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上)▪P4

  ..續本文上一頁禅定的功夫,就是要把這顆心猿意馬的散心,加以缰索,收攝起來,安住不亂。如果我們能夠將我們的心調服得很好,不管山林水邊,市場集合,隨處一坐,都能不爲外境所動,而保持輕安甯靜。馴服我們內心的猿馬,使它不向外攀緣,是我們刻不容緩的急務。

  第六項靜坐並不是呆呆的坐在那裏就算了,要觀想,觀想諸佛相好,觀想華嚴智能,靜坐到心靜如水,不要起波浪,心上的意念思維,盡早不要讓它妄動,甚至不要思維,不要回憶,不要去推理,不要去盤算,進入到平等的一真法界。此時心胸清淨明朗,像一面清淨的鏡子,如一湖平靜的潭水。一面鏡子,如果清淨,什麼東西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一面湖水,如果波浪疊起,則無法照映出東西,我們人生的幻想、妄念太多,也無法認識事物的真正面目。

  (4)睡眠的修行方法

  華嚴禅定的修法大概如此。接著我們要談一談華嚴宗對于睡眠的修行方法。這個法門很要緊,睡眠有睡眠的要訣,有人說:「唉呀!我失眠睡不著。」睡不著很苦啊!又有人說:「唉呀!我睡覺時,夢好多唷!」夢多也很苦。現在我要告訴你們如何不做夢,容易入睡的方法,也是華嚴宗告訴我們的方法:

  第一、睡覺之前要洗腳,用溫水洗腳,促進血液循環,比較容易睡得著。

  第二、睡覺右脅而臥,佛教稱此爲吉祥臥,不要仰著睡,也不要覆面睡,那會增加身體的動蕩煩燥而不容易入睡。當然右脅而臥的姿勢不自在,但是也要訓練自己,不讓身體亂動。只要身體保持不動,很快就能入睡了。一般睡不著的人,總是說:「我翻來覆去還是睡不著。」身體動蕩不穩定,因此影響生理,無法安然入睡。

  第叁、睡下來以後要持觀想,觀想光明,觀想遠遠的地方有光明。有人睡覺把眼睛閉起來,越暗越好,有的人說點燈才睡得著。但是觀想光明時,要把眼睛閉起來,觀想眼前若有若無光明,能在觀想光明之中入睡,一定會睡得很輕松,很甜蜜,不太會做夢,甚至人雖入睡,旁邊的人講什麼話,做什麼事,都能了然于心。

  有人看到我長得這麼壯大,以爲我吃了什麼好東西,我要告訴各位,我每天吃的是佛法的香飯,吃的是華嚴的珍肴,最要緊的是睡的是華嚴美覺。幾十年來有時候我的頭還沒有碰到枕頭,就睡著了。明天打算幾點鍾起來,心裏只要想一想;「嗯!明天兩點起床。」不必挂念什麼,到時候自然清醒。我覺得佛法所教給我們的方法很平常,但是卻有很大的用處。

  另外蓋的被單當然不能太薄,但是也不能太厚,太薄容易著涼,太厚則呼吸不順暢。我們爲了走更遠的路,所以中途要休息;我們爲了做更多的事,所以晚間要睡眠,但是也不能過分貪睡,過分的睡眠,也能傷身挫志。以上是睡好覺的一些方法。

  (六)修學華嚴宗的利益

  華嚴宗的修行方法,當然還有很多,不過這些都是你們各位能做得到的。由于時間的關系,最後我要告訴各位,修學華嚴對我們有些什麼利益?修學華嚴宗,或僅受持《華嚴經》,都能得到很大的利益,會讓我們覺得和諸佛一鼻孔出氣,沒有分別,所謂我、佛、衆生叁無差別。修學華嚴以後,每天的生活,好象涵泳在一切智海裏面,暢遊于一切時空之中,感到生命無始無終,無去無來,無生無死,一切的世界宇宙都跟你合爲一體,我們的身心安住于一切的地方,一切的時辰,生命得到了永恒!

  修學華嚴宗或受持《華嚴經》,得到靈異事迹的記載很多,除了前面介紹的幾位華嚴祖師,他們一生都有許多靈異功德之外,現在再舉出幾個例子:

  第一、元朝正順法師,出家于五臺山,平時以深密的樹林爲茅蓬,以讀誦《華嚴經》爲修行的日課,數目超過一千余部。他同時修學法界叁觀,每次一進入華嚴法界的觀想以後--叁、五天才出定,因此人人都稱他爲華嚴菩薩。將要圓寂的時候,門徒乞求開示法語,他說:「曆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思何慮,轉身踏破虛空,一切是非莫顧。」入滅時,靈桌上出現五彩之龍,飛遊于燭光庭宇之間。

  第二、唐朝有位釋城慧比丘,在五臺山真容院,跟隨法順和尚出家,經常在李牛谷的地方誦《華嚴經》,吃的是嫩草樹葉。當他誦經時,經常有五、六位身著儒服,而不知姓氏、來曆的人圍坐下來聽經。其中幾位送奇花異果供養他,花經久不謝,果子吃了肚子不餓。他感到很奇怪,就問他們是誰?衆人回答說:「我們都是山神,因爲你的誦經法力,使本山清淨平安,特來供養服侍。」城慧比丘感到這些山神打擾了他的清修,于是遷移到別處去了。

  第叁、後魏文明元年,有位王明幹,平時作惡多端,死的時候,墮于地獄,被獄卒牽至門口,看見一位出家人,自稱是地藏菩薩,並且教他持念《華嚴經》的一首偈子:「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當他見到閻羅王時,王就問他:「你有什麼功德?」他說:「只能誦一四句偈。」于是就大聲念誦剛才地藏菩薩教他的那首偈語。閻羅王就放他回來了,同時地獄裏受苦的人,聽到四句偈語時,也得到解脫。

  受持《華嚴經》得到很大的功德利益,曆史上的記載比比皆是。

  《華嚴經》的內容浩瀚深廣,佛陀對上乘根器的菩薩,還講說了不少時日,我們在短短的二、叁小時之內,就想把華嚴無限奧妙的內容,完全發揮盡致,是不可能的,今天我只能掬一瓢海水,讓各位略嘗一下,知道海水的鹹味。明天、後天,我們將繼續介紹其它宗派的修持方法。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念回向偈,也是《華嚴經》裏面的一首偈:

  「願消叁障諸煩惱,

  願得智能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上)》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