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感應見聞記▪P23

  ..續本文上一頁撞,把後面載的女子摔下死掉也不知道,當時很多好奇心的男女圍觀過來,大家都正在爲這女子可憐的時候,忽然來了一個人大呼“阿叁!阿叁!”在觀衆中有位阿叁亦大聲應答:“我來了!我來了?”。原來這位阿叁是某某理發店的理發師,因爲顧客要理發,所以老板叫學徒去呼阿叁回來爲人理發。

  俗語一句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位規規矩矩的好青年—阿叁,從那天晚上起,半夜後,在似夢非夢的境界,就看見一位漂亮女子來邀他出遊,開了後門就隨她去了。到了天明之時,阿叁獨自一個人坐在電杆柱下打瞌睡,被人家發現才叫他清醒回去,如此連續一星期,白天作事,午夜那女子就來帶他去玩,清晨都是坐在外邊地上打瞌睡。阿叁自己感覺不對,即時辭職返回故鄉。

  阿叁的故鄉是住在臺中霧峰北溝坑桐林村的山上,家有一位盲目老母及幾位兄弟,阿叁第二天就幫他大哥的忙,用貨車出門爲人搬運貨物,到黃昏時候回家,母親就叫阿叁到面前說:“你每次要出外時,我都叮咛交待,囑你在外頭不要亂交女子,你卻偏偏不聽,你昨天才回來,今天就有女子來找你,走路穿高跟鞋的聲音,還有口不斷的叫阿叁!阿叁!我問是誰要找阿叁,亦不答應。”阿叁就答他的母親說:“母親我一向在外頭是規規矩矩的,未曾交上一個女子。”即時同他兄弟們在家中房屋內外尋找,找不到女子蹤影;可是那晚半夜那女子又來與阿叁開了後門出遊,早晨阿叁又坐在樹下打瞌睡,于是乎又被人喚醒。阿叁在臺北一星期中,每夜皆是如此的發生,但自己是莫名其妙,現在回到家亦是如此,不知道有什麼辦法才能解決。

  當時北桐林村山上的人,大家都信奉一尊王爺公,阿叁母親就去請乩童及王爺公來家中問問阿叁所患的是什麼毛病?原來神是有小神通的,神托乩童說:“阿叁是在十天前在臺北某某地方,看見一個女子摔死路旁,機車載此女子的男朋友名阿叁,當時有人大呼阿叁,我們這位阿叁亦大聲呼應:“來了!來了!”當時被摔死的女魂正在茫茫渺渺無依無靠的時候,聽到阿叁的名字,即時追纏不舍。”乩童繼續說:“最好辦法是把她幽魂送回臺北。”阿叁母親就又問:“要用什麼方法送呢?”乩童又說:“要用草人。”即時用稻草作一人形,大約四尺高,穿紅衣黑裙,足亦穿鞋,頭上縛一條黑紗巾,畫眉、目、口、鼻,在半夜後,王爺公與乩童就把此草人送到車站邊,縛在電柱下,乩童就在那裏燒了很多金銀紙錢,叫幽魂要坐第一班車到臺北去尋你的愛人—阿叁。

  電柱下縛的女子形的草人,來來往往的人在遠遠就可看見,電柱下,站一漂亮的女子在那裏不動,走近一看就明白是一個稻草做的人形,那天早晨被嚇得魂不附體,可以說,大驚大病,小驚小病,其中被嚇昏倒下去的就是一位高叁學生,姓朱名阿立,每天早晨天未曉就要騎腳踏車下山,由桐林村道路,經過北溝坑,再由霧峰轉到臺中市立一中上學,准備考大學,是位才學兼優的十九歲青年。朱阿立那天在茫茫的白霧清晨,遠遠看一女青年,心想很奇怪,這樣早站在那裏做什麼?正在莫明奇妙的時候,車已經到那裏經過,一看明白就是草人穿衣,即時毛孔皆豎,頭如鬥大,身體支持不住,無可能上學,再轉回家,即時一病不起,頭痛欲裂,大哀大叫萬分痛苦,一天之中,請了幾位中西醫師,皆診斷不出病源。

  阿立住的此山上的人,皆是信奉太子爺,阿立的父兄就去請太子爺來,哀求出乩指示;此太子爺比較起來,可以說聰明一點;他出乩說:“阿立的頭痛是醫藥不可能醫治,本神亦無辦法治好的,因爲一女魂交纏,神是無法趕走,必須請真修實行的人來念經念佛超拔她出苦,才是究竟辦法。”阿立父親就又問太子爺說:“要到何處去請真修實行的人呢?”太子爺乩童就說:“近在眼前,遠在千裏。”朱阿立的父親即時想到對面山的普度師父(阿真師姑的妹妹,已圓頂受戒)與阿真姑兩位是修行人,阿立依然頭痛難當,他的父兄兩人就扶他去見普度師父與阿真姑,就將太子爺出乩說的話言明,要拜托消災拔度之事。

  普度師與阿真姑即時,讀誦佛說阿彌陀佛經一卷,往生咒四十九遍,大悲咒,般若心經各七遍,回向布施女魂去超生出苦,並且送阿立一串念佛珠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一句算一粒的方法,又再說明:“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大咒王,要避邪自己念才能究竟,自己就可消災免難,因爲邪魔鬼怪,就不敢近身的緣故。”阿立聽了很有道理,萬分感謝,回家就拼命“阿彌陀佛”聖號一直念,念幾點鍾,不知不覺頭也已輕松如常。反而阿立的母親高呼頭痛,就叫阿立你念珠拿來借媽念!也就一粒一句阿彌陀佛....,念了幾小時好了,可是阿立的頭又痛起來了,又再把母親手中念珠討回來念。阿立的父親就再跑去向阿真姑說明要再一串念佛珠,阿真姑再向他交代說:“念佛不是手拿念珠才可以念,不拿念珠在任何地方何時何處都可以念,只是在于睡眠時或在廁所時不可念出聲音,須要默念。亦不限于痛苦時候才念,平常時無論男女老幼都好念,越念越消災,添福增壽。”後來阿立一家平安,對普度師阿真姑感恩戴德,深信佛法無邊有不可思議功德。

  我們再把話說回來,那穿衣草人二天來站在電杆不動,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山上的人沒有一個敢在那裏過,村中的主事人就去向阿真姑拜托說:“師姑們,救人就要救徹底,穿衣草人常縛在那裏是凶多吉少的,鄉中沒有一個人敢去動它,求師父們大發悲心,把它解下來燒掉,以免放在那裏惹出很多災殃,拜托拜托。”普度師與阿真姑就答應說:“可以的,明天早晨進行就好了。”越晨清早,普度師與阿真姑點燃了叁支香,向穿衣草人說:“女子孤魂你在此造罪孽害人不淺,我們很可憐你,所以現在要念經、念咒,念阿彌陀佛聖號,布施給你,超拔你超出叁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脫離生死輪回大痛苦,此才是究竟辦法。”說罷即時念彌陀經一卷,往生咒大悲咒,般若心經等。再念“阿彌陀佛”聖號時,順就把草人解下來,全身撤開放火燒毀,一刹那間變成一堆灰;最後又就回向說:“願此經咒勝功德,回向弧魂去超升等語。”再把那堆灰掃入大溪河裏被水流去。從此桐林村民男女老幼——知道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好處,很多人發心皈依佛教。

  (七叁)本書作者念佛生西

  林看治老居士往生記

  後學 西蓮竭誠敬記

  金池菡萏四邊開 喜是林君次第栽

  始信西方諸上善 真能乘願化身來

  —雪廬老人贈林看治居士詩—

  蕅益大師雲:“原夫諸佛,憐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淨土法門,利益宏深,自大法東流,以博地凡夫,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因茲出五濁而登九品者,何可勝數。茲有林看治老居士,臺中蓮社之蓮友,信願堅固,老實念佛,于民國八十一年四月十五日(夏曆壬申年叁月十叁日),預知時至,正念分明,安詳往生,享壽八十有六,今特恭述其往生事迹,以利有緣,見賢思齊,同念彌陀,同生安養,並祈林老居士,早日乘願再來,廣度衆生,滿菩提願。

  林看治老居士,民前五年叁月七日(夏曆光緒丁未年二月十八日),誕生于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父林棟公,母蔡氏,系出名門,惜林老居士幼年即失怙,繼而失恃,備嘗世間無常之苦,林老居士自啓蒙于私塾,即因好學不倦,熟讀四書五經,而奠定良好漢學基礎,對日後學佛有甚深之裨益。

  林老居士,宿根深厚,叁十五歲聞臺省高僧斌宗法師,宣講佛法,體會六道輪回之苦,即發心茹素學佛,並曾皈依無上法師,法名法圓。民國叁十八年,蒙賴棟梁老居士推薦,受業于雪廬李炳南恩師,蒙恩師賜字慧治,民國四十一年冬,奉恩師之命,參加臺南大仙寺臺省光複後首次傳戒,于開參老和尚座下求受在家菩薩戒,爲滿分菩薩戒優婆夷。自此隨師廣結佛緣,赴全省各地宣揚淨土法門,協助恩師建立臺中市佛教蓮社等弘法利生道場,且因甚得衆望,被推舉爲蓮社數十個念佛班聯誼會之會長,蓮友多知之甚稔。

  林老居士生平最感慶幸者,乃得遇雪公恩師開導淨土法門,自歎業障凡夫,匪仗彌陀大宏願力,決難今生出離輪回,故對恩師長養慧命之深恩,銘感五內,視恩師如慈父,常提及恩師訓示:“淨業學人要在實踐,如不念佛修行,等同說食數寶,無濟于事,說一丈還不如行一寸”,恒以此自勉,以此勵他。並以恩師所示:“道場乃成就衆生道業之所”常自提醒,自覺唯有止惡修善,不貪名利,老實念佛,當生成就道業,方足以上報四恩,下濟叁苦,亦不負自己學佛一場。

  林老居士,因已具儒佛基礎,故雪公寄望深遠,盼能攜手共弘淨土殊勝之法門,因而教之彌勤,責之極切。雪公教以:“一經通則經經通”,學講前須有充份准備,自寫講稿,所言必有根據,應本祖注,不可妄發己意,應按學講規矩,謹慎、負責,方不背因果。林老居士即發心學講佛說阿彌陀經,雪公提及此經乃最深奧、最難講者,有“小本華嚴經”之美稱。曾經林老居士于學講時有所偏誤,雪公恩師,當時一聲喝斥,順手將手中折扇一棒打在頂上,斯時林老居士羞愧得熱淚直流,故而更加用功學習,經數日後,終將不甚熟悉之經文,忽爾竟能明了,蓮友笑雲:“恩師助您消業障、開智慧耶?”林老居士則更覺學儒學佛必有師承之重要矣。

  林老居士,因受恩師嚴格調教,加以本身慈悲心切,體型魁梧,音聲宏亮,辯才無礙,故自蓮社于民國四十年成立男女二衆弘法團時,即是一位善能說法度衆之弘法女健將。其說法之時,把握注重因果及念佛利益二大原則,不談玄、不說妙,重視腳踏實地,真實行持。雖因衆生根器不一,故而廣說諸經諸法,然必秉承師訓,處處導歸淨土,以顯念佛法…

《念佛感應見聞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