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端坐,在念佛的聲音中,安詳地逝世,享年五十六歲。
經過四個小時以後,身體冷了,可是頭頂仍然溫熱。大殓時,臉色栩栩如生。(弘化月刊第叁十二期)
淨土的見證 陳柏達居士 著
第二部分:修淨顯瑞
第十叁章 念佛放光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如果衆生的心裏時常憶念佛,縱使現在沒有看見佛,將來就一定會見到佛。我們念佛,就離佛不遠,而且不需假借其他方便法門,自然會開悟心性。好比在衣服塗灑香料或者香水的人,身上也定會感染香氣。這叫做“香光莊嚴”!”
阿彌陀佛,就是“無量佛、無量光的圓滿覺者”。他時常放出無量的光芒,照攝十方世界的衆生。當我們對阿彌陀佛的悲願有深刻的體悟和信心時,我們就會一直沈浸在佛光普照中,感受佛的慈悲與詳和。當我們誠心念佛時,我們的身上也會散發出不可思議的佛光。
下面,我們就舉一些實例來說明:
偶然一念 光十余丈
桐城有兩個人,結伴到外地去。有一人死了,他的同伴把他埋葬,並且把他的錢送回去還給他太太。那位死者的太太起疑心,那死者的同伴很悲憤,便前往埋屍的地方去祭拜並且哭泣地訴苦。
死者的鬼魂出來跟他對話,就像生前跟他說話一般,于是鬼魂跟他回家作證。
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件意外,他偶發一念阿彌陀佛,鬼魂大叫:“你爲什麼放光嚇我?”那人又念了幾聲。鬼魂說:“你一念佛,胸前每次都放射出五色光明高十多丈,令我心目昏眩,不能再靠近你了,你回去跟我太太說,要她自己來見我,我一定爲你作證替你洗刷冤情。”
鬼魂的同伴于是恍然大悟,便出家了,後來成了高僧。真令人贊歎啊!才一念佛,便放出光明,所以壽昌大師說:“念佛心當下便是佛啊!”哪裏是現在念佛,他日成佛啊!可惜鬼魂不曾種善根,不曾聞佛名,所以才恐怖。如果本著“念佛心即是佛”的這種人,依著念佛的善緣,怎麼不會往生呢?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第七卷之叁勸念佛序)
第十四章 念佛飄香
香繞數日 牆現聖像
明朝有一位姓費的女士,是湖州雙林鎮沈春郊的妻子。
她很早就守寡,靠紡織以維持生計,並且吃素長達數十年之久。他供養叁聖的畫像及檀香大士。每天誦一卷金剛經,一千聲佛號,寒暑不間斷。
崇祯十一年,流行大瘟疫,她的女婿張世茂迎接費氏去他家居住,她只攜帶大士像隨行。費女士居住在一樓,每天課誦後做回向,祝願這香能直達佛所。
經過了叁年,有一天,空中忽然飄來一股香氣,環繞樓房數日,粉牆上湧現叁聖的佛像,非常莊嚴、精致、美妙。
遠近的人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驚訝,一傳十,十傳百,來瞻仰和禮拜的人越來越多。
有人以幹淨的毛巾擦拭粉牆,色澤卻愈加光明。
又過了四年,有一天,她告訴她女婿說:“我要返回故居!”到了故居,一入門,她立即灑掃焚香,拜見佛誦經。到了第二早晨,她沐浴更衣,端身正坐,不斷地念佛。到了中午,她大呼:“佛已來,我要走了!”告別大衆而後逝世。享年七十叁歲。(巾駁乘續集)
第十五章 念佛聞樂
半夜兩點 忽聞鼓聲
蕭武镛先生畢業于基隆海洋學院,目前在中國造船廠服務。
民國五十七年他還有海洋學院念書,他利用寒假到桃園佛教蓮社去參加佛七。當時他是抱著好奇、新鮮的態度去,因爲他想知道佛七是怎麼個“打”法。
由于他住在楊寶祥同學家裏,所以佛七的第一天,他到桃園蓮社已經上午八、九點鍾了。他聽說打佛七要從清晨四點鍾第一支香開始參加,最有效果。因此他覺得很遺憾。第一天念佛完畢以後,他請求桃園蓮社的負責人讓他住在蓮社裏。他怕隔天清晨叁點半起不來,所以又拜托一位老菩薩打板起床時,順便叫醒他。那位老菩薩很慈祥地說:“孩子!你盡管睡,到時間我一定會叫醒你的!”
睡到半夜,蕭武镛同學忽然聽到大殿傳來一陣鼓和打板的聲音。他急忙醒來,穿好衣服,可是看見身旁的老菩薩還在睡。他起身打開門窗,看見大殿烏漆漆的,聲音明明是從大殿傳來,怎麼大殿沒有人,也沒點大燈?他回到床鋪上,一看手表才知道是兩點二十分。
他在床上稍坐片刻,鼓聲停止了。忽然聽到有一陣和諧的念佛聲音,從天空慢慢降下,宛如金鍾罩一般地覆蓋住他,他也禁不住地跟著輕聲念佛。當那念佛聲音降到地面後,便轉變成繞念佛號,而且可以很清楚地聽到領衆的維那師打引磬的聲音,仿佛有一群人圍繞著他的房間在邊走邊誦念佛號。不知道繞了幾圈以後才停止。聲音停止後,他一看手表是兩點四十分。足足念了二十分鍾,而身旁的老菩薩還是睡得好好的。
奇怪的是——桃園蓮社平常課誦和打佛七都以臺語發音,而他半夜聽到的念佛卻是國語發音。蕭先生打趣地說:“沒有關系,反正我是雙聲帶的!”
經過這次感應以後,他建立了淨土的信心。他說:“念佛是很不可思議的!”
第十六章 藉物顯瑞
室生靈芝 大如金鬥
明朝的孫叔子,是安徽省安慶桐城縣人。
他父親“鏡吾居士”因爲讀了蓮池大師的阿彌陀佛經疏鈔,而大爲贊歎淨土法門。因此鑄了一尊阿彌陀佛的聖像。鑄成之後,送到雲樓,蓮池大師給他取了“廣寓”的法名。
叔子十二歲的時候,也跟他爸爸去雲棲,請求蓮池大師授五戒,法名叫做“大玕??? ”。他受完五戒回來,就不再吃葷,放棄功名和交遊,而專心念佛,發誓將來往生淨土,要取金蓮臺,所以勤苦修行而不惜身命。
不久,他看見兩位師父拿著蓮花站在面前對他說:“年紀輕輕,就歸向淨土,真是善哉,善哉!”
他又看見化人,誦讀金剛經一日一夜,才突然起座說:“阿彌陀佛和觀音大士來迎接我了!”說完,結金剛拳印,大聲念了數聲阿彌陀佛,就安詳往生了。當時是明神宗萬曆叁十九年(西元一六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著有《淨土十二時歌》流傳後世。
他的房子每天都生了象征瑞相的靈芝。他逝世那一年,靈芝生得特別大,有量米的鬥(十公升的容器)那麼大,色澤象金玉那麼美。(雪樓法 第二集、往生集第二卷)
第十七章 玉筋現瑞
在襁褓中 即能念佛
念佛坐逝 鼻垂玉筋
天樂相迎 夢坐蓮臺
清朝的大真法師,號新伊,俗姓周,是常德武陵人。
他在襁褓中,即能合掌念南無佛陀。等到跟老師學讀書時,他不與其他孩子成群玩耍,喜歡聚沙畫地做佛塔,或者盤腿端坐眼觀鼻尖。
九歲,他禮蓮居紹覺法師,受叁皈依和五戒,在師父座下學法。十五歲剃發出家。二十歲到雲棲山受具足戒。
大真法師的父母也先後禮拜紹覺大師出家。大真法師就養無方,數十年如一日。紹覺大師圓寂後,他著述了一本“唯識合響”,兼授金剛寶戒。建大悲壇,兼修事忏和理忏。
七十一歲時,他生了一場小病,集合居士弟子,吩咐他們要護持正法。
過了七天,他沐浴更衣,盤腿端坐,手持念珠,與大衆同聲念佛。不久,他的聲音和呼吸都停止了,鼻孔垂下玉筋(音ㄓ〤,佛教把人死後下垂的鼻涕,叫做玉筋,是得道的徵兆),長達一尺多。經過一個時辰,頭頂仍然溫熱。
事先有一位周居士夢到天樂盈空,迎接大真法師向西而去,急忙與數位親戚前來皈依。庵主道聲法師預先在初一那一天,夢到大真法師坐在蓮花臺上。(靈峰宗論)
第十八章 端坐而逝(坐脫)
五個月內 見佛十次
趺坐而逝 祥光滿寺
淨真法師是唐朝人,居住長安的積善寺,穿著百衲衣,以乞食爲生。
她誦念金剛經十萬遍,專心一志地念佛。有一天,她告訴弟子說:“我在五個月之內,看見佛十次,兩次看見七寶蓮花上面的童子在遊戲,我已經能夠往生上品了!”
說完,盤腿端坐而化,祥光充滿整個寺院。(佛祖統記)
第十九章 站立而逝(立化)
虔修玉手 預知時至
左手結印 直立而逝
清朝時有一位王荊石小姐,是江蘇省太倉人,答應嫁給徐景韻先生。
十七歲時,她忽然吃素受戒,朝夕禮拜觀音菩薩像。後來她未婚夫病逝,她聽到消息後,就穿上布衣草鞋,另築一間淨室,專心修行了五年。
有一天,她向家人道別,說九天以後就要往生了。
到了那一天,她左手結印,直直地站著逝世。(何士瑗陰骘文注釋)
第二十章 微笑而逝
聞香見佛 微笑逝世
李夫人是八不居士李柏農的妻子。
民國十四年,她已經病了好幾個月,忽然在某月的十二日病情大有轉機,次日她的精神舒爽,家人以爲是件好事,想慶祝她;沒想到她反而急于處理後事,她把後事交待得十分清楚。
十四日,她命令家人爲她沐浴更衣。十五日早上,她看見菩薩給她金磬,而且聞到整個房間充滿著檀香氣味。
午後,她告訴她先生說:“佛來迎接了,請快點爲我合掌!”
李居士問她佛長得什麼樣子,她說:"佛的金身非常高大,無法形容!“
從此以後,她看見佛數次。到了晚上,她屢次問說幾點鍾了,敦促家人扶她盤腿端坐,家人安慰勸止她,她才向西臥著,到了淩晨十二點,微笑逝世。(俞慧郁鈔集)
第二十一章 自焚其身
跏趺坐逝 異香滿室
舉龛野外 出火自焚
清朝的忍生法師,俗姓李,是山西平陽府的世家子。
他從小就有厭離俗塵的心,四十四歲時出家參禅,深有悟入,崇尚念佛法門。
他行腳到泰州,遇到下河的楊居士,建庵供養,他便閉關,精修淨土法門,化導各村莊的善男信女。後來因爲下河患水災,又到本州勸化家家戶戶念佛。
康熙八年正月初,他預知時至,向每一位施主告辭。十九日沐浴更衣,吩咐大家念佛的重要和要點,盤腿端坐逝世,整個房間充…
《淨土的見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