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八章 五陰 問答▪P2

  ..續本文上一頁掌控的。與你最密切的內髒都沒有辦法主宰,你還能主宰別人嗎?

  一叁八、“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含義是什麼?

  答:這是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在宇宙間都是獨一無二的,人人都是平等的,因此不要有我慢和卑慢,以平等心尊重一切衆生。

  一叁九、實修實證的內容是什麼?

  答:經由聞思的法義,然後實際去體悟、體證“無常、無我、緣起”。

  一四O、爲什麼體證到無常、無我,而做不到無我呢?

  答:體證到和做到是兩回事,理可頓悟,事必漸修。人的習氣很難改,要在日常生活曆緣對境中反複磨煉,才能漸漸的做到無我。

  一四一、有人自認開悟了,知道無我了,算成佛嗎?

  答:不算,知道無我,但深層的自我還未斷除,只能算是證初果或二果。

  一四二、四雙八輩的差異是怎麼來的?

  答:差異在于觀察、體證“叁法印、四聖谛”的深淺度和斷習氣的多或少。

  一四叁、修行體證真理實相的次第是什麼?

  答:無常→無我→空→涅槃,以上順序不可錯位,不可缺少。

  一四四、爲什麼要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

  答:法住智:叁法印、四聖谛、緣起性空。

  涅槃智:涅槃、無爲、空。

  體證涅槃智之前,必須先體證到無常,坐穩在無常的法流上。因爲無常在每一個刹那——現在、當下——都是生生滅滅的。唯有你活在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現在來體證無常,這樣才能進一步體證到無我、空、涅槃。

  一四五、爲什麼說深層的我慢很難斷除?

  答:我慢是十個結最後很深的一個結。十個結一層一層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微細,如果止觀定力不夠,沒辦法看到深層我慢的陰影。但是如果能夠一方面真誠真心地回來面對、反觀自己;另一方面又有善知識協助,在曆緣對境裏好好認真去現觀,對于我是、我能、我慢的斷除會有很快的突破。

  一四六、修行過程分哪叁個階段?

  答:1.沒有看到、體證到無常法流,認爲境界在跟自己對抗,這樣的話,苦就永遠存在。

  2.接受無常法流,不再和境界抗爭。

  3.當視野提升到比較超越的立場,發現整個法流就是這樣,根本沒辦法改變它什麼,然後慢慢地很厲害的“自我”會消失,溶入法界。

  一四七、修行需不需要從文字入手,弄通教理,記住一些名相呢?

  答:修行是從有爲法到無爲法、從有文字到不立文字。先經曆有爲才能體證到無爲,要看到“不立文字”的背後,需要很多文字打基礎,所以不可以忽視文字和名相。

  一四八、無常是實相、是中性的,什麼是中性的?

  答:中性是一個事物有好有壞,有生有滅,有味有患,但二者相加是不好也不壞。實相世界是完整的,而非完美的。

  一四九、“如實觀”怎麼觀?

  答:就是看到事物的兩面,看到味,也看到患,這樣才能做到不貪愛、不抓取、不迎不拒,從而産生離的力量,走在中道上。

  一五O、遇到逆境,凡夫與解脫者有何區別?

  答:遇到同樣的逆境考驗,凡夫是心慌意亂,身苦心也苦。解脫者是內心平靜,身苦不能免,但內心卻安詳不受影響。凡夫用我慢、我欲在與無常法則抗爭,解脫者了知無常法則,然後全然接受。當下接受,境界就會穿流而過。

  一五一、什麼叫涅槃?什麼叫無上?

  答:涅槃:苦的止息,貪瞋癡的止息,煩惱的止息。

  無上:是沒有大小高低的區別,也就是超越二元對立。更深的含義是沒有自卑,也沒有我慢。

  一五二、怎樣斷深層的我慢?怎樣走在中道上?

  答:一定要看到大自然活生生的(佛)法,要看懂無字天書——大地風雲經,深層的我慢才會斷。完全接受無常法印,看到無常的味、患,對正反兩面如實觀,不抓取、不迎不拒。這樣,才能走在中道上。

  一五叁、小孩子玩玩具,大人爭名利,二者有什麼不同?

  答:外表上不同,目標不同,但本質上相同,都是一場遊戲、一場空。

  一五四、當火燒頭衣的時候,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麼?爲什麼?

  答:體證無常法印。因爲體證到無常法印之後,才能夠體證到無我,才能令心解脫自在。

  一五五、什麼能夠超越死亡黑洞?

  答:唯有“空”才能超越死亡;只有“空”才能包容黑洞。因此,不要怕“空”,不要怕“無我”,唯有體證到“空”和“無我”,才能超越生死輪回。

  增補:

  72、你每天的心情、情緒來自于什麼?(110頁)

  答:來自于你的“六根”與“六塵”接觸之後所産生出來的貪愛、喜樂、瞋恨、悲傷、迎拒等等的情緒。

  73、如何理解大動不動?(111頁)

  答:就像這張桌子、這個牆壁好像沒有在動、但是你如果把它解析、找到它們的原子、用精密儀器去看、就可以知道原子、電子都是在以極高的速度在奔跑、因爲它跑的太快了,你沒用儀器,就沒辦法測出它的速度,這就是大動不動。

  74、物質是以波粒形式存在的,它有什麼特點?(112頁)

  答:物質是以一種波粒形式存在的,它的特點是行、動、變。波粒的波它隨時都在動,都在不停地旋轉、奔跑,在高速的轉動,所以它有時是以一種波存在,有時是以粒子存在,只要能找得到的有形物質這些,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跑在動。這就是佛所講的諸行的行,一切都在行,一切都在動,一切都在變,只要在動、變,諸行就一定是無常變化的。

  怎樣理解“諸行一切都在動中”的含義?(112頁)

  答:以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诠釋無常、行,諸行一切都在動中,所謂的動,不是誰在決定它,都是自然法則,自然緣生緣滅,它本身就是能量,在虛空裏面就一直在動。能量散布在虛空裏,同樣在流動,形成微粒、波粒、極微小的就是誇克,也是以波粒的形式存在虛空裏,現在最頂尖的物理學家、化學家,只能證明無常法印的正確性,都不可能推翻無常法印。只要是諸行、一切都在變、在動、那就是佛說的無常法印,它一定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

  76、請解析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流體?(114頁)

  答:我們的身體由各種分子,原子組合而成,它就是一直不斷刹那生滅變化的,從醫學上講,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我們身體裏的細胞、每秒鍾就有十萬個細胞在生與死。因此說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流體。不管是由地水火風四界元素組合而成,這些元素都是無常生滅變化的,所以身體怎麼會例外呢?一個變動的六根與變動的境界接觸,才會産生識,這個識也是在每一個當下,每一個刹那的接觸所産生的,怎麼會恒常呢?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也是因緣所生的,因爲你這個色身是由地水火風這些元素組合而成,怎麼會恒常呢?所以受想行識當然也無常,所以這個身體也是一個流體。

  77、從現象界的演變,如何體會不生不滅呢?(115頁)

  答:宇宙現象界大到整個星球、整個銀河系,都是無常生滅變化的,小到分子、原子、中子、光子、電子、介子,還有誇克,這些都是一直在生滅流動變化的,不管是極大或極小,都在揭示著無常法印的,整個宇宙現象界,這些物質的能源,也是不斷在生滅變異,在互換,在排列組合。從最初的空演變組合成空中生妙有,演變成色出來,但是色有形的這些最終又變化爲空。若從一個片段來看,可以說一個星球它有生有滅,但是從宇宙一個整體來看,它沒有消失掉。只是轉換成不同的形式散布在整個虛空裏,這便于我們去體會不生不滅的道理。黑洞與白洞,一邊有死亡,一邊有能源噴出,因緣形成這些能源又冷卻,凝聚成粒子,保持著虛空的不生不滅和整體平衡。

  一切動植物生命的總能源來自于哪裏?(117頁)

  答:來自于太陽。太陽一直在無我、無私地默默奉獻,我們有去體會它對我們生命的重要嗎?因此我們要學習大地、流水、陽光、空氣對衆生無條件、無所求、默默奉獻的這一種偉大精神。

  怎樣重新認識旗動還是風動公案的意義?(117頁)

  答:風在動,旗子在動,你的心也在動。如果你的心沒有動,你的當下沒辦法跟它接觸,你就不會感受到它在動。所以你能感受到有風動,旗子也動,這是客觀的客體在動,主觀的你本身這個主體一樣在動,你的心裏在動,才能當下看到旗與風在動啊!

  怎麼理解“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含義?(119頁)

  答:佛陀告訴我們每個人在宇宙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非常莊嚴的,而且人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真正體證到叁法印、空、涅槃、一樣會來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境界。這時沒有我慢,也沒有卑慢,沒有你所不喜歡,仇恨的敵人,泯除二元對立,以無上正等,無限的平等心來對待一切衆生,當你體會到這些,你的生命處處都在開花,你的所在處處都是淨土,你的生命就是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沒有什麼驅避的。

  什麼是相在?(125頁)

  答:淺義理解就是相互存在,深層的含義是:如果你在我裏面,會産生我慢的心態,如果我在你裏面,則會産生卑慢。這種你在我裏面,我是、我能、我慢就會存在,我在你裏面,你是我的大恩人,主宰者,我要仰賴你等,卑慢就必然産生,這就淪爲次等人民。

  試說明測不准定律的含義?(120頁)

  答:西德物理學家海森堡跟他的老師,證明了一個測不准定律,是說以前人類認爲可以很精確測出數據的這些,當現在儀器更精密之後,竟然發現測不准,爲什麼呢?因爲現象界的一切都是在刹那生滅變化,位置本身就在動,在變,從最微細的這些波粒開始組合而成的那些基本的元素,它就是一直在生滅變化,那麼組合起來的這些現象界的物質,包括測量儀器等,怎麼會不變化呢?所以哪裏能測准呢?這就證明佛陀所講的無常法則真理的正確。

  83、一般衆生與解脫的叁法印有無區別?

  答:有區別:一般衆生的叁法印是:無常、苦、無我。

  解脫者的叁法印是:無常、無我、寂靜涅槃。

  84、怎樣正確理解佛所講的出離苦海?

  答:佛所講的出…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八章 五陰 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