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道啊?貪多者在餓鬼道,嗔心重者,在地獄道,愚癡心重者在畜生道,是不是?所以這個輪回,其實就是一面鏡子呀,你知道這個修仙道的人,修道者,都向往到天界去,但是天界不是聖地,你知道人生到天界去有什麼結果嗎?我有很多朋友都是從天界,享受完天界的福報之後下來的,多了一個共同的特色,叫做無記性,聽得懂無記性叁個字嗎?就是呆呆的。爲什麼?到天界去,無所用心,就是在那裏享受福報。在地球上也有天界你相信嗎?美國的夏威夷就是天界,每天兩次下午下毛毛雨,然後每天可以看到彩虹。我有一段時間在美國夏威夷大學當客座教授,學校給我租了一個套房在Waikiki 旁邊一個大樓,17層的大樓,每天看著Waikiki,對面就是Diamond Head就是那個鑽石山的火山,美得不得了,我住了一陣子就發現不得了,這裏是天界呀。
天界很危險,爲什麼?無所用心,每天享受,每天到Waikiki的海灘去遊泳,然後享受日光浴。所以慢慢那個心就鈍化了,遲鈍了。享受的日子會讓人的心靈鈍化,所以天界下來的人,你看他普遍會有一個習慣,爲什麼?丟叁掉四,忘了雨傘,忘了皮包,忘了鑰匙,常常有這個毛病,這個都是天界下來的,忘失正念。
我家的師傅養了一只小狗,叫做阿美。這個小狗你知道福報多大嗎?我們有時候忙叁天洗一次澡,這個阿美一天要洗叁次啊。然後我們帶它去,我們家附近就是臺北一個很大的廣場,帶它去散步——遛狗,如果說我家的師傅注意到別的小狗去打招呼,他馬上吃醋,嗚嗚叫,平常不叫,你要關心別的小狗它就叫,你看那個醋性多大!臺灣很多電視都有佛教的師父們講開示的節目,我們看到很好的開示,就叫:阿美啊,過來聽!它好,過來看一看,扭過頭,走了。我家裏師傅說要秀阿美的照片,我不確定我有帶來,還是專心把話講完吧。如果今天沒有帶它出去遛,它生氣,生氣它就做一件事情。因爲我家佛堂的中央,就是佛像的前面一個客廳蠻大的,就有一個蒲團。它知道那個蒲團是我們家最神聖的位置,修法的地方,它就跑到蒲團上面小便,讓你生氣。我們一回家,它知道做錯事了,它趕快躲到洗衣間,躲在洗衣間讓我們就這樣罵不到它,這個阿美是我的師父之一,因爲我發現,所有的我生命中可以出現人性的弱點,在阿美的身上都有。這話只講對了一半,更正確講說,阿美所有的缺點我都有,這表示什麼?在六道輪回裏面,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業就是你的習氣呀,你說作爲一條狗,狗的習氣都還在,它根本就忘了它現在是“狗演歲月”,它不知道它是狗,它覺得它還是王子:你就是應該伺候我,你一天伺候我洗澡叁次是應該的。所以在六道輪回裏面,其實我們的心有的時候一天之中在六道裏面跑了好幾次,所以我可以確定阿美是天界下來的,所以天界的福報還沒有用完,因爲天界一點點福報到人間就用不完哪,何況到畜生道呢?所以如果你們家裏有寵物,要常常跟它說“叁皈依”,要常常跟它講佛法。你別以爲它聽不懂,你常常放佛, 法給它聽,比如說有什麼用功的機緣,你就是要跟它講,它一不小心就會開悟。
這是我們談到六道輪回,希望大家要從這個地方——我覺得我們現在講佛法,最近不談輪回了。可是我覺得與其把輪回看成是死後的事情,不如我們從輪回當中去解意:在這個當下,我的心在哪兒?你們知道有一個冰山的理論嗎?冰山浮在海面上只有七分之一嘛,我這個輪回就是這麼一回事。我們現在在人間做人,可是我們潛意識裏面,可能另外七分之六的東西,可能是有很大的程度是地獄道的,或者是餓鬼道的,或者是畜生道的。你不覺得我們每回一生氣的時候,就變了一個人,爲什麼?因爲地獄道那部分出來了,因爲這個冰山就動了,一會兒那個地獄道就蹦出來,一會兒畜生道又蹦出來了,其實我們的生命不單純。所以禅宗的一個修行最直截了當的方面就是說,我也不必要急著看冰山底下有什麼東西,我就是只要一個念頭一起來,我就照它一下。懂我的意思嗎?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碰到起心動念嘛,我們要問,我的八識心田——用唯識宗的話說,我們的八識心田裏面,到底多少的煩惱在那個地方?我反正是只要是這個念頭一出來,這個叫異熟業現行,這個東西一起現行,就照你一下,聽的懂嗎?
營員問:什麼叫照啊?
遊祥州教授:照,觀照的照啊,明海法師那個照明的明啊。明,以明來破無明。明相應觸,那個明,起來就照它一下。你們知道這個人的煩惱有一個特質嘛!叫“見光死”,就是因爲我們那個明,明就是光,就用那個明照它一下:“這個煩惱起來了,我知道,我又動了一個貪念了,要小心呢,一個念頭就是一個輪回。我有一個同事,他有叁個小孩,最小的那個孩子有一天晚上九點多,同學打電話,說是生日,要去卡拉OK慶祝一下,這個孩子就出門了。晚上11點多,媽媽接到電話,說這個孩子正在送往醫院,非常緊急,到醫院的時候,這個孩子已經死了,爲什麼?因爲他去卡拉OK,那一桌,在打架,這個孩子出于好意,就跑去勸架,結果亂刀之中,他被刺了一刀,就走了。你看看,一個念頭就是一個輪回,他的生命就走到另外一個輪回去了,你懂嗎?所以起心動念要很小心,起心動念就是我們做功夫的時候,這時候回來再講一句話——爲什麼要強調生活禅?因爲我們生活中,很多念頭,有很多的企圖,有很多的活動,每一個念頭一起來,我們就做一個功夫,觀照它一下。所以爲什麼《心經》的法門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深般若,不是淺般若,行深般若波羅蜜的時候,哇!照見五蘊等一切法皆空。五蘊就是我們的身體,第一個是色蘊。爲什麼叫“色即是空”?因爲色是緣起的,緣起的法,都是無自性啊,無自性簡稱爲空啊!什麼叫“照見五蘊皆空”?看到這一切的一切,我們的色蘊——身體;我們的受蘊,就是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想蘊,就是我們的知覺;我們的行蘊,就是我們的意志行動;我們的識蘊,就是我們理性的活動。這一切都是緣起的,緣起的法,是沒有自性的,緣起的法,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人在那個地方,回歸到這個緣起觀,在緣起中,行以中道,然後就度一切苦厄。
我們很多生命中的苦惱會不斷地增長,這是我們遠離了中道。那我們要行以中道,就“心無挂礙”了,就“究竟涅槃”了。所以同學們知道這裏面的連接嗎,從明相應觸到我們念念之中每一個念頭當下,用明相應觸去照,照我們的六根對六塵的每一個境界、每一個當下。然後就在那個地方,每一個當下都是解脫的契機。什麼叫解脫?不要把解脫這個字神秘化,也不要把解脫這個字弄得很玄。解脫,就是那個原來被綁住的東西,現在不能綁你了,那個繩子解開了,這個叫解脫了。我們在生活中,被很多錯誤的觀念擋住,被很多不好的習慣擋住,現在從那些錯誤的觀念,從那些不好的習慣裏面,我們解放出來,那也叫解脫啊。因爲在廁所常常看報,所以常常便秘不解脫。這樣就上廁所不要看報,前面十分鍾專心辦事,然後從此便秘沒有了,這就是解脫。所以解脫,不要一次大解脫,我們就慢慢地,漸次、漸次、漸次在日常生活裏面,從一些錯誤的習慣裏面,從一些錯誤的思想裏面,不斷、不斷地得到糾正,漸次、漸次地解脫。最後沒有什麼好解脫,那叫大解脫,這是自然現象。所以我覺得,咱們今天早晨講的生活禅是真正把佛法修行的本質講到最核心的地方了。可是你知道人的習慣是什麼?一個東西講得很神秘,你就崇拜它。所以臺灣流行說“和尚不作怪,信徒不來拜”,告訴你,碰到不作怪的師父是福氣啊,宗教界一個最糟糕的現象是只要你敢裝模作樣,一大堆的人等著被你騙,所以爲什麼很多宗教欺騙的弟子很多啊。
我們來到柏林寺,這是一個正法的道場,是一個教導人們正知正見的道場,是一個不作怪的道場,是在日常生活用平常心修道的態度來修行的道場。我有時候碰到一些學生,過去路走錯了,要改,感覺好難好難,好辛苦。所以同學們福氣呀,一踏進來就是一個正道、正門、正路,你省掉很多岐路。
我再把重點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想跟大家談一談臨濟宗裏面的一些很重要的開示。臨濟禅師,他有這樣幾段話,他說:“你一念心歇得住,若坐菩提樹;你一念心不能歇得住,或坐無明樹。”你看,菩提就是覺,無明就是不覺,所以你一念心,一念心是什麼?一念的無明之心哪,妄心哪,顛倒的心,歇著,放得下來,你當下就是坐在菩提樹下,當下就是坐在金剛座,當下就是開悟的大契機;如果這一念心不能歇得,你就是無明樹。你看,這個還是我們剛講的,明相應觸,無明相應觸。你明相應觸,當下就是在菩提樹下,隨時都是開悟的契機;你無明相應觸,在在處處你都在無明樹下,顛倒妄想。你若歇得,就是清淨法身,清淨身,你一念不生,就是上了菩提樹,不生什麼?不生貪嗔癡慢疑的習氣,叁界神通變化,法喜禅悅,身心自在。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話:“佛法無功德,只是平常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一樣”,這裏講到上廁所的事情,這不是我一個人講上廁所,在殿堂裏面,這個臨濟祖師都是講上廁所的事,小便也是一樣,千萬不要憋尿,不能憋尿,憋尿就會有膀胱的問題,所以小便這是我們身體很棒很棒,才有可能,要小便了,知道該去小便,我們身體是有很完美的系統的。
“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有睡意了,就去睡覺,不要撐著。“愚人笑我,智乃知焉”愚蠢的人說:“哎呀,你這叫什麼修行,你這不是很平常的事嗎?”可是有智慧的人知道,這是對的。古人雲“向外作功夫,總是癡頑漢。你且隨處作主,立處皆真”,“立處皆真”你在哪裏,哪裏就是修行的地方,哪裏就是真理現前的地方,這話多明白啊!
我們再看趙州禅師,我們來到趙州禅師這個觀音禅院,僧…
《禅茶一日(遊祥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