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的見證▪P16

  ..續本文上一頁臺山。”

  大曆四年,法照大師在衡州湖東寺開創五會念佛道場。感現祥雲覆蓋,雲中顯現樓閣,阿彌陀佛及兩位菩薩的身體遍滿虛空。衡州城裏的老百姓都焚香禮拜,過了好久,奇瑞才消失。

  法照大師又遇到一位老先生,老先生告訴他說:“你曾經發願前往金色世界,禮拜大聖,現在怎麼突然不去了呢?”說完,那位老先生就不見了。

  法照大師就跟數位同學,不辭遙遠,朝五臺山前進。大曆五年四月六日,他們來到五臺縣佛光寺。那天傍晚四更,遠遠年歲奇異的光芒照著他的身體。他立即動身走了五十裏路,遇到一座山,山下有溪澗,溪澗北方有一石門,看見兩位自稱是“善財”和“難陀”的童子,引導他到了一座寺院,扁額上題了“大聖竹林寺”五個字,跟缽裏所看見的一模一樣。那個地方,有莊嚴的金地和寶樹來做陪襯。走進寺裏,進了講堂,看見文殊菩薩在西邊、普賢菩薩在東邊,各坐了高雅的師子座,在講經說法,成千上萬的聽衆圍繞著他們。

  法照大師上前禮拜,並且問說:“末代凡夫,去聖時遠,知識狹劣,業障和塵垢特別深,佛性無法顯現。在浩瀚的佛法中,不知道應該修行什麼法門,最爲精要呢?”

  文殊菩薩回答:“你現在念佛,正是時候!各種修行法門無過念佛,供養叁寶、福慧雙修,這兩種方法,最好也最簡便。我過去劫中,也因爲念佛和供養叁寶,而成就一切種智。所以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到彼岸的智慧)、很深的禅定,甚至諸佛,都是從念佛而成就的。所以我們知道:念佛是諸法的王。”

  法照大師問:“應當怎麼念呢?”

  文殊菩薩說:“這世界的西邊,有一尊阿彌陀佛,他的願力非常不可思議,你就當淨念相繼而不要間斷,臨命終時,決定往生極樂淨土,永不退轉。”

  說完,文殊和普賢菩薩同時伸展金色的手臂,摩著法照大師的頭頂,並且說:“你因爲念佛,不久會證得無上智慧。如果有善男信女,想要疾速成佛和證得無上智慧,沒有比念佛更快的了!”

  法照大師歡喜禮拜,告辭聖衆而還,兩位童子送出寺門。一擡頭,忽然失去寺院的蹤影,于是他就立了一塊石碑,寫上處所。

  四月十叁日,法照大師與五十余位僧人一齊到金剛窟,虔誠地禮拜叁十五佛的名號。法照大師才禮拜了十遍,忽然看見他所在的地方,現出廣大莊嚴、清淨的琉璃宮殿,文殊和普賢菩薩也都在一起。他又獨自來到金剛窟,發願親睹文殊菩薩,當他五體投地禮拜時,看見印度僧人佛陀波利,引導他進入一座寺院,扁額寫著“金剛般若寺”,到處充滿奇妙的寶物,光明閃爍。

  法照大師雖然經驗和看見了許多靈異的事迹,可是他從未告訴別人,那年的十二月,他在華嚴寺的念佛道場,絕食念佛,發誓一定要往生淨土。到了十二月七日的初夜,正當他在念佛時,他看見一位梵僧來到道場,並且對他說:“你所見的五臺山境界,何不寫下來告諸世人呢?”那位梵僧說完,就不見了。法照大師心中也感到訝異。

  翌日,他又同樣看見那位梵僧。法照大師說:“我不敢隱密聖道,只是恐怕引起毀謗而已!”

  梵僧回答:“像文殊菩薩這麼偉大的聖人示現在這山中,尚且招人毀謗,你又有什麼顧慮呢?只要把所見的境界,普告世人,使見聞的人,能夠發菩提心,廣結善緣!”

  于是法照大師回憶自己所見的境界,並且寫下來流傳世間。

  第二天,江東的慧從法師與華嚴寺的許多僧侶,都跟隨法照大師來到金剛窟和他建立石碑做記號的地方,瞻仰舊迹,大衆悲喜不已,忽然聽到典雅明亮而且節奏分明的鍾聲。大家非常驚訝,知道法照大師所見不虛。因此把這段經過書寫在房屋的牆壁上,希望見聞的人共發殊勝的道心。

  後來,並且在化竹林寺題扁額的地方,建了一座寺院,仍然以“竹林”爲名。于是法照大師更加專心念佛,日夜不斷。有一天,他忽然看見佛陀波利告訴他:“你的蓮華已經完成,叁年後蓮花就開了!” 叁年後,法照大師告訴大衆說:“人要走了!”說完,端坐而逝。

  有人說:法照大師曾經在並州創立“五會念佛”。代宗時,皇上請他入京師,教宮裏的人念佛,也是有五會,所以大家都尊稱他“五會法師”。(宋高僧傳·樂邦文類)

  

  

  第七十七章 疑謗轉信

  愛好儒學 輕視佛法

  因子妙喻 改謗爲信

  袁植丞居士,名勵桢,法名智植,是江蘇武進人。

  他小時頗爲孝順友善,長大以後,喜歡儒家的生活方式,認爲佛是異端,微不足道。

  他生活極爲節儉,周濟親友,毫無吝色。中年以後,他到湖北,出任造幣廠廠長,後來又去東叁省,擔任交通銀行經理,政務廳長等職務。

  五十歲時,他兒子行允,勸他信佛,他非常不高興。晚餐時,他兒子又哭泣著請求他,他仍然絲毫沒有轉變心意。

  他兒子行允說:“爸爸!譬如這一盤菜,如果您不嘗一嘗,能夠知道味道嗎?”

  他回答:“不能!”

  行允又說:“您沒有讀佛經,就馬上輕視和毀謗它微不足道,豈不像還未品嘗菜肴,就斷定這道菜沒有滋味嗎?”

  他沒有辦法,只好說:“我姑且接受你的請求!你試拿一兩本佛書給我讀讀看!”

  行允立即捧著“徑中徑又徑”和“龍舒淨土文”這兩本書,呈給父親。

  他閱讀數日,立即大悟,發願信佛,命令全家開始吃素,並且歸依印光大師。每天規定念佛功課,尤其對于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特別覺得津津有味,可是他持名念佛尚不很懇切。

  五十五歲時,他忽然得了腦充血。西醫告訴他:“不可以吃肉!”他回答:“我吃素已經五年了!”

  醫生又說:“幸虧你吃素,否則就沒辦法救了!”

  袁居士病雖然痊愈,但身體不像從前那麼健康,可是他念佛更精進。

  民國二十七年二月,他口述遺囑,從此以後,有人問及家事,他一概不作答。

  六月,他忽然告訴家人說:“我將于翌年五月十八日往生西方!”

  他太太說:“你在做夢嗎?”

  他回答:“沒有啊!我自己知道。”

  次年端午節以後,他忽然又病得很嚴害,連續嘔吐了叁天。他告訴家人:“還要麻煩你們等十天,我的大事才能了!”

  家人看他的樣子,似乎很難延到十天,即合家念佛,晝夜不停,並且請四位尼師輪流助念。家人時常在耳邊提醒他不要忘記念佛。

  他回答說:“我早已一心不亂了(似乎應說是“信心不亂”)!”並且突然背誦蓮池大師的發願文,一邊喘,一邊背誦。他背完哈哈大笑,吩咐家人移動床邊的佛像,勉強舉起兩雙手抱佛像,做出歸依的樣子。

  平時,他習慣左肋臥。十六日,他忽然轉向右肋。家人問他原因,他回答:“面向西方啊!”

  十七日,他呼喚兒子說:“我昨夜夢見觀音菩薩告訴我:明天下午我會往生!”

  十八日下午兩點鍾,他注視著佛像,目不轉睛,果然在下午六點鍾,寂靜地逝世,享年六十四歲。 他逝世時,身體變冷了,頭頂還是溫溫的。翌日早晨頭頂尚有稍微的余溫。

  叁日大殓,他的容貌栩栩如生,在炎夏季節也沒有奇怪的臭味。(佛學半月刊第一九四期)

  

  

  第七十八章 結語(摘要)

  念佛的感應事迹是中國及人類史上最大的奇迹,同時也是研究曆史、民俗、文化和宗教的瑰寶。因其鐵證如山,無論數量與種類的繁多,或內容的精彩,我們似乎都很難找到其他的事例能跟它比美。

  本書搜集的實例將近一千則,共分爲七十五章、六大部份:

  第一部分是“念佛得益”,敘述念佛可以延長壽命、甚至壽命的長短都可以隨意調整。念佛不但可以消除病苦、化解災難、驅魔卻鬼、超拔親屬、解冤超生,也能證得神通和道果、改變體質、消減業障、增進智力、改善脾氣、風調雨順等。

  第二部分是“修淨顯瑞”,描述念佛可以産生許多不可思義的祥瑞。例如:放光、飄香、耳聞天樂、感應瑞夢等。它能使人預知命終的時刻,而且在逝世時能坐化立脫,流出玉筋,甚至肉身不壞。火化後,産生各式各樣和五六色的舍利子,而且骨灰也能呈現蓮花、雙龍、佛菩薩像、寶塔、禅雲等圖案。

  第叁部分是“念佛傳奇”,描述許多念佛人在生時的奇特行誼及往生時各種多彩多姿的靈異現象。例如:有的人念佛時滿室蓮香,口中放出光芒或化佛,有的人走路念佛,身在西方。有的念佛人特別幽默、特別慈悲特別勇敢或特別用功,有的收養棄嬰,爲虎說戒、樹下入定、馴服猛獸。有的人念佛時感現香铧盈案、床前湧蓮、菩薩莅臨,大放光明。

  念佛的人往生時,合掌立化,頭頂現出光圈,手臂好像托住蓮花、右肋而臥、面西而逝、夜下流星雨、光明滿室、金身柔軟、臉現祥光、香氣繞室、天樂音徹、端坐不倒。

  有的念佛人親眼看見極樂世界的勝境,有的神遊淨土,有的夢遊蓮池,口吐香氣,毛孔生香。有的親睹佛菩薩的慈容,而且在臨命終時,請佛菩薩等候。

  第四部分是“死亡教育”,敘述臨終一刻的智慧與技巧。恐懼死亡、心有疑慮或者臨終時放心不下的人,往往不容易死得安詳。平常信心具足的人,從使遭遇橫死,也能往生淨土。信心不具足的人,臨終時最好有人助念佛號,才能轉化冤障,帶業往生。平常沒有宗教信仰,臨終時不能提起正念,又沒人助念佛菩薩的名號,幫他提起善念,逝世後,也可以以念佛的方式救度他的中陰身往生淨土。

  這一部份最珍貴的是橫死往生西方和橫死超生的經典佐證,因爲一般修行人都認爲臨終時,如果有了病痛、冤業,或者發生意外死亡,怕來不及誦念佛號,而無法往生淨土。這是不了解阿彌陀佛的本願和信心不具足的緣故。信心具足的人,就好比垂向西邊的樹幹,倒下時必定是向著西方。這種觀念和例證,能使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得到大安心。

  第五部份“普同接引”,描述念佛不但可以感化和救度各種惡人、鹦鹉、雞、八哥、老、貓、狗、等動物,連親子、夫妻、知交也能同時往生淨土,甚至孩童也能往生淨土。

  修行方式可以潛修專念,或隨緣念佛。不但順境時應該修行,逆境更是修行的好時機。可以正助合修,也可顯密兼修,誦念往生咒更有許多殊勝的功德。

  第六部份是“萬法歸淨”,敘述修學各宗各派,最後回歸淨土的實例。

  有的人舍棄天界和冥官而入淨土,也有人不生兜率天,而去極樂淨土。有的人從神道、儒學、仙道、基督教入淨土,也有人閱完大藏經或研究教理後才信受淨土,也有人從圓教、密宗、唯識宗、法性宗、禅宗、天臺宗或律宗回入淨土,也有些人從懷疑、毀謗而信入淨土。

  淨土法門是許多聖賢共同倡導和贊歡的,不但諸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大士、勢至、菩薩等大菩薩苦口婆心勸我們念佛往生淨土,甚至連呂純陽仙祖、(金甲)神和閻羅王也都勸衆生修持淨土法門。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叁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淨土的見證》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念佛感應見聞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