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空海法師臺灣禅修開示(二)
享受呼吸
好!聲音太小。1、2、3太小,1、2、3再大一點,1、2、3差不多。你們後面有沒有聽的清楚?能聽到、聽清楚嗎?反正聽不到、聽不清楚的,他不會點頭喔!
好!各位同修,我們繼續來跟大家做一些分享。在禅修的時候,我講的大部分都會比較簡潔扼要,所講的也都是從心靈流露出來。所以希望大家用心靈來聽,不是用頭腦知見在聽,更不要用頭腦知見在對比。你只要放開心靈,用空、明、覺的心靈來聽。你覺得好的,你就進一步去咀嚼、咀攪,消化。如果你覺得不相應的,你就讓它流過。
先回答、有一位學員提出一個問題:四念處結合四聖谛,才是出世間解脫道的修持,那如何結合?如何實修呢?如何把四念處跟四聖谛結合起來?
最快速的就是用強力膠把它粘起來,不然你們還有更好更快速的結合方法嗎?好啦!修行有時候不要太嚴肅,不要太正經八百,但也不能松散、不能懈怠。你很嚴肅或是很散漫,那都是兩端,那都不是走在真正的中道上。走在中道上,那是精進用功但是很放松。人生是可以過得很快樂、很活潑、很灑脫的,你修行本來就是爲解脫自在而來啊。那真正的解脫自在,那一定都是很快樂、很灑脫的。但是不管他再怎麼灑脫,他絕對不會爲所欲爲的去傷害別人、絕對不會!因爲只要他真正的開啓智慧,他一定是,把別人的生命跟自己的生命等同對待,那是一體的世界,絕不會去傷害任何衆生。所以我講那種灑脫自在跟一般人。。。有的人認爲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然後爲所欲爲,那個完全不一樣。如果用自我出發去做,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然後不管別人的痛苦死活,這樣的話,這個都要背負很重的因果。
那你真正的修行,真正的有智慧、開啓智慧的話,你會來到灑脫自在。但你不會去傷害任何人,相反的你自然的就是慈悲、大愛的化身。你只要真正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你只要真正的開啓智慧,很自然的,你那一種崇高的心靈質量,它就會自然的流露出來。所以你有沒有走在正確解脫道上,那個都是有指標可以參考,修行絕對不是在打迷糊仗!
那如何把四念處跟四聖谛結合起來呢?因爲你要了解四聖谛的內容跟它的重要,以及它的環環相扣。你要了解這些,你必需有深入聞、思,你有聞思基礎,又有四念處的聞思基礎,知道四念處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它的次第步驟是怎麼樣?它的前後關系是怎麼樣?你很清楚了解,這時候你就能夠在實修的時候,把四念處跟四聖谛結合起來。我們在禅修、解脫道的禅修,就是要讓你把四念處展開來,讓你明心見性。明心就是四念住要幫助你打好的基礎,那個見性的階段就是跟四聖谛結合。
所以佛教的修行是,透過聞、思、修、證,不是透過信仰。當然信仰它是一個結善因、結緣的基礎,但不能只停留在這樣的階段。你一定要腳踏實地、老老實實的聞、思,進一步實修。那實修不是向心外去求,而是完全扣住自淨其意,淨化我們自己。如果你向心外去求,那代表你還在外圍繞,還在枝流末節繞,你還不懂得真正佛法的核心、要領,還不懂得真正開啓無盡寶藏的那個切入口。
那空海是毫無保留的,願意、也很樂意來跟大家分享。所講的也都是盡量“正直舍方便”,簡潔扼要的告訴大家,那裏是重點,那裏是切入口。寶藏地圖給大家了,然後告訴你怎麼樣去做,就這樣。只要你願意一步一腳印的去求真求證,你自然就會找到。
今天晚上來跟大家分享,享受呼吸呀,不要一提到修行就認爲很苦。本來修行是要了苦的,也就是要讓苦逐漸逐漸的減少。修行如果你觀念知見正確的話,事實上修行就是在玩益智遊戲呀。本來修行它就是可以,用很輕松的方式來進行。如果你繃得越緊,那你越會錯失掉那個開悟的機會、見法的機會,所以修行要懂得放松、放松。
呼吸,一般人很少去重視它的重要,很容易忽略,因爲太習以爲常了。五分鍾的空氣,比五百萬更重要!我講這一句話,對很多人而言,認爲那是空海在膨風,或是不切實際。五分鍾的空氣,那個很稀松平常的事,哪裏有什麼重要性?五百萬那個才有價值啊。一顆鑽石幾千萬,那個才是有價值觀呢。一副墨納的畫,那個價值一億元,那個才是真正的價值、無價之寶啊。我要跟大家勉勵的、說實話的就是,一般衆生習慣以假爲真,以真爲假!
很多人對這一句話,也許不會覺得這個有什麼特殊 。覺得說,那是別人嘛,我不會啦,我這麼聰明,我這麼伶俐,我這麼有是非分別觀,叫你跳叫你聰明!我世間曆練這麼多,我學問這麼高,我怎麼會以假爲真?不會啦!我是科學家,我是學者,我是專家,我不會以假爲真啦,那個跟我無關啦!但是我要說實話,你越是這樣認爲,那你越是常常犯的問題就是:以假爲真而不知道。然後把真的把它否定掉,把它排斥掉,所以一般習性以真爲假!然後否定真的,然後去追逐假的。否定真實的,然後去虛構虛幻的,追逐虛幻的!
我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類,大部分是活在這樣的世界裏,習慣以假爲真、以真爲假。這就是諸佛菩薩一直在提醒我們的,一般衆生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裏,就是這樣。顛倒過來呀,然後再做夢啊、夢想啊,就是把真的看成是假的,然後去構築假的、去追逐假的。
好!那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呢?我現在講個簡單的比喻,大家就容易了解。世間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很努力打拚要去賺錢。讀書、高學曆,就是爲了要賺更多的錢,得到更多的名利。我做大官我也是要得到,想要得到更多的權勢名利。我從商努力打拚、日夜不停的打拚,就是爲了賺更多的錢。所以在這個世間、在這個地球上,絕大數的人,他把他的生命價值觀,用金錢來衡量。認爲金錢的數目累積越多的,叫做越富有,是榮華富貴!但對有智慧的人而言,他看到的是:衆生在追逐夢幻泡影。
你不要以爲說,你金錢的數目累積越多,你越能夠解脫自在,不是耶!往往你的金錢數目累積越多,你的憂、悲、惱、苦也越多啊!不錯啦!也會有比起來、比別人更大的洋房啦,更豪華的汽車啦,然後物質各方面,比別人、比起別人好象更風光。但那個都是代表。。。因爲你內心的空虛、你內心的苦悶,你才需要透過外面的物質來裝填。所以當你以擁有越多外在的物質而引以爲榮。。。事實上你是在告訴明眼人,你內心是很痛苦的,你內心是很空虛的,這是實相。你內心的苦,你內心的憂悲惱苦,你內心的空虛,那是實相。只是你不願意面對自己,然後你用更多的裝扮,把自己打扮得好象很鮮光亮麗。但你內心的憂悲惱苦,不管你再怎麼打扮,一定會流露出來,而且也騙不了你自己。
所以要知道喔!所謂真正的富有、真正的富有,不是因爲我們擁有很多、很多。真正的富有,是因爲我們需要的很少、很少!仔細聽好喔!這個很重要!世間法跟出世間法都一樣,那個觀念、那個價值觀,如果你認定錯誤的話,你的認知會導向你後面的行爲,會引導你往這方面去沖刺。如果你生命的價值觀,你鎖定在錯誤的方向,你不知道的話,你就會往這方面去沖刺。比如說,你的生命價值觀,你認爲擁有很多金錢,那才是成功。那你的生命,你就會不惜一切的去賺取更多的錢。但是到最後怎麼樣呢?很多人就是在滾滾紅塵裏面浮沈。有的人賺到了不少錢、賺到了很多錢,結果又賠光光啊。有的他是比較快賠光光,那有的人他能夠累積比較久,但是到最後兩眼一閉的時候,還是一樣全部都賠光光,你一毛錢也帶不走。假的的東西,你一定帶不走!
所以大家要好好去體會,什麼叫做真?什麼叫做假?你出生的時候沒有帶來的,然後在你這個成長過程,你累積過來的,這個叫做方便法。當你兩眼一閉世間因緣到,兩眼一閉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帶不走的那些,統統叫做方便法,統統叫做虛幻的。如果你認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你的人生目標,你就不會鎖定錯誤、沖向錯誤,這個就是智慧呀。學佛就是要開啓智慧,才不會讓你這樣忙忙碌碌的盲目一生,結果到最後是夢幻泡影。如果是真的的東西,你到那裏都可以帶走。你就算因緣盡離開這個世間,你到他方世界也一樣都可以帶走。真的的東西,你到哪裏你都可以擁有它,而且別人絕對搶不走。
那真的的東西是什麼?快樂、安祥、自在、智慧、慈悲。如果你在修行,在這一生在修行的時候,你能夠不斷的長養我剛才所講的這幾樣,不管你到那裏,你它都會跟著你到那裏,別人搶不走。這就是五分法身呢,你的法身。。。修行就是要不斷的培養我們的法身,讓我們能夠來到真正的快樂、灑脫、解脫自在。不管到那裏就是安祥、自在,又跟衆生廣結善緣。在這個世界也是如此,到他方世界也是如此。所以希望你們。。。能夠來跟解脫道結緣,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得到真正的寶。
解脫道要反饋給大家的就是希望,能夠協助大家,開啓每個人的真正的無盡的寶藏。不是學某一種方法、技巧、技術,練功夫,不是這樣的層次。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學到佛法的真精髓,快樂、解脫自在,開啓智慧。
真正的富有,不是因爲我們擁有很多,而是因爲我們需要的很少。當你真的需要的越少,你的快樂一定越多。仔細聽好喔!如果你能夠來到真的我需要的不多,你需要的越少,你的快樂就會越多。
如果你真的能夠在。。。我在呼吸的時候,我就在享受呼吸呀!我在呼吸的時候,哇!我就在品味人生,感恩生命,我能夠呼吸我就好知足。這個不是自我催眠、自我陶醉呀! 不得已對呀!人家在抽煙膨風, 空氣, 不是這樣耶!那是真正生命的一種成熟、一種體驗!他體悟到:原來過去所在追逐的是虛幻的,那我現在來到,哇!了解生命的實相。我能夠健康的呼吸,能夠快樂的呼吸,我就好感恩好知足啊!只要你能夠真的知足,你就會常樂呀!真正的富有,它的具體的呈現出來的…
《2010年7月空海法師臺灣禅修開示(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