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上還算比較粗的,現在所要講的是更深入、更微細,由無常生滅變化組合出來的,從這些分子方面,才組合出地、水、火、風,空,然後地、水、火、風、空再巧妙組合出來,就是我們的色身,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可以把生命裏面的再解析,隨便一個物質還是一樣,都是一直在生滅變化、在跑啊!我們身體還是由各種分子、各種原子組合而成。所以,我們的身體,不管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它本身就是一直不斷剎那生滅變化。
所以,你本身身體就是一個流體、就是個變化,因爲是由無常生滅變化的元素所組合而成,你的身體怎幺會例外呢?所以,這就是我們眼根,然後外面的山河大地、六塵這些,一樣啊!你所有的東西都是一樣,都是由原子、分子這些所組合而成。這一張桌子,它本來也不是在這裏,它也是緣起而生,但是它不會永遠在這裏,它也不會說永遠不毀壞,它一定是有它的壽命期,汽車也是一樣。外面的色塵、山河大地、樹木,一樣都是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所以,一個變動的「六根」跟變動的境界接觸,才會産生「識」,這個識它都是在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剎那,你的接觸所産生的,怎幺會恒常呢?!
本身就是無常生滅變化,這裏也是無常生滅變化,所組合、所形成出來的「識」,也當然是無常生滅變化,而且這是每分每秒都是隨著你跟境界接觸它就産生,跟境界接觸它就産生。再舉例來講,H2跟O,氫本身的電子有沒有在跑?一樣在跑動、在流動、在變化,所以氫它本身這個氣一樣都是不斷在變化、在流動。氧也是一樣,它的原子裏面,電子、核子那些,一樣都是在跑、在動。這兩個在動的,當它們加起來之後,形成水,而水有沒有在動?同樣在動的東西,加上在動的東西,組合出來的,它一定是變動的。地、水、火、風加上空,然後會産生「識」,産生我們的色身,我們的身、心一樣會隨著這些,都是不斷的在變化,不會說「無常」的原因組合起來,會成爲一個常恒。
(第四節)「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雲何有常?」地、水、火、風這些,都是無常生滅變化,當組合起來的這些有機生命體,怎幺會恒常不變呢?它還是一樣無常生滅變化,因爲這些是由大自然的元素材料所組合而成,怎幺會例外呢?由無常的因、無常緣,由這些無常的元素材料,所組合而成的這些成品,一輛汽車是不是要有很多零件、很多材料組合而成?這些汽車的材料元素,是不是本身是無常?那些材料一樣會損耗、會折舊,由會損耗的這些材料所組合而成的汽車,就算你都不開,它會不會折舊?還是一樣會折舊;就算你都不開、把它放著,它一樣會折舊,會生、住、異、滅的變化,因爲組成這一輛汽車的元素,它本身就是來自無常的元素,這些元素都是無常,這些元素再把它細分下來,電子、原子、誇克這些,都是剎那在流動變化的。
「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因緣所生的,因爲你這個色,是由地、水、火、風這些組合而成,怎幺會有「常」呢?所以受、想、行、識,當然也是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因爲你組合成的元素,氫本身就是在變動,氧本身也是在流動變動,組合出來的水,當然也是。「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雲何有常?」所以當你了解宇宙的自然法則,慢慢地去體證到無常之後,對原來顛倒夢想所抓的「常」,就會大大的扭轉過來。
所謂的扭轉過來,就是會厭離過去期盼常恒不變的那一種顛倒夢想,就會漸漸的遠離,于是會有厭、離欲。「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那個「厭」就是來自于你了悟這些實相,于是放下過去的顛倒夢想抓取。「厭者不樂」的「不樂」,不是悶悶不樂、苦的不樂,而是你不會再樂于像以前去捕風捉影、去抓夢幻泡影,「不樂」表示你不會再喜歡過去那一種顛倒夢想的抓取。「不樂則解脫」因爲你不再顛倒夢想,于是就能夠解脫。「解脫知見」你就能夠逐步上來,而證到阿羅漢果,「我生已盡,自知不受後有」。
【幻燈片】
由于現在已經要逐步深入去體證「無常法印」,今天就來介紹一系列有關于這方面的幻燈片。包括一個星球的誕生與死亡,大到整個星球、整個銀河系,都是無常生滅變化,小到剛才我們所講的分子、原子、質子、中子、光子、電子、還有誇克,都是一直的在行、在變化,生滅變化在流動、在變化。所以,從最小的到最大的這些,曾經有「宇宙的極大與極小」一本書,大約在民國六十九年,我從臺灣要到金門,在船上就在看這一本書,當時的印象很深,因爲當時我對宇宙的極大極小這方面都很有興趣,那是以物理學與天文方面,在配合解析的,現在慢慢地去體會到,不管極大、極小,它都是一直透露著「無常法印」。
一個太陽是從原來的分子,這樣慢慢的凝聚星雲組合而成,然後它形成之後,一樣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無常,形成有形的物質,一樣是「無常法印」,不會脫離的,在這之前也是一樣,從最微細的那些粒子組合而成,最初一樣都是由那些能源組合過來,最初是由「空」然後組合成,演變出「空中生妙有」,變成「色」出來。但是色、有形的這些物質,它又會演變成爲「空」,因此整個宇宙的現象界,這些物質能源,就是不斷在互換,不斷在生滅變化,這就是一個星球的爆炸,它一樣有生命的生、住、異、滅。
我們的人體也是一樣,不管最小、最大都是一樣,它就是一個星球的爆炸,當它爆炸時,又釋放出能量,一樣把它本身轉換成能量,又散播在這整個虛空之中。所以,從一個片段來看,我們說這個星球它有生有死,從一個現象界來看,我們說一個星球它有生有死,它生、住、異、滅,因爲爆炸掉嘛!但是你從一個絕對、一個整體來看,它有沒有消失掉?它沒有消失掉,只是轉換成不同的形式,散播在整個虛空,要去體會到不生不滅,一樣一直的在變化。所以,一邊有黑洞,另一邊就有白洞;一邊有物質的死亡、物質的消失,另一邊它會噴出能源,能源又會提供散播在虛空中,只要它因緣形成,這個能源又會冷卻、又會凝縮,凝結成粒子。
所以,所有的物質、所有的粒子,它就是由這些能源冷卻、凝縮而形成,由巨大的能量,然後慢慢凝縮形成一個很龐大的星雲,隨便的一片星雲,就可以孕育出一個太陽系,隨便一個星雲,就是一個太陽系,就是一個星星要誕生,這裏面一個白點,就是一個太陽系要誕生,一片星雲的形成,一樣就是由能源轉換過來。由能源然後轉換出微粒、極微,然後再來誇克,再來就是質子、中子、電子,這樣一直演變出來,我們整個太陽系一樣,星雲就是有整片的這些粒子,極微的那些粒子,慢慢的凝聚、慢慢的凝聚,當然之前,就是因爲有足夠的能量,這附近一定有足夠的能量,它才會慢慢的形成粒子,粒子又慢慢的組合、慢慢的組合,就形成一片可以看得到的雲層、星雲。
現在地球上,我們一樣可以用肉眼看到獵戶座的「獵戶星雲」,星雲都是不斷在製造星球,製造太陽系出來,我們太陽系就是這樣,有一片廣大的星雲,因爲它一切都在動、都在變,只要你有動,那幺它的位置不同,它的能量、位能就會不一樣,只要有能量,位差不一樣,就會産生什幺現象?它就會流動,然後會旋轉、旋轉,慢慢經過幾億年的變化,然後中間形成一個很龐大的凝聚力,一直越旋轉、越旋轉,它裏面的凝聚力就越來越大,大到後來因爲裏面的溫度越來越高,高到溫度一億度的時候,會産生核溶核反應,這時候就會開始燃燒、放出熱能光,因爲中間部份的溫度夠高,旁邊這些因爲它的壓力溫度不夠高,所以沒有産生核溶核反應,但它一樣慢慢凝聚之後,會冷卻下來,就形成了行星,就是我們的地球。
由無常的那些元素因子所組合而成的,整個的地球,包括從以前到現在,整個地球的地殼也都在變動,海水也在動、雲層也都在動,包括地球也是一樣,這整個太陽系在動,整個銀河系都明顯在旋轉、在動。我們太陽系只是邊邊的一個小點,只是邊邊的一粒沙,太陽系也在動,太陽系所在的大家庭、銀河系一樣,都在動、在旋轉,不但本身在旋轉,整個銀河系都在旋轉,它在宇宙的空間、空中,一樣都有在移動。因爲它中間的溫度非常高、非常高,所以它不斷的燃燒,當然它裏面的凝聚力、壓力、吸力非常大,所以旁邊這些才能夠還是一樣,就像太陽有太陽的引力,我們九大行星才能夠這樣運轉。所以,地球的誕生也是這樣,從「空」慢慢形成廣大的星雲,慢慢的旋轉、旋轉,一切都在轉、都在動,然後慢慢的形成,太陽系就出來了。
當它條件夠的時候,太陽就發光了,然後旁邊這些就形成行星。地球的誕生也是一樣,都是這樣無常生滅變化,地球最初也是高溫高熱,慢慢的冷卻,因爲它高溫高熱,它裏面有溶漿,這些都是由這種微細的粒子,慢慢的演變過來。但是當那些原子、分子不同排列組合時,它會産生不同的元素。所以,不同的元素、不同的屬性,有的比例就比較重,有的成爲金屬,有的成爲水分,有的成爲空氣,就是這樣一直産生出來。因爲高溫高熱時,很多的蒸氣、水分蒸氣就會上升,氣體會上升,當這些氣體上升時,因緣條件夠的時候,它就會降雨下來,然後又會形成湖泊、陸地,所以本身都是一直在變,不斷在變、在動,然後這樣就形成。因爲有海水、有水、有陸地,有地、有水、有陽光、有空氣,地、水、火、風,然後加上有空間,于是生命就慢慢的孕育出來了,有機生命體就慢慢的形成出來,就是一個有機生命體的一個演變過程。
我們地球現在所在的地球內部,它一樣溫度非常高,所以火山爆發噴發出來的,都是岩漿,溫度都非常高,而且都是流體。以上所講的都是整個星系地球的生滅變化,現在再具體介紹…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八章 五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