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魏晉南北朝時期印度觀音經典向中國的傳播▪P8

  ..續本文上一頁合爲宇文護譯《十一面觀世音經》一卷[14]。在中國最早譯出的一部陀羅尼抄集經《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一中,收錄有觀音的咒語,經文中稱爲《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诃薩說大陀羅尼神咒》[15]。上述四種雜咒系觀音經典中《觀世音忏悔除罪咒經》已佚,其他尚存。其中在東晉南北朝時代最流行的是《請觀世音消除毒害陀羅尼咒經》。

  東晉南北朝時期譯出的雜咒類觀音經典大部分保存在《陀羅尼雜集》之中。這部雜集抄集了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各類陀羅尼密典。本集最早見于隋代費長房的《曆代叁寶紀》,稱其爲失譯之作,即不明作者[16]。唐代智升的《開元釋教錄》則認爲是梁代的作品[17]。呂建福先生認爲,這部雜集在北魏孝文帝時(516—528)形成于北方[18]。該集所收觀音類咒經有:卷五所收有《觀世音菩薩說消除熱病諸邪不忤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心陀羅尼句》、《請觀世音菩薩陀羅尼句》、《觀世音菩薩行道求願陀羅尼句》、《觀世音說求願陀羅尼》、《觀世音說治五舌塞喉陀羅尼》、《觀世音菩薩所說諸根具足陀羅尼》。卷六所收有《觀世音說燒花應現得願陀羅尼》、《觀世音說散花供養應沒陀羅尼》、《觀世音說滅罪得願陀羅尼》、《觀世音說能令諸根不俱足者俱足陀羅尼》、《觀世音說除一切眼痛陀羅尼》、《觀世音說治熱病陀羅尼》、《觀世音說除一切顛狂魍魉鬼神陀羅尼》、《觀世音說除種種怖畏陀羅尼》、《觀世音說除一切腫陀羅尼》、《觀世音說除身體諸痛陀羅尼》、《觀世音說除卒腹痛陀羅尼》、《觀世音說除中毒乃至已死陀羅尼》、《觀世音說除卒病悶絕不自覺者陀羅尼》、《觀世音說除五舌若喉塞若喉縮陀羅尼》、《觀世音說除種種癞病乃至傷破咒土陀羅尼》、《觀世音說咒澗底土吹之令毒氣不行陀羅尼》、《觀世音說咒藥服得一聞持陀羅尼》、《觀世音說咒五種色昌蒲服得聞持不忘陀羅尼》、、《觀世音說除病肌生陀羅尼》、《觀世音說咒土治赤白下痢陀羅尼》、《觀世音說咒草拭一切痛處即除愈陀羅尼》、《觀世音說隨心所願陀羅尼》。卷七所收只有一條即《觀世音說滅一切罪得一切所願陀羅尼》。卷八也只有一條,即《觀世音菩薩說陀羅尼咒》。卷九亦收一條《觀世音說隨願陀羅尼》。卷十六條,即《觀世音說應現與願陀羅尼》、《觀世音現身施種種願除一切病陀羅尼》、《散花觀世音足下陀羅尼》、《念觀世音求願陀羅尼》、《觀世音除業障陀羅尼》、《觀世音陀羅尼》、《忏悔擲花陀羅尼》。

  以上這些雜咒系統的觀音經典均屬于觀音救難信仰中一種特殊的表現形態,其主要的特征有以下幾點:一、以咒語爲主體,宣揚咒語具有神秘的力量,並認爲這個咒語出自觀音。二、經文短小,大部分在幾百個漢字之內。叁、沒有理論的闡釋,沒有煩瑣的哲學體系,只要求你如何去作,不要求你如何思辯。四、修持方法簡單,人人可爲,沒有複雜的、漫長的、嚴格的修行要求,既不同于一般顯教修道體系的嚴格艱難,也不同于後期純密系統複雜煩瑣的修法要求。五、結構簡單,一般的包括叁部分,即首先是咒語,其次是如何受持這個咒法,最後是解決何種問題,沒有過多的闡釋與分析,也沒有其他類型的經文中經常出現的功德較量。以《觀世音說滅罪得願陀羅尼》爲例,其全文爲:““南無勒囊利蛇蛇,南無阿利蛇,婆路吉坻,舍伏羅蛇,菩提薩埵蛇,摩诃薩埵蛇,多擲哆,兜流,兜流,阿思,摩思,摩利尼,氐波摩利尼豆豆脾,那慕那慕,莎呵。”行此陀羅尼法,于觀世音菩薩像前,燒沈水香,至心忏悔,誦此陀羅尼叁遍。能滅無始以來一切罪業,獲大功德,欲求願,如願必得。”[19]六、一般還伴有其他外在手段,如按摩和某種外物的使用等。如《觀世音說除一切眼痛陀羅尼》中說:“誦此陀羅尼咒一百八遍,自手用摩眼,能除眼根一切病痛。”[20]《觀世音說除卒腹痛陀羅尼》提出“此陀羅尼,若人卒得腹痛病,咒鹽水叁遍,令腹痛者飲之,腹痛即差。”再如《觀世音說咒澗底土吹之令毒氣不行陀羅尼》中說:“此陀羅尼咒以澗底土,以藥摩羅時,合塗其上吹之,隨其音聲所徹處,毒氣不行。”[21]《觀世音說咒藥服得一聞持陀羅尼》則說:“此陀羅尼于七日中,服婆藍彌毗那耆藥半兩,經七日此藥置乳中,後複服此藥,當大下服訖,欲食食合乳飯,誦此咒二十一遍,以咒藥後服,能得一聞持,日誦千偈。”[22]在《觀世音說咒五種色昌蒲服得聞持不忘陀羅尼》中,更以五個不同的咒配以五種顔色的昌蒲,其中第一個咒配的是白色昌蒲,具體做法是:“此咒于觀世音像前,燒沈水香,咒白昌蒲根百八遍,服之得聞持不忘。”第二個咒配的是黑色昌蒲:“此咒于觀世音像前,燒沈水香,咒黑昌蒲根百八遍,服之得聞持不忘。”第叁、四、五咒則也像這樣,分別配之以赤昌蒲根、青昌蒲根和黃昌蒲根。解決的問題一樣,都是提高記憶能力[23]。除了上述土、鹽水、藥材之外,其他常見的配合使用物還有水、油、草、花、乳、芥子等等,顯示出佛教觀音信仰與密咒、原始巫術相結合的特征。

  --------------------------------------------------------------------------------

  [1]《寶雲經》卷一,《大正藏》第16冊,第209頁上;《大乘寶雲經》卷一,《大正藏》第16冊,第241頁中。

  [2]《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正藏》第16冊,第457頁上。

  [3]《佛說造塔功德經》,《大正藏》第16冊,第801頁上-中。

  [4] 全稱《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收于《大正藏》第16冊,第714頁下-718頁上。

  [5]《佛說解節經》,《大正藏》第16冊,第711頁下。

  [6]《佛說解節經》,《大正藏》第16冊,第714頁下。

  [7]《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大正藏》第16冊,第714頁下。

  [8]《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大正藏》第16冊,第715頁上—中。

  [9]《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大正藏》第16冊,第716頁中—下

  [10] 黃心川:《中國密教的印度淵源》,《東方佛教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2月,第41—42頁。

  [11] 梁僧祐的《出叁藏記集》卷四將此經列入失譯錄之中,但到了隋代的費長房根據《法上錄》認爲其爲東晉竺難提所譯。分別見:[梁]僧祐:《出叁藏記集》卷四,《大正藏》第55冊,第22頁中;[隋]費長房:《曆代叁寶紀》卷七,《大正藏》第49冊,第72頁上。此後各經錄沿襲費長房的說法,如[唐]智升:《開元釋教錄》卷叁、卷十二,《大正藏》第55冊,第509頁上、第601頁上。

  [12] 根據梁僧佑《出叁藏記集》卷二,《大正藏》第55冊,第13頁中。

  [13] [隋]費長房:《曆代叁寶記》卷十一,《大正藏》第49冊,第95頁下。

  [14] [隋]費長房:《曆代叁寶記》卷十一,《大正藏》第49冊,第100頁下;[隋]翻經沙門及學士等合撰:《衆經目錄》卷一,《大正藏》第55冊,第152頁中

  [15] 《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一,《大正藏》第21冊,第542頁上。

  [16] [隋]費長房:《曆代叁寶記》卷十一,《大正藏》第49冊,第112頁中。

  [17] [唐]智升:《開元釋教錄》卷十叁,《大正藏》第55冊,第624頁中。

  [18] 呂建福:《中國密教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第140—141頁。

  [19]《觀世音說滅罪得願陀羅尼》,《陀羅尼雜集》卷六,《大正藏》第21冊,第612頁下。

  [20]《觀世音說除一切眼痛陀羅尼》,《陀羅尼雜集》卷六,《大正藏》第21冊,第613頁上。

  [21]《觀世音說咒澗底土吹之令毒氣不行陀羅尼》,《陀羅尼雜集》卷六,《大正藏》第21冊,第614頁中。

  [22]《觀世音說咒藥服得一聞持陀羅尼》,《陀羅尼雜集》卷六,《大正藏》第21冊,第614頁下。

  [23]《觀世音說咒五種色昌蒲服得聞持不忘陀羅尼》,《陀羅尼雜集》卷六,《大正藏》第21冊,第614頁下—615頁上。

  

《魏晉南北朝時期印度觀音經典向中國的傳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