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廿八章 止觀雙運開智慧▪P3

  ..續本文上一頁滅,一樣。先有一種斷,然後再進入「滅」,「滅」代表涅槃,解脫的世界,「是名滅界」。財、色、名、食、睡方面,包括睡覺方面,你該睡還是要睡啊!只是我們沒有欲貪,該吃還是要吃,但是不再像以前那一種貪欲,只要過得去就好,能夠維持色身就好,是沒有欲貪的,只是維持最基本的所需而已。財、色、名、食、睡裏面,最主要是斷除貪欲的心,只維持最基本的所需。

  「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二法專精思惟,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佛陀告訴阿難同樣的答案,結果阿難就覺得:「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阿難很贊歎、很驚奇,說:奇怪!你們這些解脫者,跟佛陀所講的都是一樣,真正走過解脫道的人,他們所指的、所講的解脫道,那個原則、核心都會相同。所以,正確的禅修是「修習于止,終成于觀;修習于觀,亦成于止」「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斷一切行,是名斷界」,包括「一切行滅,是名滅界」從經典文字上,實在不易體會到其深義。解讀錯誤的人會以爲坐到像石頭,就是入滅界;若負面取角的人則易攻擊或排斥。這就是爲什幺有些大師級人物仍然在勸徒弟們不要入涅槃、不要出叁界。

  如同無爲、無學、無修,若用二元對立的頭腦去理解,去解讀、去思惟、去想象,就會像先天眼盲的人在想象陽光,去評論陽光或到處找陽光,含意都很深。無爲、無學、無修,就是阿羅漢的世界,貪、瞋、癡要止息,「自我」一定要消失,才能夠體會到這方面。「一切行滅」是一切顛倒夢想的止息,我是、我能、我慢的止息,也就是「自我」要消失,證到叁果之時,「自我」都還沒有消失。我是、我能、我慢的止息,就是契入無爲。一個人能夠「我慢」斷盡,就能夠進入反璞歸真,就是能夠契入無爲,但是這「無爲」絕對不是消極悲觀,這含意很深、很深,是要悟道、體道而行道的人,才能夠做到。所以,爲什幺《阿含經》很容易被攻擊、很容易被扭曲、很容易被批判,就是因爲很多都是言簡意該,再來呢?很多很深的法義、解脫的境界,透過語言文字跟大家講,衆生又會用你平常理解的角度來解讀,因此沒有如實了解那些解脫者所講的心境。

  當你一聽了之後,就以爲我懂了、我知道了,結果會形成兩種情況,一種是你就認爲它是錯的,于是你就批判,一種認爲你的解讀是正確的,因此就照著你的模式去做,結果有時候你走偏差都不知道,或是你批判錯誤了,你也不知道。所以,要問我們自己,只要我們的煩惱、痛苦、不安,貪、瞋、癡還在,就是要勤找大師,不斷虛心學習,不要去見诤不斷。修行、學佛,就是要停止那些見诤,那只是在逞強,只是在展現我慢,對你的煩惱止息沒有益助。所以,真的要如實面對自己的不足,然後虛心的學習,直達究竟解脫,才是最重要。

  (第七節)有人就跟佛陀講:「我于學所應知、應識、應見、應得、應覺、應證,悉知、悉識、悉見、悉得、悉覺、悉證世尊正法。唯願世尊爲我說法,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在佛陀的弟子裏面,就有人跟佛陀講:「您所跟我們講的,應該要去知道的、要聞思的,我也去聞思啊!應該要去了解的、應該要去修的,我也去修了,聞思基礎已經相當好了!您跟我們講的這些法,也都相當的體會,但是我覺得說還沒有解脫,我還有苦、我還有煩惱,請佛陀告訴我怎幺樣進一步去突破?怎幺樣進一步的下工夫?」。

  佛陀就說有兩種法,「修習多修習,所謂止、觀。此二法修習多修習,得知界、果,覺了于界,知種種界,覺知種種界。如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初禅具足住」已經具足聞思基礎,現在就進入實修實證,或是已經有初果的基礎了,再進一步的用功,當你這樣「止觀雙運」之後,「此二法修習多修習,得知界、果,覺了于界,知種種界」意思就是你「止觀雙運」,就會對于前面所講的各種法義,能夠如實知、如實顯現、如實體悟,就會開出智慧。當你有止觀的基礎,「欲求離欲、惡不善法」就能夠進入初禅,「欲求」你想要進入初禅,你就能夠進入初禅、乃至四禅,你都可以到達。

  再來,慈悲喜舍、四禅八定,你都可以經曆過。「令我叁結盡」有經曆過這些四禅八定,很快!你有止觀雙運,很快就能夠「叁結盡」,而證到初果、「得須陀洹」。再來你繼續用功,就有可能「得斯陀含」;繼續用功,「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再來繼續用功,就會「種種神通境界」,包括「漏盡智」,就是「漏盡通」,都能夠得到。「是故,比丘!當修二法,修習多修習;修二法故,知種種界,……乃至漏盡」「漏盡」是因爲我慢斷盡、自我消失,就是四果阿羅漢。

  這時候「聞佛所說,歡喜作禮而去。爾時,婆磋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聞思基礎已經打好,然後繼續進入實修實證,于是他不斷去體悟、體悟、體悟,很快!所以,初果、二果……一路一直上來,當然也是用……點開,至于說時間多久?也不是馬上、當下就能夠證到阿羅漢,這比較少啦!而是說他在這個過程,一路的一直上來,依佛陀講最多不過七年。真正有聞思基礎,從初果、二果這樣上來,最多不過七年。通常來講,真的聞思基礎奠定良好,只要有證到初果以上的證量,後面的突破就比較快了。所以,這是行者聞思具足之後,請求佛陀進一層開示真修實證的法要。

  【法義分享】當聞思基礎具足之後,佛陀就引導弟子們去止觀雙運→實修實證。經曆四無量心、四禅八定,斷諸結縛→證諸果位,記得!你要證果,各種方法是讓你去「止觀雙運」,但你還是要來到斷種種結縛。下一章(第廿九章)就是講述十個結,因爲十個結要斷除,才能夠到達究竟解脫。我們沒有解脫,就是有很多錯誤的訊息、信息,自己形成一個作繭自縛、綑綁住自己。所以,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在我們出生之後,一路成長的過程,受到家人的教育、學校的教育、社會的教育……各方面的教育,正面的訊息會流進來,負面的訊息也一樣會流進來。我們的頭腦就像計算機,裏面裝填很多正確的程序,但也裝填很多錯誤的方程式,如果沒有透過「止觀雙運」,發現不到你的頭腦裏面,有很多錯誤的方程式。

  當你看不到,于是搜集很多的信息進來,結果依你自己的判斷,透過錯誤的方程式,輸出來的結果也是錯誤的答案,但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我們的煩惱、我們的痛苦,就是這樣出來的,我們的漏、煩惱,就是這樣出來的。所以,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就是說我們腦裏面裝填很多錯誤的信息,包括一些病毒在裏面,我們都沒有覺察到。爲什幺我們一開始就跟大家講說要歸零,歸零就是來個掃毒,它就是一個掃毒的作用,一方面讓我們錯誤的方程式能夠放下,我們重新來過,重新從一個○,這樣愈能夠秉持一種客觀、求真、求證的精神,重新建立起正確的程序、正確的知見進來。

  因此,一開始歸零很重要。有些學員的歸○做得都相當好,于是每次上課都有很多很大的震撼,一直不斷的在脫胎換骨,前幾天有一位雖然第一次來聽,但是整堂二個多小時裏面,卻覺得身心一直常常很大的沖擊,常常一直壓抑自己下來,但是還是哭了好幾次,他覺得說裏面我講了很多話,都一直對他內心産生很大的震撼,讓他壓抑不住內心的那種震撼,還是哭了好幾次,就是因爲他能夠歸○、身心柔軟的來聽,結果他就是不斷在震撼、震撼。真的隨時要歸○、隨時要歸○,只要你還沒有解脫,要把過去的知見都隨時歸○,身心柔軟、放空來聽,一定會不斷的脫胎換骨。當你能夠真的柔軟、放空來聽,很多有時候會講到很深的法義,它會震撼你的心弦,你會全身像觸電,你會有很大的震撼的。

  大家這樣在聽課程,現在與大家結緣,已經將近六個月了,如果六個月下來,你覺得還沒有明顯改變,還沒有明顯的獲益、改變,表示你都沒有歸○,還用著過去很多錯誤的一些知見在聽,你沒有歸○,就很難震撼。所以,就是要歸○、歸○,我們絕不是去偶像崇拜,而是我們把那些錯誤的程序、把那些病毒掃除,重新一個○,來求真、求證,真的用你的心靈去體悟、去求證,你一定會不斷的再震撼、震撼,脫胎換骨!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廿八章 止觀雙運開智慧》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