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國內著名教育學家陶繼新與空海法師(靈峰寺講座)▪P3

  ..續本文上一頁是:你要照我的意思去做,我愛你、我給你好處,但是你要照我的意思去做,這個叫做意思食。在家庭裏面親子之間這一種問題最常發生。父母親很關心、很疼愛小孩,但是往往也要小孩子:你要聽我的,你是我生的、你是我養的,所以我對你好,那你要乖乖聽話啊、你應該怎麼樣啊、你要怎麼樣啊。

  好,如果父母親本身有智慧的話,他的愛不會帶給小孩子痛苦;那如果父母本身你是意思食、主宰欲很強的話,小孩子會被你愛的很痛苦,你是很愛他,但是,他卻沒有自由的選擇權。你要他讀醫學當醫生,但是他對這方面沒興趣,他想要發展藝術、想要發展美術,或是想要發展音樂;爲人父母的卻認爲:“這個沒什麼“錢途”了”,這個“錢”那是金錢的“錢”;“這個賺不了多少錢,還是不要讀這個了,你還是好好聽父母親的話,照父母親的話去做,這樣就沒錯。”

  但是小孩子的興趣不在此,父母親卻硬是要把他拉過來,符合父母親的欲求。像這一種情況,小孩子常常被愛的會很痛苦,他會在——我要忠實于我自己的生命、走我自己的路,還是——要孝順、乖乖聽父母親的話呢?這個他會産生很多的掙紮。

  好,小問題還可以妥協,但是大問題——他的興趣、他的人生、他的理想都被父母親的欲望主宰之後,父母親對他愛越深,他的壓抑就越大,結果導致小孩子被愛的痛苦,累積久之後,他就會怎麼樣?會反叛。小孩子會叛逆就是這樣引起的。

  那爲人父母看不到自己所給的小孩子的是錯愛,所以反而還怪小孩子:你怎麼不聽話啊?你怎麼形成叛逆啊?你怎麼這樣啊?但父母親不容易看到,我們給小孩子的是錯愛,我們給小孩子的是太狹窄的空間。這就是錯愛它會産生後面很多的痛苦,這就是因爲欠缺智慧。

  如果我們的心靈能夠逐漸地成長上來,我們會真的用智慧來對待我們的小孩子,我們愛護他、協助他成長,是協助小孩子做他自己,把他的生命意義發揮出來,不是讓小孩子成爲父母親欲望的投射。仔細聽好啊,這就是真愛跟錯愛的分水嶺。

  那什麼是真愛呢?真愛就是無條件、無所求的愛你;是希望真的能夠看到你的成長、你的快樂、你的喜悅;真愛他的付出——我就是無所求、無條件的付出,至于你要回饋我什麼,那是隨緣、隨你。也不會有那一種你回饋的到底是多或是少,然後如果你回饋少就會生氣,不會的。真愛他就是無條件,也沒有主宰欲,沒有意思食。

  一般,一般人常常是這樣:我愛不到的東西我也不希望別人得到。比如說男女在交往的時候,如果這個女朋友她不喜歡你了,她喜歡另一個男人,那一般男人就不容易接受這樣的情況,總是設法要把她搶奪過來;或是——我得不到我也不希望別人得到。這個都不是真愛,你不是真正愛她。

  甚至結了婚之後也是一樣,如果夫妻之間相處得常常相處得沖突、痛苦,那另一半想提出要離婚,有的人他放不下,他覺得我愛你,我不能夠讓你離開。但是卻讓對方很痛苦。

  好,如果是我,我在講我自己好了,如果我的另一半她提出,她覺得她跟我相…,我現在沒事,我是講以前啦,不要誤會啦。如果你覺得你跟我在一起,你不是真正的快樂,那你覺得你是痛苦比較多,如果你覺得你跟別人在一起,你會比較幸福、比較快樂,那我會尊重你,讓你有空間、讓你可以去選擇。如果你真的覺得這樣比較好,你真的覺得這樣比較快樂、比較幸福,我祝福你。

  我們真愛要真的民主,愛你是包括:不管什麼情況我都不會傷害你,真正的愛就是看到你喜悅、快樂、幸福,這就是真愛。真愛,真愛就像太陽,給我們光明,給我們能量,給我們生命的動力,給我們喜悅,給我們希望,給我們溫暖,給我們愛,給我們溫馨;但太陽不會要主宰我們;太陽也不會要跟我們收費,就是這樣。真愛就是:愛你,祝福你;看到你快樂,我就分享你的快樂;看到你喜悅,我就分享你的喜悅。這就是真愛。OK。

  

  陶老師:感覺到空海師父把假愛、錯愛、真愛分析的淋漓盡致啊。我只是做一點小小的補充。至于假愛,我認爲假愛者他是玩一個小聰明,不僅沒有真愛,也沒有智慧。我經常在教育上行走,我認爲絕大、絕大部分老師都很愛他的學生,只有極個別的、極個別的老師他不愛學生,但是作爲教師,他不愛還得裝出愛,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其實,你別認爲這些小孩子他不懂事,我發現他們太智慧、太聰明了,當一個真愛他的老師,他會很親近他,他也會愛他;但當你真不愛他的時候,你怎麼掩飾都不起作用。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假愛的時候是欺騙別人,同時也是自欺欺人。

  比如說,有的老師他想撈點錢,他怎麼做呢?講課沒講完就說了:“同學們,這個問題很重要,但是我今天不講了,誰要願意輔導的話,可以再單獨找我”。“單獨找我”就得送禮物、送錢,這就是真正的假愛。所以作爲老師來說,他應當是靈魂高尚之人,可是如果假愛,我認爲應當走出教師的行列。

  但是剛才空海師父也說了,有的他還不是不愛,但是他錯愛。這裏面家長當中表現最爲突出,老師當中也有。比如說他叫孩子、學生,他布置了大量的作業,他叫他12點做不完,一夜睡不幾個小時覺。他說我叫他多做練習題好,他也想叫學生好,但是不行。有的老師上起課來拖堂,他想多講幾分鍾,其實學生休息的時間很重要。

  有一個老師很有意思,他跟我說:“陶老師,我全身心地愛孩子啊,你不知道,我這個自行車只要放到我的校園裏,保險我走的時候這些學生把我的氣門芯給我拔了!”他太不理解了。我說:“你是錯愛。”

  家長也是這樣,比如說孩子向別人要個東西,本來不該要,他一哭,“哎喲別哭了,我趕快給你買去!”錯了。比如說上學的時候,小孩上一年級,學生書包他應當自己整理了,家長要給他整理得一幹二淨,每一次都給他整理好,把他本來應當具有的自理能力給扼殺了。

  其實孩子他有這個能力,但是長期的越俎代庖就出現了我們新聞上報道的可悲的一幕,到大學的時候,竟然有的家長,甚至跟上兩個、叁個的家長,幹什麼呢?把孩子送到那裏,然後給孩子鋪上床鋪,有的是定向給孩子洗衣服等等。其實,要看孩子對他的生命發展是有益還是有害,他如果有益,就是讓孩子難受一點也要去做,這才是真愛。

  剛才我給大家談到的福州師範二附小的黃思路,她的媽媽王晶老師,是咱國家教育部家庭報告團的成員,家庭教育做得太好了。她的真愛,我在采訪的時候,叫我一次又一次地流淚,甚至在很多人看來很狠心,但是這正是大愛。

  我給大家舉個小小的例子。黃思路將近叁歲的時候該上幼兒園了,好在幼兒園不遠,她的媽媽把思路送到幼兒園。但是她回到家裏沒有多長時間,幼兒園阿姨就把黃思路送來了。王晶沒有叫她進門,說:爲什麼把孩子送來了?阿姨說:你這個孩子哭得太厲害了,我們真不忍心,給你送來了。

  王晶老師表示感謝,送走這個阿姨之後,把門堵住,對黃思路說:“路路,你這是錯誤的,你必須自己再回幼兒園”。黃思路第一天離開媽媽,嚎啕大哭。王晶老師說:“你哭破天,我也不會叫你進這個門。”然後把門關上了。黃思路在外面大哭不止,到最後嗓子都哭啞了,沒辦法,就敲門:“媽媽,送路路上幼兒園”。

  王晶老師打開門,還是沒有叫她進來,說:“路路是個好孩子,你自己去幼兒園,媽媽第一個去接你,如果你再哭,你是一個壞孩子,我絕對不會叫你進門的。”把門又關上了。黃思路又大哭不止,黃思路媽媽王晶老師也是心裏跟割肉一樣,畢竟是她心頭肉啊,但是她知道什麼是真愛什麼是假愛,如果這個時候把她送去,她第二天、第叁天還會跑回來叫她送去,所以不管你怎麼哭,我不開門。

  黃思路又哭了好長時間,再一次敲門,嗓子全啞了:“媽媽,路路自己上幼兒園。”在說的時候滿臉是淚啊。王晶老師說:“路路是個好孩子,媽媽一定早點去接你。”黃思路帶著個小黃帽,背著個黃書包,從叁樓倒著走下來,走一步,哭著喊一聲媽媽再見,一直看不見媽媽才走到幼兒園。但是從此之後,黃思路再沒有中途從幼兒園回來,都是自己去了以後,在那裏呆著,到放學的時候她媽媽再去接她。

  其實這樣的孩子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不能溺愛、不能放縱。現在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溺愛,好像看著是愛孩子,實際你是一步一步在害孩子。包括看黃思路的這個小小的細節,她媽媽要她知道,錯誤的東西用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盡管很小,正誤觀念很強。

  所以愛和溺愛的分水嶺在哪裏呢?愛是真愛,溺愛是錯愛。所以老師們,要真愛孩子還不單單要一個真心,還要了望孩子他未來的發展前景。如果你只是看當下,看不到有益于孩子未來的發展,很可能當下的所謂愛扼殺了孩子的生命前途。所以,作爲老師、作爲家長,甚至作爲丈夫、作爲妻子都要學會真愛,而不是假愛,也不是錯愛。

  休息十五分鍾,接著再講。

  

《國內著名教育學家陶繼新與空海法師(靈峰寺講座)》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