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早晚課內容講解

  明海大和尚早晚課內容講解

  

  7 月 20 日

  今天早上,我講幾點關于早晚課的基本知識:就是我們爲什麼要做早晚課,怎麼樣做早晚課以及早晚課的內容。

  先講第一個問題:爲什麼要做早晚課?這裏面有些原因是可以非常明確地用語言表達出來,也有一些原因不好用語言表達,它要經過實際的體驗來領會。早晚課是出家人在寺院裏修行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我覺得,對出家人的生活來說,早晚課是必要的,必須的。在家學佛的人也可以有自已的早晚課,而且早晚課的時間、內容、方式都可以靈活掌握。

  出家人的早晚課一般要在寺院裏面集體做,集體做早晚課在一個團體的生活當中有多種作用。

  第一個作用就是可以使人精進。寺院裏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上早課,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我們這裏是四點半,有一些寺院是叁點半,夏天可能不覺得怎樣,冬天就非常冷。所以出家人要早起,不能睡懶覺,這對每一位師父都是一個約束。這種約束是通過早課的製度,通過集體課誦的形式形成的,不需要特別地有人去督促。

  有一句俗語,“早起的鳥有蟲吃”。那麼早起的人呢?早起的人在心理上有優越感。有時候我們早上起來念完經,吃完飯,天還是黑的,一般很多人還在睡覺呢。春夏天,雖說天亮得早,人們不一定起得早,但我們還是早起,這時能聽見春天的鳥鳴,看到滿天的繁星,能夠感受到大自然,感受到宇宙生命的運行,心理上有一種健康的優越感。這不是傲慢,而是于身心有益的優越感。早晚課能督促我們早起,使我們不懶惰,在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信心,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有時候早起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冬天很冷。你會想再睡一會,再躺一躺,覺得很累。我們的老和尚曾經說過,一聽到打板的時候就應該“騰”一下起來,這才是正確的。你在床上多躺幾秒鍾,幾分鍾,在人生的路上可能就因爲這幾秒鍾、幾分鍾,把事情耽誤了。所以在早上起床就體現出精進,體現出生活的態度。抓緊時間,珍惜每一分鍾,在團體中養成自律的、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早晚課的直接作用。

  第二點作用是使我們能夠自利利他。在出家人的生活中,通過做早課晚課,一方面誦經自修,另外一方面也是利他,就是爲世界、爲衆生祈禱、祈福。現在我們一般不太容易理解,說爲別人祈禱,有用嗎?有那種力量存在嗎?在一個比較完整的社會中,總有一些人以宗教的形式在祈禱,比如佛教誦經,念誦咒語。它在無形之中能夠改善人們生活的氛圍,營造另外一種生態。祈禱所念誦的經文和咒語,有其特定的內涵,通過出家人集體的禱告,確實能夠産生超越我們想象的力量。這一點,也有人試圖用科學的方法去證明。其實既使沒有科學的方法來證明,它也是事實。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我們知道近代物理學認爲一個物質的結構具有波粒二像性。一個事物的存在,普通人多半會注意到它的粒子性。因爲粒子的特性是可觸的、可見的,比如說一個個的固體。另外一個特性是它的波動性。一切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而分子又由原子構成,原子由電子,質子構成。這些微粒總是在不停地運動著。我們觀察這個茶幾,看起來它是沒有動,可是它內部的電子質子沒有停過,一直都在運動。它們的運動就在環境中形成一種波。這就是說每一事物包括人在內,在這個世界中的存在,除了所占的空間,從微觀粒子這一層面來講,它每時每刻還在向周圍傳達一種波動,一種震動。我們早晚課誦念經就是通過一種聲音,還有每個人的心力,向世界傳播一種波動。這種波動是一種和諧的力量,能給世界帶來吉祥和安甯。

  語言的力量也很強大,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叁個完全一樣的碗或杯子,裝進條件完全一樣的剛蒸熟的米飯。你每天對第一碗米飯說,“我喜歡你,我謝謝你”;對第二碗米飯說,“我討厭你,笨蛋!”;然後呢,對第叁碗米飯不理它,也不罵它,也不贊美它。過了一段時間,人們發現,這叁碗米飯出現了不同的情況:被贊美的那碗米飯發酵了,就像釀酒一樣,微微地帶點酸味,帶點香味。每天被罵的那碗發黴了。那個不被理睬,漠然視之的米飯是什麼情況呢?你們想的可能是在發酵和發黴之間,可是事實上,它比發黴更糟糕,它發臭了!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第一,說明人的語言本身有力量。既使你說“我感謝你”不是真心的,沒關系,你就說我感謝你,它同樣能産生正面的力量。語言的這種力量是人類在長時間的集體文化中約定俗成的。在這種習俗的符號裏面,我們看見感謝兩個字就很高興,看見笨蛋就不高興。第二點說明人的心是有力量的。它有一個物質力量,可以改變事物; 第叁點說明對一個東西最糟糕的態度是不理它。大家想一想,我們從小到大,父母或者老師有時候跟我們說好聽的,有時候也罵我們笨蛋。那麼,老師或是父母以愛心罵我們的時候還是不錯的,最糟糕的是根本就不理我們。一個人如果長期生活在缺乏關心和愛護的環境中,他的生命就會慢慢地枯萎了,生命的活力和快樂也會漸漸地流失。現代的社會中,憂郁症,心理疾病越來越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生活的壓力,競爭的壓力很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冷漠了。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更主動地去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傳遞出一種樂觀積極的生命訊息,傳遞出一種和諧慰藉的生命波動。

  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暫時不理睬一個人也是一種智慧的行爲。在佛教裏面有個故事,釋迦牟尼佛臨去逝的時候,僧人們問佛陀說:“您老人家去逝之後,如果在僧團裏出現特別糟糕的比丘,應該怎麼辦呢? ” 佛陀說:“默擯之。 ” 默就是沈默的默,擯就是排斥的意思,擯棄的擯。以大家都不理睬他的方式,來教育他,使他發生改變。你們看看,佛陀的智慧就體現出來了,他不是說如果有比丘不聽話,我們大家一起罵他。那好,可能他更得意了。當然對有一些人,大家批評他,他說好好,我改我改。但是有的人則會想,好吧,你們罵吧,這就形成了一種對立。

  早晚課的誦經祈禱,當然不是罵,它是贊美,是祈福。這種力量是真實存在的。雖然出家人表面上沒有實際做什麼勞動,但是他早晚的課誦,能給世界 , 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安甯,帶來吉祥。這是早晚課的第二個作用。

  第叁個方面就是能夠和其他生命溝通交流。在早晚課誦時,我們念誦佛菩薩的名號,念誦經文咒語。前面我講到,語言是一種信息,它一方面是表意的,另外一方面也通過文化的認同和集體的約定俗成,傳達一種力量。佛教的一句佛號、菩薩聖號、咒語,所蘊含的力量,比“我喜歡你”,“我感謝你”,要大得多。因爲在佛教的世界觀裏,它的時間比現在人類科學能認知把握的曆史要長。我再打一個比喻給大家講一講,比如說你要去大學裏辦一件事,如果手上拿著校長親自寫的條子“請各部門,關照某某同學”,那麼你肯定很順利。但是你離開這所大學,到別的地方,比如說到柏林寺吧。還拿著這張條子,來報到、安排住宿,就行不通了。在柏林寺你要找負責的師父幫你安排。那麼我們念佛念菩薩的名號呢,它可不是在一個學校的範圍,在一個寺院的範圍,在一個國度的範圍起作用。它是在整個宇宙,在整個生命存在的範圍跟所有的生命宣告,說觀音菩薩是我師父。觀世音菩薩也好,阿彌陀佛也好,他們是在一個遠遠超出于寺院、學校和國度,在一個無限廣闊的生命世界中,普遍受到大家的尊崇,受到大家認同的一種力量。所以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皈依,就相當于是向所有的生命宣告阿彌陀佛是我師父,觀世音菩薩是我師父,我是他們的徒弟。這個世界裏不太和諧的、調皮搗蛋的那些生命,馬上恭敬你了,哎,你有什麼事?我們能幫你辦什麼?所以說,念佛號,念菩薩名號,有很大的作用。當然注意啊,這是打比方說的,我的解釋是比較通俗的,而且只是從一個層面,當然遠遠不止我說的這個層面,還有其他的層面。

  我們在早晚課還要念經,念咒語。咒語是印度梵文,裏面也有很多佛號,菩薩名號,還有很多內容是我們不能理解的。假如說是佛號,菩薩名號,就相當于說佛菩薩是我師父,但那些不是佛菩薩名號的部分相當于是什麼呢?有一些就像宇宙裏的一種秘密口令。我們一念,啊,所有的門都向我們敞開了。當然所有的門,最重要的是我們心裏的門,都打開了,這是念咒的作用。

  第四個是促進健康的作用。做早晚課,站著念誦,是按照一定的方法規矩來進行的。如果方法得當,有利于保持身體的活力和健康。具體的方法下面會詳細講解。

  爲什麼要做早晚課講完了,現在講怎麼樣做好早晚課。

  對各位來說,現在在柏林寺做早晚課,有很多不適應。特別是這些咒語,字也看不懂,也聽不懂。首先,你們不要著急去弄懂這些咒語的意思。如果它真有一個簡單的意思,它的力量也許就沒有那麼大了。正是因爲它的含義不好用語言直接地诠釋,所以古代人沒有翻譯過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殿的時候,你們站在那兒聽就好了。不要著急,放松地站著,只把注意力放在耳根上,聽這個聲音。特別是在萬佛樓,那麼多人共同發出的聲音,讓你的身心跟它一起去共鳴,感受在那個環境下産生的那種氛圍,那種震動。短時間內掌握不了功課的營員可以這樣體會一下。

  在殿堂裏面,我們站立的姿勢(示範):腳是八字形的,前面兩腳尖相距是八寸,後面兩腳跟是兩寸。身體不太好的人,腳可以稍微站開一點。然後注意你的重心一定要落到腳上。重心落到腳上,全身會放松。合掌要適度,兩手不要使勁壓著,但是也不要松懈,不要垂下來,也不要頂到嘴上去。眼睛的余光能看到無名指。最重要的是要放松肩部,我們一合掌,肩或背容易緊張。

  放松不是松松垮垮,它有一個感覺,好像身體中間有一個…

《早晚課內容講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