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講演集》-佛教法對時空的看法
時間:公元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廿二
地點:高雄中正文化中心
對象:法師、信徒(弟子依空記)
一.一般衆生的時空
二.現實生活的時空
叁.聖者解脫的時空
四.如何利用時空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感謝佛陀的指引,讓我們有殊勝的因緣在這樣的時空裏聽聞佛法,我今天要和各位講的題目就是:“佛教對時空的看法”。
時空,包括了時間和空間:時間是往古來今,豎窮叁際的;而空間則是百界千如,橫遍十方的。這兩種東西對大部份的衆生來說,就像呼吸一樣,日用而不覺,依各人根機的深淺而有不同的領悟。蜉蝣朝生暮死而不怨,人世七十寒暑而不足,各自囿限在一己狹小的生存時空中。但是,從佛教輪回的法則來看,衆生的生命是無盡的,不僅是空間無邊無際,連時間也是無窮無盡不可限量的。如果我們能夠參透時空的真谛,就能夠從東西南北的空間中解脫,從分秒日月的時間裏破繭而出,到達“處處清涼水,時時般若花”的逍遙境界。
以下,我分四點來跟各位談談佛教的時空觀念:
一.一般衆生的時空
所謂“一般衆生”,不僅指我們人類凡夫,也包括了天、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些五趣的衆生,這六道衆生的時空,是什麼樣的時空呢?
我們先從時間上來說:
(一)刹那──在佛教裏面,最短暫的時間單位叫做“刹那”,以現在的時間來算的話,大約等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是很短暫的了。在佛教裏面如何計算這麼短暫的時間呢?
一念,就是一個念頭、一個想法,有九十刹那。
一刹那,有九百個生滅。
一晝夜,有叁千二百八十二萬刹那。
可見刹那的生滅是很快的。我們現在看花是這樣的紅,葉子是這樣的綠,而花和葉在時間裏面刹那不停的生滅,過了一段時程就會凋謝,它們是在每一刹那的時間中不停的生長、凋萎的。像這個桌子,我們看到它好好地放在這裏,但是如果讓科學家用放射線或顯微鏡來照射的話,可以看到木材裏面的纖維組織有伸縮變化,在刹那刹那之間不停的壞滅,過幾年就會腐朽了。世上那有不凋謝枯萎的花草?又那有不耗損毀壞的桌子?就是因爲一切事物都在刹那之間生生不息,也在刹那之間滅滅不已,所以俗話說:“少壯一彈指,六十叁刹那”,年輕人彈彈手指就是六十叁刹那,短暫的光陰迅速消逝,年輕的歲月轉眼成空。刹那,實在是非常的快、非常短暫的!
(二)阿僧只劫──長的時間,佛教裏稱爲“阿僧只劫”,阿僧只劫非常非常的長,長到難以形容。我現在把“阿僧只劫”裏面比較短暫的兩個時間單位向大家作個說明:
“芥子劫”:就是在方圓十公裏的立方體大城裏,裝滿芥菜子粒,每隔一百年取出一粒芥子,直到取完爲止,這段時間就叫做“芥子劫”。這一段時間到底有多長,恐怕要用多位元的電腦才能算得出來。
再以“磐石劫”來說,就是一塊十公裏立方體那麼大的石頭,每隔一百年用砂紙磨擦一次,一百年一百年的擦一次,直到把大石頭磨滅了,整個擦成粉末了,就是“磐石劫”。這種時間更長。
在佛教裏面,“芥子劫”和“磐石劫”都還算是小劫,至于“阿僧只劫”這樣的大劫卻是無量無盡,不可言說的。
(叁)各種衆生的壽命──衆生壽命無定,像水面的泡沫,忽然生起,又忽然消滅,各有不同的壽限。人,通常只能活到一百歲左右,而蜉蝣的生命卻是早上生晚上死,這種朝生暮死就是蜉蝣的百年光陰。烏龜是世上最長壽的生物之一,可以活二百五十年,而類似感冒的濾過性病毒只能生存叁小時,這種二百五十年和叁小時雖然相差極大,卻也各是一生。大象和海豚可以活九十年,牛馬猴狗能活十五年至二十年,老鼠能活叁、四年,蚊子蒼蠅卻只能活五到七天,這也是牠們的一生。這許多衆生的壽命,無論是朝生夕死也好,是叁小時、一百年、二百五十年的壽命也好,用塵世的觀念來看,也許很長,但是在無限的時空裏面,還是很短暫的。爲什麼呢?因爲依照經上的記載,人上面就是“天”,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天,叫做“四天王天”,“四天王天”裏的人可以活五百年的天壽,換算成人間的歲月,是二萬五千年;再上一層的是“忉利天”,有五萬年的壽命;“夜摩天”有四十萬年的壽命;“兜率天”有一六○萬年的壽命,還有更高的“化樂天”,“他樂天”裏的人有六四○萬年的壽命。如果由欲界天再往上說到色界天,那就更不可思議了,色界天裏“他化天”的衆生可以活到二五六○萬年,是我們一般人很難想象的。再往上還可以追溯到無色界天,無色界天裏的衆生可以活過八萬大劫,八萬大劫的時間更是長到人類無法想象的地步了。然而不管多麼長的時間,也還是在生死的流轉裏翻騰,不能超脫時空的囿限。
在無間地獄裏面的餓鬼更是難以翻身,不但身心無間,時間無限,受罰受罪的苦更是難以名狀。經上有一個“餓鬼等痰”的例子形容很好:在地獄裏有個受罪的餓鬼,長久沒有東西吃,覺得饑苦不堪,日日引頸盼望有什麼東西可以裹腹,好不容易發現有一個人要吐痰,看准了這個天大的好機會,餓鬼就巴巴的等這一口痰來吃。他等了又等,看著城市倒坍、城市修複、城市倒坍、城市修複,修好了又倒坍,壞了再修好、修好了又壞……如是城好城壞各七次,無數時間悠悠飛逝之後,他才等到那一口痰。地獄裏無日無夜的漫長時間,說來實在可怕。
至于空間,在佛教裏面,大的空間叫佛刹、虛空,小的叫微塵,名稱雖然不同,卻都是指稱叁千大千世界,說有多大就有多大,是無邊無量無限無涯的。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以現代科學的立場來說,我們現在站立的地球上面有一個太陽,據科學家研究的結果,證實地球的面積只有太陽的一百叁十萬分之一,換句話說,太陽是地球的一百叁十萬倍大,而在敻遼的虛空之中,一個銀河系就有大約兩千億個太陽,宇宙裏面的銀河系又多達幾百萬個,大家想一想,宇宙是何等浩瀚深奧!
再從微塵方面來說:現代物理學上把物質分解成最小最小的單位,叫做原子、電子、中子,而微塵是比中子更細微的。這就像牛毛也是很細的,可是牛毛的尖端用高倍的顯微鏡放大來看,還可以發現更多更小的成份,這種比一般觀念還要細微了幾萬倍的情形,就是微塵。我們的小拇指表面上乾幹淨淨不帶一絲一毫的灰塵,實際上卻寄生了成千上萬的細菌和塵埃;一只小小蒼蠅的眼睛由四萬個小眼組成,這些空間都是極細極微,是人眼所不能見的。
經由各式各樣科學儀器的探測分析,科學界對于我們生存的時間、空間作了種種廣袤深微的解說,這種種科學上的說法,我們現在聽了都會覺得宇宙太廣太深,但是在佛法裏面,這種說法還是很淺很小的,爲什麼呢?因爲在佛法裏面的時間和空間,都是至大無外、至小無內,是無量無邊的。我今天在這裏跟各位講話,明天透過廣播電視可以遠遠傳到全臺灣各地,後天譯成文字發表可以刊布于東亞歐美,將來印行出書還可與世界千萬大衆結法緣、增法喜──佛法,永遠是超越時空的!
二.現實生活的時空
在廣大的宇宙裏面,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與時間和空間緊密相合,離不開時空關系。一個人做人做得好不好,處事順不順利,就要看他對于人際關系如何處理,對于時間的久暫怎麼把握,對于空間的分寸如何安排──你不注意時間,行事太快太慢,都會引起別人的憎厭;你不了解空間,占了別人的位置,搶了別人的優勢,別人也不高興。所以,時空對于我們人生真是關系重大。
在現實生活上,有人感到時間不夠用,分秒必爭;有人覺得光陰漫長痛苦,度日如年;有人貧無立錐之地,世上無處可容身;有人良田廣廈萬頃,連月球上的大地都想買,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有名的唐伯虎曾經作了一首打油詩,來形容光陰的短暫易逝: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爲奇;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裏過了。算來只有二十五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
時間是世界上最公正的東西,貧者不少一分,富者不多一秒,一切權貴威勢,都不能奪。
時間是世界上最能幹的法律顧問,“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切是非愛憎功過,俱由時間裁判。
時間是道德的公證人,“平生莫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人格尊卑,久而自見。
在現實生活裏面,時間的腳步是叁重的,人生七十古來稀也好,人生七十才開始也好,衆生的生命都在“過去、現在、未來”叁重時間裏悠悠度過。“過去”的時間已經悄悄消逝,永遠不回頭了;“現在”的時間像箭一般的飛走,轉眼即失去蹤影;“未來”在猶豫中慢慢的接近、接近,忽然之間又擦身而過。這種種易逝成空的情形,許多詩人都感慨過:
“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輕饒。”(唐.杜牧)
“莫怪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頭時。”(清.駱绮蘭)
這是說:世間最公平的是使少年變成白發的歲月,不管你有錢沒錢,體壯體弱,一旦年光老去,發都會變白。青山有寒霜之時,人也有白頭之日:
“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宋.陸遊)
“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宋.王九齡)
這是說:人人會老,年年易老,人生就在歲歲年年的爆竹聲中瞬息消逝了;生命在咕咕喔喔的雞啼聲裏一日日度過,歲月在的的答答的馬蹄聲裏一程程消失,最終還是會在無窮的時間裏老去。佛教說生死流轉、諸行無常,像白居易的詩:
“愧我長年頭似雪,饒君壯歲氣如雲!
朱顔今日誰欺我,白發他日不饒君。”
我們學佛法的人之所以要苦苦修行,就是爲了在無限的時空裏證入菩提,在刹那的時光中掌握永恒,在一花一木一水一石中契悟無等的妙道,得見無上的…
《佛教法對時空的看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