孩感到很口渴,很想喝點水或汽水。火車上也提供飲料和一些方便食品,乘務員正沿著車廂走來叫賣,方便面啊、健力寶啊、礦泉水啊。我想在座的很多同學都喝過健力寶,健力寶是廣東出産的飲品。那個男孩也聽說過,電視上的廣告也看過,當年沒錢買,現在反正馬上要成爲大學生了,家裏給了一點錢,可以嘗一嘗這健力寶了。他就付錢買了一瓶罐子裝的健力寶。他想品嘗一下這健力寶到底是怎麼回事。他看了一下那汽水罐,拿到手上看來看去,看到有個拉環在汽水罐的上部,但他不知道怎麼把這個罐子打開。他是個偏遠山區農村的男孩,平生連汽水罐都沒拉過,不懂得如何打開罐子。只見他從背包裏拿出一把水果刀,想用水果刀把這個健力寶的罐子打開,當然開不了,只好放下瓶子,沒辦法了。對面那個媽媽看在眼裏,她就喊那個小孩:小寶,你把我們行李箱裏的汽水罐拿出來,媽媽想喝。小男孩小寶就說:媽媽,你剛才才喝過礦泉水,現在又渴了嗎?媽媽說:聽話,快點。小寶于是伸手去行李箱裏拿出汽水罐來給他媽媽,不是健力寶,是其他的。她的眼睛就盯著那個拉環,把手放在那個拉環上,然後偷偷看看對面那個男生,看到他正看著自己的汽水罐。她于是就用手指一拉,拉開這個汽水罐,汽水罐打開了。沒多久,那個男青年也把他的健力寶打開了。媽媽就笑了一下,把那瓶汽水放下,其實她不是很口渴。很多年以後,我們這個大學生還記得這件小事。他很感恩這個善良的媽媽,她爲了不讓他難堪,沒有直接教他如何去拉開健力寶汽水瓶的拉環,她只是用一種間接的方法,來幫他學會了這個開瓶的過程。這就是說:你可以用一種很善巧的方法,來幫助別人、方便別人。不一定要很張揚、很高調地去幫助別人,如果你能用一種很不起眼的方式來幫助別人,那效果可能會更好。她拉汽水瓶這個小小的善行,其實也啓發了這個男生日後更多的善行。他知道了將來怎麼很低調、很善巧地去幫助更多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佛教提倡這種低調的善行,幫助別人于無形。

  再說另外一個小故事,也是一種善行。一天,有一位女生的媽媽正在家裏清理雜物,家裏的電話響起來了,她接起電話,電話裏有個很粗魯的男人的聲音,“嘿,你家女孩在我的書店偷書了,被抓了,你快來領她回去,還要賠錢。”那個媽媽聽到這個電話,嚇了一跳,看一下,明明自己的女兒在旁邊做功課,怎麼會出去偷別人的書被人抓呢?肯定是打錯了!這位媽媽也是一位老師,她當時有點不高興,正准備給那個人說:你弄錯了,她不是我女兒。可她回頭一想,會不會是我自己的一個學生幹的?她可能不敢讓書店打到她家裏去,因爲父母肯定會很生氣,所以打到我這裏來呢?這位當老師的媽媽想了一下,于是就問清楚那家書店的地址,然後跑過去看一看。她到了那家書店,看到一個大概十來歲的女孩,哭得很厲害,旁邊有個書店的服務員正在罵她,挺可憐的。這位媽媽看到這個情況,就把這個哭著的女孩抱到身邊,跟服務員說:我是她媽媽,你有什麼事就跟我說吧。服務員一邊罵一邊說:你欠了我們多少錢多少錢的書款。媽媽付清了欠款,領著哭哭啼啼的女孩回到自己的家中,幫她清理好,讓她休息了一下,吃點兒點心。她也沒問什麼,也沒說什麼,女孩走的時候這位母親只說了一句:阿姨這裏有好多的書,歡迎你隨時來看書啊!那個小女孩就走了。好多年以後,媽媽早就忘記了這件事。有一天晚上,有人來敲門,門打開了,有個穿著很光鮮、很漂亮的大女孩,拿著一大包禮物。這位老師于是問:你找誰啊?女孩說:老師,你可能記不得了,我就是當年那個偷書的女孩,我現在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不過我還銘記著當年你救我的事,我現在出來工作了,一直以來都非常感恩你,今兒專程來感謝你。媽媽這才記起了,就招呼她坐下來喝茶。媽媽打趣地問她:如果當年我沒來書店,你也不是我女兒,那我不來,你會怎麼樣呢?那個女孩就非常憂郁地說:我當時肯定會非常困難,說不定會想不開,做出傻事來也說不定,我真的很感念你,盡管多年不見,我心中還是想叫你一聲——媽媽。大家看,這也是一個機遇,一個做善事的機會啊。生活裏總有各種善行的機會。

  這裏再說一個關于音樂會的故事吧。這個故事發生在歐洲,某個歐洲的大城市來了一位音樂家,一位女的鋼琴家,她准備開一場演奏會,在她的宣傳單上,寫了幾個大大的字:某某女鋼琴家是李斯特的女學生。大家知道,肖邦、李斯特都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當時在歐洲,李斯特是非常有名氣的鋼琴家,既然是他的高足,肯定也很有水平了,人家也願意買票來聽這個鋼琴音樂會了。可是呢,實際上這個女鋼琴家根本不是李斯特的學生,而且連李斯特的面也沒見過。她爲什麼要冒名頂替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呢?大家心裏都明白,她是爲了多賣票,多打開她的生存渠道。世界上的事情也是蠻巧的,誰知道就在她開音樂會前,李斯特也剛好來到了這個城市,並剛好住在同一個飯店裏面。有人于是來告訴她:你的老師李斯特來了,他就住在什麼什麼房間。這個女鋼琴家心裏頭非常不安,怕李斯特看到她這個海報,來揭穿她的謊話,那就不好了。她爲此非常煩惱,爲了息事甯人,她只好到李斯特那裏“自首”,一邊哭著,一邊要求他原諒。李斯特本來不知道這件事,弄清楚以後,並沒有罵她,只是很和氣地跟她說:你能不能把你准備在音樂會上演奏的樂曲彈一次,讓我聽聽,好不好?那個女鋼琴家沒辦法,就演奏了一遍。李斯特聽了後,非常認真地指出:這裏可以改善一下,那裏還可以做得更好,並且給她示範,彈完以後,李斯特就跟她說,好了,我已經教過你了,你現在是我的學生了,你可以堂堂正正地說,你是李斯特的學生了。而且,你開音樂會的時候,我還可以幫你同臺演奏一曲,如果你的節目表還沒印出來的話,還可以加一首樂曲,我幫你演出。女鋼琴家聽了以後非常非常感恩,感動到說不出話來,李斯特作爲一個著名的鋼琴家、音樂家,他做人是非常寬容的,這在音樂史上好多人都知道。當年肖邦在波蘭熬不住了,要從波蘭逃難到巴黎,也是由于李斯特的慧眼識英雄,大力推薦肖邦,肖邦後來才能揚名歐洲,變成世界有名的大音樂家、作曲家,這也就是李斯特寬容的特點。我們很贊歎這種寬以待人的善行。

  這裏再給大家分享另一個小故事。某天,在大海之濱,前一天剛下過暴風雨,暴風雨後的這個早晨…

《爲善最樂(李焯芬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