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佛与思维观念的转变▪P4

  ..续本文上一页是真的,只是一个假相、影子,这种提醒是悲心。回自向他有慈悲心在里面,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不愿众生苦,不忍盛教衰,然后毅然地承当起责任与义务,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才是佛教徒,当然不应该掺杂个人的得失,这需要一步一步地来。

  第四是回邪向正。佛教讲不符合三法印的都不是佛法,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不知道三法印不是佛教徒,至少不是好的佛教徒;知道了三法印,即使不是佛教徒,也会知道什么是佛教,什么不是佛教。现在很多附法外道打着各种非常漂亮的招牌出现,包括*轮功,有个人曾去我那里,试图说服我*轮功是佛法、气功是佛法,我告诉他绝对不可能是,这个原则必须维护。历史的长河中,往往假货比真货更有号召力,尤其是现在,假冒伪劣产品太多,打假的原因是假货已把真的给侵害了。有场模仿相声演员马三力的表演,只听音声不见面孔,连马三力本人共三位,结果评判真的把马三力排在了第三位,这不可笑,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回邪向正就是不用错误的知见、错误的价值观念、错误的思维观念,这就是佛法。所谓的三教合一真是要不得,佛法就是佛法,不能用别的来替代。尽管在体性上是空的,但在相上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赵州禅师并没有指鹿为马,只是让人们的思维观念面临“吃茶去”时进行深深思索,然后突然开悟,原来“吃茶去”就是空性,这就是最好的下手处。还有说“佛是三斤麻”、“佛是干屎橛”、“祖师西来意是庭前柏树子”等禅语都是空性,为了引导我们,真是没话可说,才用“吃茶去”代表。

  要明白回邪向正,必须明白佛教不是什么升官发财。“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不如不来也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这才是一种自在,再怎么辉煌,最终也是消失。没有这种感受,就不会有出离心,出离心的建立,就是让我们感到人生的无常。有个人由于日子过得不好,曾讲即便投生到富人家做狗也好,这是很糟糕的,可以怀疑的,但怀疑的目的是让我们更有理性。哈尔滨有位居士,在大街上碰到一个所谓的出家人,就请他到家里住了两个多月,而居士家里的肉他一点不客气地就吃上了,那家人开始怀疑了起来,就把他给轰走了。这绝不是随缘,结果是使他们认为出家人都是假的。事实上,有很多是真的,但我们的眼神不好,往往按自己的经验来判定都是假的。回邪向正就是一定要明白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否则不可能使错误的观念得以改变,如果错误的观念得不到改变,谈佛法就毫无意义。

  第五是回因向果。我们不能浪费我们的生命,必须拥有生命的现在,不失时机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断积累成佛的资粮与功德。做功德不是上当受骗来做的,而是心甘情愿、不执著地去做,这种做就是回因向果。从来就没有白做的事情,而是找一种借口不去做,像有人对我讲,佛教徒去做好事,而一些人在胡闹,佛教徒是很傻的;我告诉他佛教徒并不觉得自己傻,如觉得傻就会很委曲,就会什么都不做,一生就等于白白糟塌了。我们常常发现有很多人找借口不去做,不做是没任何说服力,做才是真正学佛。必须努力改造自己,去六度万行,要在现实生活中去做,或许这就是生活禅。

  佛法本来无话可说,只有“吃茶去”,我喋喋不休说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否合适。

  课堂提问

  问:我有位亲人当初为了治病练了*轮功,结果身体有些好转,通过大家的劝说他开始念佛,但身体又显得不大好,于是产生了疑虑,请问法师我应该如何帮助他?

  答:你应该问他:小孩子会不会长大,长大的人会不会老,老的人会不会消失,这是不是生活的规律?如果他能找到一个人不会老,练什么功都行,你可以放弃信仰。真正不老的人是佛教徒,因为佛教徒可以往生。

  问:真假佛教徒如何区分?

  答:首先看他说的是否符合三法印,如果他说的与三法印格格不入,他肯定不是佛教徒。其次看他的行为,如果他的行为与他的语言格格不入,他也不是佛教徒。

  问:请法师开示随缘和放任自流的区别。我为了工作有很多应酬,喝酒就破了戒,不喝工作又干不了,不知如何是好?

  答:随缘是智慧,放任自流是找借口、投机取巧,两者之间是毫无关系的。随缘是有原则的,随缘不是随便。在工作中,不是为了自己,和别人喝一点啤酒,或者保持一个度而不使自己失态去喝点白酒,这是不得已的,因为你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出家人。菩萨戒可以这样界定,为了众生可以犯戒,为了自己,绝对不可以犯戒。

  问:我对佛法感兴趣,又对从政有兴趣,请问怎么处理?

  答:我没有从政经验,但我觉得对从政有志向,首先要真诚,要有良知。如果是不择手段向上爬,将来还要对所做的事情负责,将来假设仕途中又产生失落与不平衡,就难以弥补,很划不来。公平的竞争、真诚的竞争是很好的,但现实生活中不一定这样两全其美。希望你用智慧把两者做得游刃有余,当你智慧不足时,希望不要找借口,借口是很可怕的。

  问:从随顺众生的角度说,和稀泥的做法是不是有其合理性?

  答:如果和稀泥的目的不是让他改变观念,那是可怕与可悲的。如果和稀泥是“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钩牵”,先给他点好处,搞好关系,也是可以的,但最终的使命是要改变他。

  问:请问法师对神不灭论有什么看法?

  答:佛法不承认神,不探讨神不灭论。佛法不承认上帝能造万物,只承认众缘所生法,是其无自性,若无自性者,缘何又生法。

  

  

《学佛与思维观念的转变》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