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真的,只是一個假相、影子,這種提醒是悲心。回自向他有慈悲心在裏面,慈能予樂,悲能拔苦,不願衆生苦,不忍盛教衰,然後毅然地承當起責任與義務,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這才是佛教徒,當然不應該摻雜個人的得失,這需要一步一步地來。
第四是回邪向正。佛教講不符合叁法印的都不是佛法,叁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不知道叁法印不是佛教徒,至少不是好的佛教徒;知道了叁法印,即使不是佛教徒,也會知道什麼是佛教,什麼不是佛教。現在很多附法外道打著各種非常漂亮的招牌出現,包括*輪功,有個人曾去我那裏,試圖說服我*輪功是佛法、氣功是佛法,我告訴他絕對不可能是,這個原則必須維護。曆史的長河中,往往假貨比真貨更有號召力,尤其是現在,假冒僞劣産品太多,打假的原因是假貨已把真的給侵害了。有場模仿相聲演員馬叁力的表演,只聽音聲不見面孔,連馬叁力本人共叁位,結果評判真的把馬叁力排在了第叁位,這不可笑,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回邪向正就是不用錯誤的知見、錯誤的價值觀念、錯誤的思維觀念,這就是佛法。所謂的叁教合一真是要不得,佛法就是佛法,不能用別的來替代。盡管在體性上是空的,但在相上該是什麼就是什麼。趙州禅師並沒有指鹿爲馬,只是讓人們的思維觀念面臨“吃茶去”時進行深深思索,然後突然開悟,原來“吃茶去”就是空性,這就是最好的下手處。還有說“佛是叁斤麻”、“佛是幹屎橛”、“祖師西來意是庭前柏樹子”等禅語都是空性,爲了引導我們,真是沒話可說,才用“吃茶去”代表。
要明白回邪向正,必須明白佛教不是什麼升官發財。“來時歡喜去時悲,空在人間走一回,不如不來也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這才是一種自在,再怎麼輝煌,最終也是消失。沒有這種感受,就不會有出離心,出離心的建立,就是讓我們感到人生的無常。有個人由于日子過得不好,曾講即便投生到富人家做狗也好,這是很糟糕的,可以懷疑的,但懷疑的目的是讓我們更有理性。哈爾濱有位居士,在大街上碰到一個所謂的出家人,就請他到家裏住了兩個多月,而居士家裏的肉他一點不客氣地就吃上了,那家人開始懷疑了起來,就把他給轟走了。這絕不是隨緣,結果是使他們認爲出家人都是假的。事實上,有很多是真的,但我們的眼神不好,往往按自己的經驗來判定都是假的。回邪向正就是一定要明白真正的佛法是什麼?否則不可能使錯誤的觀念得以改變,如果錯誤的觀念得不到改變,談佛法就毫無意義。
第五是回因向果。我們不能浪費我們的生命,必須擁有生命的現在,不失時機地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不斷積累成佛的資糧與功德。做功德不是上當受騙來做的,而是心甘情願、不執著地去做,這種做就是回因向果。從來就沒有白做的事情,而是找一種借口不去做,像有人對我講,佛教徒去做好事,而一些人在胡鬧,佛教徒是很傻的;我告訴他佛教徒並不覺得自己傻,如覺得傻就會很委曲,就會什麼都不做,一生就等于白白糟塌了。我們常常發現有很多人找借口不去做,不做是沒任何說服力,做才是真正學佛。必須努力改造自己,去六度萬行,要在現實生活中去做,或許這就是生活禅。
佛法本來無話可說,只有“吃茶去”,我喋喋不休說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否合適。
課堂提問
問:我有位親人當初爲了治病練了*輪功,結果身體有些好轉,通過大家的勸說他開始念佛,但身體又顯得不大好,于是産生了疑慮,請問法師我應該如何幫助他?
答:你應該問他:小孩子會不會長大,長大的人會不會老,老的人會不會消失,這是不是生活的規律?如果他能找到一個人不會老,練什麼功都行,你可以放棄信仰。真正不老的人是佛教徒,因爲佛教徒可以往生。
問:真假佛教徒如何區分?
答:首先看他說的是否符合叁法印,如果他說的與叁法印格格不入,他肯定不是佛教徒。其次看他的行爲,如果他的行爲與他的語言格格不入,他也不是佛教徒。
問:請法師開示隨緣和放任自流的區別。我爲了工作有很多應酬,喝酒就破了戒,不喝工作又幹不了,不知如何是好?
答:隨緣是智慧,放任自流是找借口、投機取巧,兩者之間是毫無關系的。隨緣是有原則的,隨緣不是隨便。在工作中,不是爲了自己,和別人喝一點啤酒,或者保持一個度而不使自己失態去喝點白酒,這是不得已的,因爲你畢竟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出家人。菩薩戒可以這樣界定,爲了衆生可以犯戒,爲了自己,絕對不可以犯戒。
問:我對佛法感興趣,又對從政有興趣,請問怎麼處理?
答:我沒有從政經驗,但我覺得對從政有志向,首先要真誠,要有良知。如果是不擇手段向上爬,將來還要對所做的事情負責,將來假設仕途中又産生失落與不平衡,就難以彌補,很劃不來。公平的競爭、真誠的競爭是很好的,但現實生活中不一定這樣兩全其美。希望你用智慧把兩者做得遊刃有余,當你智慧不足時,希望不要找借口,借口是很可怕的。
問:從隨順衆生的角度說,和稀泥的做法是不是有其合理性?
答:如果和稀泥的目的不是讓他改變觀念,那是可怕與可悲的。如果和稀泥是“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鈎牽”,先給他點好處,搞好關系,也是可以的,但最終的使命是要改變他。
問:請問法師對神不滅論有什麼看法?
答:佛法不承認神,不探討神不滅論。佛法不承認上帝能造萬物,只承認衆緣所生法,是其無自性,若無自性者,緣何又生法。
《學佛與思維觀念的轉變》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