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病還須心藥醫▪P2

  ..續本文上一頁真好比是一場迷糊的大夢!

  過去有一位大富翁,住的是高樓大廈,吃的是山珍海味,但他的心,每日在名利上打主意,生活過得極其煩躁不安,不是胡思亂想,就是愁容滿面。可是離他樓下不遠的地方,有一間茅屋,裏面住了一個貧窮的人,這個人雖然貧窮,收入也僅能糊口,而他閑暇無事時便看經念佛拜佛,精神非常愉快,終日面露笑容。富人見了他既妒又疑。一天,他將此事告訴法師,法師對他說:“你過的生活,雖然有名有利,但這只是物質的生活,物質是有限的,而你的欲望是無窮的,有限的物質當然不能滿足無盡的欲望,所以你就苦惱了。你不了解人生的真義,好像在迷途彷徨,尋不到歸宿,當然就不安了。那位窮人,雖然貧困,但他看淡了物質束縛,他信仰佛教,學道明理,認識了人生的意義。所以一個人在物質生活以外,一定要有宗教信仰,精神才有寄托,心境才能安甯!”

  這位富人聽了,也連連點頭稱是。當他回家後,賬簿子一翻,算盤一打,又忘記好話,終日還是恍恍惚惚,愁眉不展,真是一個迷而不覺、極其愚癡的人!

  我們現在對于人生大病的名稱,以及人生大病的來源,都已經懂得了,進一步就要求醫治療這人生的大病。一般人都曉得,身體上感到不舒服,馬上請醫生打針吃藥,但人們卻把這心理上貪瞋癡的大病,放在旁邊而不設法對治,那豈不是至爲愚昧的事?

  身體上的大病是有害我們色身的;心理上的大病不但有害我們的色身,而且有害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非要設法把它治好不可!

  叁.人生的大病究竟如何醫治呢?  

  醫治我們人生的大病,一定非要我們自己努力不可。因爲醫生爲你開藥方子,但不能勉強你吃藥,你不吃藥,你的病不會好,當然不能怪醫生。佛法雖能醫治人生的大病,但佛法只能指示你如何做,你不依佛法的指示去做,你的大病就不會好,那就不能怪佛法,而應該怪自己不上進。

  學佛,本來就是學自己,遵照佛陀的指導,依佛法所指示的人生大病的藥方子,不只是要完全相信,並且要我們努力去實踐。雖然信仰佛法,而並不依照佛法指示的方法去實踐,如同紙上談兵,說食數寶,也是沒有用的!

  現在就把醫治人生大病的方法,一一說明如下:

  醫治貪病,要用“舍”字。

  人生所以患了貪病,就是一切都是爲自己著想,不肯利益別人。天下可愛的東西,恨不得完全歸諸自己一人,管什麼別人的幸福,談什麼別人的安樂,他人的死活存亡,都與自己沒有關系,因此貪病就纏繞到我們的身上來了。假若這時候懂得了“舍”,見到別人精神或物質上有苦難的時候,總很歡喜地把自己的幸福、安樂、利益施舍給人,這樣,貪的大病當然就不會生起了。

  不過,一講到“舍”,很多人總覺得自己會做到的,例如送禮物給人,幫別人解除一些痛苦,這樣還不能算做到真正的“舍”。因爲送禮物給人,幫別人解除痛苦,心中難免有一點希望報酬的觀念;“希望報酬”,這還是叫做“貪”,不叫做“舍”。

  真正的舍,要像蠟燭一樣,雖然自己犧牲了,但只要他人得到光明就夠了;真正的舍,又要像朝露一樣,明知自己瞬將滅亡,但還是用微弱的力量滋潤萬物生長;真正的舍,更要像太陽的光熱一樣,太陽的光熱,照撫著大地,沒有條件,沒有代價,不希望萬物對他報酬,覺得這是自己應盡的義務。

  佛經上說:“但願衆生得離苦,不爲自己求安樂。”就是這個意思。

  醫治瞋病的是一個“忍”字。

  人生所以患了這個瞋病,就是沒有修養的工夫,一有不愛的逆境當前,瞋心一動,多年的朋友可以變爲仇人,結發的夫妻可能成爲冤家聚頭。這時,身邊的事物,一切都好象是在嘲笑自己,一切都是可憎可厭,恨不得一拳要把世界粉碎!假若這時能懂得“忍”,懂得世間上一切都是自他平等一如,沒有你我他的分別,沒有壞與好的不同,有了這種忍的修養,瞋的大病當然就不易生起了。

  其實,世間上一切不愛的事情,一切難以解決的問題,難道生起了瞋心就能解決了嗎?那是不能的,瞋心唯有增加事態的嚴重性,所以,凡事都要仔細的想想,不要無謂的瞋怒,佛說:“若以爭止爭,終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爭。”實在是至理名言!

  不過,說到能忍,這確是很不容易的。我們可以從這一個“忍”字的構造來看,“忍”上面一把刀,刀上加一點,成爲刃,刃是鋒利的刀口,刃字的下面寫個心,就是“忍”,這就是說用一把極快的利刀,插在你的心上,你能不叫一聲,不動一下,這樣方能稱爲能忍!

  再說醫治癡病的是一個“覺”字。

  人生所以患了這個癡病,完全是因爲迷而不覺。前面講的貪瞋兩種大病,所以那麼厲害,歸根還是由于愚癡。人生的八萬四千煩惱,人生的死死生生,一切還是淵源于這個“癡”字。這個“癡”可以增長邪見,邪見可以造一切罪業,將來招致地獄畜生的苦果。假若有一點覺悟的心,明白自己有一個大智覺海,努力維持平靜的海面,不要讓愚癡的風,掀起了駭人的波浪。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茫茫的前程,沒有邊際,人生在這世間上,沒有一個覺悟回頭的心,而迷失了航程和路線,實在是很危險的!

  所以我要奉勸諸位:趕快來信仰佛教,把不明白的道理弄明白了,把一些自以爲明白而事實上並未明白的邪知邪見舍棄了,把一些人生的大病和一些習氣,盡力的革除和治癒,那就是真正的覺悟解脫。

  貪病的對治是舍,在不能完全做到舍的時候,應該要常行知足,唯有知足才能常樂;瞋病的對治是忍,在行忍的時候,應當行慈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做到慈悲方名能忍,唯有能忍才能自安;癡病的對治是覺,在求覺的時候,不忘增長自己的智能,唯有智能,才能覺今是而昨非。

  爲什麼我要把貪瞋癡說爲是人生的大病呢?前面已經說過,因爲普通的病有害身體上的生命,而貪瞋癡可以戕害我們心理上的慧命。我現在把這心理上的大病,和身體上的大病做一個比喻:心理上的貪病好比是身體上的胃病;心理上的瞋病好比是身體上的肺病;心理上的癡病好比是身體上的精神病。因爲害胃病大多數是由于貪吃飲食太多的緣故;肺病能爛壞人身體的內部,和瞋心能壞事一樣;精神病是自己理智不能做主,言行失常,而癡病正是做錯事的一個根源,列一表如下:

  病 名

   起 因

   對治

   比喻

   愛

  愛

   知足、舍、戒

   如胃病

  憎

   憎

   慈悲、忍、定

   如肺病

  癡

   迷

   學道、覺、慧

   如精神病

  最後,我以佛經上的兩句話,贈送給諸位,作爲一個座右銘。這兩句話是: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癡。”

  祝福諸位身體和心理從此都健康起來!

  

  

《心病還須心藥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