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實際因緣綜合判斷的、真正靈活的那個點。真正的中道是要有智慧的,而且真正的中道這個點、平衡點,它是靈活的、不是死的。
假設現在你是公司裏面的經理,當你在公司的時候,你該做你要扮演經理的角色,該做的工作你要做,對屬下、對職員,你有該你承擔、該負責的職責,你要如實的去承擔。但是當你回到家裏面,如果還是以管理者的一種角度,去面對你的小孩、面對你的老婆,個問題很多啊!問題會很苦啊!講更具體一點,我有一位認識的朋友,先生是很有名及法官,在學校裏面是當教授,在法院裏面是當法官,然後都是在罵人,都是在教化人,都是在指責別人不對,都是在評判的不對,久了之後,結果他把這些習性都帶回到家裏,把他的小孩子、老婆都當作好像犯罪的人,這樣不行、這樣不可以,這樣觸犯什幺法條……,結果小孩子或是老婆都覺得家庭裏面,就好像法庭,別人都要聽他的,別人都要他唯命是從,他的論斷就是正確的,不可以推翻、不可以否認,他都是要審判別人,像這樣就是把你法院,把你教授的那一套身份,也帶回到家裏面,你要你的老婆、小孩都當學生,你也把法院裏面面對犯人、面對壞人的那一套,帶回家庭裏面,把你的家庭裏面的成員,都當作是罪犯,就是你是站在「自我」的一個中心,沒有去衡量這個因緣。
如果你有智慧,當你站在學校裏面的講臺上,你當教授的時候,會好好扮演你教授的角色;當你到法庭的時候,你扮演法官的角色;當你回到家裏,面對太太的時候,你要扮演是好男人,下廚房也可以、也無妨啊!扮演先生的角色;當你面對小孩的時候,你要扮演父親的角色,在你的嚴厲、威嚴之中,要有慈愛、慈悲、柔軟,協助小孩子成長,而不是去掌控他們,不是去把他們當作犯人、壞人一樣在審判,就是你要有智慧面對。因爲我們每天的曆緣對境都不斷的在變化、變化,怎幺樣才能夠真正有智慧,怎幺樣才能夠真正走在中道上、八正道上,就是我們要去慢慢探討出來,慢慢隨著我們智慧的成長,然後真正走在中道上。
真正學佛,佛法是活的法,佛法就是活法,不要光是在語言、文字上,然後只學到死板的,這就是要有智慧。所以,佛教講的般若、智慧,跟世間一般的聰明才智,不一樣!當教授、當法官,你要有很多世間的聰明才智、世智辯聰,但是你未必有智慧,因此智慧是靈活的,你是看因緣而走在平衡上。我們要走在八正道上面,要走在中道上面,而所謂平衡點、「正」,都不是死板板的一個固定點。
有關于無漏、有漏無漏方面,等以後我們再講好了,因爲那個又是很深、很重要的,什幺叫有漏?什幺叫無漏?
【幻燈片】
今天講八正道,一開始經文裏面就有講到「明相初光」,就好像說在黑暗之中,然後破曉、一道曙光出來了,黑暗就會漸漸慢慢的減少,慢慢的天越來越亮。如果你有了正知正見之後,後面的這些就會漸漸建立起來,然後就會從「無明」走向「明」,這裏代表是明相初光,也就是說破曉,它一開始有陽光出來,太陽開始稍微破曉時分的時候,然後黑暗就會漸漸的減少了,所以有正知正見,這是非常重要的。
當你有正知正見之後,後面的正智、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這些,才會産生出來,尤其後面的正定止觀雙運,都是要以前面七支爲基礎的,因此正定沒有那幺容易,這些基礎大家要有。「明相初光」整個的,由黑暗然後開始有一點光亮,然後慢慢的整個過程上來,當你越有正見之後,你的黑暗就會越來越少,一方面這都是在告訴我們,當你真正走在八正道上,那幺你的苦就會越來越少,你的無明就會漸漸的減少,這就是學習走在八正道上,這是屬于世間法的八正道,你要經曆過這些,然後才能夠真正的走在出世間法的八正道上面。
你越來正見越具足,聞思越具足,無明、黑暗,就漸漸的減少了,所以太陽越來越上來,當你正見越具足,它慢慢就一直越來越亮、越來越亮,當然在這個過程,除了讓大家體會正見爲首,正見就是智慧,以智慧爲前導。再來,當然這些幻燈片都在告訴我們,整個的大自然都是不斷的,包括水、包括地、包括太陽、包括雲,都是一直的在流動變化,他們都在告訴我們無常的法印,當你在看大自然這些,一樣都是要去看到無常的法流、無常法印,都是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剎那,在眼前活生生在上演,活生生的在告訴我們無常法流。剛才有人有提到他現在都已經漸漸喜歡接近大自然,溶入大自然裏面去體會,這個很好!
當然,我們在大自然中體會,你靜下來面對自己,平常面對自己的身、口、意,貪、瞋、癡這些,一樣都是在告訴我們法,都是在告訴我們真理實相。你看越來變化很精彩,都是告訴我們無常變化,地、水、火、風、空都在變化,太陽出來了,你正見越具足、越有智慧,你的智慧越提升,你的黑暗、你的無明、死角就會越來越少,你的種種結縛就會越來越少,種種的顛倒夢想就會漸漸減少。太陽就是代表一個人的正見,智慧越來越提升、越來越提升,天就會越來越亮、越來越亮,日出整個這些精彩的變化,一方面都在告訴我們無常法印,一方面在告訴我們正見爲首的八正道。慢慢你看太陽越來越上來,就代表我們的正見智慧越來越提升、越具足,黑暗就越來越少,無明就會破除,無明真正的破除就是這樣,來自于我們正見智慧的提升,都是要腳踏實地的走在八正道上面,一定要實實在在的,一步一腳印去修,就是正見具足,把無明轉爲明,黑暗消失。
當你一方面黑暗消失,一方面當你真的有正知正見之後,你也了悟這些解脫道,然後你又能夠協助衆生走向解脫道,才可以叫做「倒駕慈航」,又可以倒駕慈航,回來協助在黑暗中的衆生,在苦海中的衆生,就像一座燈塔一樣,協助他們走上解脫道,協助他們出離苦海,再來你就可以協助衆生站在涅槃彼岸的岸上,協助衆生、告訴衆生,怎幺一條邁向解脫的路,就是出離苦海的路。像這座燈塔,告訴衆生一條八正道、一條解脫道,告訴衆生怎幺走?這之間、這過程,有什幺岔路?路標怎幺樣?你如果真正走過,可以清楚的告訴衆生:哪裏要注意?哪裏要注意?你會告訴衆生哪裏有標示?要注意區分。這就是告訴衆生一條在叢林之中、在荒野之上,也能夠去找到解脫道。
你在這個道上,你也一樣,從兩旁、從眼前,從各種境界,都去看到無常的法印、無常的法流,眼前呈現的一切,都是在告訴我們無常生滅變化。當你真正有智慧眼,打開正見、智慧,所謂智慧就是打開我們的智慧眼,智慧眼要打開,明相初光,你有智慧眼,才能夠真的出離黑暗、出離無明,協助衆生能夠在這迷魂陣之中,在這叢林之中,能夠告訴他們一條能夠出離這個叢林,走上涅槃彼岸。一方面你自己也可以站在比較超然開闊的立場,然後能夠看得更深、更遠,修行就是這樣。這是一塊大理石,這一面跟這一面,差別在哪裏?若沒有磨過,你是這樣;你有磨過以後,就能夠這樣。所以,你有磨過之後,那個明覺就不一樣,你若沒有好好去修行,沒有好好去找修行、解脫之路,你就是這樣無明遮障,還有你的心鏡不明不亮,沒辦法照見實相的。
修行就是要讓我們純樸的這一塊,能夠慢慢的發亮、發光,讓我們的心能夠明亮,這樣就能夠照到實相。修行之路,不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管怎幺樣,再怎幺孤獨,你也要能夠堅持下去,這就是「正志」,你要有這一種魄力、決心,我再怎幺孤獨、再怎幺坎坷,我都一定要走,因爲你會確信,唯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了悟生死大事、出離苦海,唯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出來。所以,不管再怎幺孤單,你都願意去承擔,就是解脫道上,你要有這一種魄力、決心。當然,當你真正有魄力、有決心走在解脫道上,你不會孤獨的,會有很多的善因緣,很多的善知識會協助你。
這一張是我在1984年,在還沒有通過中醫特考之前,最後那個沖刺,我是1984年底,通過中醫師特考的,1984那一年又回老家,我在佛寺住叁年,後來最後階段又搬回鄉下老家,然後就在老家的牆壁上貼一張,那時候這一位也滿有名,報紙有刊出來這一則,他曾經是奧運兩屆的十項金牌得主,連續兩屆不容易,報導他爲什幺能夠有兩屆奧運的金牌得主?他就是過著清教徒式的生活,應酬一概拒絕,湯普森心裏只有第一,這就是湯普森,十項全能,出人頭地就是天賦加苦練,每周就是不斷的這樣練習。在修行路上,當然現在也不是說,爲了修行之路,你其他的工作都不要做的,不是這樣!而是說那一種魄力、決心,你該做的工作你一樣要承擔,而且你真正修行,在你的工作當下,你就是在修行啊!而是說那一種體會,那一種決心、那一種魄力,你有沒有把法用在你的曆緣對境?包括在你工作之中,要有那一種魄力、那一種決心,要學習佛陀非達目的、絕不終止的那一種魄力、決心,這是讓我們參考。
你要真的修行有成、解脫自在,記得有人問愛迪生:你會有這些傑出的成就,應該是你的天才?他怎幺回答呢?他是說:我是百分之一的天份,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所以,大家都要有信心,不要認爲說佛陀能啊!佛陀是怎幺樣啦!我們現在不可能這樣……,不要作繭自縛,人都是有無限的潛能,現在就紮紮實實下工夫,你一定會成功。當你真的體悟叁法印、四聖谛,當你真的體證到無常,真的做到無我,尤其最重要真的做到無我之後,你會展現出無私、無爲的胸襟,天下爲公啊!《禮運大同篇》裏面,大家有時間再慢慢消化,它是含意很深的!要問問我們自己。如果你認爲說這是世間法,跟我們出世間法不相幹,如果是說世間法,問我們自己:你能夠做到了嗎?這些境界你能夠真的做到嗎?《禮運大同篇》展現出來的,也是相當高的一種境界,而且那一種無我的心,無私、無爲,境界都相當高,因此我們不要輕視,都是有助于我們去學習的,往這方面去做,都是有助于讓我們去體證「無我」。
像德烈莎修女,人家展現出來的就是這樣,她跟《禮運大同篇》這種世界、境界,都是很相應的。前面是講介紹八正道方面的,後面我們用一些比較輕松方式的,然後繼續來看,你坐看雲起,然後一方面去體會大自然的妙,一方面去體會無常的法印、法流。當然,下面播放這些,如果有音樂配合更好,現在就以一種欣賞,但我們的欣賞是學佛的欣賞,跟一般的欣賞又不一樣,一般的欣賞只是看雲的變化,我們學佛的欣賞是要去看到無常剎那生滅變化,以及大自然的緣起甚深。緣起法裏面,它含有很深、很微妙的,這些你要去看到,你要去看得出來,緣起甚深。
我們來看「大地風雲經」,你的心能不能像一片白雲這樣,很灑脫的來去自如,還是到哪裏,到哪裏就黏著哪裏?到哪裏就執著哪裏呢?有一句話叫做「白雲無心已出岫」,要有白雲的灑脫精神。再來,包括一片白雲,你要問它:你從哪裏來?如果你解釋很多很多的原因,佛陀都會說:那都還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最終佛陀發現到的,包括這一片白雲它的出現,都在告訴我們緣起法啊!緣起甚深啊!你看一些雲的變化,大地風雲的這些變化,水也在動、雲也在動,風也在動,地、水、火、風都在動,外面的大自然的地、水、火、風在動,你當下的身心也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也絕不會例外的,都是一直在流動變化。
我們看這雲就好像在天空中跳舞,前面這一張就是大地風雲,這是我小時候住的鄉下地方,就在這個池邊長大,我們來看大地風雲,就像雲就在空中,好像在跳舞、在飛舞,這些一方面都在告訴你風在動、雲在動,一直在變化。雲啊!到處它在飄啊!在動啊!它就是告訴你緣起。整個這些大地的精彩奧妙變化,都在告訴我們雲也在變、風也在變、地也在變、空也在變、太陽也在變,太陽、陽光這些你看,整個時空都一直在流動、在變化,就是同一天裏面同樣的那些雲,剛好很奧妙的就是說,這些雲因爲臺風前一天,事實上風不大、風平浪靜,有一句話就是臺風前的甯靜,它就停留在這個地方,慢慢的移動,但是它不斷在變化變化。
我們要學習去看大地風雲經,去看到空、去看到雲,看到有、也看到無,看到整個的這些大地風雲,不斷的在變化,不斷的在告訴我們無上甚深微妙法,叁法印、四聖谛,你都可以從當下、你的身心之中,從當下你的曆緣對境,從當下你接近的大自然裏面,去體悟叁法印、四聖谛,真的這樣一步一腳印的去做,那幺你一定可以了悟真理實相,而遠離顛倒夢想。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五章 八正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