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燈光中飛的那個小微塵,恍恍惚惚那麼一點點,那就叫一微塵。一微塵裏面就包括無量無邊的佛刹。“一一心中一切心”,千萬別拿這個肉團當作我們的心。這個心不是指肉團心,也不是指原來的假心和執著的心。是指功夫到現在這個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心。就是要把我們的心拓開了,像法界那麼大。現在開始,念念都回歸本來的法界性。你就是大富長者了,就開智慧了。時時開智慧,消業障,煩惱當下就消除。但是,習氣還需要慢慢去掉。明白了這個道理,找到了佛法的根源,就成了大富長者。你的心展開以後,“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塵複互周”。你的心和法界成一,沒有二了。法界就是你,你就是法界,還分什麼心呀?境呀?心境一如了。佛在《圓覺經》上開篇就講,釋迦牟尼佛跟諸大菩薩,入神通大光明藏。入神通大光明藏就是入法界叁昧。《圓覺經》、《華嚴經》,了義的經都是佛在叁昧定中講的。我們凡夫,二乘人都沒資格聽。在講《華嚴經》的時候,舍利弗跟目健蓮(舍利弗智慧第一,目健蓮神通第一)這些大阿羅漢都如癡如聾,因爲他們不能入法界,所以他們看不見,也聽不到。《華嚴經》的境界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境一如,成爲一體,沒有障礙,叫事事無礙法界。一一心塵複互周,圓融無礙。一大光明,一切一切都從大光明藏出生,回歸大光明藏。“重重無盡無障礙”宇宙不是我們這一個世界,世界太多了,佛刹是重重疊疊的。我們這個地球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爲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加起來是一個大千世界。叁千大千世界才是一個銀河系。也叫一個佛刹,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弘法的範圍。其它的佛刹還無量無邊。西方極樂世界到我們這裏過十萬億佛刹嘛。過十萬億佛刹才到極樂世界,這是事上講的。
【以故器界毛塵, 雲臺寶網。鹹宣性海, 悉演真乘。】
八地菩薩以上,九地、十地、十一地菩薩的境界才能到這種程度。“器界毛塵,雲臺寶網”,全都顯現著性海。“器界”,就是山河大地。“毛塵”,就是一毛頭。在清淨的時候,心展開以後,心不動了,一切一切的毛塵器界,森羅萬象無不顯現著性海的妙用。一切都是佛的法身,全都是性海的妙用。“悉演真乘”,都是演真正的真乘,一心不亂的上乘法。樹枝在動,花草在動,這都是祖師西來意。禅宗有個公案,龐居士一家叁口人,龐居士、老伴還有姑娘,叁人都修禅。龐居士作了一個偈子:“難!難!難!十擔芝麻樹上攤。”說修行特難,就如同拿十擔芝麻往樹上攤,太難了,根本不好攤上去。他老伴說:“易!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百草頭上都是佛的清淨法身,祖師西來意,難什麼?!姑娘說:“也不難,也不易,饑來吃飯,困來眠。”叁口一人取中道,一人說難,一人說不難。到這種境界,姑娘說得最圓融,不難也不易。說難也不對,說易也不對。百草頭上祖師意,這是理上說,事上也不行。姑娘說:“也不難,也不易,饑來吃飯,困來眠。”就是自在,潇灑,一切時無不是佛,無不是在道上,是這種境界。
【豎窮叁際, 橫遍十方。覓一毛頭許不是道者, 亦不可得。】
一毛頭都是道,都是清淨法身。“覓一毛頭許不是道者,亦不可得”,一毛頭也不可得。
【則法法頭頭, 無非大寂滅場。】
“法法頭頭”,一切法,一切處,舉手投足,起心動念。“無非大寂滅場”,無非清淨法身的顯現、妙用。
【心心念念, 悉契薩婆若海。】
“薩婆若海”,就是佛的清淨本然湛寂光明的本體,也叫它畢竟空。
【唯心妙境, 唯境妙心。離四句, 絕百非, 絕待圓融, 何可得而思議也哉。】
功夫到現在,一切境界都是心的變現,它就是佛,不要把它空了。過去古人講,頭叁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後叁年,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頭叁年,保任的時候,剛見性的人,見一切都空,不著相,了不可得。一切都空,我也空,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空。過叁年,保任過去了,心不動了,還空什麼。空就是不空,不空就是空,不空而空,就是不住了。見一切森羅萬象,觸目菩提。所見到、聞到、觸到的都是佛的清淨法身。你觸到的也是你。你就是萬境,萬境就是你,森羅萬象就是你自己,你也就是森羅萬象。沒有分別,絕待圓融。到這時候,就成爲了一體,見到了事事無礙法界。這就是圓滿的佛了,證到了究竟位,如來果位。只有佛,才能達到事事無礙法界。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十地菩薩還有二愚。佛在《金光明最聖王經》上講,九地菩薩才發六明通。有人說,見性了就有神通。大錯而特錯了!見性的人跟凡夫沒有多大差別,煩惱、習氣還有很多。所以八地菩薩心不動,九地才發六明通。佛法不是那麼簡單的,必須依經上說得爲准。只有佛說的是真的。離經一字,皆爲魔說。離開經,誰說的也不對。就是大菩薩講的,也得經過佛認可,才爲經,其它都不爲經。
【上來所說, 如盲摸象。雖未離象, 恐非全象。筆以記之, 以質諸親見之者。】
以上所說,雖然沒離開念佛叁昧的次第境相,但恐挂一漏萬,有不全面的地方。把它寫出來,以供親見之人斧正。“如盲摸象”以及此文取名念佛叁昧“摸象記”,足見印光大師修行、作人謙卑而平實的風範,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
印光大師《念佛叁昧摸象記》我就粗淺地解釋這麼多。我也沒有證到,只能是依文解義。如果我哪裏講錯了,向諸佛菩薩、印光大師忏悔,向各位忏悔。如有可得之處,希望大家按著這個去修行,肯定會得到真正的利益。阿彌陀佛!
《念佛叁昧摸象記淺釋(六)》全文閱讀結束。