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講演集》-從阿彌陀經說到淨土思想的建立
時間:公元一九七五年十月
地點:臺北國立藝術館
對象:法師、大衆(學生文空記)
一.淨土思想的起源
二.淨土思想的依據
叁.各種不同的淨土
四.彌陀淨土的內容
五.時代對淨土的需要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從阿彌陀經說到淨土思想的建立”。
第一天講禅,禅是要明心見性;第二天講空,空是非常玄妙。現在我們不談難懂的禅,也不講玄妙的空,今晚我要從當前我們迫切需要的淨土信仰講起。佛教裏說:“千經萬論,導歸極樂。”無論你研究禅,或是其它宗派的論典,甚至任何法門的修持,仍然以淨土法門最爲殊勝。
一.淨土思想的起源
佛陀在世時,有位頻婆娑羅王被他的太子阿阇世幽禁起來,他的夫人韋提希,都不容易和他見面,這個忤逆的兒子暴虐不孝,篡奪王位,使國王竟成了階下之囚。痛苦而又絕望的頻婆娑羅王,非常厭離這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感到苦惱不堪;這個世界裏,餓鬼畜生,充滿其中。于是他想著:“佛陀啊!當此苦難的時刻,你何不給我救濟,指示我一個安穩的歸宿呢?”
當韋提希夫人再叁要求探監時,阿阇世卻不准她攜帶食物給他被囚禁的父王,韋提希國母傷心的在身上塗了蜜,想解除夫君暫時的饑餓之苦,夫婦二人正在痛苦無望的時刻,就一心祈求佛陀慈悲的開示。果然,佛陀就運用神通力,顯現其前,告訴韋提希夫人和頻婆娑羅王說:“在此娑婆世界的西方,距此有十萬億遙遠的佛土,有一世界名曰極樂,救主阿彌陀佛,現時正在那裏說法。在阿彌陀佛的國土中,無諸苦惱,受諸快樂;那裏才是最清淨、安穩、快樂的地方。你們只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就會以他的願力攝受念他名號的人,使其往生淨土。”
頻婆娑羅王和韋提希夫人聽佛陀這樣的開示,在他們稱念佛號時,眼前果然顯現出一個光明的淨土,這就是被稱爲彌陀淨土的極樂世界,也就是淨土思想的起源。
二.淨土思想的依據
淨土思想並不僅僅屬于淨土宗,也並不局限于叁經一論的寶典──《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淨土論》;其實很多大乘經論裏在在皆有淨土法門的提出,到處都在說明淨土思想的信仰。
說到淨土思想的依據,現僅就下列諸點說明:
(一)自佛陀的聖言量中知有淨土的存在
一件事物的有或沒有,不能憑著我們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一定要有一個正確標准來作客觀的認定。比方說,我說這裏有一講桌,絕對沒有人說沒有,因爲這桌子是現量。如我說,那邊有人,何以知道呢?雖沒看到,但可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所以知道有人。
又如我們要知道一件東西的長度,需用尺量;要知重量,需用磅秤。這樣一來,東西的有無、尺寸、大小、輕重就出來了,這叫比量。還有一種判斷事情的有沒有,須靠聖言量。聖者必有大智,聖人所說的話是不會錯的,我們要相信他。根據聖人所說來判斷事情的有無,這就是聖言量。
佛陀在《阿彌陀經》中雲:“從此娑婆世界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佛陀是聖人,他所講的話一定不會錯。在他叁十二相當中,有一相名廣長舌相,舌頭伸出來可以蓋住鼻子和臉。他能有此殊勝,因爲他從不說謊話。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在這大宇宙中有一極樂淨土,這話是絕對可以信賴的。
(二)從曆史上往生淨土事迹知有淨土的存在
清朝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命他的堂弟彭希涑編的《淨土聖賢錄》,共有上中下叁冊,記載曆代高僧大德修持淨土法門,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以及往生淨土的事迹。例如淨土宗祖師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結社念佛,就曾有叁次親見阿彌陀佛現身。
唐朝善導大師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每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口出一道光明;念十句阿彌陀佛,口出十道光明;念百句阿彌陀佛,口出百道光明,所以被稱光明和尚。現在連日本人都非常崇信善導大師。
近代的印光大師,一生念阿彌陀佛名號,最後竟能預知時至。就是在家居士念佛往生淨土的也很多。民國叁十七年有一位胡松年居士在蘇州靈岩山念佛。在他死的前一天通知他的親戚朋友,要他們第二天早上八點前去幫忙念佛,說他明天早晨八點就要往生。大家第二天早晨來時,他正在吃早餐,實在不像一個即將去世的人,大家感到不可能往生。可是八點到了,他果真盤腿而坐,于衆人念佛聲中,往生極樂淨土。
臺北蓮友念佛團第一任團長李濟華居士,也是在大家念佛聲中往生淨土。在臺中蓮社裏,念佛的人非常多,其中也有很多預知往生的事迹。
從這許多古今念佛的人當中,有的能知往生時間,有的親見阿彌陀佛接引,有的聽到空中傳來悠揚優美的樂聲,有的于室內聞到令人心平神安的香味。像這種種瑞相,只有修持淨土法門的人,到他念佛功德圓滿時,自然就能回歸淨土。這實在不是平常人所能比擬的。
(叁)從科學證明確知有淨土的存在
就現有的科學研究成果而論,已知太陽系以外尚有其它太陽系,銀河系以外尚有其它銀河系,宇宙之廣大無垠,實在超出以往人類的想象。換句話說,地球世界以外,尚有很多其它世界。
其實,世界以外還有其它世界,並不要現代的科學家研究那麼久才證明出來。經裏記載著這麼一段有趣的事:釋迦牟尼佛在講經時,出廣長舌相,聲音震動無量世界,傳達極遠極遠;弟子當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不相信,懷疑聲音不可能傳到那麼遙遠的地方,于是想試試看,就用神通飛到十億佛土以外的佛國,在那麼遠的佛國裏,世自在王如來正在那裏說法。就在這時候,有一聽衆忽然從身上抓到一樣東西,叫起來說:“我的身上怎麼會有一條小毛蟲呢?”
世自在王如來就說:“那不是小毛蟲,那是從娑婆世界而來的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連。”其實目犍連的身體並不小,但來到此國土,和這裏的聖衆一比,他的身體只如一條小毛蟲而已。但在娑婆世界,他卻神通第一。于是如來就開示他說:“諸佛的威德不是聲聞弟子所可比擬的,你不可用神通試探。”自此以後,目犍連就非常相信虛空中確有無量世界,也確有無量諸佛。
叁.各種不同的淨土
淨土的種類很多,約可分爲下列數種:
(一)大乘不共法的淨土
大乘不共法的淨土,又可分爲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與藥師佛的琉璃淨土,其中以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最爲殊勝。
在各種大乘經論中,雖廣說十方諸佛淨土,稱揚其爲廣大易行道,但特別贊歎稱揚的是彌陀淨土,認爲是各種法門中最爲殊勝者,衆生應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往生極樂淨土。阿彌陀佛所表現的特色,是他在因地修行時立四十八大願,以無邊的悲願功德,現起極樂世界。並且肯定的誓稱:不論何人,只要信賴彌陀願力,願生極樂世界,稱念阿彌陀佛,不問一日,二日,以及十念,做到了專誠虔敬,一心不亂,就能爲彌陀的佛力所加持,而往生極樂世界。就算帶業往生,在極樂淨土裏修學,不論時間多長,一定能了生死,進達于無上菩提,故稱彌陀淨土最爲殊勝。
其次是東方藥師佛的琉璃淨土。彌陀淨土象征歸藏,藥師淨土象征生長。經上說: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中,以大悲願,發十二大願,目的在:開發知識,促進事業;救治身體殘廢,貧病無依;大家獲得豐富的衣食康樂;不信邪教;不犯法受刑;男女平等;一切衆生成佛。以這樣的願行,在東方世界,現起莊嚴的琉璃淨土。在《藥師經》中更殊勝的指出,稱念藥師佛的人,也可以發願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
(二)叁乘共法的淨土
叁乘共法的淨土,即叁乘人修行證悟的偏空之涅槃。依修行的次第,斷除煩惱,證悟真理,了生死而得解脫。叁乘共土,偏于獨善其身,其證悟的淨土,雖同受一解脫味,如長江大河入海,同一鹹味,但叁乘共土,畢竟是以小乘的境界爲主,他們雖然不再造新業,不受生死苦果,但仍然要向更高更上的境界去追求。叁乘淨土,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等于從高雄到臺北,臺中只是一個中途站,到臺北才是到達目的地。所以叁乘共土的聖者,最後仍然要更上一層樓,念佛同歸極樂淨土。
(叁)五乘共法的淨土
再說五乘共法的淨土,此即彌勒菩薩之兜率淨土。彌勒菩薩,爲釋迦牟尼佛法會中,親蒙授記的此土未來佛。現在生于兜率天,亦稱爲兜率內院。爲一清淨莊嚴之淨土,彌勒菩薩經常在那裏,爲無量大衆說法。若發願往生兜率淨土,就能見彌勒菩薩,將來再隨佛下生人間,見佛聞法。
(四)人間淨土
至于人間淨土,例如維摩居士,雖生活于娑婆世界,但他的境界猶如淨土一樣。
有人說,基督教的天堂就是佛教的淨土,其實二者並不相同。印順法師曾以下列叁點比較方法說明淨土與天堂的不同。
1.平等而非階級:極樂淨土平等而無階級。不像天堂,上帝就是上帝,天堂中的人也不能成爲上帝;而淨土的人,個個皆可成佛,毫無階級之分。
2.進修而非完成:基督教認爲上天堂就是完成,就是最高境界。而佛教裏到了淨土還須再進修,直到花開見佛,聞法修行,然後成佛方是完成。
3.上升而非退墮:只要上升到淨土,就永不退墮;此與基督教的天堂思想區別甚大。基督教的天堂相當于忉利天宮,是五乘共土,不是大乘不共淨土,在天堂裏的衆生,就算忉利天主,一旦五衰相現還會下墮。
佛教的淨土,以大乘不共法的彌陀極樂淨土最爲殊勝,雖有叁乘共法之淨土,但卻偏于獨善其身;雖有彌勒近易普及之淨土,卻沒有彌陀淨土之“一生成就”;又彌勒淨土在兜率天內,還在叁界之中,而極樂淨土是一個往生以後就能永不…
《從阿彌陀經說到淨土思想的建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