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滿了奇異的香氣。二十六日將龛棺擡到野外時,突然自己出火焚燒。(蓮藏)
第二十二章 舍利傳奇
日課千拜 迸出舍利
宋朝時有一位姓陳的婦人,是錢塘人。
她從靈芝律師受菩薩戒,專心誦念佛名,每天定課禮拜一千拜。在她放經典的桌子上,迸出許多舍利子。
臨終時,她看見佛來迎接;回頭跟其他人說,話還沒說完,就安詳地逝世了。(佛祖統記)
第二十叁章 肉身不壞(全身舍利)
念佛坐缸 香氣遠聞
肉身不壞 容光煥發
清朝末年,江蘇省鎮江縣(清朝時屬于鎮江府)有一座甘露寺,寺裏住了一位仆役。他雖不認識字,可是服務勤快而且認真,並且很虔誠地誦念阿彌陀佛。
宣統叁年(民國前一年),有一天,他自己穿了海青拜佛,並依照次序向和尚與諸位師父禮拜。拜完後,他說:“我要與和尚、諸位法師永遠訣別了!”
隨後他坐在缸中,馬上就斷氣了。寺裏的大衆把缸封好,擡到後山。
過了兩天,大家聞到一股非常奇特的香氣,不知道是從哪裏傳來,而且香氣竟一天比一天濃郁。
有一位僧人,循著香氣飄來的方向走去,尋找到後山的缸邊,才知道香氣是從缸裏散發出來。于是,他就邀了寺中大衆,一同啓開坐缸的蓋子。蓋子一開,香氣更濃。大家看見他的屍體栩栩如生,容光煥發,證明他是念佛往生西方淨土。很多人看到這個奇迹,深受感動。(俞慧郁鈔集)
第二十四章 聖像顯靈
發心鑄像 叁聖摩頂
唐朝的自覺大師,是博陵地方的人,小時候就出家了。他研究經律論叁藏佛典,非常精勤用功,就是生病了,也從不懈怠。這樣經過了九年,終于了達聖典精深微妙的理論。
後來住在平山重林山院,摘些野菜野果裹裹腹,每天只吃一餐。
同時又發願要鑄造觀世音菩薩的聖像,並且建立佛寺,剛好碰到大旱災。恒陽的節度使張公請求大師爲百姓祈雨。于是大師虔誠施法,敬告龍神,乞請下雨,甘霖立降。
自從這件事發生以後,布施的人都來聚集,鑄造高達四十九尺的聖像,而且寺院也完成了。
大師于是在佛前發願,希望承佛威力,早日往生淨土,這時候忽然看到兩道金色的光芒,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從光中下來,以金色臂摩大師頭頂而說:“你要記住自己發下的誓願,好好修持,不要改變心意,以利人利物爲最緊要的事,將來蓮池寶地,任憑你來,一定滿你的願!”
後來,空中雲裏出現半身的神人低著頭說:“大師往生西方的日子到了!”大師便于觀音像前打坐往生。(高僧傳第叁集)
第二十五章 感應瑞夢
夢吞舍利 辯才無礙
右脅而逝 香氣郁然
唐朝的端甫法師,俗姓趙,是天水人。
他母親夢見梵僧給她舍利,並且命令她吞下,而誕生端甫法師。
他十歲時,禮拜道悟禅師,在崇福寺出家。十七歲在安國寺剃發。遍參各種講座,兼通經律。他曾經夢見梵僧拿著盛滿舍利子的琉璃器,叫他吞下所有的舍利,並且說:“叁藏大教,全部貯藏在你的肚子裏了!”
從此以後,他辯才無礙。在太原講經,盛況空前。唐德宗召他入京,賜他紫爭方袍。經過順宗和憲宗兩個王朝,一直被皇上尊敬禮待。
他講涅槃和唯識的思想,總共一百六十座。每天誦持諸部經,而以淨土爲指歸。
他所得的供養數十百萬,全部拿出來莊嚴殿宇,而自己睡在方丈室的小床,淡然自得其樂。
唐文宗開成元年(西元八叁六年)六月一日,他右脅而逝,奇異的香氣非常濃郁。火化後,得到叁百多粒舍利。(宋高僧傳)
第二十六章 在生異行
念佛經行 地磚成槽
明朝的義秀大師,是溫裏地方的人,他住在蒲草蓋成的贊歎庵裏。每天的功課就是念阿彌陀佛聖號十萬多聲,早晚從不間斷,經過五十多年。
大師經行念佛的地方本來是用磚頭砌成的,後來由于大師常經行的關系,磚頭砌成的道路被走得凹下。遇到下雨,居然成了一條水道。有的地方甚至凹陷得穿到底下,有人試著去把這些凹下去的部分填平補好,過不了多久仍然還跟以前一樣凹下。
剛開始有一位沒辦法自己養活自己的貧民來投靠大師,住久了,義秀大師開始察覺到他居心不良,就喝斥他說:“你真是一名小偷!”
不久,那位投靠大師的貧民果然約來同黨,乘著黑夜偷襲大師。剛打大師時,大師還大念佛;再打時,大師依然念佛不止。真到斷氣,才停止念佛。(紫柏老人集)
淨土的見證 陳柏達居士 著
第叁部分:念佛傳奇
第二十七章 念佛傳奇
幽默大師 愛開玩笑
明朝的雪梅法師,是蘇州人。
他的行蹤奇特,不拘戒律,愛好吟詩。
嘉靖年間,他到南京遊覽,居住在報恩寺。每次看見法師講經,就笑著說:“亂蓋!亂蓋!”
他專門修行淨土法門,動靜都念佛不斷。
從蘇州回來後,他住在竹堂寺。
他八十多歲時,忽然向大衆告辭,並且選定了往生的日期。其他師父們便湊錢買棺木。
到了往生那一天,送別的人雲集。雪梅法師笑著說:“你們幾個人才布施幾文錢,就要逼取老僧的性命,還早!還早!”
大家聽了他的話都失望而歸。
過了數日,他端坐在棺木中,安詳地逝世。(雪梅紀略、淨土聖賢錄中冊卷五)
第二十八章 在生祥瑞
師父未到 先有異夢
面西說法 普聞異香
南朝僧柔大師,俗姓陶,是丹陽地方的人。他從小就有出家的念頭,後來果然頂禮宏稱大師出家。
僧柔大師出家以後,精進持戒修行,並廣泛研究各種經典。
後來到剡白山靈鹫寺,當他還沒到達以前,有一天晚上,一位僧緒大師,夢見神人穿白甲衣,跟著滿山的彩旗出來。僧緒大師于是預言僧柔大師明天將到。
翌天一早,僧柔大師果然到了。
南朝齊時,應各位王公的請求到京師定林寺居住,親自上堂說法,四方無論遠近都贊歎不已。
僧柔大師發願要往生極樂國,每次說法都向西,往往帶著悲天憫人的表情合掌念佛。
到了往生那天,身體沒有什麼病痛,還向弟子說:“我該走了!”于是把草席鋪在地上,向西虔誠禮拜而後就往生了。這時,無論室內、室外都能聞到奇異的香氣,那年大師正好六十四歲。(高僧傳)
第二十九章 往生靈瑞
身旁湧蓮 佛盈虛空
吳毓祥是江蘇省泰興人。他繼承祖先世業,以行醫爲業。由于他爲人忠厚、慈悲,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的祖先曾經獨自出資修建寺院,所以曆代子孫都笃信佛法。
他五十六歲時,患了嚴重的疾病,群醫束手無策,他卻不斷地虔誦“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他夢到觀音大士以楊枝淨水灑在他身上,身上長出白瘡,病才痊愈。
晚年,他來到臺灣。七十叁歲時,忽然行動不便,好像中風一樣。他的兒子海峰非常孝順,全家代他誦念觀音菩薩的聖號。他雖然不能禮拜,也默默在持誦。
民國四十五年除夕那一天,他忽然告訴家裏的人說:“我要回去,不需麻煩你們服侍了!”
翌年農曆正月初五,他又說:“我還有十天,決定回家!”
正月十五日清晨,他的喉嚨忽然湧現痰塊,而且呼吸也頗爲急促。海峰長跪大聲誦念佛號,他在沒有痛苦的情形下,安詳往生了。他逝世時,房間留有香氣。
當他的遺體被移到臺北市南京東路極樂殡儀館等待入殓時,海峰隨臺北蓮友念佛團的蓮友,大聲念佛,助念往生。突然間,大家看見他的身體兩側布滿蓮花,並且看見金光的化佛,伸手做出接引的樣子,佛像遍滿虛空。這時候正是民國四十六年農曆正月十七日下午叁點鍾。
吳老居士享年七十九歲,他從前歸依鎮江金山江天寺的住持太滄和尚,法名寬祥,晚年才加入蓮友念佛團。(當代往生應驗錄第五十九頁)
第叁十章 西遊記勝
長睡數日 神遊極樂
屢次含笑 口吐清香
王東園先生,法名觀蓮,是浙江鄞縣人。
他小時候,家境貧寒,到私塾讀書半年,便充當印書館的學徒,奮志苦學,自修數年,即學成教書。
辛亥年間,他爲革命奔走。後來曆任浙江省議員和天廚味精廠經理。他喜歡買書,收集了新舊書籍達數萬卷。
有一天,他到津門去旅遊時,受陳正有居士的薰陶,才開始歸依叁寶,吃長素、不殺生,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五十歲以後,他博究佛典,刻經印送,廣結善緣。在上海的寓舍,開辟經堂,白衣學道,不遺余力。
六十叁歲時,他辭去職務,在家中精進念佛。雖然經濟拮據,但對于救濟貧病、施糧助學等善舉,仍勉力而行。
民國叁十八年冬天,他身體失調。到了次年叁月四日他竟然病倒在床上。許多法師趕來,率領家屬輪流助念,並在床頭懸挂了西方叁聖像。他也隨著大衆念佛,有時出聲,有時默念,絲毫沒有痛苦的感覺。
初六那一天,他忽然長睡兩次,每次數十小時,面對佛像,寂然不動。雖然在他耳邊鳴打引磬,他也沒有更醒,但呼吸沒有停止,體溫也頗正常,偶爾含笑數次。
他醒來以後,大家問他去那裏,他指著佛像說:“去西方!”他告訴子女“盡性學佛,盡倫尊儒”,並且以這八字爲最後遺訓,而不講世俗的話語。
十四日淩晨四點,他口吐清香,有些家屬看見觀音菩薩的影像,或者看見室中光明。
到了中午,他在大衆念佛聲中,安詳逝世,享年七十七歲。當天晚上八點,他從腳到額部全都冷了,只有頭頂還有余溫。(覺訊月刊第四卷第七期)
第叁十一章 念佛見佛
光芒萬道 佛立光中
在《印光大師文鈔》中有這麼一段記載:
在六月中旬時,開始打佛七是獨自一人的佛七,身體禮佛,嘴巴念佛,…
《淨土的見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