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灭,一样。先有一种断,然后再进入「灭」,「灭」代表涅槃,解脱的世界,「是名灭界」。财、色、名、食、睡方面,包括睡觉方面,你该睡还是要睡啊!只是我们没有欲贪,该吃还是要吃,但是不再像以前那一种贪欲,只要过得去就好,能够维持色身就好,是没有欲贪的,只是维持最基本的所需而已。财、色、名、食、睡里面,最主要是断除贪欲的心,只维持最基本的所需。
「若比丘空处、树下、闲房思惟,当以二法专精思惟,当以二法专精思惟,……乃至灭界」佛陀告诉阿难同样的答案,结果阿难就觉得:「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味……」阿难很赞叹、很惊奇,说:奇怪!你们这些解脱者,跟佛陀所讲的都是一样,真正走过解脱道的人,他们所指的、所讲的解脱道,那个原则、核心都会相同。所以,正确的禅修是「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于观,亦成于止」「止中有观、观中有止」,「断一切行,是名断界」,包括「一切行灭,是名灭界」从经典文字上,实在不易体会到其深义。解读错误的人会以为坐到像石头,就是入灭界;若负面取角的人则易攻击或排斥。这就是为什幺有些大师级人物仍然在劝徒弟们不要入涅槃、不要出三界。
如同无为、无学、无修,若用二元对立的头脑去理解,去解读、去思惟、去想象,就会像先天眼盲的人在想象阳光,去评论阳光或到处找阳光,含意都很深。无为、无学、无修,就是阿罗汉的世界,贪、瞋、痴要止息,「自我」一定要消失,才能够体会到这方面。「一切行灭」是一切颠倒梦想的止息,我是、我能、我慢的止息,也就是「自我」要消失,证到三果之时,「自我」都还没有消失。我是、我能、我慢的止息,就是契入无为。一个人能够「我慢」断尽,就能够进入反璞归真,就是能够契入无为,但是这「无为」绝对不是消极悲观,这含意很深、很深,是要悟道、体道而行道的人,才能够做到。所以,为什幺《阿含经》很容易被攻击、很容易被扭曲、很容易被批判,就是因为很多都是言简意该,再来呢?很多很深的法义、解脱的境界,透过语言文字跟大家讲,众生又会用你平常理解的角度来解读,因此没有如实了解那些解脱者所讲的心境。
当你一听了之后,就以为我懂了、我知道了,结果会形成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就认为它是错的,于是你就批判,一种认为你的解读是正确的,因此就照着你的模式去做,结果有时候你走偏差都不知道,或是你批判错误了,你也不知道。所以,要问我们自己,只要我们的烦恼、痛苦、不安,贪、瞋、痴还在,就是要勤找大师,不断虚心学习,不要去见诤不断。修行、学佛,就是要停止那些见诤,那只是在逞强,只是在展现我慢,对你的烦恼止息没有益助。所以,真的要如实面对自己的不足,然后虚心的学习,直达究竟解脱,才是最重要。
(第七节)有人就跟佛陀讲:「我于学所应知、应识、应见、应得、应觉、应证,悉知、悉识、悉见、悉得、悉觉、悉证世尊正法。唯愿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在佛陀的弟子里面,就有人跟佛陀讲:「您所跟我们讲的,应该要去知道的、要闻思的,我也去闻思啊!应该要去了解的、应该要去修的,我也去修了,闻思基础已经相当好了!您跟我们讲的这些法,也都相当的体会,但是我觉得说还没有解脱,我还有苦、我还有烦恼,请佛陀告诉我怎幺样进一步去突破?怎幺样进一步的下工夫?」。
佛陀就说有两种法,「修习多修习,所谓止、观。此二法修习多修习,得知界、果,觉了于界,知种种界,觉知种种界。如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初禅具足住」已经具足闻思基础,现在就进入实修实证,或是已经有初果的基础了,再进一步的用功,当你这样「止观双运」之后,「此二法修习多修习,得知界、果,觉了于界,知种种界」意思就是你「止观双运」,就会对于前面所讲的各种法义,能够如实知、如实显现、如实体悟,就会开出智慧。当你有止观的基础,「欲求离欲、恶不善法」就能够进入初禅,「欲求」你想要进入初禅,你就能够进入初禅、乃至四禅,你都可以到达。
再来,慈悲喜舍、四禅八定,你都可以经历过。「令我三结尽」有经历过这些四禅八定,很快!你有止观双运,很快就能够「三结尽」,而证到初果、「得须陀洹」。再来你继续用功,就有可能「得斯陀含」;继续用功,「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再来继续用功,就会「种种神通境界」,包括「漏尽智」,就是「漏尽通」,都能够得到。「是故,比丘!当修二法,修习多修习;修二法故,知种种界,……乃至漏尽」「漏尽」是因为我慢断尽、自我消失,就是四果阿罗汉。
这时候「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尔时,婆磋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闻思基础已经打好,然后继续进入实修实证,于是他不断去体悟、体悟、体悟,很快!所以,初果、二果……一路一直上来,当然也是用……点开,至于说时间多久?也不是马上、当下就能够证到阿罗汉,这比较少啦!而是说他在这个过程,一路的一直上来,依佛陀讲最多不过七年。真正有闻思基础,从初果、二果这样上来,最多不过七年。通常来讲,真的闻思基础奠定良好,只要有证到初果以上的证量,后面的突破就比较快了。所以,这是行者闻思具足之后,请求佛陀进一层开示真修实证的法要。
【法义分享】当闻思基础具足之后,佛陀就引导弟子们去止观双运→实修实证。经历四无量心、四禅八定,断诸结缚→证诸果位,记得!你要证果,各种方法是让你去「止观双运」,但你还是要来到断种种结缚。下一章(第廿九章)就是讲述十个结,因为十个结要断除,才能够到达究竟解脱。我们没有解脱,就是有很多错误的讯息、信息,自己形成一个作茧自缚、綑绑住自己。所以,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在我们出生之后,一路成长的过程,受到家人的教育、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各方面的教育,正面的讯息会流进来,负面的讯息也一样会流进来。我们的头脑就像计算机,里面装填很多正确的程序,但也装填很多错误的方程式,如果没有透过「止观双运」,发现不到你的头脑里面,有很多错误的方程式。
当你看不到,于是搜集很多的信息进来,结果依你自己的判断,透过错误的方程式,输出来的结果也是错误的答案,但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我们的烦恼、我们的痛苦,就是这样出来的,我们的漏、烦恼,就是这样出来的。所以,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就是说我们脑里面装填很多错误的信息,包括一些病毒在里面,我们都没有觉察到。为什幺我们一开始就跟大家讲说要归零,归零就是来个扫毒,它就是一个扫毒的作用,一方面让我们错误的方程式能够放下,我们重新来过,重新从一个○,这样愈能够秉持一种客观、求真、求证的精神,重新建立起正确的程序、正确的知见进来。
因此,一开始归零很重要。有些学员的归○做得都相当好,于是每次上课都有很多很大的震撼,一直不断的在脱胎换骨,前几天有一位虽然第一次来听,但是整堂二个多小时里面,却觉得身心一直常常很大的冲击,常常一直压抑自己下来,但是还是哭了好几次,他觉得说里面我讲了很多话,都一直对他内心产生很大的震撼,让他压抑不住内心的那种震撼,还是哭了好几次,就是因为他能够归○、身心柔软的来听,结果他就是不断在震撼、震撼。真的随时要归○、随时要归○,只要你还没有解脱,要把过去的知见都随时归○,身心柔软、放空来听,一定会不断的脱胎换骨。当你能够真的柔软、放空来听,很多有时候会讲到很深的法义,它会震撼你的心弦,你会全身像触电,你会有很大的震撼的。
大家这样在听课程,现在与大家结缘,已经将近六个月了,如果六个月下来,你觉得还没有明显改变,还没有明显的获益、改变,表示你都没有归○,还用着过去很多错误的一些知见在听,你没有归○,就很难震撼。所以,就是要归○、归○,我们绝不是去偶像崇拜,而是我们把那些错误的程序、把那些病毒扫除,重新一个○,来求真、求证,真的用你的心灵去体悟、去求证,你一定会不断的再震撼、震撼,脱胎换骨!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八章 止观双运开智慧》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