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感應見聞記▪P7

  ..續本文上一頁們爲她消災消災。”法圓聞說,如晴天霹雳,無奈只好與寺內當家師和慧霖叁人到他家裏,上樓就看見這位七十歲左右的老太太躺在床上呻吟,可憐萬分,法圓就跪在他們簡單供奉的佛像前,用萬分至誠懇切心情,向佛菩薩祈願說:“此老信女是昨夜聞法回家,摔下樓受傷的,假若不是來聞佛法與我無幹,因爲我們是誠心誠意來勸人念佛,改惡向善,使人離苦得樂的,不幸出此意外之災,使我等于心不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您老人家亦要負點責任,趕快千變萬化,庇佑這位老人即時身體恢複健康,平安無事!否則,這位老人萬一叁長兩短,就難免不被人恥笑佛法無靈。”默禱後就念普門品一卷,觀音菩薩聖號,並且加持了一杯大悲咒水親手捧給他喝,亦教她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可真是佛法無邊不可思議,到第二天中午,這位老太太的身體已安然無恙,精神愉快,由孩子陪著,手裏拿著一枝拐杖,步行來寺禮佛,並向大衆道謝。這不是佛菩薩加被那有如此便宜的呢!現在想起來,還自覺好笑,那時法圓的情竟如喪考妣,痛苦不堪,爲的是“怕佛教”二字被人毀謗。

  (十八)菩薩加被啓我智慧

  新港叁天講完,一行五人又到關山去講了叁天。最後再去玉裏華山寺,此寺是目據時代淨土宗的寺廟,在該寺的大護法及執事安排之下,每晚在街市中心最熱鬧,聽衆最容易聚集的帝君廟開講。講到第二天佛菩薩又顯了奇迹。那天中午忽然有一位外省籍的男居士在客廳等我,說要談一談佛法,交換意見;那位居士先自我介紹了他的姓名,並且說是皈依臺北某大法師,現在是專門研究禅宗的。聽他如流水般的說了二十分鍾,就知其來意,不是簡單可以對付的。

  當時我心中默禱觀世音菩薩加被開我智慧,能應付自如,對答如流,否則今天就要倒黴了。那大德見我用半通不通的國語,有問必答,他那副緊張面孔再問了一句:“昨夜聽你講淨土宗,死後神識往生西方,神識什麼樣子,拿出來給我看看!”我即時答她:“你剛才說的這句話什麼樣子拿出來給我看看!”這時客廳一片寂靜,四目相對,啞口無言,再答他一句:“說明白一點,你夜間做夢,那個就是神識。”他頓了一頓掉頭就走。我怕老羞成怒,再來找麻煩,便向住持師交代:“那位大德假若再來要見我,你說“現正在准備要演講,對不起!”就好了。”住持師對我說:“那個人很怪;每位大德或居士來講佛法,或講善書,他都要來質難幾句,使人下不了臺,有的無法應付就走了。真是出乎意料之外,第二晚他已經和十幾位男朋友坐在前排,誠誠意意地聽講。第叁天早上還來說:“請居士多講幾天,我昨天很佩服你的智慧,所以去宣傳,勸了十幾位同事來聽講,今晚更會增加聽衆。”如今追憶當時情形,猶有余悸,若不是佛菩薩冥冥之中護持,一向笨拙的法圓,那有才能與這位宗門大德鬥機鋒呢?

  (十九)至心念佛伏災風火

  住在臺東鎮大同裏寶桑路的陳玉芳居士,她未聞佛法以前是一位服裝專家。爲人聰明,宿具智慧,一經得聞淨土法門以後,即時覺悟人生無常,萬法皆空,就舍棄了爲人再作嫁衣裳,到街上找了二串珍珠項煉,買回來穿成一串念珠,朝晚開始課誦,天天不斷念佛,此是自利,並且發菩提心,想要利及他人。當時臺東的信者,皆是初機學佛,很少有人念佛,玉芳居士從郵政局彙了新臺幣五百元,來臺中瑞成書局,買了五十串的念珠;以後就每天拿了念珠,到知己的朋友家裏,教人念佛,並將念珠送給他們。

  有一天玉芳居士手拿念珠到日東醬油廠去勸人念佛,廠主人名何曾清,何夫人名阿乖,當時他家住在仁愛街,(原名草厝街。)十四年前的臺東,不似現在那樣鋼骨水泥的高樓大廈林立,那時大部分還是木造的,所以日東醬油廠亦不例外,也是木造蓋草的房屋。有一天玉芳居士手持念珠,又來何家教阿乖念阿彌陀佛,正說著念阿彌陀佛的好處時,忽然間,聽到馬路上人聲嘈雜,汽笛聲響得很緊張;有人大喊“日東醬油廠失火”,玉芳與阿乖回頭向外邊一看,警察局的紅色救火車已停在門口,再向後面一看,原來是右邊隔壁人家起的火,已經延及自己後邊工廠,這時滿屋已是朦朦煙霧。那天正是工廠休假,家人與工人都已外出遊玩。只有何夫人阿乖一人留在家中。

  當時玉芳居士與阿乖二人,一見火勢已經沖入,在此千鈞一發的時候,即時跪在地上合起掌來,至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念了大約不過五分鍾,真是“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即時起了一陣南風,把火勢吹向後面而去;後邊的五棟小草屋,立即燒成灰燼。所幸阿乖的大醬油工廠及店面,皆安然無恙,只有與起火的隔壁相連的木板壁,燒焦了十幾塊。

  說到這裏,有人也許會說,觀世音菩薩雲何只救念其名號的人,而不會念佛的五棟草屋,就付之一炬,而不施救呢?要知當時比鄰的仁愛街是一條長長的小街,假若阿乖的房屋著火,火勢向北,就延及該街,一發不可收拾,損失就無法計算了,同時那五間小草房,亦未必就能幸免,不受災殃!真是佛菩薩庇佑,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亦是幸遇善知識的玉芳師姊慈悲福蔭。

  (二十)臨時抱佛腳也有效

  臺東糖廠職員陳非林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但他的夫人,起初反對丈夫信佛念佛甚烈,可是陳居士一點也不退心,依然精進,一方面苦口婆心,勸他太太說:“我人有口皆應念彌陀,即是後來生西的資糧,但在未生西以前,也能逢凶化吉,消災免難,對自己有莫大利益。”陳太太經其先生這樣天天感化,卻仍馬耳東風,一概不聽,但這位陳太太是一位克勤克儉治理家庭的好主婦,有時上山采薪,挑一大擔柴下山,就坐最後一班的小火車回家。但有一次,陳太太挑柴下山,不知不覺已是日落西山,最後班車已經開了,山上的小火車是拖甘蔗的,不是專載客人的,所以最後班車開出後各自回家,沒有人留在車站上。時已黃昏,陳太太肩上挑了一大擔柴,提起勇氣,決定徒步回家;自己一個人就順了鐵路,行在鐵路中心向前直進,當走到半途,突然間,看見前面的鐵路中心,立了一個大漢的黑影,此時陳太太愈行愈近,看的愈分明,全身毛孔直豎,害怕的把肩上一擔柴也丟掉了,因爲她已無力再挑。陳太太在此黑夜獨自一人看見那個黑影,在此一刹那間,忽然想起被丈夫熏習了數年,最不受歡迎不願意念的一句咒中之王,在此生死關頭,臨時抱佛腳,立在那裏,情不自禁的合起掌來大聲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了差不多幾分鍾,那個大漢的黑影,似乎已向旁邊走去的樣子,漸漸的消滅了。陳太太看得明明白白,就趕快加緊腳步,連柴亦不要了。

  陳太太大步跑回家的途中,口裏不斷的念“南無阿彌陀佛”,但走了一陣,忽然雙腳不能動彈,這時陳太太心裏很奇怪,爲什麼雙足怎樣舉都不得動彈,即時提起精神,彎了腰雙手向地下摸去,陳太太用手大摸,才知道又過了一重大災難,原來只要再向前進一步,便是一條大溪澗,仔細聽一聽,溪水流的聲音很急。陳太太這時更感謝阿彌陀佛慈悲保佑。假若不是雙足不動,再進一步就掉落溪中被水流去,連家人也不知道,將永遠含恨九泉地下。當時那條溪是以小木板爲橋,陳太太就用兩手兩腳如狗一樣爬過去,才松了一口氣,直起腰來,就再向前跑,一連叁次,凡臨溪邊,腳下就自動止步,真是不可思議。差一步不是溺死,就是摔死,因爲黑夜看不見的關系,所以陳太太回到家裏已是午夜十二點鍾。

  翌日陳太太再去挑回昨夜丟掉的柴,就問車站的人,昨晚所見那個黑影究竟是什麼?人家就對他說,從前有一個人,在那裏受了橫禍死亡,諒必是陰魂不散,常常在那裏顯身。以上是民國四十八年一月一日臺東蓮社落成的時候,法圓與黃昭英小姐去參加,並且講演五天,聽到陳太太親口說的。

  (二一)摔落坑溝念佛遇救

  上面是陳非林居士的太太念佛得到感應的事實,現在再說一則,陳非林侄兒的感應,陳侄起初亦是不信佛,並且極力反對叔叔虔誠信佛,可是陳居士的慈悲,見面就是勸他念佛,說出人生在世,苦多樂少,災難多,逆境多,煩惱多,要想離苦得樂,須要念阿彌陀佛,在危急害怕的時候,更要拼命念“阿彌陀佛”;可是她的侄兒亦只當耳邊風,不肯理會這一套。

  十幾年前陳非林居士的侄兒(以下稱陳侄,因爲當時沒有問他名字)要遷移到花蓮經商,非林居士就請了西方叁聖像,配了鏡框,親自帶到臺東車站去送他,臨別時亦是殷殷囑咐再叁交代侄兒,至心至意要念阿彌陀佛。陳侄遷居花蓮後經營商業不錯,有一天到鄉村去做生意,到了夜半騎腳踏車回家,經過馬路邊一條坑溝,在不知不覺的時候,連人帶車一齊摔下坑溝去了,這條坑溝是比人高一點而已,自己很容易爬起來的,這時陳侄把身上塵土拍去,再看看身上四肢,並無一點受傷,即時要把腳踏車拉起來;當要拖起的時候,很奇怪,後邊好像有人要把它再拖下去。這樣要拉起來,再拖下去的反覆叁次,這時陳侄害怕得毛發直豎,嚇的魂不附體。在此進退不得沒了主意,就想到臺東的叔叔常常教他念阿彌陀佛,當遇災難危險的時候,更要大聲念佛的事,陳侄即時雙手合掌拼命的大聲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誠心誠意的念了大約半點鍾,身心頓覺安然,恐怖畏懼的心情已無,忽然之間,馬路上來了一輛叁輪車,車夫踏到陳侄的面前,就煞住了車,一聲不響的就把腳踏車拖了上來,再請陳侄坐上叁輪車,把腳踏車放在叁輪車上,車夫就把陳侄連人帶車載到他家的門口。

  陳侄心中感謝這位年富力強的叁輪車夫,下了車後,想多拿一點錢給他的時候,回過頭時,已經不知去向了,這時已是叁更半夜,也沒處可尋。到了次日早上陳侄依然念念不忘叁輪車夫的恩情,要送他錢;就向花蓮一帶的叁輪車夫中去找尋,問來問去問了一天,大家都說昨夜沒有在那地方載一個人與車。然後陳侄就想起了正在危急的時…

《念佛感應見聞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