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叁章 深入體會世間苦難--老、病、死▪P11

  ..續本文上一頁一節都不一樣,很奧妙啊!而且它這個條形碼像計算機的條形碼、計算機密碼,它們每一節都有它們的密碼存在。是誰令它們這樣?以後大家慢慢去體會,緣起甚深啊!要看到活生生、很深奧的緣起法。

  當深層去體會的時候,才會體悟到「無常」跟「無我」的深義,才不會怕、才不會抗拒,深層的「自我」才會放開,你看!很奧妙啊!藏著玄機啊!藏著緣起的法則、甚深法則。這是瑪瑙石,由木頭轉變爲石頭,外形本來是很巨大的木材,埋到深層地底下,經過一些因緣變化,然後因緣具足之後,它形成瑪瑙石。它爲什幺會這樣轉變、變化?慢慢去看到緣起甚深。你要能夠看到緣起甚深,才能夠更深一層去體會到涅槃、空、無爲,甚深極甚深。所以,要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大家先看到「無常」、看到「苦」,體會到「無我」……逐步上來,將來大家就可以體證到「空」,這樣難不難?不會困難。大家走在正確的聞思解脫道上,就一定可以體會、可以實踐。

  這是一枝草,這是厚厚的柏油路,而且柏油路至少鋪上有兩年。兩年後,一枝草,把柏油掀開呢!柏油已經鋪兩年以上,一枝草這樣可以把柏油掀開,你說草有沒有生命啊?所以,有的人以爲說「我吃素,我就沒有殺生。那些不吃素的人他們都殺生」都是不正確的論斷,植物也是屬于生物,都是有生命,你看一枝草都能夠顯現出這樣的力量,這個柏油至少有兩公分厚,它可以把這樣的一個柏油,像發糕一樣,把它撐開、破出,讓它生長出來,這就是「緣起法」的甚深,我們以後再深層去體會。

  這一張是燕窩、燕子巢,是燕子所做的窩巢,但是它的形狀像什幺?像貓。燕子竟然能夠把窩做出像貓的形狀,你看這是貓的腳、貓的尾巴、貓的嘴、貓的鼻子、貓的眼睛……,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燕子牠們能夠做出貓的形狀,讓我們體會很多的奧妙。所以,緣起法則不是死板板的,它是緣起甚深非常深。只要我們能夠好好的聞、思、修,就算你的心像鐵一樣,鐵樹也是一樣可以開花,這是鐵樹開花。

  我們把過去的那些都放下,歸零、歸零,重新以一個零,一個求真求證,來了解、來探討,那就很快!就可以實修實證而證果。Love、Yor、Forever永遠愛你,這張幻燈片裏面蘊含很深的含意,以後當你真正體證解脫自在的時候,就會體會到這方面。當你真正上到涅槃彼岸的時候,就會展現知足、感恩、大慈大悲,展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于是你會普愛一切衆生,但是這個愛裏面,跟一般衆生的愛,是不一樣的。

  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像小孩子一樣,要慢慢去感受到這個愛。所以,生命不是苦的,是在于我們不了解實相的時候,你是背道而馳,于是「苦」就産生。當你在成長過程中,要慢慢去體會到,當有一天你長大、解脫自在的時候,你是這樣的一位母親,你在普愛著衆生。

  有關于「吃素」的問題,如果回到原始佛法來講,佛陀本人也沒有吃素,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實相,後代很多大乘方面的,認爲一定要吃素,吃素才能夠怎幺樣……。事實上,從曆史實際上而論,佛陀本人在《阿含經》裏面,也都沒有講到說你要吃素才能夠成佛,而且他本人也沒有素食這方面的問題。因爲他們以前實行托缽製度,托缽製度是怎幺樣?人家供養什幺,我們就吃什幺,供養什幺、就吃什幺。只是他會吃所謂的「叁不淨肉」,不要自己去殺、不要叫人家殺,但是他們以前都是人家供養什幺、就吃什幺。

  今天的泰國、緬甸、斯裏蘭卡,那些南傳的比丘,他們有沒有吃素?沒有啊!包括西藏的體系,一樣沒有吃素。像南傳方面,他們還是實行托缽,所以沒有這些問題,反正人家供養什幺,接受衆生的供養。他們不是爲了吃的問題,才去托缽,一方面當然是解決色身的這些苦,一方面透過跟衆生托缽,做有關于法上的一個傳法,一個善緣的接觸,他們也是透過托缽跟衆生結善緣,然後可以度化衆生。

  有關于吃素方面,當然在印度,後來也有一些派系認爲說要吃素,但是傳到中國,這方面貫徹的比較嚴謹,這跟政府的介入也有關系。當政府介入之後,變成佛教要自己處理夥食問題,我們中國的出家人要自己煮食,反正不買葷、不吃葷、不殺生,于是就變成漸漸走向吃素方面。至于印度方面,也有部分的人喜歡吃素,但是佛陀是尊重。後來傳到中國,才把吃素方面,做一個更明確的確立。但是,若以此而堅持說,吃素才能夠修行,則不是原來佛陀所講的那些,但是我們尊重。

  吃素跟你能不能究竟解脫是無關的,而是說你個人覺得吃素比較好,你就吃素,但是不要說你吃素,然後就排斥其他吃葷的人,也不要說我喜歡吃葷的人就說「佛陀本來就沒有吃素、葷素不拘,你們有吃素的這些人都太執著去戒禁取,你們在執著那些……」這些都是落入見诤,沒必要!所以,怎幺樣做,你覺得比較好就自己選擇。如果你喜歡吃素,你就吃素;如果你覺得說吃素下來,苦會比較少,你就吃素;如果說你很在意,一定要吃得很清,鍋子沾到葷就不行,戒律死守的很緊、很緊,這一條戒就會造成你很多的牽挂、很多的不自在。

  所以,最主要就是吃東西的心態才是最重要,不是在吃的外相上面,而是在心態方面。如果沒有以慈悲心在吃,都是用「欲貪」在吃。如果以慚愧心在吃,感恩之心在吃,就不一樣!以後我們再深入解析「四種食」。因爲素食只是第一個階段的吃而已,那個不同層次的吃,你要去看到。依次爲「粗抟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四種食,要去看到深層裏面在吃。如果看不到,你在葷素方面打轉,沒辦法看到深層裏面一直在吃,這些要去看到,以後我們會再逐步深入。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叁章 深入體會世間苦難--老、病、死》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