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候,世间的烦恼、世间的苦这些,你都可以暂时的放下,都可以暂时的消失,但要那些都只是暂时的忘掉,暂时的转移注意力,这时候你的注意力是在禅定上面,所以你觉得我入禅定,这些觉得很好啊!觉受很好啊!我有这些禅悦为食啊!但是你不知道内心里面的那些草、那些烦恼、那些苦,都只是暂时压住而已,你只是暂时逃避、暂时转移而已。当你一出定之后,面对历缘对境的时候,那些烦恼、那些苦,全部都出来了,那些习性全部都出来啦!世间定,它在修定的过程,它是重视在专心、专注,一心一意的在一个境界上,然后在那里专注下来。他又在专注的过程,就会产生各种禅相,他产生各种禅相或是各种觉受,就觉得我好舒服、好殊胜,我看到什幺,我看到光啊!我光多亮啊!我光是什幺颜色啦!我看到什幺……看到各种相,你会被那些境界迷惑住。
你看到那些相,跟你的痛苦、跟你的烦恼,跟你内心的不安的根除,有帮助吗?所以,不要以为说你打坐时间越久越好,如果没有正确的止观双运,你打坐时间花的越多,讲具体一点,你的生命也浪费掉的越多。如果你打坐能够止观双运,是要透过打坐,让你的心静下来,有更高的心灵质量,更宁静、更敏锐的这种心,能够去深观世间的苦集灭道,能够去深观三法印。记得!打坐是要让你能够去体证真正的出世间法的定,是要让你能够去体证三法印、四圣谛,你要了悟宇宙人生的实相,你要体悟苦的根本原因,苦的实相、苦的根本原因,你才会走向实修实证之路,你要有这些基础,才能够真正的远离颠倒梦想,而出离苦海。
有不少人他也跟我表示,希望要赶快急着要去修行,他觉得时间不多,他要赶快去修行,觉得说要赶快去实修实证,我就跟他讲:你如果没有建立正知正见,你越用功修行,如果你偏离了解脱道,偏离了八正道越远,你知道吗?你觉察得到吗?所以,真正你要出离苦海,一定要去体证三法印跟四圣谛,不是在打坐的时间多久,不是在禅定多久,不是说禅定境界多高,不是禅相那些有多美妙……,都不是的!禅定是要协助你能够去「止观双运」,记得!出世间的定,是要协助你「止观双运」。
什幺叫出世间定跟世间定?再具体跟大家说明一下,一个人已经打坐了两个小时了,世间定的人,他是选择在一个所缘点上面,然后他就在那里专注、一心的专注,所以两个小时下来,他都还是一样,一直专注在他的所缘的点上面,「所缘点」包括说只是一直在那里看呼吸啊,或是在那里数息,两个小时他还是在那里数息,或是在那里看呼吸,或是专注在一支香的一个点上面,或是专注在某一个点上面,这是一种专注。当你精神专注比较久的时候,自然会有各种禅相产生,以及各种觉受,你不知道就继续在原来的专注,然后在专注中,又产生各种禅相,包括各种定、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那些都是属于禅境、境界,然后再来禅相以及各种觉受,很多一般的大部分都迷失在这上面,这是属于世间定。
出世间法的定呢?现在开始打坐,他就是当下心宁静下来,然后就是止观双运,保持清醒的明觉,每一个当下,他都是去体悟无常法印、无常法流,不然就是心静下来,然后去体会、去静虑、禅思,这里面是有禅思,禅思也就是静虑,有时候翻译作静虑。讲具体简单的就是禅思、静虑,事实上就是一种止观,看你要止观、禅思、静虑,都是跟整个宇宙的存在,因为它都是每一分每一秒,是不断在脉动、波动、生灭变化。所以,出世间法的定,你是跟宇宙存在的,在脉动、一致的清醒、明觉,身心是很柔软的。当你的身心柔软,才能够跟这个脉动一致,这里如果方法用错,你的身心会很僵硬。世间法的禅定修了之后,身、心会僵硬,如果没有正知正见,我慢又会很大,会增长我慢。出世间法这些,你是身心很柔软,当你身心柔软,才能够跟这个脉动一致。
所以,你每一个当下,都是保持一个明觉,然后都是止观双运,去体证无常法流,或是去体悟「无我」,或是去体悟「苦、集」,就是世间法跟出世间法的定的不同的地方。在禅思的过程中,一开始你还是要有一个找寻的一种过程,还是要用有为法去体会,因为你还不熟练,就像说你要坐在无常法流上面,你一开始没办法很熟练的,还是需要学习的有为法,然后学习的坐在这上面。当你慢慢的熟练之后,你会很自然的从有为法契入无为法。所以,出世间的禅定也是这样,你一开始还是要透过有为的这些学习,当你体会几次之后,再来很自然的,不用去刻意、不用去造作,很自然的就是用无为去体会三法印。
要真正体证三法印,要真正体证无常的法流,你必须要做到真正的无为,因为如果是有为,还在有为法,但是一开始很难免,一开始你没有经历过这些,你没办法体会无为的,这很正常,你有为的去体会无常法流,是跟在火车的后面跑,你不是坐在火车上,火车代表是无常的法流,你是跟在火车后面跑,因为你一去起心动念,去作意、去想象、去体会、去思维的时候,你跟无常的实相的那一点,它是一直这样,在分分秒秒跳动,你跟这一点没办法同步的。你一起心动念,会跟它有一个落差出来,就好像说你现在听到鸟叫声,那个鸟声这样传过来,我们觉得好好听,当你要跟人家讲说,我刚才听到那个鸟叫声好好听,我跟你讲的那个当下,那是在讲那个过去,当我在讲的时候,当下正在发生的声音,我就没有听到。
所以,你有为,是在跟着在火车后面跑、火车后面追,但是你也要经过这个阶段,才会知道说跑的很累了,不要跑了,要跳上去了,你会「自我」放掉、死掉,当放掉的时候,契入无为,会发现我竟然坐在火车上,竟然坐在无常法流上。
修行是由点、线、面、空间,就算你放大到空的时候,跟整个无常法流都是溶为一体,但是当你退回到点、线的时候,如果又落入有为法,你会从无常法流掉下来,就会从火车上掉下来,又在后面追。如果你落入有为法就会这样,如果你在点、线的过程,还是有体会到无为的原则、精神,就算在点、线的过程,一样都是用无为法。只要你无为,就会坐在无常法流的火车上面。整个时间、整个空间,都是一直在流动变化,交叉点就只有当下这一点,就像你现在在听课的时候,一样啊!你可以坐在无常的法流、声浪上面,不是眼睛睁或是闭的问题,这些你一定要去实修,一定要实际去经历过。
落入没有觉知,与溶入空,不一样啊!但是并不是精神分裂,这是身心的分裂,你要慢慢去体会什幺叫做有为?什幺叫做无为?什幺叫做真正放空?放空不是顽空、不是断灭空,放空就是你那个「自我」,那些造作、那些抓取,你把它放下、放开、不要抓,不要用头脑去想象、去思维,那些都落入在自我的意识里面。落入自我意识,你会跟宇宙、大自然的存在,同步不协调,就会脱离出来。所以,你要慢慢去体会,当落入「自我」意识的时候,你又跟这个脱节了;当你能够放空,溶入一切境界的时候,你跟整个大自然都是溶为一体,都是清醒明觉。
有人提问题时,就没有坐在法流上?如果你不清楚要问的问题,当你在问的时候,没有清楚的觉知到你的声浪,你就是「无明」的问,就是没有坐在法流上,这样就没有坐在法流上。如果我的讲话是一种冲动,没有听到我自己讲话的声浪,讲话一直很急躁的,一直要跟大家讲,一直急着要表达什幺,炫耀我是、我能那些,就是落入在我慢的世界里面。你要保持清醒明觉,安住在每一个当下,听课的时候就专心的听;当你要讲话的时候,就全然的在讲话,整个过程都是贯穿一个明觉、觉知的。当你有清醒的明觉,就不是落入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你会在贪、瞋、痴的影子产生之后,才会看到啦!你的觉知很难说跟贪、瞋、痴展现的时候,同步觉察到。所以,你会是在展现之后,才会看到。但是,慢慢你的心越来越柔软、明觉度越高,当你有这样产生的时候,马上可以觉察。
你真正是止观双运、身心柔软,你当下的讲话、当下的动作,有没有我慢?都可以马上觉察到的,也就是说你贪、瞋、痴展现,跟你实际觉察到,那个时间距离有多长,跟你的明觉度是成正比。当你的明觉度越高,你贪、瞋、痴产生,跟觉察的时间就会越短,到后来当你真的保持清醒明觉、身心柔软,你都是坐在无常法流上面。
什幺叫做有漏?什幺叫做无漏?有漏、无漏比较深,先跟大家讲述中道。事实上,八正道更深入而具体讲,就是中道。你走在八正道上,就是走在中道上,八正道就是中道。学习走在八正道上,学习走在中道上,都是从「有学」迈向「无学」,很自然!而且也是很必要的一个过程,你没有经历过「有学」,没有经历过世间法的八正道,你没办法体证什幺叫做出世间法的八正道,包括你要体会苦、集、灭、道--四圣谛也是一样,还是要从有为、有修,这样才能够体证过来。
现在我们用一个杠杆原理,跟大家做一个解释,这边是代表因缘,代表缘、各种缘,这时候它的中间点是在这里,我们现在把它标出来,棍子的中间点,现在这两边的因缘是这样,它的支撑平衡点在哪里,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如果你坚持在原来的这一点上面,它一定会倾斜,它一定会倒下来。所以,「中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中间点,现在讲的很简短,但是很重要,诀窍我们要去体会,因为一般很容易坚持在一个固定的中间点上面,认为我这个才是正道,我这个才是正见,跟我这个不同的,就是邪知邪见。
所以,只要你有「自我」,你都会坚持在一个「自我」所认定的中间点上面。事实上,真正的八正道,它是看世间的因缘,然后调整这个平衡点,就随顺因缘,应该更具体讲就是善观因缘,然后随着因缘来调整、来变化。当你选择一个对自己最好的,你是把「自我」摆在优先,就是一个「自我」会选择,你是选择你要的那个点,而不是…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十五章 八正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